最多的女生健身乾貨,減脂美食創意,混搭時尚,正能量生活和旅行,快關注
活到30多歲的過來人
宇宙身材最好正能量的
「網紅阿姨」
疫情期間
為了自救
姥姥姥爺把所有的
健身app
又全都重新複習了一遍
今天總結下
我們覺得值得關注的
國內與海外
健身與健康類app
從2010年開始健身到現在,這十年間姥姥的手機裡不知道換了多少波app,今天介紹的大部分,都是經過「大浪淘沙」,被姥姥保留下來的;應該可以算是某個領域做的最好/專業/方便的app, 當然了像冥想類的和直播的,是我最近新下載的。
今天我們會介紹的app有這些👇:
我們一直強調,認真減脂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的每日攝入與每日消耗的關係。MyFitnessPal與薄荷健康,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
通過手機錄入每天吃的食物熱量;通過與其他智能設備(例如手錶,手環)或者訓練類app連接-追蹤你的每日總消耗;讓你一目了然,幫助你達成科學健康目標。
而apple自帶的健康app, 則把所有你需要的健康數據,全都集合在了一起。
全球最受歡迎的卡路裡追蹤軟體
姥姥姥爺的減肥啟蒙,沿用至今
減脂期全靠它計算熱量缺口
關於MyFitnessPal的使用方法,之前發過非常詳細的教程,現在重新po一下:
具體的請看今天推文的第四條推送~~
在appstore裡搜索myfitnesspal, 第一個就是
下載之後應該會讓你輸入一些個人信息以及註冊 (提示:如果出現註冊不成功,可以考慮翻牆),還有輸入你的目前體重以及目標體重等一些信息,它會自動為你算出你每天的目標攝入熱量👇
我的手機設置原因,減肥寶是英文版,大家可以用中文版,錄入也可以中文,非常友好
(這是我2017年的體重,omg我真的減肥成功了!!)
然後👇這是我目前的目標攝入和三大宏量營養素配比;如果你手動調整了目標攝入,那麼系統會自動給你算出來,你這樣一個月能減幾斤。非常智能,但是只能作為參考。
大家可以參考我的三大宏量營養素配比4:3:3;這個配比適合肌肉含量較高,或者正在塑形的人;不怎麼鍛鍊的人,也可以選擇5:2.5:2.5。
設置好了之後回到首頁,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頁面👇,每日目標攝入,每日實際攝入,運動消耗以及還可以攝入的剩餘熱量一目了然。
所以要錄入今天數據的話,點下方的+號,選擇你要錄入的數據
myfitnesspal的「運動」 可以很方便的與你的智能設備綁定,比如蘋果/佳明手錶。所以每次打開,你今天的運動消耗數據已經體現在上面了👇
手動錄入也沒有問題,點擊添加運動,錄入時長與項目類型,消耗的卡路裡也可以直接錄入。
那麼如何錄入吃進嘴的每一樣食物???
有兩種方法,第一個是原始食材的話,直接搜索食材的名字:比如egg
myfitnesspal最大的問題,在於本地化做的不好,如果你搜中文的話,出來的結果比較少,所以能輸入英文的時候還是英文比較好,如果要輸入中文,一會教給你怎麼辦
然後你會看到出來了好多好多搜索結果,比如雞蛋貝果,雞蛋馬芬,benedict蛋之類的。這裡面我一般都選第一個,也就是系統默認符合度最高的。點開之後,是這樣的👇
這裡面一定要注意看好serving size, 上圖的serving size是一「個」大號雞蛋,這屬於比較省事但是比較不精確的一種錄入。如果你稱了雞蛋的重量;那麼也可以選擇用克來錄入,會精確很多。
但是你就要選擇帶殼和不帶殼的雞蛋來錄入,不然誤差也很大。
所以對於雞蛋,一般我都選擇用「個」來錄入。但是對於水果來講,我一般選擇用克;所有液體都可以用cup或者毫升。
在這裡面強推廚房秤和量杯。沒有這兩樣東西,你會很難精確的計量。
在減脂期,Weiya還會隨身帶一個便攜的廚房秤,方便在外食的時候稱重,在這裡推薦一下這個有點貴但是超級好用的秤。
在外食中餐的時候,我都會拿一個空盤子,把自己要吃的主食和蛋白質(比如米飯和牛肉)放在秤上過一下錄入系統;蔬菜和其他的選擇忽略,或者估算一個數字錄入,因為實在太難精確了。
Joseph摺疊便攜廚房秤
¥淘口令¥
【英國Joseph Joseph進口可摺疊三角秤電子稱烘焙工具計量廚房秤】http://m.tb.cn/h.3VIcBaO 點擊連結,再選擇瀏覽器咑閞;或復·制這段描述€rtUjbXB5Bmz€後到👉淘♂寳♀👈[來自超級會員的分享]
如果你吃的東西是帶包裝的食物,那麼特別簡單,錄入的時候點擊右上角的條形碼,直接掃描食物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好了
這個掃碼錄入的熱量90%是和包裝袋上營養標籤一致,但是有10%的情況,掃描出來的食物完全不是你吃的....所以還是要檢查一下。
👆早餐&午餐:
那天我的早餐是兩個茶葉蛋+一杯杏仁味豆奶做的拿鐵咖啡。
因為茶葉蛋,水煮蛋的熱量與生雞蛋幾乎無差;所以兩個茶葉蛋我就錄入了兩大顆雞蛋的熱量,140大卡。
拿鐵是半盒植樸磨坊的杏仁味豆奶+一個nespresso膠囊;於是我就掃碼錄入了半盒豆奶的熱量,因為咖啡本身的熱量很低,就沒有錄入。
午餐是wagas的一杯拿鐵,於是so easy, 錄入了一杯星巴克大杯拿鐵的熱量。
👆晚餐:
那天的晚餐我吃的是一堆剩飯,有水煮大蝦;香菇雞翅;炒菜花,炒扁豆;還有米飯。這是非常典型的一頓中餐,也是對錄入挑戰最大的。我是這樣操作的
1)在吃之前,把米飯和水煮蝦單獨過稱,提前盛到盤子裡。比如那天我從飯盒裡舀出了100g米飯;拿出了10隻蝦。然後非常容易的錄進了系統。
2)吃雞翅的時候,要count數羊(我屬於如果沒有意識,永遠不知道吃了幾個餃子的人)!我那天實際吃了3隻雞翅。錄雞翅的時候,考慮到不是水煮,要考慮到烹飪本身的熱量;於是我選擇了和紅燒比較接近的teriyaki;當時列表裡還有炸雞翅和buffalo wings這種,因為烹飪方式更不健康,所以熱量都比這個高。
3)蔬菜只能按照混合蔬菜,大概估算著錄入。我晚餐吃了一些菜花,扁豆和絲瓜,都是油很少的炒著吃的;於是我在系統裡錄入了stirfried veggies; 份數是1 cup。
👆水果和零食:在訓練之後我吃了一個水果杯,晚上錄完視頻又吃了兩塊巧克力餅乾。水果杯錄的可能不準確,因為我剛發現我錄的是pear fruit cup, 估計我的這杯,100多卡吧也差不多
巧克力餅乾直接掃碼錄入的,錯不了,兩塊,沒敢多吃
在吃完這些東西之後,大概是9點多鐘。我看了一下,離目標攝入還差500卡....減脂期我大概要保證300大卡熱量的熱量虧損,於是也還差200大卡要吃。但是吃什麼呢???
這個時候你需要去看一眼三大宏量營養素配比👇
雖然什麼都沒吃夠,但是碳水和蛋白質差的比較多。於是我又跑去用蛋白粉衝了一碗麥片,完美!
使用myfitnesspal上手很容易,但是要想真的讓它幫助你減脂,就需要經驗的積累。西餐相對來講比較容易錄入,但是中餐就困難很多。很簡單的一盤宮保雞丁,在錄入的時候可能就能讓你撓破頭皮。
於是現在在介紹一種更適合錄入中餐的軟體,叫做「薄荷」,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個軟體比起myfitnesspal,簡直是中餐友好之王:
對中餐更友好的
卡路裡追蹤軟體
還有好多健康零食可以買
從界面到錄入都是中文,真的方便很多。而且薄荷已經把關於減脂的生態做到極致;
無論你想記錄飲食,運動,打卡,記錄經期等等,在薄荷健康app上都可以實現。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零食賣!
而且大多數中國的包裝食品也可以很輕易的找到。
比如錄入「宮保雞丁」,結果非常全👇。雖然這個卡路裡是個粗略估算並不能當真,但是可以當做參考。
不旦有卡路裡數值,而且還有估算食物的小技巧,對新手非常的友好。
雖然說很完善,但是有幾個槽點:
1,每種食物的紅黃綠燈我很反感
姥姥姥爺其實是反對把食物貼標籤的這種行為。薄荷給每種食物標出的紅黃綠燈,在很多時候是不夠準確的,大家不要因為薄荷上標註了紅燈,就給食物貼上了「no"的標籤。
這種心態在減肥時是不能有的。
2,薄荷的掃碼功能稍微有點欠缺。食物庫還有待完善。
比如上次在日本,隨手拿了剛買的魷魚絲掃了一下,結果發現找不到這個食物。
但總體來講,對於新手和吃中餐的我們來講,薄荷是更加界面友好的系統。
姥姥的建議是,MyfitnessPal和薄荷健康都要安裝。用Myfitnesspal做總體錄入與追蹤,而找不到的中餐食物,去薄荷上搜一下!
蘋果的健康app功能非常強大,它讓我們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全面了解我們的全面健康水平,而且幫你進行每月,甚至每年的對比。這往往是我們忽略的。
如果你不用蘋果手機,請直接跳到下一個app。
姥姥的健康app打開長這樣,每日步數,運動消耗,月經周期,體能訓練等,數據非常多。
如果你有運動手錶/手環,那麼請在設置裡允許其接入健康app, 這樣你的每次記錄,都會直接在👇體現。
而如果你用的是apple watch, 數據會更多一點。比如,你上周完成活動卡路裡目標的情況,對你所處環境的噪聲監測。
如果你用airpod, 那麼還有對你耳機音量的監測(我不知道別的耳機有沒有!)
Apple watch的噪聲監測我非常喜歡;因為除了視力,對聽力的保護,也是要從年輕時做起的,因為這也是一個不可逆的衰老因素。
Apple watch會在你周邊噪音影響聽覺的時候,對你進行噪聲提醒,這個很貼心!
健康app可以幾乎接入你在用的所有健康和醫療品類app/外接設備;這個app可以算是一個匯總,把你用各種設備/app進行的各種營養,訓練,冥想,睡眠....信息集合在一起,就好像給你的手機安了個攝像頭,它什麼都知道!!
不過毫不誇張,這裡面確實有很多的私人數據,如果你也用一些醫療設備/app, 這裡面還有你的個人醫療病曆本...在中國可能用的人少,但是我覺得以後這也許會是醫生可以參考的數據!
想要了解你的總體健康狀況?最近狀態咋樣?和去年比,今年是有進步還是有滑坡?好好研究下你的健康app吧。
姥姥平常帶兩塊表,一塊是佳明fenix 5;另一個是apple watch x nike版 40mm.
今天想從這兩款app的角度,來談談什麼人該買什麼表。
佳明的優勢,在於其專業性。
如果你在佳明手錶上記錄一次跑步,那麼打開Garmin Connect, 數據長這樣👇除了基本數據外,還有好多屏
包括有氧/無氧訓練效果/步頻/步幅/左右觸地平衡/垂直振幅/垂直步幅比等等(有一些需要綁定心率帶/running pod才能得知);最強大的是,數據的顏色代表了你與整個佳明用戶大數據的對比,得出的你所在區間。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跑步哪方面屬於跑步的人裡面優秀的,哪些需要改善,佳明的數據能幫到你很多。
從運動本身的數據量來講,如果你一個專業/半專業運動員,或者對跑步/遊泳/自行車/越野這些戶外運動痴迷,那麼別想了,買一塊佳明,同時配齊所有外接設備。
比如跑步的人,推薦你同時入一款佳明心率帶
測量心率更加準確,同時像觸地平衡,觸地時間,垂直步幅比這些跑步關鍵數據,就全都很明確。
如果想測遊泳心率,可以買藍色的鐵三版。
而蘋果手錶的最大優勢,是這個每天畫滿三環的衝動!
最外側的紅色環,是每日總活動卡路裡,是自己設的。
綠色環,是要每天運動滿30分鐘
藍色環,是每天12個小時,要每小時站起來1分鐘。
這三個明確的目標,讓我們每天保持動力,做到了就是滿滿的成就感!
期待每天都能畫滿三環,並且,還經常能贏得不同的勳章!上上周姥姥姥爺加了40個好友一起競賽,然後那一周都充滿幹勁....
所以總結下,用「健身記錄」還是「Garmin connect", 首先取決於你用什麼手錶。
如果你是運動新手,希望能堅持一個好的運動習慣,那麼我建議入Apple Watch.
如果你是進階/專業運動員/愛好者,希望提高運動表現,那麼我建議入Garmin Connect.
至於姥姥?在運動的時候我會帶佳明搭配心率帶,然而平時我會帶apple watch,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說我都要!
為啥先說冥想?因為姥姥覺得冥想類的app, 你手機上估計還沒裝,但是你今天應該裝一個。
最初級來講,冥想可以幫你改善睡眠。
進一步,改善焦慮,情緒失控,並且,控制食慾!聽說過正念飲食吧?最近超級火。晚上特別饞?打開冥想app, 一會就不餓了哈哈哈哈哈
最深層次,就像給大腦做了磁碟清理 - 改善記憶力(搜索更快);改善注意力(清緩存);改善情緒....從去年到現在,這是我為數不多的一直堅持的習慣。
免費冥想軟體
蘋果安卓評分全5分
音樂超級好聽
適合新手
這是我用的第一款冥想app, 新手可以從sleep - 7 days of sleep做起。每次我都是聽不完就睡著了。
音效非常好聽,並且界面也好看。
很建議新手,從睡前開始做冥想,因為這段時間你的思維最為沉靜,也不太會有別的事兒和聲音打擾。
超多博主用的冥想app
界面非常美麗
部分付費
課程很多
說實話,我覺得這倆app真正的內容沒差那麼多,但是界面完全是不同的風格。而且Headspace有很多付費內容,然而過於cheapass的我沒有買會員,所以我能點進去的不太多...👆屏幕裡面帶🔐的我都點不開。
很多Youtube和ins博主都在用這款軟體,我覺得他們市場推廣做的不錯。大家也可以試試,然後請人民幣玩家告訴我,heaspace好在哪裡!謝謝!
上面倆軟體都是英文的,對中國人不太友好。當然了有可能因為聽不懂,你睡得格外香....哈哈哈
NOW我覺得是國內做的不錯的冥想app, 它的內容結構是系統的課程,比如減壓,專注,療愈,睡眠...部分收費的是精品VIP課程,需要額外付費,但是我看付費用戶真的非常的多!想要系統學習的,可以下載來研究下。
真正好玩的,是👇:正念刷牙,正念喝水,正念看手機,好奇嘛?自己探索下吧
如果你想下載一款綜合的訓練app, 那麼👆兩個都裝吧。我相信你們也已經都有了吧
非常全面的中文運動
打卡及社群app
還有很多乾貨知識
新手必備
Keep不用多說,如果大家想要一套綜合的訓練計劃,裡面包含跑步,力量訓練,腹肌,瑜伽;並且想依靠一個app實現養成習慣的打卡功能,並且需要一些乾貨知識,經驗分享,還想看」雞血圖「,就每天去keep上看看吧。
最近姥姥宅在家,每天都練瑜伽,給大家推薦兩個課程:
這是瑜伽app上不多見的專業阿斯湯加課程,而且是精簡版的全序列,姥姥現在就是幾乎每天都練。當然了,這需要一定的習練基礎,但是它對新手同樣友好,像穿越這種新手做不了的體式,都給出了降階版。
而且全視頻,建議連到電視上,跟著刷67分鐘,然後期待自己的after yoga smile.
上周po了姥姥的睡前拉伸,大家問怎麼練一字馬,那👆這套只有15分鐘的瑜伽課就很適合希望幾個月後練出一字馬的人。但前提是,一定要每天練習,逐漸深入體式。
👇姥姥的睡前拉伸。我真的是一個小時候無比僵硬的人(不信你問我媽)34歲的我,柔韌性比4歲時進步了,真的是習練的力量。
所以就算是無比僵硬星人,你們也還有救!
很多人問,那keep上的燃脂課和力量訓練怎麼樣? 我覺得Keep更適合新手,因為簡單易學,視頻一目了然,但是如果你是進階者,那我覺得keep的訓練,可能已經不能滿足你了。
畢竟最累的燃脂課,做2遍可能你都覺得不累了!往下看吧
對了在keep的孩子們可別忘了關注姥姥姥爺!我們也是坐擁40萬粉絲的keep 大v呢!!!哈哈哈哈哈哈哈
心肺,力量,功能性訓練
提高運動表現
提高運動消耗
專業/進階者必備
比起Keep, NTC的訓練要」硬核「很多,也要專業很多。
NTC的所有的訓練,都秉承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注重功能性,注重力量與柔韌的平衡,重視體能。
姥姥參加過很多次NTC的培訓,我也非常認同很多他們的訓練理念。
如果你是HIIT愛好者,那麼你可以去練練NTC的hiit課程,按照時間和強度,有很多種
唯一不足,是它的訓練是很短的視頻,一個個重複,而不像keep是一個完整的視頻,所以使用體驗沒有keep好。
我覺得國外的app, 從使用體驗來講好像都不如國內的。但是NTC的內容是真的好,大家克服一下吧。
NTC的訓練分為:
耐力 - hiit, 跑步,其他燃脂,腹部訓練
靈活性 - 熱身與拉伸,靈動跑,其他靈活性與伸展練習 (這裡面很多課都非常經典)
力量 - 上下肢/全身塑形,超級多的自重訓練,經典
瑜伽 - NTC有自己的瑜伽編排,非常年輕,有活力,結合力量,不追求靜態保持。
不多說了!請自行去探索!!!!
如果你是進階瑜伽愛好者,那麼keep和ntc可能無法滿足你的需要,這時候看看這倆。
姥姥一直在用的
下載排名靠前的app
課程編排合理
從易到難都有
從beginner到advanced, Yoga Studio伴隨我的整個瑜伽」生涯「,從最開始很多免費課程,到現在的會員制,我也經歷了這個軟體的」商業化進程「
這軟體不算便宜,但是用了這麼多年,習慣了這些引導語,以及這些instructor. 所以我的推薦,也許不夠客觀。請大家付費之前,自行斟酌!!!!!
全英文,這點有點不夠友好。但是課程姥姥真心喜歡!
想給大家找一個中文更友好的app, 朋友推薦了」每日瑜伽「,說很多練瑜伽的人都在用這個。我打開看了一下,課程非常全面,付費不付費都有,還有訓練營,線下培訓,直播等等,一應俱全。
大家可以下一個看看!更中文友好,課程更多,練習柔韌,力量,一字馬,頭倒立,全都有專門課程。
專業跑步app有很多,基本功能大都類似:最主要功能是記錄你的每次跑步,跑了多久,配速,地圖,以及天氣/運動表現的信息。
很多人曬跑步都用這個
簡單易用
國外地圖friendly
NRC是很多人手機上第一個跑步追蹤軟體,它簡單,有語音指導,並且曬出來的圖,挺好看的!姥爺就用這個app
Nike還提供語音教練服務,還可以直接報名nrc的線下課程(可惜國內課程不多)
最佳跑步/騎行追蹤
下載量排名全球第一
可以連接幾乎所有設備
是一個很大的數據集合平臺
如果你的專業是騎行/跑步,你對strava應該比我熟悉了。
我們不應該把strava僅僅看成一個數據記錄app, 它更像蘋果健康一樣,是一個數據匯總平臺。
無論是帶蘋果手錶錄入的數據,佳明手錶,心率帶,自行車功率計,騎行臺等等外接硬體,strava都可以兼容,並幫你做數據匯總以及分析。
Strava Summit是其中的付費功能,可以幫你根據一段時間的數據,制定下一階段的計劃,並分析如何提高你的運動水平。所有的建議都是基於strava全球的龐大資料庫和資深教練得出的,但是並不便宜。
先用免費功能吧!
下載鬱金香運動,是有一次帶著佳明手錶去黃浦江邊跑步,回來一看,發現我一直是在江裡跑的。。。。
也就是說,有時候佳明手錶的gps會不太準確。
在我家小區裡跑也是,不知道為什麼,距離總是不穩定,全都是跑一圈,一會800米,一會1000米。。。很崩潰。
請教資深人士下載了鬱金香運動,這裡面可以同步佳明手錶數據,也可以直接用app記錄跑步。據說鬱金香來記錄裡程是最準確的。大家可以試試。
鬱金香運動還有」附近經典跑步路線"可以查看,在國內,如果你想知道其他人都在哪裡跑步,或者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想知道這個地方最經典的線路,鬱金香上都可以查看。
還有如果想報名跑步賽事,查看跑步資訊,這個app都可以實現。
咕咚是另一款大家耳熟能詳的專業跑步app, 我覺得它最大的用處,在於幫你一站式了解所有跑步圈裡發生的事兒,有點像跑步版的keep。
如果你想加入一個跑團,查看有什麼能參加的比賽,或者想看看別人都在曬什麼新裝備新鞋,你可以下一個咕咚去看看。資訊超級多。
麥旋風跑團推薦給我??因為我經常吃麥噹噹嗎
一個是練臉的!臉真的可以練!第二個直播的,第三個是最近youtube上好多博主推薦的減脂app, 據說更關注心態。
第一款系統臉部訓練app
別的肌肉可以緊緻
臉也可以臉緊緻吧?!
你看看,是不是很感謝自己看到這裡!我們的彩蛋,往往在最後。當然了,今天文末還有有獎評論,千萬別錯過。
這個app, 是我刷ins的時候偶然看到的。我就說嘛,臉上也是肌肉,為啥沒有練臉的app! 你看,果然有!
我點開了一個免費的課程,第一個動作,start, 是這個
說真的我莫名的想跟著練。從今晚開始,我的habit tracker又多了一項,每天練臉。請期待姥姥帶你們直播練臉哈哈哈哈
讓我先研究下。會員,買起來!人民幣玩家別惹我
下載這個app是因為一條新聞,說疫情期間,spax的下載量翻了好幾倍。因為好奇就下了,發現這個real好用啊
如果你是無法看視頻訓練的人,只能看直播,追求現場氣氛,那麼除了姥姥姥爺和fit4life studio的直播課(傳送門在此),退而求其次,這個也可以考慮!
尤其spax, 還有針對跑步機,家用自行車和橢圓機的直播課,這個非常適合剛買了健身器材的人!
對了關於家用健身器材的推薦與測評,請見下周!
Noom和MyfitnessPal一樣,屬於追蹤卡路裡的app. 偶然下載,是因為看了AlishaMarie發的一個視頻,講的是她到底怎麼瘦身成功的,這期視頻是Noom贊助的。
她說的一個點打到了我,她說她希望在最開始的時候有人告訴她,減肥成功90%都在於心態。
我心想 ,這不是姥姥的名言嗎!如果更關注減肥人的心態,那這個app簡直太好了!於是立刻就去下載
它會讓你先填一個挺詳細的問卷,比如,你的吃飯習慣,有沒有規律作息等等,然後,會根據大數據,幫你測算出最適合你的減脂計劃
這句話深得我心:NOOM裡沒有好的食物和壞的食物,我可以吃任意我想吃的,只要掌握住「度」。
然而杯具發生了,因為這款app是需要收費的,我用我的所有境外卡以及paypal,都沒有能付款成功,於是我的noom journey, 就到此結束了。。。。
所以在此也非常想知道,粉絲群裡有沒有人使用noom? 我真的非常非常好奇這一款app!
評論你最常用的一款健身app
抽一個小可愛
送👇M.A.C
粉底液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