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2歲以上的寶寶,多帶孩子這樣玩,進步真的看得見

2021-02-25 年糕媽媽育兒

前段時間,同事小石頭媽媽在票圈曬出了一段小視頻,短短幾秒鐘,我看了好幾遍!居然是小石頭自己用拼搭積木、做了一個會動的「小螃蟹」——

▲這個寶貝也太會玩了吧,姨姨非常欣賞👍

大家能想像這是個 4 歲寶寶的手筆不,太酷😎!!小小「工程師」的範兒出來了有沒有!

評論區好多朋友們,直呼羨慕:

「你家娃都能搭動力小馬達了,我家這個就喜歡搭了很高的東西,然後,推倒🙃」

「好傢夥,我家傻寶還在把家裡的東西到處搬,也不知道在幹嘛。」

哎呀,大家是不是又要焦慮了?

其實,評論裡這些寶寶的行為非常自然,這些行為都在悄悄告訴你:寶寶的空間敏感期到來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探索空間,一開始會表現為爬、抓、移動物體等,稍大一點就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以及搭建等等。

比如,孩子會不斷的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感知空間發展的一種能力,是對空間感受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兒童智能發展的關鍵。

積木拼搭玩具成為這個階段聰明媽媽們的首選。

在搭建積木的過程,不僅能提升孩子從「二維」到「三維」的思考能力,讓孩子從小養成更好的空間感,還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抗挫力。

2~6 歲正是寶寶好奇心旺盛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會想方設法搭出自己喜歡的造型,比如帥氣的汽車啦,漂亮的房子啦。

△拼搭積木也可以動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對學齡前孩子來說,搭積木是非常棒的專注力訓練遊戲。平時坐不住的孩子,也能安靜專注玩上大半個小時。事實上,愛玩積木的孩子,專注力都不會差。

想一想,當別人家娃還在瞎玩、看「無腦」動畫片時,你家娃卻在專注玩拼搭積木,邊玩邊學,是不是很酷呢!

尤其是春節假期期間,拼搭積木可以說是陪娃神器!放假在家不瞎玩,就用積木來陪娃度過一個充實假期吧。

有些媽媽會問,其實家裡也都買了好多積木,但娃只會疊高高,不感興趣,也玩不出什麼花樣,自己也不會教怎麼辦?

那就必須要向大家推薦這套寶藏積木拼搭課了!由年糕媽媽團隊出品的年糕媽媽拼搭盒子!

這是一門由年糕媽媽學院自主研發,專為 2~6 歲寶寶設計的積木拼搭課!目前已經有超過 60000+ 寶寶在學習哦!

真人老師視頻課+配套定製積木,不會玩、教不來,沒教具等問題,一個拼搭盒子統統搞定了!

從大顆粒到小顆粒進階,從創意搭建到馬達動力進階,共有 3 個階段,112 節視頻課配套送 3 大箱積木教具,以及積木收納箱,孩子一個人就可以反覆玩很久。

(PS. 悄咪咪透露,一位線下樂高老師朋友說,拼搭盒子三階課,竟然涵蓋了線下五年的課程內容!她自己都忍不住剁了手~

拼搭盒子真的做到了,把上萬元的樂高課搬回家!

100+ 個拼搭玩法,0 基礎、有基礎的娃都能玩,玩到小學都不成問題,簡直超值!

很多寶媽收到教具之後都反饋:我們之前真的想都沒想過,原來積木還能這樣玩!

先來給大家劇透一小波👇這些都是用我們的拼搭積木搭出來的造型哦~

△ 搭個推土機,推掉桌面亂糟糟的垃圾吧~

△ 用積木搭一個弓箭,在家玩射擊!

△可以橫著爬行的螃蟹,是不是有點魔性?

△ 滴滴滴,「聰明」避障車,會自動轉彎哦~

哈哈,有沒有心動了呢,寶媽們都說,連當媽的自己都有點手癢了,家裡的娃看到,肯定超喜歡~

不一樣的拼搭積木課,快來掃碼試聽👇👇👇

相信很多喜歡拼搭積木的寶媽們都了解過市面上的積木班和線下課,為什麼我們還這麼有底氣向大家推薦年糕媽媽拼搭盒子呢,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經典 4C 教育法

堅持知識與能力並重

比起單純玩積木,拼搭盒子的視頻課程內容含金量真的高!

可不是只教孩子搭建步驟,課程裡還融入了數學幾何、科學常識、工程建築、機械原理等豐富的 STEAM 知識。

年糕媽媽拼搭課,堅持知識與能力並重。每節課的設計,都秉持國際領先的 4C 教育法,即聯繫-建構-反思-延續。

舉個例子,比如搭建一個垃圾桶,課程上來可不是直接教孩子具體的搭建步驟哦~

👀 聯繫 | 觀察環節

老師會先讓孩子看看垃圾桶長什麼樣先通過圖片和視頻,讓孩子認識垃圾桶,並了解它應用的場景。

🔧 建構 | 結構拆解

建構的過程,是課程核心環節。通過垃圾桶整體構造的拆解,讓孩子在搭建前做到心中有數。

💡 反思 | 多問一個為什麼

為什麼垃圾桶,可以踩一下,蓋子就自動打開了呢?

在搭建中,老師會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腳踏式垃圾桶背後的複合槓桿原理

△直觀的動畫講解,易懂直觀又不枯燥

拼搭可不止是照貓畫虎,年糕媽媽課程也很重視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

除了腳踏式垃圾桶,孩子也可以自己觀察生活中看到的垃圾桶,獨立搭建出更多不同造型。

學習一直都是來源於生活本身的,這套積木課做到了。告別枯燥的指導、搭建,而是理論和實際結合,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對數理思維、邏輯空間有了感知。

1000+ 積木顆粒免郵送

積木數量、質量都槓槓的

對比線下樂高班什麼都不送,我們每階段都配套一大箱教具積木,孩子能反覆玩很久,光是積木,就超值了,而且還贈送配套收納箱。

《L1 創意篇》—— 179 個大顆粒零件,超多動物、人偶,還能兼容樂高顆粒。

《L2 機械篇》—— 179 個大顆粒零件,加入超多特殊機械件零件,一個箱子都裝不下呢。

《L3 動力篇》—— 超 740 個小顆粒零件贈送馬達裝置,色彩豐富,男孩女孩都喜歡。

很多寶媽們收到快遞的時候都驚呆了,三大箱也太大了吧光是積木,就超值了,而且還贈送配套收納箱

媽媽們最關心的積木安全和品質,我們的教研團隊也幫大家把關過啦。

積木是嚴格按照 SGS、ITS 等國際權威檢測機構標準生產的,還申請了自己的質檢 3C 證書可以完全放心讓孩子玩

孩子超愛的明星專家

國內 TOP3 樂高機構校長

一個課程好不好,研發老師是關鍵因素之一

年糕媽媽拼搭盒子的研發老師——艾莎,曾是國內 TOP3 樂高機構的校長,有 9 年線下樂高教研經驗,專業性絕對過硬

她也是樂高發源地——丹麥的戲劇教育協會成員,擅長用戲劇、故事性激發寶寶興趣,能把複雜的機械原理,講解得清晰易懂。

上過艾莎老師課的孩子,都成了她的小粉絲呢。孩子們的喜歡,就是對老師最好的認可

60000 + 媽媽的認可

是對課程最好的檢驗標準

產品好不好,購買過的小夥伴最有發言權。拼搭盒子上線以來,受到了超多小朋友和家長的喜愛!讓我們看看這些家長真實的評價:

🙌「鍛鍊了空間及方向感、動手能力,寶寶玩得很高興」

🙌「寶貝獨立完成,培養孩子耐心,簡直是解放媽媽的好課」

🙌 「連爸爸都直誇媽媽:買的這個積木課,真的很不錯」

學習界面全面升級

新老用戶都可享受

為了幫助寶媽和孩子更好的體驗課程,我們優化了整個學習體驗流程,更貼近孩子們的使用習慣。

橫屏界面更兒童化,沉浸式學習,寶貝自己也能操作

之前有老用戶反饋搭建部分有點快,需要暫停多次。

因此,增加了新的功能——學習模式,每步完成都會自動暫停,寶貝可以選擇「繼續搭建」或者「再看一遍」

同時,增加了寶貝自己的作品集,記錄學習成果,也能看到不同孩子們的創意。目前已經上傳了超過 10 萬份拼搭作業!可以看出寶寶們是真的很喜歡這門課程了。

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給寶媽和孩子更好的學習體驗。年糕媽媽拼搭盒子,新年期間,購課更加贈新春福利禮包。

2 月 5 日至 2 月 21 日春節期間,購買三階拼搭盒子,可額外獲得價值 399元 的新年購課禮包哦👇

溫馨提示:春節期間假期停運,教具及贈品將在快遞恢復後發貨哦~對課程感興趣的寶媽們,可以現在購買,及時鎖定 ¥399 的新春特惠禮包哦!新春禮包限時限量贈送,售完就沒有啦~

假期來臨時,比起讓娃看動畫、四處瞎玩,還不如讓娃玩一玩這門寶藏積木課!

不光孩子喜歡玩,一個人就能玩很久,而且課程有乾貨、有知識,還能幫助提升專注力和思維力。

如果是 0 基礎的寶寶,第一次有體系的學拼搭,建議三階一起購買,更划算哦~現在購買,還加贈價值 399 元的新春禮包!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後適合學畫畫?抓住這個關鍵期,進步真的看得見
    我們之前在群裡跟媽媽們聊過:有沒有想過讓孩子學藝術?不怪這屆媽媽太拼,而是如今養孩子不容易,沒個長遠規劃真的不行。像一位媽媽說的:藝術是能伴隨一生的禮物,比買件名牌衣服或是昂貴的玩具值得多。比如前兩年在 INS 上很火的小姑娘 Elisabeth Anisimow , 2 歲開始畫畫,從稚氣未脫的兒童畫到把真人當畫布,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開第一次畫展……大家能看到她的天賦和一件作品賣 5000 美元的成功,但是 Anisimow 從 2 歲開始學畫,10 餘年堅持不懈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努力的不僅僅只有孩子,還有
  • 孩子沉迷玩手機,看動畫?2歲以上,心理專家建議這樣做
    堂媽(ID:kexueyuer2013)小的時候,玩的是彈珠和泥巴,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有電視看、有手機玩……而且堂媽發現,周圍很多家長,習慣性把娃交給「電子保姆」,來換取自己的「半日偷閒」。小小年紀,就開始在不停地刷「短視頻」取樂,沒有止盡。
  • 2歲寶寶有多難帶?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2歲叛逆期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2歲的寶寶有多難帶?但是為什麼一歲多還安靜乖巧的寶寶,到了2歲就好像變了一個人呢?可怕的兩歲來了!兒童心理學家在研究寶寶心理發展進程時發現,寶寶的心理是通過穩定時期和不穩定時期的循環發展的。
  • 買多不如買對!0~2歲寶寶玩具這樣選益智又省錢!
    家有寶貝的,要數家裡啥最多的話,寶寶玩具應該佔有一席之地。但小小的玩具裡頭也有著大智慧。因為不同階段寶寶對玩具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不適合寶寶年齡階段的甚至是超越孩子身心發育階段的,對於寶寶來說根本沒有用。
  • 都說2歲寶寶最難帶,家長如何和2歲的寶寶「講道理」?建議收藏
    其實對於以上的問題,許多家長都有過相似的經歷,特別是在孩子兩歲的時候,總是非常的難帶,讓許多家長都覺得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更像是一種挑戰。一、為什麼2歲的寶寶難帶?起初的時候許多家長還可以去回答孩子的問題,但是漸漸地你會發現孩子的問題越來越有深度,疑問也是越來越多,有些問題還會將父母給難住。所以這就會使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兩歲的時候非常的難帶。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是孩子發育緩慢嗎?
    不過有的家長可能也發現了,在家裡看孩子哪兒哪兒都好,一帶出去,就免不了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問題,因為和別的孩子一比較,自家孩子就跟發育不良似的,樣樣落後於人。小圓就是這樣的家長,小圓的兒子牛牛今年2歲了,是個人見人愛的胖小子,每次帶牛牛出去玩,他都表現的非常開心,也樂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 1歲多就說話的孩子,和2歲半還不說話的孩子對比,差的是這樣東西!
    芽芽有個不太常見面的小表弟,白白胖胖、憨態可掬的,十分愛笑,特別招人喜歡,家裡人給他起了個可愛的暱稱,饅頭。唯獨有一點讓家長著急的就是饅頭2歲半了,除了咿咿吖吖就是不開口講話。周圍的小寶寶們都是周歲左右就開始開口說話了,饅頭爸媽內心的焦灼可想而知,但是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 寶寶6個月說話,和2歲說話有何區別?語遲的孩子多出於3種家庭
    有些人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還有一些人說孩子說話晚的「貴人語遲」,那麼孩子到底早說話好,還是晚說話好?6個月大的寶寶都開口了,怎麼2歲大的寶寶還不開口?莎莎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按理來說孩子早該說話了,但是莎莎的寶寶卻遲遲沒有開口,許多人都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的表現。
  • 2-6歲寶媽們瘋狂追捧的這套桌遊!火的確實有道理,寶寶真的越玩越聰明
    Orchard Toys家的桌遊,自然不必多介紹,寶媽們想必是閉眼都能入了,在這麼多款中,我之所以比較推薦這3款桌遊,原因有兩點:一、遊戲規則簡單,小熊寶沒看說明書就會玩,就算是2歲+寶寶也很容易上手;二、非常有助於「成長型思維」的培養,在玩過一段時間後,你就能感受到寶寶在思維和情緒上的明顯變化,覺得長大了,懂事了。
  • 會說話的孩子有多厲害?2歲寶寶靠這個跨國圈粉了
    被爸爸帶去熱鬧的社區公園,姜好被大爺們下的象棋吸引住了。看兒子站著不走,爸爸姜 Gary 就耐心地陪他站在旁邊一起看,還耐心地解釋:這是爺爺們在玩遊戲,這個遊戲是象棋。小好對吉他感興趣,姜 Gary 就帶他去逛樂器城。
  • 0-3歲寶寶堅持玩,真的變聰明!
    如果寶寶1個月末就開始吃手,那真的要恭喜你了,你家寶寶發育超前,大腦都會指揮小手放到嘴裡了,手腦口的結合,說明寶寶很聰明哦!千萬別粗暴幹涉寶寶吃手。Tips:不太冷的環境內,別給寶寶帶腳套、穿襪子,讓寶寶腳丫的肌膚,有更豐富的觸覺體驗。
  • 帶寶寶外出不知該吃什麼?這裡有一份1-3歲寶寶走遍20個城市的旅行食譜
    民以食為天,就算不出門,寶寶在家的輔食添加、營養均衡都是頭等大事,更何況外出了。那麼,帶寶寶出門,沒有合適的食物吃怎麼辦?營養不夠怎麼辦?水土不服怎麼辦?衛生不好怎麼辦?寶寶不肯吃怎麼辦?吃得「髒亂差」怎麼辦?……從小白糖1歲5個月開始我就獨自帶她長途旅行,到3歲時足跡已經遍布20多個城市。
  • 一歲多的寶寶可以玩哪些益智玩具?
    一歲多的寶寶已經要進入幼兒期,在這個階段中,寶寶要掌握三種技能,走路、說話和思考,而且寶寶從一歲以後就已經有了自主自控的需要,家長需要給寶寶購買益智玩具,但同時也不要忽略大人和孩子的互動,家長的用心對寶寶各方面的發展更有利。
  • 適合1-2歲寶寶的繪本,按照月齡走,不花冤枉錢
    12個月以上寶寶到了一歲之後,認知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們和他們說的很多事情,他們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時候可以給他們入手一些簡單的情節繪本了。比如,玩、睡覺、生活習慣的建立,洞洞書,可以推拉,可以,寶寶特別喜歡,奇妙洞洞書,滿足寶寶想戳戳戳的欲望。給大家分享了這麼多繪本,我有一些讀繪本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 寶寶越大越好帶?未必,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難帶……
    3月份,正好是疫情恐慌階段,我失業啦……3月份開始,我在家專職帶娃;截至今天,孩子剛好2歲1個月大,這個階段的性格特點和網上說的2歲寶寶叛逆期很相符。特別是最近2個月以來,有來前段時間的比較,所以感覺特別明顯。
  • 8張照片告訴我們,寶寶玩「躲貓貓」時多可愛,哪一個像你家娃?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有沒有發現,捉迷藏這個遊戲孩子永遠玩不夠,無論家裡誰來看他,都會被他拉去玩。玩遊戲時,孩子天真的樣子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下面就用一組圖片帶大家看看,玩「躲貓貓」時的孩子有多可愛。
  • 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有嗎?
    事實上,想要判斷寶寶是否擁有高智商,仔細觀察他的許多習慣就可以看出,比如說寶寶的睡眠姿勢。專家研究發現,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是嗎?許多媽媽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在自己的寶寶睡著後,仍會專注的盯著他細細的看,感嘆這個小天使的到來給自己帶來無限的幸福感。可有時,寶寶在睡眠中小身體會突然抖動一下,甚至會像觸電一樣直接醒來。這時候媽媽會開始擔心孩子是否受到的什麼聲音的驚擾,或者是哪裡不舒服。導致孩子睡不踏實。
  • 2-3歲的孩子,可以玩什麼桌遊?
    我努力回憶了一下,我們家老大兩到三歲的時候,我似乎也是這樣的心情:終於可以和孩子進行有趣的互動了!作為家長,大概從這個時間節點起,我們不再只扮演「照顧者」的角色,我們更是孩子的「玩伴」。孩子不再只是牙牙學語的小肉團,ta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嘗試用稚嫩的語言和外界交流,開始向外界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自己的興趣所在。
  • 2歲寶寶愛哭鬧,打罵解決不了問題,3個小方法讓你輕鬆帶娃
    嬰幼兒是最難帶的時候,有人說1歲以內的寶寶最難帶,等到寶寶學會走路了就好帶多了,其實孩子最難帶的階段不是一歲以內的寶寶,一歲以內的寶寶還是比較容易哄的,無非就是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可能會有點累人。過來的媽媽都知道,寶寶最難帶的階段其實是2歲前後,這個時候寶寶大腦發育到了一定程度,有了一些最基本的表達,有有了自己一定的思維意識,但是這個時候的寶寶完全處在一種「無他」境界,一定要以「滿足自己」為前提,而且他們根本不會替別人想,一切都是以自己為中心。
  • 育兒家:1歲內寶寶有這幾種「小怪癖」是在變聰明,未來的小學霸
    帶JoJo去鄰居家找哥哥玩,一進鄰居家門,就看到滿地狼藉,玩具丟了一地,滿地的紙巾碎屑,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一開始JoJo媽以為是哥哥在調皮或是發脾氣,弄得如此亂糟糟,一問鄰居,才知道,是9個月的小妹妹的「功勞」,才9個月的一個小屁孩,破壞力竟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