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劣手寫體
「字庫、字帖」當休矣
近來,大量醜書、手寫江湖體進了字庫,被央視等權威傳媒與大眾傳媒所採納,運用到影視字幕、線上網絡字體、廣告物品等眾多方面,甚至被製成軟字帖,受眾危害面波及廣大中小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
著名畫家吳冠中說: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卻很多(包括企業家、媒體人、白領等許多領域的成功人士)。木心先生也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權威傳媒等廣泛使用低劣手寫字庫,學生描摹低劣字帖則說明國家有關部門缺乏應有的把關措施與有效的管理。一言一蔽之,都是缺乏審美力惹得禍——即以前書法美育的缺失,造成了字庫手寫者的眼手俱低、字庫審定者以及廣大受眾沒有審美力。
那麼,如何能有一雙慧眼,識別醜書、江湖體字庫、字帖呢?有一個簡便的方法。首先看筆法。筆法是書藝的第一要素。凡是「任筆為體,聚墨成形」者,一般而論不是醜書就是江湖體。筆法當「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與鋒杪(miao);一點之內,殊衂(yu)挫於毫芒」(唐孫過庭《書譜》)。其次看結構。凡是過度誇張不和諧、肆意搞怪炫異者,例如張牙舞爪、故作抖顫、粗糙狂亂......往往非醜即俗。以此二者觀之當今「流行」的醜書、江湖體字庫,真是「照妖鏡下俱現原形」。
孫過庭《書譜》
實用與審美,始終是漢字(含書法)兩條並行不悖的脈絡。手寫體字庫是由書法與電腦設計共同完成的。二者的關係既是以書法為體,以設計為用:手寫體符合文字規範,其視覺效果形神兼備,再加上電腦技術設計排版,根據需要可適度誇張變形,最終達到和諧統一,形成富有張力富有個性的手寫體。
舒同體、啟功體即手寫體字庫的典範。根據新時代實用與審美的多元化需求,手寫體字庫不能老是司空見慣的舒體、啟體,理應不斷出新。但出新的前提必是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的統一。如果手寫體只具有欣賞性而無通用性、可辨識度等等實用性因素是不行的。反之,如果只具有實用性因素而缺乏審美要素,更是行不通的。
王義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有言:「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即是說缺乏結構美不足以稱其為書法,當然不能進入字庫,同時也不能製成字帖。而那些為追求所謂「創意」「陌生感」而肆意變亂筆法、字形結構者更不可入庫、成帖。否則貽笑大方,大大加劇負面影響。
大約十多年前,曾有計算機公司方面的專家找到筆者說,你的字很漂亮,各種題都會寫,寫一套書法字體怎麼樣,我們打算製成字庫。筆者以自我風格不成熟為由婉拒之。因為依筆者愚見:手寫體入庫,廣而宣之、廣而用之不是件小事兒,字美而規範、做到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須有堅實的文字學功力與成熟的書法個性與風格,要想高度成熟沒有幾十年的歷練往往難以成就。
泉城子書作
雖然新手寫體字庫需求前景廣闊,新字帖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市場建立字庫、製作字帖切莫「病急亂投醫」,被某些耍江湖的矇騙過關,或是被某些年輕書手的「勤苦」感動不已而選其醜書、江湖體入庫、成帖,畢竟有著堅實的文字學功力的優秀書家並不鮮見,也不難接觸。
在當下教育部大力推進「書法進課堂」大趨勢大背景下,切實提高學生審美力免受低劣字庫、字帖的不良影響是當務之急。在中國書協「書法進萬家」等活動中,大力推動書法美育的普及必將惠及普羅大眾,使字庫審定者、建立者,字帖書寫者、印製者具有審美力是重中之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低劣字庫、字帖的編寫與發行者即感自慚形穢。而在全民基本具有審美力之時,那些低劣的醜書、江湖體字庫字帖,自然無人問津、「壽終正寢」了。
文/泉城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