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暢遊頤和園

2021-01-08 中國金融新聞網

  策劃人語

  如何傳承傳統文化?人們一直在探索、在實踐。日前,文化類戶外綜藝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引發關注。該節目以遊戲形式,在明星嘉賓帶領下,將頤和園的風景與歷史生動呈現出來,讓觀眾體驗到古韻之美,拉近了人們與傳統文化的距離,倡導了一種文化生活方式,可謂傳承傳統文化的有益探索。而如何傳承中國古典文學經典樣式——詩詞,也是見仁見智。其實,魯迅、鬱達夫、聶紺弩等創作的舊體詩作,以高超審美價值,已為我們做出了示範:深潛於傳統,縱橫於現代,借鑑生動有力的現代語言,開創出一條嶄新的「舊路」。

  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的頤和園,以別致風景與深厚文化吸引了眾多遊客。日前,文化類戶外綜藝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走進大眾視野,頗受歡迎。該節目由明星擔任「導遊」,帶領觀眾「解鎖」頤和園眾多景區,在深度「遊覽」中,了解歷史典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近年來,以展示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並不鮮見,比如《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在眾多的類型化節目中,《我在頤和園等你》有何特色?從中可看到文化類綜藝節目有怎樣的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我在頤和園等你》宣傳海報

  探尋與揭秘

  在節目風格上,《我在頤和園等你》較為輕鬆、活潑。觀眾可在趣味體驗中領略頤和園的山光水色,輕鬆了解建築、歷史、園林等傳統文化知識。

  該節目邀請了張國立、鄭爽等明星擔任嘉賓,他們需「解鎖」特定的劇情和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不同的主題線路,通過挑戰,才能開啟一家文創店鋪。在嘉賓帶領下,塵封的歷史大門仿佛被推開,頤和園如一個巨大寶藏,被一點點地「揭秘」。

  踏上著名的頤和園長廊,抬頭看向廊簷,一幅幅生動的彩畫映入眼帘。這些彩畫大多以人物、花鳥、山水為內容。人物彩畫故事出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與古典名著,線條細膩,形象逼真。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遊廊。嘉賓們需在八千多幅彩畫中尋找任務中提示的兩幅作品。在尋覓和觀察畫作中,觀眾仿佛漫遊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我在頤和園等你》宣傳圖——皇帝扮演者張國立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節目揭秘了不少未開放的頤和園景區,滿足了觀眾好奇心。比如,佛香閣、排雲殿、德和園大戲樓。登上佛香閣,俯瞰四周,視野極開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四面八方的風景一覽無餘。走進排雲殿,一眼望去,木雕、匾額、書法、古董等古文物十分精美,令人震撼。這是慈禧太后賀壽的場所,擺放了大量進獻的壽禮,是頤和園中陳設文物最多的殿宇。在此,嘉賓們需在眾多文物與陳設中找到一件寓意「幸福無邊」的物品。一番探索,一副題為「蕃釐經緯」的匾額作為謎底被揭曉。

  明星在節目中擔任嘉賓和「領路人」,是該節目一大亮點。演員張國立和宋丹丹在節目中組團,給大家領路、答疑;年輕藝人鄭爽、王子異等與朋友結為「姐妹團」「兄弟連」,共同遊園、表演京劇、學習插花……營造出一種「合家歡」的熱鬧與輕鬆氛圍。

  在有趣的遊戲與歡聲笑語中,觀眾在「雲端」暢遊夏日頤和園。這種活潑新穎的形式,獲得觀眾好評。在豆瓣平臺上,有網友評價:「溫馨宜人」「風景太美了,也漲了知識」「節目裡的幾個嘉賓關係融洽,不僅景美,人也美」。

  品味古韻之美

  在遊園和探索中,《我在頤和園等你》不僅深度挖掘了頤和園的文化價值,更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許多遊客前往公園或名勝古蹟時,只是「看熱鬧」「拍照打卡」的心態,走馬觀花地遊覽,對於背後的歷史文化並不了解。該節目通過嘉賓的引導與體驗、研究員適時的講解,深度解析頤和園景點。節目還加入了建築、園林、戲曲等傳統文化元素,在「解鎖」景點與背後的人文知識時,觀眾還可欣賞生動的畫面,聆聽悅耳的聲音,品味古韻之美。比如,在該節目第二期,嘉賓們走進頗具江南水鄉風貌的水村居。泡一壺龍井,聽張國立講解品茶理論;聆聽專業表演者演唱和教學蘇州評彈,感受珠圓玉潤的聲韻;細品一桌地方菜,蘇菜櫻桃肉、閩菜三杯雞、西北菜黃米涼糕、鄂菜排骨燉藕……在豐富的顏色與味道中,觀眾可熟悉地方菜系,了解地域文化。

  

  《我在頤和園等你》宣傳圖——頤和園德和園三層大戲樓

  正如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服務處處長繆祥流所說,《我在頤和園等你》運用了全新視角,展示古典園林美學和歷史珍貴理念,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充滿想像、富含創造、文化探索的空間。

  漫步於諧趣園,亭臺樓閣、荷塘石橋,處處是風景。諧趣園是乾隆仿江南名園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的典型皇家園林。走在曲折迴廊上,坐在池塘邊觀魚、賞荷,聽玉琴峽的泉水叮咚,能生動地感受到諧趣園的「廊趣」「聲趣」「水趣」等「八趣」。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嘉賓們還體驗了園林設計中的「框景」。「框景」是中國園林典型的造景手法之一,利用門、窗、洞、喬木等組成邊框,將園內景色有選擇地收入其中,如一幅畫框嵌就的圖畫。嘉賓們發揮個人創意,拍攝具有「框景」效果的照片,加深了對這一概念的理解。

  德和園大戲樓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戲樓,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層,中層戲臺設有絞車,可巧設機關布景,三層舞臺之間均有天井通連,可表現升仙、下凡、入地等情節。走進戲樓,觸摸著機關、繩索,想像曾經的京劇演員是如何在舞臺上「上天下地」的,慈禧太后是坐在何處看戲的……跟隨張國立登上戲樓頂層,俯瞰頤和園,遠山、流雲、夕陽、湖水,風景宜人。

  引領文化生活

  相較於故宮、天壇等文化IP,頤和園作為古代皇族生活休閒的場所,從定位到場景更具生活氣息,也有很多有待開發的、具有文化價值的區域。和《上新了·故宮》《了不起的長城》等文化類綜藝節目相比,《我在頤和園等你》的風格顯得更活潑、休閒,內容更生活化,拉近了與觀眾距離,引領人們關注傳統文化、體驗傳統文化生活。

  該節目製片人毛嘉是《上新了·故宮》的總導演,在他看來,頤和園的面積是故宮的4倍,是怡情養性的休閒之地,比起故宮,頤和園更柔美,表現風格應該輕鬆有趣,讓傳統園林文化遺產在更年輕、時尚的方式中,實現創新傳播。為了讓內容呈現生動而有意義,導演組設計了一個個遊戲環節和情景,讓嘉賓自然地引出文化信息。

  明星效應讓節目更具娛樂性和親切感。明星嘉賓在昆明湖上遊覽,看柳橋、西堤、景明樓、佛香閣,盡覽山水園林美。他們在遊船上吃飯、笑談、合影,使節目具有了不同於文化紀錄片的生活氣息與靈動感。頤和園從古代的皇家禁苑,成為大眾熟知的公園。看似遙遠的歷史古蹟,變得親切、可愛。

  

  《我在頤和園等你》宣傳圖——嘉賓模仿京劇表演

  通過有趣的形式,也讓頤和園蘊含的傳統文化不再「曲高和寡」,離大眾越來越近。在南湖島,嘉賓們身著古裝,扮作文人雅士,為彼此取雅號。他們在夜間遊賞,一起對月吟詩。在知春亭,聽古琴演奏的流行歌曲旋律,辨識歌曲名稱。在德和園大戲樓,他們學習用韻白的方式念字,穿上戲服、模仿京劇劇目《空城計》《鬧天宮》的人物表演……張國立在節目中說:「從歷史到今天,戲曲演員們在戲臺上水袖曼舞,臺下觀眾為之如痴如醉,中國戲曲和其他傳統文化,今天依然滋養著國人的精神世界,希望大家都能更多地了解我們的國粹,為它增添新能量。」

  在探索和遊戲中,領略優美景色、了解人文知識、體驗文化生活……《我在頤和園等你》帶觀眾進行了一場輕鬆有趣的傳統文化之旅。

相關焦點

  • 《神武4》邀你共享《我在頤和園等你》 張國立王鶴棣暢遊秘密花園線
    來源標題:《神武4》邀你共享《我在頤和園等你》 張國立王鶴棣暢遊秘密花園線 8月7日晚,由快樂社交網遊《神武4》跨界助陣的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第六期正式開播,蘇州街特邀總幹事張國立、蘇州街特邀幹事王鶴棣,與節目夥伴
  • 無論你在哪裡,都能在「雲端」暢遊新疆美景
    眼下的天山南北春花爛漫,風光無限但因疫情防控的需求內地遊客暫不能暢遊新疆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許多內地網友在馬蜂窩、小紅書上留言:01「樂享自由」雖然新疆之行結束好幾個月了,我還是會常常想起喀納斯的月亮灣,即使看過那麼多的山水
  • 暢遊北京 歌聲見證
    為了應和這適宜出行的五月,「歌唱北京」原創歌曲徵集活動的參評作品中,也有一首風格明快、活潑可愛的歌曲,呼喚人們跟隨朗朗上口的歌聲,一起《暢遊北京》。暢遊北京的路線圖「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走到北京的大街小巷,就像暢遊在文化的海洋裡。這麼具有非凡文化氣質與內涵的北京,應該讓全世界遊客都暢遊其中,來感受北京的獨特魅力。
  • 《我在頤和園等你》年輕化「頤式美學」掀遊園風潮
    自七月首播以來,節目把頤和園蘊含的東方美學、生活理念、人文情感等「頤」式生活主張,用一種摩登新形態傳播到大眾的視野中,帶觀眾領略了湖光山色與新時代青春意趣兼備的「頤式美學」!收視熱度「頤」馬當先 鄭爽以淚告別網友相約下一季縱觀第一季的「成績單」,《我在頤和園等你》不僅蟬聯同時段文化類收視冠軍的寶座,還狂攬全平臺熱搜60餘次。
  • 不止聰明伶俐 白百何在《我在頤和園等你》中展現另類狂野一面
    提到白百何,大家是會先想到《失戀33天》中風風火火的黃小仙,還是《捉妖記》中清爽可愛的霍小嵐,亦或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爽朗真誠的荔枝,除了這些大眾熟悉的印象外,白百何還在最近熱播的文創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中展現了另類狂野的一面,可以說刷新了不少粉絲對於她的認知。
  • 《我在頤和園等你》模型令人驚嘆來襲,鄭爽充滿了仙女精神
    據悉,《我在頤和園等你》是嘉賓從暢遊美國頤和園乘坐「江南」的首架航班,這是一種戶外文化的展示,採用「明星+手工藝人+帶貨達人」三方參與的方式,銷售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並與受眾進行多方面的互動,從而將頤和園的文化屬性置於關鍵位置。
  • 李治廷、白百何亮相《我在頤和園等你》張國立大秀"快板式"rap
    8月7日,由快樂社交網遊《神武4》陪伴的大型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的第六期開播,在本期的節目中,除了張國立和王鶴棣等特邀幹事外,李治廷、白百何也是來到了頤和園,為我們共同奉獻了一場妙趣橫生的文化體驗之旅。
  • 《我在頤和園等你》圓滿收官 年輕化「頤式美學」掀遊園風潮
    國際在線消息:上周五(9月4日),全新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在北京衛視完美收官。自七月首播以來,節目把頤和園蘊含的東方美學、生活理念、人文情感等「頤」式生活主張,用一種摩登新形態傳播到大眾的視野中,帶觀眾領略了湖光山色與新時代青春意趣兼備的「頤式美學」!
  • 《我在頤和園等你》圓滿收官年輕化「頤式美學」掀遊園風潮
    上周五,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北京廣播電視臺、華傳文化共同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全新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在北京衛視完美收官。自七月首播以來,節目把頤和園蘊含的東方美學、生活理念、人文情感等「頤」式生活主張,用一種摩登新形態傳播到大眾的視野中,帶觀眾領略了湖光山色與新時代青春意趣兼備的「頤式美學」!
  • 音樂推薦|雲端夢 淨地夢
    《 雲端夢》雲端夢來自林芝市文化廣播電視局00:0004:27《雲端夢》由詞作家張耕耘,曲作家德吉聯袂打造,由林芝市民族藝術團新銳歌手多吉演唱。他們用旋律來讚頌對山川大河的中國夢,用歌聲捎去對春天的問候。
  • 《我在頤和園等你》裡哈妮克孜到底有多美?又一位異域美女火了
    不只是影視劇,哈妮克孜在綜藝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近日,在一檔由《神武4》手遊全程陪伴的大型園林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裡,她就以旗袍造型圈粉無數。    本期哈妮克孜作為飛行幹事來到了節目中,節目的主題是與其他幹事一同探尋頤和園的清雅往事,在探索路線的第二站知春島,幹事們為了獲取電報信息,需要打扮成民國時期的人來對老照片進行還原拍攝,而一身旗袍亮相的哈妮克孜盡顯優雅氣質
  • 《我在頤和園等你》讓觀眾見識了不一樣的頤和園
    首檔園林綜藝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第一季正在北京衛視和愛奇藝平臺熱播,目前節目的第一季已正式結束。在這十期節目中,由《神武4》的明星角色白無憂擔任的「頤式生活陪伴官」,陪伴著張國立、鄭爽、王鶴棣等眾多嘉賓,在頤和園與觀眾們一起鑑賞承載了數千年文化底蘊的中華園林文化。
  • 《我在頤和園等你》笑點來襲 看王鶴棣如何演繹"小姐丫鬟"照
    在《神武4》手遊全程陪伴的大型園林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的第八期裡,以張國立老師為首的眾位幹事們帶我們暢遊了&34在出發去清晏舫之前,幹事們談到了不同年代入園的票價,作為&34;代表的張國立老師講到,頤和園曾經的票價為一元二角,在當時可以買六十斤麵粉,或者請6個人去羊肉館飽餐一頓,幹事們紛紛表示驚嘆。
  • 紀錄片《頤和園》總撰稿人趙微:給你一個文字的《頤和園》
    【編者按】今天,我們把形象的《頤和園》變成了文字的《頤和園》,從線性觀賞的影片,到可以隨時閱覽、反覆回味的書籍,《頤和園》又被賦予新的生命和價值。一般人大概想不到,清朝末年,頤和園曾是外交活動的主要場所。美國畫家卡爾在頤和園中為慈禧畫像這一鮮為人知的事件,也被作為展現清朝末年頤和園中外交活動的主要線索。通過卡爾的視角展示了頤和園內帝後的生活和園林美景,同時也反映了清朝滅亡前夕這一特定時期,中國外交、外事活動的概況。講述1949年之後頤和園的新生時,有個關於佛香閣中大小兩尊佛像的很有趣味的故事。
  • 我在頤和園等你
    《我在頤和園等你》 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北京廣播電視臺、華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節目特邀總幹事張國立,「頤」式生活體驗官、特邀幹事鄭爽、特邀幹事王子異會在頤和園的蘇州街開店,利用「明星+手工藝人+帶貨達人」三方參與的形式,售賣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物品,多方位的與觀眾進行互動,把頤和園的文化屬性放在重點位置。
  • 頤和園開啟限流,頤和園你去過嗎?
    3月22日下午14時17分,頤和園已接近疫情防控期間瞬時接待最大承載量8000人,啟動實施限流措施,減緩入園速度遊客只出不進。頤和園提醒已預約購票及持政策性票證的遊客請耐心等待,並配合工作人員疏導。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節選)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 圖個鮮|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曆·2020》
    12月5日,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2020》,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日曆以展示頤和園恢弘壯美的園林古建築景觀為主要內容,按照觀賞線路分區,包括宮廷區,長廊沿線,排雲殿佛香閣建築群,萬壽山前山中御路、山頂路、後山中御路,後大廟建築群,萬字河至後溪河兩岸,東堤,昆湖湖區12條經典路線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國寶大遷徙中的頤和園文物
    (二)裝運時應會同故宮博物院及地方各團體、並管理頤和園事務所,當場跟同裝箱,以示公開。(三)所裝各箱應由本府會同地方各團體,加封市府及故宮封條。(四)所有裝運銅磁器等物件數及箱籠總數,應呈報行政院備案,並令管理頤和園事務所先行備箱,照冊點明古物數目,以備裝運。」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北平市政府對頤和園文物未來歸屬權的敏感、重視以及相應舉措。
  • 頤和園——皇家園林
    配文   李明新延時   閆旭東攝製命題   張曉蓮   李紅梅   行   走天上人間諸景備         ——當頤和園遇到張曉蓮頤和園這座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的豐碑,赫赫揚揚矗立兩個半世紀。曉蓮不大在意那麼多「灰色」的理論,她只以她的心去貼近、用她的腳走過,用她的眼睛發現,用她的鏡頭傳達著頤和園這座大舞臺上的演出,就連舞臺的邊邊角角也沒有逃過她敏銳的眼睛。
  • 《我在頤和園等你》熱播,頤和園會是故宮後的下一個網紅嗎?
    沒有毒舌、沒有開撕,「頤家人」一起探尋頤和園的歷史與文化。節目開播後,網友們的評論也是基本上一致的好評,紛紛感嘆頤和園好美,超想去打卡。它的湖光山色最迷人,其實很多景致在建造初期便「偷師」江南,比如頤和園的西堤當初就是仿造了西湖的蘇堤。因此,進了頤和園的大門,宛若從北方突然穿越回溼潤秀麗的江浙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