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資料來源於 劉培基《舉頭望明月》)
劉培基這個名字,
對於梅豔芳短暫而璀璨的一生,
是無法繞的名字,
阿梅生前好友成百上千,
但真正能走進她內心的,
唯有Eddie劉培基。
1982年的劉培基,
已是香港響噹噹的時裝設計師,
作品遠銷歐美,備受歡迎。
1982年7月18日,
香港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舉行,
透過電視直播,
劉培基看到了一個名叫「梅豔芳」
的女孩,唱著《風的季節》拿了金獎。
女孩富有感染力的颱風給劉培基
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3年初,回歸香港時裝零售業的劉培基
在香港文華酒店開設「Eddie Lau」時裝店,
開幕這一天巨星雲集,
時任華星唱片負責人蘇孝良和陳淑芬
「帶來」了梅豔芳。
這是他倆的第一次見面,
還是樂壇新秀的阿梅顯得羞澀,
而劉培基已像大哥哥般親切地
搭著阿梅的肩膀合照。
某天,蘇孝良致電說梅豔芳即將到日本
參加東京音樂節,
邀請劉培基代為設計演出服。
劉培基請梅豔芳工作室度身,
審視了纖瘦的阿梅一番,
劉培基決定她的這一次走「民族風」。
參加國際音樂節,
打扮除了時尚,還要有民族特色,
劉培基替梅豔芳造了一件白色薄絲棉衲,
配黑色皮褲,再加一條深色大圍巾,
細心的劉培基為怕臨場緊急無法披搭美觀,
在圍巾適當位置盯上紐扣固定位置,
就這樣,一個既有臺型又有民族特色
的簡單利落打扮替阿梅在國際音樂節上
贏得了滿堂喝彩。
1983年3月27日,
梅豔芳憑著《強吻之前》
獲得「第十二屆東京音樂節亞洲特別獎」、
「TBS獎」及「IFPI新人獎」。
在阿梅出發往東京之前,
劉培基給阿梅送上了
卡地亞白金黃金雙指環戒指,
這是劉培基送給阿梅的第一份禮物,
對於上臺習慣戴手錶的阿梅,
劉培基特意叮囑:
今後上臺絕不能戴手錶,
只有走場的歌手因為
趕場要看時間才戴,
而簡簡單單的戒指卻能展示你的品味,
日本人很注重這些細節。
往後的七、八年,
這隻雙指環戒指從未離開過阿梅的手指,
1984年第一屆勁歌金曲頒獎禮,
梅豔芳憑《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
連下兩城,卡地亞戒指閃著勝利的光芒。
時間重回到1983年,
經歷過《心債》的成功,
華星決定為梅豔芳推出個人大碟。
大碟主題定位《赤色梅豔芳》,
某天,蘇孝良又致電劉培基,
邀請Eddie為梅豔芳造型。
劉培基毅然接下了這個Case,
但他向華星約法三章:
「我做事很主觀,阿梅參加東京音樂節的
服裝也沒諮詢你們意見,再度合作,
你們依然不許過問,不許問為什麼,
不可以選照片...."
80年代初的香港唱片業
還沒有太注重包裝,
往往都是影樓大頭沙龍照作封套,
劉培基找來了第一次涉足唱片設計
的平面設計師陳幼堅(上圖左一)搭檔,
陳幼堅轉數相當快,
一聽」赤色「的概念,馬上提議」防火「!
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香港大浪灣臨海的小山坡,
堆起了一堆堆炭,
劉培基問陳幼堅」是否整個山坡都著火「,
得到回覆是沒有向警察局申請,
劉培基大無畏地手一揮:拍完再說!
梅豔芳見到身後那熊熊烈火,
有點緊張。
劉培基讓梅豔芳在裙子裡再穿一條短褲,
名義上是怕」梅豔芳冷「,
但真實內情是怕萬一她的裙子燒著了,
也還有短褲打底不至於走光!
劉培基給神情緊張的梅豔芳
下達了拍攝思想:
你什麼都不要想,你要做出這樣的
感覺——獨自在山頭,孤寂悽涼,
唯一給你溫暖的身後的烈火。
梅豔芳很快就領悟到內涵。
拍完火,接著又補拍了海,
不懂遊泳的阿梅讓劉培基頗為緊張:
漆黑夜晚萬一在水裡滑倒,
那就大件事了...
一切順利完成之餘,這次拍攝
讓劉培基發現了阿梅傲人的秘密——
她有一雙修長的美腿!
之後,劉培基便不斷讓這雙美腿
在舞臺上盡展光華!
照片出來後,劉培基和陳幼堅來了個
讓華星高層」一額汗「的決定——
封套不用大頭像,只用那張有個小小梅豔芳
站在火堆前的照片,
封底才用梅豔芳的大頭。
對於一個新人,這樣的舉動無疑
相當冒險,但兩人堅信」勝利險中求「!
結果,《赤色梅豔芳》大賣五白金!
獲得第8屆香港金唱片「白金唱片」,
除了《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
《赤的衝擊》《迎風上路》《傳說》等等
梅式幽怨情歌大受歡迎外,
梅豔芳首次有造型師參與
的造型設計也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再看這張大碟,
整張大牒包裝設計獨具心思,
以六張明信片組合成一張歌詞集。
而劉培基為梅豔芳精心打造的
新造型亦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
讓她一舉丟掉由於沒有個人特色
而頂了一年的「徐小鳳第二」之名。
從此,劉培基用心打造百變梅豔芳,
而梅豔芳把劉培基的設計意念
演繹得精準到位,
可以說,兩人互相成就了
彼此事業上的璀璨時光。
更多金曲與話題
點擊節目收聽
《我的黑膠時代》在 喜馬拉雅FM 上線
可點擊文章底部 閱讀原文 收聽更方便
《我的黑膠時代》
主持 梁永斌(歡迎加個人微信 hjsdbin)
本公眾號由 廣州風有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運營
合作或建議,聯繫QQ:153450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