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裡的村幹部也當演員了,成豔琴演的真好,既真實又生動」,在濟源市承留鎮玉皇廟村,正在拍攝濟源方言普法劇《婚罪》的現場,不少圍觀的村民看到本村支委委員成豔琴的表演,紛紛讚嘆。
《婚罪》是一部由濟源方言普法劇攝製組自編自導的微電影。劇裡不僅有村民們熟悉的面孔,還有村裡別致的景觀,這部「草根」攝製組拍攝的微電影,無論是編導的思想、演員的演技,還是拍攝製作的畫面,都非常的接地氣。
「濟源方言普法劇,它考驗著編導構思的水平以及攝製組拍攝取景的技巧,追求的是真實、自然地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承留鎮玉皇廟村婦女主任原菊平感慨地說。「攝製組能選中我們村作為拍攝場地,玉皇廟村村支三委非常高興,通過讓村民參與拍攝普法微電影,既圓了村民們當演員的夢,也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飾演《婚罪》劇中女一號的成豔琴是承留鎮玉皇廟村的支委委員,被村委會推薦出鏡做演員的她,提起表演毫無經驗。聽說拍攝只有一天時間,沒有排演機會,直接面對鏡頭拍攝,女一號成豔琴開始泛起了嘀咕,不過在拍攝現場編導及其他演員的幫助下,成豔琴認真琢磨,最後成功的將片中的女一號演得活靈活現。
承留鎮玉皇廟村監委委員陳公亮表示,《婚罪》這部普法劇把拍攝視角對準農村生活中常見的結婚收取高價彩禮這個突出問題上,定位非常好。攝製組把農村基層道德觀念、精神面貌、風俗習慣的熱點和典型社會現象融入到文藝創作中,拍成微電影,不僅宣傳了法制知識,而且可以給觀眾正確的引導,並把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更好的傳播出去,這種方式百姓很願意看到。
除了男女主角,其他群眾演員的表演也非常出彩。參與飾演村民的群演,根本沒有劇本臺詞,現場在編導的指導下死背臺詞,但他們表演的也非常認真,形象逼真的演繹著老百姓真實的一面,不少圍觀村民表示,「當演員也挺不容易的。」
「從劇本、腳本寫作到選場景、拍攝、後期製作我們僅用時四天,攝製組全體人員加班加點的工作,就是為了讓大家能早點看到作品,感謝攝製組人員的辛勤付出。」濟源方言普法劇編導呂海利語重心長的說,「在拍攝現場我們將拍攝的花絮上傳到微信朋友圈和抖音視頻等網絡媒介作為映前宣傳,均獲得了不俗的點擊率。現場演員表情如果不對勁,攝像師立刻糾正;動作不到位,策劃馬上示範……就是在這樣的場合下,攝製組帶著完全沒有表演經驗的村民演員,選取一個個鏡頭,艱難地完成了這部普法劇的拍攝工作。」
「微電影拍的雖然是小人物小世界,但折射出來的卻是大千世界中的你我他,在拍攝現場,攝製組成員除了幹好自己日常要承擔的繁重工作,還要擠出時間進行劇本創作,開拍時還要準備道具,招募演員,有時還親自上陣演出,雖然繁忙而辛苦,但我們充滿熱情和幹勁。」攝製組燈光師李建設說。
他們都是樸實敦厚的農村人,他們用最樸實的本色演出,演繹著農村百姓身邊的故事,通過這些發生在身邊的故事,濟源方言普法劇攝製組力求以百姓通俗易懂的手段,持續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輿論氛圍,推動法制宣傳在文明鄉風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編輯:小明 李建設 宋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