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青春合伙人經營體驗節目《中餐廳4》播至第二期,繼第一期節目收視全面飄紅後,再次收穫一系列亮眼的收視成績。酷雲、歡網實時收視率斬獲歡網全國、52城、35城三網收視冠軍,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TOP 1,登上微博熱搜榜TOP16,引發全網熱議。
作為一檔走到第四季的爆款經典IP,《中餐廳4》依然在堅持創新與突破:首度回歸國內錄製更有煙火氣和人情味、在船上移動營業長江風景畫卷隨之打開、「雙主廚」聯袂助力美食屬性升級、飛行嘉賓一經加入就升級為常駐嘉賓、以家為單位從被動等待到主動邀客。
同時,《中餐廳4》還為平時各自忙碌的家庭創造了一個一起吃飯、不看手機的環境,合伙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在映射著現代人的職場和社交狀態,這些內容都在引發觀眾和網友強烈情感共鳴,也是《中餐廳4》吸引並留住觀眾的秘訣,是可觀的收視、搜索數據背後的底氣。
總的來說,《中餐廳4》在五大亮眼看點上集中發力,延續前三季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季的錄製環境進行因地制宜的創新。
從吸引到轉化觀眾
《中餐廳》經典IP不曾停下的創新
《中餐廳4》以「流動」新經營模式驚喜觀眾。將長江三峽八號遊輪別出心裁地改造為「中餐廳」號,打造出一所移動營業的中餐廳,前所未見的經營模式給了觀眾莫大的驚喜。移動,是實現本季豐富內容的形式根基。移動營業意味著能夠閱覽六站七地更廣闊的風光,品味各個地域獨到的特色美食。而在遊輪上用餐,更為食客和觀眾創造了不同於以往的優質用餐環境。以船為餐廳,遊歷長江沿線,囊括眾多風景。
《中餐廳4》以美食內容吸引觀眾。於廣大受眾而言,生活無非是「衣食住行」四個字,其中「食」是不論年齡、不論階層每個人都避不開的話題,美食話題好像天生就自帶光環屬性。《中餐廳4》主打推廣中餐美食文化的理念,輔以明星開餐廳接待普通人的新路子,吸引一波眼球。而節目也確實給夠了美食內容排面,趙麗穎、張亮、林述巍下廚時都給到特寫畫面並製作菜譜物料,讓不少網友輕鬆製作同款菜餚。
回歸國內,在長江的綠水青山間尋找中國美味,更為觀眾熟悉、更接地氣也更有煙火氣。加上本季主打張亮和林述巍「雙主廚」配置進一步強化節目美食屬性,在美食粉心中收穫一致好評。
以「中」式美景,《中餐廳4》進一步驚豔觀眾。船行過程中,長江兩岸風景也被鏡頭一一記錄。嫋嫋雲霧,碧綠江水,重巒疊嶂,鳥啼猿鳴,長江美景被靈動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第一期節目首播後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熱議片頭中展現的秀麗長江風光,誇讚選擇母親河長江為錄製地點的立意,幾分鐘的片頭呈現出宛若壯美山河紀錄片般的製作水準。
優質的畫面製作使節目收穫「最佳長江旅遊宣傳片」的好口碑,大美長江以綜藝的方式進行記錄,《中餐廳4》實現了真正的雙贏。
以文化內容,《中餐廳4》成功做到留住觀眾。相比前幾季,第四季中的文化內容幾乎佔了半壁江山。百步梯、長江三峽、文化古鎮、巴楚文化、特殊客人等,各地風土人情、人生百態都在《中餐廳4》中得到展示。
觀眾未曾想到有一天會因一檔「美食+」綜藝增進對國之重器的了解,三峽工程師、醫務工作者、 抗洪戰士等恪守崗位默默無聞發光發熱的「平凡人」,也將走進鏡頭留下清晰的面容。文化與人情,令節目有了溫度。
如此優質走心的內容,令光明日報、中國交通運輸部官微也為《中餐廳4》打call。
在一步步遞進中,《中餐廳4》最終實現以情感共鳴將淺層觀眾轉化為忠實觀眾。現代人不論生活還是工作,好像都離不開手機了。而新的邀客規則令合伙人們主動邀請以家為單位的當地客人,平時大家各自忙於工作,這次中餐廳為大家創造了一個一家人其樂融融、脫離手機好好吃飯的環境和機會。
除了關照家庭外,《中餐廳4》還有更多社會性的內容,對於職場、社交的映射在不斷創新中能夠引發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觀眾內心得到深層觸動,淺層觀眾才有機會被轉化為忠實觀眾,從而誕生一批批「中學家」。
轉化忠實觀眾的秘訣:
映射現代職場、不斷發展的職場美學
《中餐廳》第三季時合伙人團隊的垂直化管理模式映射現代職場狀態,廣泛引起每一個職場人的情感共鳴。發展至第四季,觀察《中餐廳4》裡的嘉賓共處,不難看出經歷一季後,職場美學因嘉賓模式的創新而在發展變化。黃曉明再任店長,本季的管理模式更為暖心,對餐廳員工的鼓勵和安撫時不時上演,這或許也能為擔任領導者角色的職場人提供管理方法借鑑。
餐廳員工們因資歷、身份的不同,各自的行為表現也投射出職場中新老員工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張亮、林大廚兩位老員工面對後廚工作遊刃有餘,新晉財務總管趙麗穎的狀態則稍顯緊張。輩分最小的新人李浩菲加入後仿佛不甘示弱一般,從自己搬箱子到承擔餐廳各項雜務再到招待客人,展現了職場小白積極正向的狀態。
從片中提前釋出的精彩片段來看,一經加入就將升級為常駐的飛行嘉賓們身上同樣體現著職場學說。劉宇寧剛抵達餐廳就被詢問會不會刷碗,像不像剛入職時被老闆詢問經驗和技能以便分配工作的那個你呢?
總的來說,《中餐廳4》就像一個微型職場,黃店長對應總管所有事務的老闆,新晉財務總管趙管家仿佛「空降」的經理,兩位資深主廚張亮和林述巍就像公司裡有多年工齡的老員工,李浩菲則是積極融入並證明自己能力的職場新人,而飛行嘉賓們宛如中途加入的實習生們。
綜藝的核心始終在人,能引發情感共鳴的節目內容會對觀眾產生不自覺的吸引力,觀眾通過討論相關話題會對節目更有參與感,從而形成節目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接。因職場美學而引發的大範圍社會共鳴讓《中餐廳》成為爆款IP,職場話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議題,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隨嘉賓模式迭代而發展的「中」式職場學說讓《中餐廳4》熱度不減。
從職場發展到社交
《中餐廳》始終能引起情感共鳴
再深入一點,看嘉賓之間的共處交往,是比職場涉及面更廣的社交話題。社交行為中離不開對情商的探討,而《中餐廳》中向來不乏高情商表現的嘉賓。第三季中,王俊凱高情商的表現溫暖了餐廳合伙人們,同時也為他圈了一大波粉絲。王俊凱誇秦海璐的片段堪稱誇人教科書,「姐姐不化妝是天生麗質,化了妝就是仙女下凡」,這番語錄值得每一個「直男」學習。
第四季嘉賓們的行為處事方式同樣亮眼,張亮和李浩菲的高情商表現尤為可圈可點。在第一期中,趙麗穎炒牛肉粘鍋,本來並未有任何參與的張亮湊過來攬鍋,一句「是我的問題」輕鬆化解略微有些尷尬的局面。
第二期裡,李浩菲率先察覺趙麗穎情緒的不對勁,她在兩人聊天時輕掩房門保護兩人的私密空間,又主動發消息給黃曉明約店長到廚房聊天說明情況,為了避免兩人在吃飯中途離場的不合理感,她還細心地拿上一個碗後才走去廚房,她的行為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團隊內部矛盾的解決。
毋庸置疑的,合伙人們表現出的高情商行為是青年在社交中值得參考的範本。社交問題是青年社會化生活中避不開的必修功課,如何輕鬆化解尷尬的氛圍,如何幫助他人解開心結,如何與人相處才能更招人喜歡,這些社交難題都能在《中餐廳4》中找到參考答案。
除與他人社交外,青年對自己的「交往」和對話也顯得非常重要。第四季中引人注意的「趙學」,讓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趙麗穎表面雲淡風輕,嘴上說「剝著剝著就蒜了」,仿佛當代看淡一切的「佛系青年」們。
然而「佛系青年」真的如表現的那樣不爭不搶嗎?其實趙麗穎默默為中餐廳操了很多心,想要將餐廳經營得更好。「佛系青年」們也一樣,他們內心是有渴望有追求的,口頭上的「佛」是在自我安慰,也是在掩飾自己的焦慮。從職場話題到社交行為中的情商探討,再到青年的自洽狀態,節目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接一步步建立又逐漸加深,《中餐廳4》不止是一本美食圖鑑、一支長江宣傳片,它宛如一部當代青年社會化生活「指北」。
《中餐廳4》作為一檔爆款的經典IP,完成了歸國錄製尋覓中國味、船上經營創新穎形式、「雙主廚」配置強化美食屬性、主動邀客傳遞暖心「家」的概念、飛行嘉賓升級為常駐嘉賓這五大創新。在美食、美景、文化、人情等方面,《中餐廳4》全面發力,尤其關照合伙人團隊間的相處對青年社會生活產生的情感共振,職場、社交等話題引爆受眾市場又進一步轉化忠實觀眾,這或許是《中餐廳4》在當下綜藝市場競爭中保持長青的重要秘訣,是其成為眾多綜N代裡常做長青的範本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