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園林藝術輯賞(三)

2021-02-23 頤和園微覽

(陳京安拍攝)

(張勝利拍攝)

曠奧兼備的湖山風貌、恰當點染的建築植物,頤和園的園林造景之美滲透其中。清漪園(頤和園前身)時,乾隆皇帝御書對聯「螺黛一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暎(映)水晶簾(簾)」,日月星輝下的玉帶橋美不勝收。作為頤和園西堤六橋之一,玉帶橋同昆明湖南岸繡漪橋為高拱型單孔石橋,橋體拱高而薄,形如古人佩飾的玉帶,流暢錯落的線條更為西堤增添了活躍之感。除了審美功能,高拱的橋體還為當年乾隆皇帝水上往來於清漪園和靜明園提供了便利。(王梅拍攝)

(張繼雲拍攝)

中國園林取法古典文學與繪畫,《文心雕龍·神思》寫「神與物遊」,這是作文之道,亦是神思與境物相融之理,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心、神與風雲並驅。頤和園廓如亭內懸掛著八面木匾,其中兩塊為乾隆皇帝手書詩句,其餘為頤和園時期翰林摘抄《文心雕龍》的部分詞句,其中就包括這篇《神思》,「思接千載,視通萬裡;眉睫之間,卷舒風雲之色」,不論作為景觀,還是觀景之地,空曠闊達的廓如亭是如此貼切。廓如亭位於十七孔橋東端,平面呈八方形,故也稱八方亭,是頤和園六十多座亭子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國同類的園林建築中也是最大的一座亭式建築。(顧彩華拍攝)(網友「一抹流霞」拍攝)(張繼雲拍攝)(陳京安拍攝-廓如亭內)

(張曉蓮拍攝)

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園時,昆明湖東、西、南三面未設圍牆,「城關」就成了當時入園的重要的路上門戶。頤和園內共有六座城關建築(文昌閣、宿雲簷、紫氣東來、千峰彩翠、寅輝、通雲)。其中,文昌閣和萬壽山西麓的宿雲簷兼具城關和祠廟的雙重性質,文昌閣意文運昌盛,供奉文昌帝君;宿雲簷城關供奉關聖帝君,二者取文武輔政的寓意。(顧彩華拍攝-文昌閣)

(陳京安拍攝-宿雲簷)

寅輝城關的建造使後山在自然寧靜中突現一處雄關飛峙的畫面。城關踞萬壽山後山御路,南依高山,北臨水街,仿蘇州盤門的功能和形態而建造,是控制水路和陸路的雙重城關建築。(王梅拍攝-寅輝城關)

(陳京安拍攝-途徑寅輝城關)

相比萬壽山前山的壯觀,頤和園後溪河兩岸自有一種閒雲野鶴的氣質,此處的小園澹寧堂便是極佳的證明。乾隆皇帝在題澹寧堂詩中說明了建築的修造原因:憶昔垂髫歲,賜居曰澹寧;遠志要心泰,志明惟德馨(節選)。為了不忘祖父康熙皇帝的養育之恩,乾隆皇帝沿用幼年時居住的暢春園澹寧居之名,作為清漪園後山澹寧堂的名稱。澹寧堂坐南朝北,南對青山,窗臨綠水,其疊落的形制更使這座小園別具一格。(顧彩華拍攝-隔橋遠觀澹寧堂)(王梅拍攝)(張繼雲拍攝)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意貴乎遠,境貴乎深」,這是文論與畫論追求的藝術境界,其間蘊涵所謂「藏與露」,也是中國古典園林所講究的,不論是高大的樓閣或小巧的亭榭,全然地坦露總不如半藏半露顯得含蓄、境深,藏於偏僻幽深之處、或隱於山石樹梢之間的景觀建築更顯得耐人尋味。(王梅拍攝-蠶神廟)(張繼雲拍攝-諧趣園遊廊、假山)

同樣是空間的延伸,昆明湖西望則是另一番景致,以山際線勾勒無限擴展的遠景,層層疊疊,由實向虛的過渡構成了「巧於因借」的典範。頤和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周邊的自然、歷史文化環境與視覺通廊和遺產本身具有同等重要的保護意義,頤和園與周邊風光共同構成了壯麗的畫卷,園林融為了大地景觀的一部分。我們也借剛剛過去的第十個文化遺產日所倡導的「保護成果,全民共享」,希望遺產保護能走進每個人的生活裡。

(張曉蓮拍攝)(毛珊拍攝)(顧彩華拍攝)(趙曉燕拍攝)(毛珊拍攝)(張繼雲拍攝)

圖/頤和園微攝影團隊成員及「頤和園微覽」網友

文/頤和園研究室 肖銳

頤和園官方訂閱號「頤和園微覽」圖文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頤和園——皇家園林
    配文   李明新延時   閆旭東攝製命題   張曉蓮   李紅梅   行   走天上人間諸景備         ——當頤和園遇到張曉蓮頤和園這座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的豐碑,赫赫揚揚矗立兩個半世紀。園丁張曉蓮入乎頤和園其內廿年,傾盡心力,深得園林奧秘;退休後,攝影家張曉蓮,五年時光,風雨無阻,四季如一,故能觀之、賞之、表現之,自成高格,自有高致。中國古典園林之美,在於本於自然,高於自然;在於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在於詩畫的情趣;在於意境的含蘊。
  • 頤和園賞臘梅,很適合
    只知道北京故宮的朋友們,實在是太落伍了,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冬天去北京旅遊,最應該的旅遊景點,這裡就是頤和園。來頤和園幹嘛呢?當然是賞臘梅了,冬天賞梅花,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首先和大家簡單的說說頤和園這個景點,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與圓明園毗鄰,是中國園林景觀代表之一。
  • 頤和園測繪筆記——解讀皇家園林的前世今生
    作為北方皇家園林的代表,頤和園的建園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中期的清漪園。由於受到1860年英法聯軍的破壞,慈禧太后於1888年重修清漪園並改名為頤和園。在重修中,有的建築改變名稱,有的建築改變用途,有的建築位置有所移動……鼎盛時期的清漪園,與現在的頤和園相比,曾經有著更加壯觀的面貌和不同的設計理念。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皇家園林中的露天陳設石座
    宜芸館前露陳石座清代皇家苑囿將露陳座這一功能平凡的器物進行了藝術的升華,傳遞出了更為豐富的情感和美好的願望。仁壽殿前露陳石座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園說Ⅱ——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中展出了兩件露陳座,選取了一圓一方兩種形制,圓形露陳石座原陳設於樂壽堂前院西穿堂西側,方形露陳石座原陳設於樂壽堂東穿堂西側
  • 頤和園,一座美麗的皇家別苑,現在的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一座美麗的皇家別苑,現在的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和圓明園相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模板,借鑑江南園林的設計方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現在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鹹豐在位的時候,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後來又被重建,重建後的清漪園就改叫了頤和園,作為皇家夏天的消暑的。
  • 頤和園開門拍綜藝,在皇家園林玩一場「奪寶奇兵」是什麼體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7月6日,文化季播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在頤和園聽鸝館舉行發布會。節目中,作為頤和園蘇州街特邀總幹事的張國立將帶領一眾朝氣蓬勃的年輕藝人,闖關解碼皇家園林中的「頤」式感。
  • 紀錄片《頤和園》總撰稿人趙微:給你一個文字的《頤和園》
    本應戒備森嚴的皇家園林為什麼不修圍牆呢?由這個故事引起觀眾的好奇心,然後順理成章地引出對園林藝術上「借景」這一設計方式的解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頤和園疏於管理,經費拮据,運轉維艱。怎麼才能讓觀眾對此有深刻的印象呢?我從《園志》上發現了這樣的文字:1929年,「頤和園招商試辦『自興漁業公司』,因市民批評停止」。 1930年10月1 日,「招商成立海涵漁業公司,開始捕魚出售」。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園林之雅,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
    中國的園林藝術 ,自然是中國文化組成部分當中的經典之一。如果追溯園林藝術的歷史之源,可以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到現在為止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中國園林藝術,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獨特的民族風格,以及登峰造極的審美情趣。
  • 我在頤和園等你
    《我在頤和園等你》 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北京廣播電視臺、華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節目特邀總幹事張國立,「頤」式生活體驗官、特邀幹事鄭爽、特邀幹事王子異會在頤和園的蘇州街開店,利用「明星+手工藝人+帶貨達人」三方參與的形式,售賣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物品,多方位的與觀眾進行互動,把頤和園的文化屬性放在重點位置。
  • 賈珺:《中國皇家園林》這本書寫的是啥?
    每一朝代皇家園林數量之多寡、規模之廣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個朝代的強盛程度——秦漢、隋唐和清代康乾年間被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同時也是皇家造園之風最盛的三個時期。根據具體的位置和使用方式,歷代皇家園林可分為大內御苑、離宮御苑和行宮御苑三種主要的類別。
  • 「雲端」暢遊頤和園
    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的頤和園,以別致風景與深厚文化吸引了眾多遊客。日前,文化類戶外綜藝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走進大眾視野,頗受歡迎。該節目由明星擔任「導遊」,帶領觀眾「解鎖」頤和園眾多景區,在深度「遊覽」中,了解歷史典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 《我在頤和園等你》讓觀眾見識了不一樣的頤和園
    首檔園林綜藝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第一季正在北京衛視和愛奇藝平臺熱播,目前節目的第一季已正式結束。在這十期節目中,由《神武4》的明星角色白無憂擔任的「頤式生活陪伴官」,陪伴著張國立、鄭爽、王鶴棣等眾多嘉賓,在頤和園與觀眾們一起鑑賞承載了數千年文化底蘊的中華園林文化。
  • 收藏|於芳解說,央視紀錄片《頤和園》高清版+解說文稿,第05集
    清代皇家園林頤和園,前身名為清漪園,始建於國力強盛的清乾隆時期,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縱火焚毀。光緒年間重建,改名為頤和園,成為慈禧晚年生活居住的主要場所。頤和園於1900年曾遭八國聯軍搶掠,抗戰期間曾被日軍佔據。 1928年,頤和園由皇家園林正式成為國家公園。
  • 參觀者在頤和園十七孔橋上賞日落景色
    參觀者在頤和園十七孔橋上賞日落景色4) "← →"翻頁 12月19日,北京天氣晴好,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上演
  • 蘇州四大園林之一,又名寒碧山莊,以奇石聞名,如今門票僅45元
    蘇州四大園林之一,又名寒碧山莊,以奇石聞名,如今門票僅45元現在人們生活生活富足了,很多人都會在休閒時期、或者是假日,喜歡各個地方轉轉看看,尤其是會在晴朗的時候喜歡外出。實際上除了那些江南小鎮之外,這個精品園林值得大家去看看,而且,這個精品園林和北京的頤和園它是齊名的,可以說堪與它媲美,並且這個地方還處於鬧市,門票的價格也是比較便宜的,淡季45元,旺季的時候價格在55元。留園,它是蘇州一座有名的古典園林,其中,創建於明代時期,清朝時期,又被稱之為寒碧山莊,曾經被稱之為劉園,之後改名為留園,改名之後沿用至今。
  • 喜多多助力熱播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
    晉江新聞網9月7日訊  在頤和園裡品美食、賞美景,學習古代文化知識……近日,北京衛視熱播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開播,喜多多元氣秘笈鮮燉銀耳作為節目制定產品,為有「夏宮」之稱的頤和園增加了「避暑」的樂趣。
  • 《我在頤和園等你》張國立、王鶴棣、哈妮克孜再現「頤和往事」
    作為曾經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在建成後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皇家私產,常人無法踏足,直到1914年才正式對外開放。一時間各界名流紛紛慕名而來一睹風採,並且在此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字與影像。今日21:16,全新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即將播出第八期。
  • 《我在頤和園等你》熱播,頤和園會是故宮後的下一個網紅嗎?
    頤和園作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擁有270年的悠久歷史。作為皇家園林,頤和園更富有自然野趣。>昆明湖賞荷「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148起超薄的便攜中國風瑜伽墊也顏值超高,三款都想買回家
  • 圖個鮮|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曆·2020》
    12月5日,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2020》,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日曆以展示頤和園恢弘壯美的園林古建築景觀為主要內容,按照觀賞線路分區,包括宮廷區,長廊沿線,排雲殿佛香閣建築群,萬壽山前山中御路、山頂路、後山中御路,後大廟建築群,萬字河至後溪河兩岸,東堤,昆湖湖區12條經典路線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開幕
    9月25日,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揭開大幕,匯集了頤和園、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等8家文化單位提供的各類文物208件套、資料品190件套,展品時間跨度超過兩千年,從戰國跨越至近現代,其中近六成的珍貴展品首次「走出大牆」面向公眾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