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女孩書法驚豔如字帖範本

2021-02-19 書法頻道

  近日,一則「女孩書法驚豔如字帖範本」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在央視訪談類節目《經濟半小時》中,一位單親媽媽講述了,獨自撫養女兒的故事。

田歌母親講述

  書法驚豔如字帖範本的女孩叫田歌。1995年,田歌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家庭,爸爸媽媽都是普通職工。四歲的時候,爸爸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獨自離開家庭,至今都沒有回去看過她們母女。

田歌對媽媽說:「媽媽,我將來當書法家,給你掙很多錢!」

        禍不單行,爸爸離開不到一年的時間,媽媽的單位就倒閉了,家裡失去唯一的經濟來源,媽媽不願意田歌過苦日子,打算把她過繼給朋友。


田歌書法作品

  當時,田歌只有五歲,但是爸爸的離開,讓她變得早熟。田歌知道媽媽的想法後,哭著鬧著要留在媽媽身邊,她告訴媽媽:「自己不怕吃苦,只要媽媽不把自己送人,每天吃饅頭也願意。」田歌還對媽媽說:「媽媽,我將來當書法家,給你掙很多錢!


田歌的鋼筆字如字帖範本

  田歌頗具書法天賦,五歲的時候,寫字就和字帖範本一樣,又工整又好看。在校期間,田歌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得的獎狀和獎品不計其數。

考上蘭州大學的田歌

  2015年,田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蘭州大學,主修德語。同年十一月,田歌得知媽媽患上惡性腫瘤,開始陪伴媽媽治病。媽媽在《經濟半小時》中告訴田歌:「生命總有走到盡頭的一天,不管自己在或者不在,你都要堅強。」

相關焦點

  • 顏真卿《勤禮碑》單字臨帖米字格在線字帖
    它既不像《多寶塔》那樣方正謹嚴,秀麗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壇記》那樣古拙中透露出幾分霸氣(夏長先語),是顏氏晚年楷書代表作之一,是學顏體的優良範本之一。下面是篇首部分單字演示,想收藏整本單字字帖的書友可點擊文尾  「閱讀原文」  !
  • 驚豔!蘭州9歲小女娃手寫「印刷體」字帖
    驚豔!9歲小女娃手寫「印刷體」字帖張馨元和她的作品把字帖寫得就和「印刷體」一樣,9歲的小女娃張馨元不簡單。說到字帖,相信同學們多熟悉不過,差不多大家都在練習或者都練習過,不過,像張馨元一樣把字帖寫得被網友們驚呼為「印刷體」的,應該不多。今年9歲的張馨元,是水車園小學民勤街分校三年級的學生。因上傳了幾段她練鋼筆字的小視頻後,受到不少網友的點讚。那剛柔結合、自然舒展的字形,讓不少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 書法字帖 @ 鍾繇-宣示表
    此帖風格直接影響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從《黃庭經》、《樂毅論》,《洛神賦十三行》等就可看出),進而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創作,如趙孟頫、文徵明、王寵、黃道周等。更具歷史意義的是,此帖所具備的點畫法則、結體規律等影響和促進了楷書高峰——唐楷的到來。因此,鍾繇《宣示表》可以說是楷書藝術的鼻祖。釋文:尚書宣示孫權所求,詔令所報,所以博示。逮於卿佐,必冀良方出於阿是。
  • 盧定山行書字帖的巔峰,高雅遒勁飄逸出塵,學書法的極品速成範本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的「閉合性規律」,「創作三段論」等獨門秘笈,可以讓學書者深入書法的內部,真正掌握書法語言,從而不再囿於臨摹的泥潭而無法創作。行書書法中,會有出人意料的,顛覆性的變化。長期臨寫篆、隸、楷等靜態字體的人,往往不會寫行書書法,就連一些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也不例外。
  • 書法字帖|漢隸《張遷碑》高清完整拓本
    手機字帖 | 漢隸《張遷碑》 漢代隸書《張遷碑》又名《張遷表頌》, 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是東漢晚期佚名書法家書丹,東漢碑刻家孫興刻石而成的一件隸書書法作品。此碑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現收藏於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 趙子昂《洛神賦》原色書法真跡,牽絲飛白、纖毫畢現!行書好字帖
    在中國的書法藝術中,我們常常有「臨池」「臨帖」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任何人都離不開臨摹。我們知道「臨摹」其實包含兩層意思,但它們都必須有一個承載的對象,那就是字帖!因此,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選擇一本優質的字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手機字帖 | 楊凝式《韭花帖》高清大圖、58個單字帖、賞析和學習建議
    從書法意趣的追求來看,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唐人喜寫楷書,宋人愛作行草。楊凝式處在唐完結而宋未開啟的這樣一個時間段內,早年師法歐陽詢、顏真卿、懷素和柳公權,再上溯「二王」,取眾家精髓而又不被任何一家圈禁,於不期然中走出了唐人書法的境界而開一片天地,身後又開啟了宋代尚意書法的先河。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3、對照著字帖寫還可以,一離開字帖實際書寫的時候又寫不好了。4、小孩子在書法班上寫的作品還可以,但寫作業還是一塌糊塗。 這些問題都是實際發生的問題。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呢?書法純粹是種愛好,所謂練書法的說法是給別人聽的,很多書法中的事情說的頭頭是道,一道上手寫的時候就露餡了。
  • 1400個陸柬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古雅遒逸、學習行楷的上好字帖
    喜歡書法的朋友都知道,要想入門習字,必然是離不開臨帖的。其實臨帖又分兩種情況,那就是臨和摹。而不少的書法愛好者往往在選擇字帖的時候容易選描紅的版本,這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對任何事物的學習了解都需要一個過程。倘若有人指導,或許更多的還是選擇讀帖臨寫。
  • 「有繁體字要用繁體」成書法題難點
    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  時報1月10日訊 (記者曹莫)1月10日上午8點半,山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美術類、文學編導類和書法類3個專業統一考試同時開考。其中,書法類專業今年首次加入省級統考序列。  書法類統考包含兩個科目,上午為書法臨摹,下午為書法創作。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于右任的書法奧秘在於以意御筆,神遊太虛。用筆唯簡,筆隨意書。于右任的書法也貴在用線,用線十分有力,雄渾灑脫,開一代書風。從書法發展史來看就可以體會到于右任書法的美感了。明清以降,書法更講究文人的個人意趣,樸拙澀開始佔主流。但現在卻矯枉過正一條道走到黑,出現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醜書,這就背離了書法的本質。他的字易識、易寫、準確、美麗,道盡書法真諦。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 書法名家精講: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從這裡了解王羲之
    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很多書友都非常喜歡書法藝術,今天分享這本《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給各位書友,這不是一般的字帖,書法名家精講的專業教材,來看看老師怎麼解析王羲之的筆法的。
  • 行書字帖如何選?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這裡統統告訴你
    《書道拍案驚奇》觀點: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都不要選擇現代人的字帖。有老師點撥可以直接上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自學的話建議用行楷過渡下,推薦趙孟《前後赤壁賦》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數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具體原因,接下來簡單絮叨絮叨,僅供參考。
  • 練習書法最有效途徑:臨摹字帖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行楷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行楷》 書法字帖作品
  • 這套最美書法字帖,已經正式出版了!
    這套叢帖彙輯了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從全世界重金尋覓入藏的十件重要藏品,包括李倜、宋克的兩件元代書法,和徐有貞、劉珏、祝允明、文徵明、陸深、陳淳、王寵、詹景鳳等明代書法家的八件經典作品。創作時間從十三世紀末至十六世紀末,縱貫三百年書法史。
  • 低劣手寫體字庫、學生字帖,危害社會大眾!
    低劣手寫體「字庫、字帖」當休矣近來,大量醜書、手寫江湖體進了字庫,被央視等權威傳媒與大眾傳媒所採納權威傳媒等廣泛使用低劣手寫字庫,學生描摹低劣字帖則說明國家有關部門缺乏應有的把關措施與有效的管理。一言一蔽之,都是缺乏審美力惹得禍——即以前書法美育的缺失,造成了字庫手寫者的眼手俱低、字庫審定者以及廣大受眾沒有審美力。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為何如今銷聲匿跡?專家:他的字俗不可耐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被刷爆全網,那就是雲南9歲小女孩江凌儀,寫出了如同「印刷體」般的書法字,據悉小女孩已經練字3年,每天堅持練習3小時,當網友們看到江凌儀的字後,紛紛發出了驚嘆,表示小姑娘特別棒。
  • 描摹字帖真的是學書的好方法嗎?
    本人從事書法教育工作已十五六載,最初也有過讓孩子們描摹字帖的經歷,但時間久了發現,孩子字沒有多大變化,或者說壓根兒就沒有變化。
  • 硬筆老師,請用這些小楷經典代替田英章字帖!
    作為培訓機構的硬筆書法老師選擇字帖成為首要問題當低年級孩子打牢規範漢字基礎之後老師切不可繼續讓孩子學習田英章了原因小編就不多說了你懂得總之,學習硬筆書法最終還是要向毛筆書法取經這裡小編就介紹幾部優秀的經典小楷
  • 1985年首屆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得主劉惠浦,書作可作字帖臨摹
    隨著書寫工具的不斷發展,硬筆的出現,不僅充實了書寫工具,而且還形成了一種新姿態,硬筆書法也隨之走進了我們的視野,為了更好地展現硬筆書法的精神風貌,推進硬筆書法健康快速發展,在1985年,舉辦了全國首屆硬筆書法大賽,在該次大賽中,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參加人數高達百萬之多,而且所涉及的行業也是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