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森顏楷字帖《千字文》上部展,網友:比「二田」書法工整遒勁

2020-12-26 清雅閣

劉炳森的楷書應有中上遊水平,曾經田蘊章點評說,只有中下遊水平。小編倒是認為這樣的評價缺乏一定的客觀性。是不是田蘊章老師看走了眼了?有網友認為:「文人相輕,文人相擊,是自古以來的事。當代書畫家評論或論定的好東西很難成為傳世墨寶,況且現在時興攻擊名人而藉此出名的把戲,吾以為,書家畫家好好做自己是最明智的選擇,不要想走捷徑!要靠自己的作品說話。」各位看官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當代書法無大師,但劉先生和田先生是當代書法的傳播者,是他們讓無數人愛上了書法,不過很多人都看得很清,不是幾個小丑就能抹殺了的。有人滿腹牢騷,且醋味十足,揚揚上萬字,可謂煞費心機,想必寫此文時必是咬牙切齒,捶胸頓足,唯恐這幾位老先生不被天下人恥笑。最後送給筆者一句話:請你自信一點,提高自己的唯一方法不是去貶低別人,而是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不是看不起你,在書法上你永遠也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了!

劉炳森顏楷字帖《千字文》上部欣賞:

書者介紹:

劉炳森(1937年8月-2005年2月15日)字樹庵,號海村,幼年自號劉五先生。1962年夏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畢業,同年秋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法書繪畫的臨摹複製和研究工作至今。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劉炳森隸書並不刻板呆滯,他是將氣勢、韻律、動感、趣味等諸多元素整合在一個規矩的框架內,使收束與律動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使作品既生動活潑又整嚴端莊,富於美感。比現今某些盲目求變的創新者好得多。劉炳森把自己的隸書一步一步地規範化起來,逐步形成習氣走向呆板。但這也是很多書法家無可奈何的歸宿,這個我們不能責備求全苛求完美,我們只需要繼承和發揚劉大師的優點,取其精華就可以了。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
  • 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劉炳森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80年代初書法界前輩合影前排(左起):李鐸、趙家熹、陳大章、歐陽中石、夏湘平;後排:左二劉炳森、左三李力生、左五韓紹玉、左六楊再春
  • 小女孩寫《千字文》引狂贊,一手楷書太工整,網友:小印刷機
    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語文老師都會提醒大家寫字要工整、乾淨。因為書寫情況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分數,也有可能會影響別人對孩子的印象。一手好字,能給人加分,更能彰顯一個人的氣質與性格。01小女孩手寫《千字文》,字跡工整堪比印刷機,網友:比我強多了在大多數小學生還在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完成作業的時候,
  • 原中書協主席沈鵬,楷書《千字文》品鑑,網友:沒一點楷書的樣子
    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沈大師草書更是意蘊遒勁,不失靈動,雅韻綿長!一個叫花開花不謝的網友說:「沈鵬的《千字文》寫得好,自成一體。
  • 各大書法名家千字文,真乃百家爭鳴
    千字文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全文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易誦易記自古至今一直被書法大家和書法愛好者青睞。常常閒暇時揮筆潑墨,自娛自樂。可謂身心愉悅,何樂而不為呢?歷代名家寫下的千字文,可謂風格各異、各有千秋。
  • 什麼書法算好書法?劉炳森:老百姓喜歡就夠了
    說起劉炳森的名字,年齡稍大的書法愛好者應該都不會陌生,如果時間倒退幾十年,他的「劉體隸書」可以說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其中不僅包括北京百貨大樓、北京銀行等牌匾,連北京有些廁所的「廁所」二字都出自他手。
  • 劉炳森書法有匠氣?大眾喜愛的,就是好書法
    劉炳森書法劉炳森小時就臨帖練字,11歲時就名揚鄉裡。對隸書的喜愛加之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讓劉炳森在學習生涯中得到許多恩師相助。憑著讀私塾時先生教授的碑帖所產生的對中國書法的一腔熱情,他在北京藝術學院讀預科至本科期間,先後受到鄭誦先、張安治、白雪石、何二水等老師的賞識和幫助。19歲時被破格吸收為「中國書法研究社」社員。何二水是劉炳森書法的啟蒙教師,他對於劉炳森在書法道路上的影響可謂深遠,正是在他的指導下,劉炳森系統地學習了《張遷碑》《乙瑛碑》《石門頌》等隸書碑刻。
  • 著名書法家楊再春,楷書《千字文》節錄欣賞,筆力遒勁,結字圓潤
    其二,雖說取法乎上,但沒必要沈門和楊門爭個高低,誰心裡都有桿秤,也沒必要分要分個第一第二,全憑個人喜好,只要大眾喜歡的有美感的書法就是好書法,江湖書法除外,在同年代楊老書法已經是很有功底的書法大家名家了,雖說字不是顯得很有毛筆書法韻味和字缺少些險絕,但基本上無可挑剔,還是很有功底、美感和個人特色的。
  • 央視曝光:女孩書法驚豔如字帖範本
    近日,一則「女孩書法驚豔如字帖範本」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在央視訪談類節目《經濟半小時》中,一位單親媽媽講述了,獨自撫養女兒的故事。
  • 蘭州9歲小女娃手寫「印刷體」字帖
    9歲小女娃手寫「印刷體」字帖張馨元和她的作品把字帖寫得就和「印刷體」一樣,9歲的小女娃張馨元不簡單。說到字帖,相信同學們多熟悉不過,差不多大家都在練習或者都練習過,不過,像張馨元一樣把字帖寫得被網友們驚呼為「印刷體」的,應該不多。
  • 《千字文》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字帖?
    王羲之的書法深受世人重視,所以王羲之的作品常常被當成字帖,成為臨仿的目標,可是王羲之流傳下來的作品常常是一些問候語,談論生病的無聊事。例如乾隆認為天下三種最稀奇的寶貝之一《快雪時晴帖》也是王羲之的作品,內容也不過是大雪過後向友人問候的作品,數一數,字才二十多個。
  • 王羲之草書《千字文》,古今對譯,高清珍藏版
    王羲之書法功底造詣之高,泱泱中華,浩浩歷史,難有出其右者,他的書法博採眾長,綜合諸多字體於一身他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在原有的漢魏書風上更上一層樓,自成一體,開創新河!他的書法風格筆勢委婉含蓄,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後人稱頌其字「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 書法字帖 @ 鍾繇-宣示表
    此帖較鍾繇其他作品,無論在筆法或結體上,都更顯出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點畫遒勁而顯樸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此帖風格直接影響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從《黃庭經》、《樂毅論》,《洛神賦十三行》等就可看出),進而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創作,如趙孟頫、文徵明、王寵、黃道周等。
  • 孫儷曬書法千字文,黃色宣紙周易帖,網友稱像極了「佔卜算命符」
    從曬出的字來看,黃色的宣紙上整齊的寫滿了四列字,字跡工整,飽滿圓潤,算得上是一幅好書法,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幅字帖4列32行共計128個字,其中絕大多數字是很難準確認出來的,有繁體字,也有不常見的佔卜上才能看到的字體,整幅字帖更像是一幅「周易字帖」。
  • 歷代楷則,盡在其中……
    楷 書 發 展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 著名書法大家盧中南,楷書《嶽陽樓記》欣賞,網友:可做盧楷字帖
    盧中南的的楷書,嚴謹而不失生動,以歐體為宗,結合他法,端莊凝重而又清新秀麗,變化多端,楷有行意,筆畫沒有刻意地去表達稜角分明,好似重劍無鋒,真大乘者!我覺得盧中南的字間架結構是脫胎於王羲之的小楷,輔之以歐虞轉折和波碟,在大橫折中又吸納了少許顏的外拓筆法,可謂是身著唐楷雄強的外衣,靈魂還是魏晉靈秀的氣韻。他的字看似電閃雷鳴,實則靜中暗湧,字字跳動,萬劍齊發。
  • 任政27幅行書翰墨欣賞:工整秀麗、雄健挺拔!初學書法的好字帖
    當代許多的書法愛好者或者從業者常常喜歡把任政、二田的字視作書壇的洪水猛獸,認為他們的字是印刷體、是屬於初級階段的字。比如有的書友說,如果僅僅只是想把自身的字練得規範端正,那麼練他們的字沒錯,而且非常容易上手、見效快,但如果是想在書法一途走得更高更遠,則最好是師古臨古。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徐瑋
    即日起,中原書法藝術中心將推出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敬請關注!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江西省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鷹潭市首屆文化名人,貴溪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14年作品應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2016年榮獲第六屆鷹潭市文學藝術政府獎。百餘幅作品發表於各級各類報刊雜誌,《書法》、《書法導報》、《中國鋼筆書法》、《教師博覽》等曾作專題報導。出版有《實用硬筆行書教程》、《國學經典楷書字帖》、《中國當代名家書法品鑑·徐瑋》。
  • 名家名作丨到甘肅文源藝術館欣賞劉炳森「劉體隸書」
    劉炳森從小學習書法,11歲時便以其書法聞名鄉裡。19歲時,憑藉其出色的書法和文採被權威機構「中國書法研究社」破格錄取,成為最年輕的社員。劉炳森不僅在國內書法界有很高的名氣,從青年時代開始就已蜚聲日本。因此,他還是日本白扇書道會顧問、日本書道研究泉會顧問、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委員,為中日書法交流做出了貢獻。
  • 元朝一位書法高手,寫出了精美無雙的《千字文》,讓後人望塵莫及
    趙子昂出身於趙宋皇室,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系後人,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藝術家,被世人譽為「通才」,其書法、繪畫、音樂、鑑定古物樣樣精通。當然了,他最為擅長的還要屬書法和繪畫這兩方面,就拿書法來說,他是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全部會寫,且是每一種都寫得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