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經典|德·帕爾瑪與希區柯克

2021-02-21 小眾先鋒


德·帕爾瑪、希區柯克

德·帕爾瑪與希區柯克的相似,不僅是在整個故事感官上的,也是影像特質上的。被稱為「美國當代希區柯克」的德·帕爾瑪,在這樣的名號下,似乎就註定了要屈居於某個人。「美國當代希區柯克」這樣的稱呼,固然是對德·帕爾瑪的一種肯定,但也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他的成果。

 

作為從製片廠體系下成長起來的英國導演,希區柯克在進入好萊塢以後依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萊塢製片廠體系對希區柯克的成功吸收,與其之前的製片廠經歷有著很大關係。

 


德·帕爾瑪、希區柯克

而與之不同,德·帕爾瑪則是一個在製片廠體系和個人意向中抗爭的作者。在最開始來到好萊塢的時候,德·帕爾瑪就是獨立導演的身份。他曾經認為「能成為美國的戈達爾就太好了」。也不知是諷刺還是另一種程度上的幸運,他最後成了「美國的希區柯克」。在自己的製片廠處女作《了解你的兔子》因為與製片人的分歧而夭折之後,德·帕爾瑪也開始意識到製片廠與資本的力量。「作為一名導演,你必須成為這個工業體制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你需要把控大筆資金,組建起自己的隊伍並妥善領導。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一切也都是為了表達你自己的觀點。」

 


《了解你的兔子》拍攝現場

德·帕爾瑪很早就意識到了希區柯克會對自己構成巨大的影響,在大學時代觀看到《後窗》《迷魂記》的時候,他就被希區柯克對懸念的極端掌控而折服。在對女性角色的控制上,他也和希區柯克非常相似。

 


《後窗》劇照

希區柯克在故事發生到一半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女主角殺死了。德·帕爾瑪也好不到哪兒去。《剃刀邊緣》《粉紅色殺人夜》裡,女主角們都在影片中部時就死掉了。《兇線》中,德·帕爾瑪更是不顧審片人的意見,執意要讓女主角在煙花綻放之時死在美國國旗下,不願意執行「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成功拯救的套路」。甚至還設計了一個極其悽涼的結尾:在《兇線》的故事裡,男主角特裡是一個無法為自己正在工作的影片的兇殺場景找到合適的尖叫聲的電影錄音師,在影片的結尾,女主角薩莉遇害時的尖叫聲被他錄了下來,成為了影片最完美的兇殺音效。因為那是真正的、真實的面對死亡的完美時刻。

 


《兇線》劇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德·帕爾瑪確實在模仿著希區柯克,也在堅持著自己。他在類型片的範式之下,依然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故事和設計人物,而這一切都是為「懸疑」服務著。

 

德·帕爾瑪與希區柯克之間的相似還體現在對演員的任用上。他一度想請著名的「希區柯克女郎」珍妮特·利的女兒傑米·李·柯蒂斯來出演自己的電影,但是這種設想並沒有成功。珍妮特·利就是《驚魂記》中攜款逃跑的瑪麗蓮,因為一場著名的浴室謀殺戲中的尖叫聲和驚恐表情而被所有人記住。德·帕爾瑪只好轉而邀請另一個希區柯克女郎蒂比·海德莉的女兒梅蘭妮·格裡菲斯出演自己的影片。

 


《驚魂記》劇照

曾經出演《群鳥》的蒂比·海德莉曾經在回憶錄中描述過希區柯克對自己的性騷擾行為。並表示希區柯克在《群鳥》拍攝時,故意虐待她,改變了原來使用機械鳥的拍攝計劃,直接用大量烏鴉和鴿子來拍攝臥室遇襲的場景。

 

相比起自己母親對希區柯克的指責,梅蘭妮卻十分支持德·帕爾瑪,雖然德·帕爾瑪在拍攝現場也是個控制狂。梅蘭妮·格裡菲斯出演了德·帕爾瑪的兩部作品。分別是《粉紅色殺人夜》和《虛榮的篝火》,後者雖然有著湯姆·漢克斯、布魯斯·威利斯、摩根·弗裡曼這樣的強大陣容,票房和口碑卻都不甚理想。在這之後,梅蘭妮·格裡菲斯還讓自己的丈夫安東尼奧·班德爾拉斯去主演了德·帕爾瑪2002年的《蛇蠍美人》。

 


《蛇蠍美人》劇照

除了對演員的使用,德·帕爾瑪在音樂上對希區柯克的借鑑可能更為明顯。在拍攝《姐妹情仇》時,德·帕爾瑪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音樂,但是對丹尼爾刺殺黑人菲利普的一場戲的配樂始終不太滿意。直到剪輯師保羅·赫什將伯納德·赫爾曼為希區柯克的《驚魂記》撰寫的一些備用音樂片段放到這場兇殺戲的聲軌上時,德·帕爾瑪才覺得這段由小提琴為主要樂器的配樂是他所想要的狀態。「它們緊張到讓我胃部痙攣」。

 

德·帕爾瑪由此一定要找伯納德·赫爾曼來給《姐妹情仇》配樂,但卻連伯納德·赫爾曼是否還在世都不清楚,此時距離伯納德·赫爾曼的最後一部作品《鳥》的配樂已經過去了10年。1966年,因為《衝破鐵幕》的配樂,伯納德·赫爾曼和希區柯克鬧翻並離開好萊塢在倫敦定居。最後,這位希區柯克曾經的御用配樂大師答應了給德·帕爾瑪的《姐妹情仇》作曲。

 


《姐妹情仇》劇照

在約定看片的當天,德帕爾瑪回憶道,伯納德·赫爾曼拄著拐杖來到了工作室。為了讓伯納德·赫爾曼對影片配樂有一個初始的認識,布萊恩·德帕瑪提前為影片的段落鋪上了一些備用音軌,這些音樂全部來自赫爾曼以前給希區柯克寫的作品。當第一段配樂同時也是赫爾曼為希區柯克的《豔賊》寫的音樂出現時。赫爾曼憤怒捂住耳朵尖叫了起來,嚇了德·帕爾瑪一大跳。德·帕爾瑪回憶說,赫爾曼一邊怒吼一邊說「關掉它!立馬關掉它!看你們的電影時我不想聽到《豔賊》的音樂,否則我還怎麼想得出新的東西!」

 


《豔賊》劇照

在原本的設計中,德·帕爾瑪希望包括片頭字幕在內的半小時內都不使用配樂,這一設想遭到了伯納德·赫爾曼的強烈反對,「沒有片頭音樂?這電影開頭半小時一點恐怖情節都沒有,你必須用音樂去嚇唬觀眾。要是像你現在這樣,觀眾們會走光的!」

 

德·帕爾瑪對此很不服氣,並舉出了希區柯克作為例證,「可是在《驚魂記》裡,淋浴那場戲也是在40分鐘後才出現的。」

 


《驚魂記》劇照

對此伯納德·赫爾曼的反應則是,「但你還不是希區柯克!他的電影一上來節奏有多慢都可以,因為他是希區柯克,觀眾願意等著。而你的電影他們只會看十分鐘,然後就回家看電視去了!」

 

自然,還不是希區柯克的德·帕爾瑪不能照搬希區柯克的方式。在商議之後,德·帕爾瑪與伯納德·赫爾曼達成了共識,伯納德·赫爾曼決定給德·帕爾瑪寫一段1分20秒的片頭音樂,並且就憑藉這1分20秒讓觀眾留在座位上,一直等待著兇殺登場。幾個月後,德·帕爾瑪在倫敦的錄音室再次見到了伯納德·赫爾曼。

 

德·帕爾瑪說,「隨著他的指揮棒落下,樂隊奏出一陣悲鳴之聲,我頓時感到一股寒意,就和我幾個月前在剪輯室裡感到過的一模一樣。赫爾曼說的對,我被他留在了座位上。」


相關焦點

  • Behind Brian De Palma's Screen | 布萊恩·德·帕爾瑪的視界
    布萊恩·德·帕爾瑪,美國導演,因其驚悚懸疑電影聞名。
  • 希區柯克變奏曲 1.0 | De Palma
    帕爾瑪(Brian De Palma)憑藉其多部優秀的懸疑驚悚作品被譽為是「希區柯克的接班人」。《希區柯克變奏曲》將從敘事內容和視覺實踐方面為大家介紹幾部關於帕爾瑪的幾部經典作品。導演: 布萊恩·德·帕爾瑪編劇: 布萊恩·德·帕爾瑪主演: 麥可·凱恩 / 安吉·迪金森 / 南茜·艾倫70年代末的大製作《憤怒》(The Fury,1978)以及為母校授課時與學生合作的《家庭電影》( Home Movies,1979)對於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來說並不是什麼滿意的作品
  • 《剃刀邊緣》40周年:布萊恩·德·帕爾瑪備受爭議的驚悚懸疑片
    ▲布萊恩·德·帕爾瑪
  • 重溫不朽影史經典電影合集(上)
    今天,榴槤君給大家帶來:不朽影史經典電影合集
  • 《火星任務》20周年:亟需平反的一部科幻經典
    有不少電影,要過了很多年之後再來重看才能發現其經典和偉大之處,布萊恩·德·帕爾瑪這部《火星任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儘管太空艙的一段有抄襲《2001太空漫遊》的嫌疑,但這種致敬意味明顯的形式是德·帕爾馬一向鍾情的手法,早在80年代致敬希區柯克的《剃刀邊緣》、安東尼奧尼的《兇線》等作品中已隨處可見其戲仿經典作品的痕跡。
  • 新千年評選的影史第一,它憑什麼?
    2012年,《迷魂記》完成了一項不小的壯舉,那就是由權威電影雜誌《視與聽》邀請業內專家每隔十年評選一次的「影史最偉大十部電影」中,將《公民凱恩》從第一的寶座上拉了下來。今天看來,《迷魂記》是希區柯克最神秘、最具藝術氣息的作品。
  • 《迷魂記》首次榮登《影與聲》影史十佳
    《影與聲》的影史十佳每十年一次;《東京物語》是導演們心中的偉大影片【編者註:下文的《影與聲》雜誌又譯《視與聽》】  在《影與聲》影史十大電影榜單上,《公民凱恩》佔據首位達半個世紀之久。自 1952 年開始,由英國電影學院主辦的《影與聲》( Sight &Sound )雜誌每隔十年就會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影評人,推選心目中的影史十大電影,通過計分後得出一份榜單。 1992 年開始,諸多知名導演也應邀打造一份導演心目中的影史十大榜單。相比影迷網站 imdb 的百大影片,《影與聲》的這兩份榜單因其專業性而更受到重視,用影評人羅傑?
  • 《迷魂記》:從慘敗到影史第一
    幾乎同時,它首次闖進《視與聽》的影史十大榜單。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說,無論在何時,我們作為觀眾所看到的《迷魂記》從來沒有變過。在它「缺席」的十幾年裡,產生巨變的是我們所在的世界與社會——電影不再被鄙視為娛樂大眾的商業產品了,電影學堂而皇之地進入大學課堂,那種鼓吹現實主義和社會責任感的批判建制徹底被摧毀了,以精神分析和結構主義為代表的批判理論成為了新興主流。
  • 珍藏:20部不朽的影史經典
    影史逾百年,經典數不勝數,掌上電影會特推出「珍藏」系列。選取那些不容錯過的好電影。希區柯克以900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該小說的版權,由約瑟夫·史蒂法諾改編成劇本。希區柯克在拍攝該片時,要求全體製作人員宣誓對劇情和結局嚴格保密。此外,他還對外宣布了母親扮演者的候選名單,而實際上劇本中根本沒有母親一角。浴室殺人戲的高潮部分只有45秒,卻花了7天的時間來拍攝,攝影機的移位達60次,最終用70個鏡頭快速剪輯而成。
  • 英《視與聽》評選影史十大佳片 《迷魂記》登頂
    美國著名的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說:「《視與聽》的影史十大的票選榜單通常被認為是影史上最權威的電影榜單」。這是一次最嚴肅、最權威的票選,網羅世界各地的影評人、電影學者、導演、編劇、發行商等各界電影人士,以電影的美學和藝術性為票選標準,對於那些喜歡電影的觀眾,如果你有且只需要一份最可信的電影榜單引你入門,那就是它了。
  • 《權遊》男星瓦爾道加盟德·帕爾瑪新片 將扮警察
    德·帕爾瑪(左)、瓦爾道(中)和亨德裡克斯《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男星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和《廣告狂人》(Mad Men)女星克裡斯蒂娜·亨德裡克斯,都有望加盟重量級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新片
  • 盤點12部經典的好萊塢黑幫電影
    族群幫派:芝加哥犯罪組織影片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分析:電影同樣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禁酒令時代芝加哥警方與阿爾·卡蓬領導的犯罪集團之間的故事,被譽為希區柯克接班人的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在影片中多次使用長鏡頭,並於結尾的火車站戲份中致敬」敖德薩階梯「裡的蒙太奇剪輯手法,這些高超的拍攝技巧使得這部黑幫片更顯匠心獨運。
  • 在大銀幕上看希區柯克,感受影史上第一個變焦鏡頭帶來的暈眩
    以上是第一輪開票的數據,沒搶到心儀片子的影迷朋友不用灰心,第二輪開票也很重磅,包含希區柯克的五部電影,分別是《迷魂記》《驚魂記》《西北偏北》《群鳥》和《後窗》,每部都有五場放映。  (官方售票平臺的焦點圖換成希區柯克頭像,充分挑動大家的興趣)  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不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一種懸疑驚悚的精神。
  • 世界經典電影系列(7)《迷魂記》
    這一系列節目選取了十部世界電影史上各具特色,又極具影響力的作品,從愛森斯坦、奧遜·威爾斯、讓·雷諾瓦、希區庫克、德·西卡,到黑澤明、庫布裡克、科波拉、費裡尼,涵蓋各種類型的電影:人物傳記、懸疑、戰爭、科幻、紀錄片等等。9月26日-9月30日,將繼續為大家解讀剩下的五部影片。
  • 周末娛樂∣20部不朽的影史經典
    影史逾百年,經典數不勝數,電影分享會特推出「
  • 這是《頭號玩家》之後的又一迷影彩蛋電影
    導演大衛·羅伯特·米切爾繼《它在身後》(2014)之後,再度以迷影姿態夾帶了不少私貨,構成了一道迷影密碼,或者說是刻意迎合影迷的小把戲。將電影、音樂、漫畫和遊戲等流行文化中隱藏的信息串聯起來,與一場陰謀論有機結合,說它是偵探小說/電影版本的《頭號玩家》(2018)也不為過。
  • 希區柯克《驚魂記》:著名「浴室謀殺」片段,為何如此經典
    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經典之作眾多,其中《驚魂記》被很多影迷評為"經典中的經典"。《驚魂記》中的經典"浴室謀殺"片段,更被很多專業電影人稱為"教科書"級別的作品。精益求精的希區柯克,運用了78個機位和52次剪輯為影史貢獻出經典的3分鐘。
  • 希區柯克《驚魂記》:著名"浴室謀殺"片段,為何如此經典
    《驚魂記》中的經典&34;片段,更被很多專業電影人稱為&34;級別的作品。精益求精的希區柯克,運用了78個機位和52次剪輯為影史貢獻出經典的3分鐘。此後這個片段被無數影視作品改編和借鑑,電影人們通過不同方式向希區柯克致敬。紀錄片《78/52》請來多位專業電影人詳細分析了這個經典片段的精彩及過人之處。
  • 《迷魂記》:希區柯克如何讓你神魂顛倒
    《迷魂記》1958阿爾弗雷·希區柯克終於來到了我們親愛的希區柯克作品了,這次由於時間衝突只搶到了一張《迷魂記》。懸疑大師希區柯克每一部電影都很好看,不論是伏筆的草蛇灰線與「桌下炸彈」的爆炸,還是他富有創造力的電影語言,都讓他無愧於電影泰鬥級的地位。
  • LVMH、法拉利看好的香氛品牌,帕爾瑪之水何以成為「時代之水」? |...
    16世紀到17世紀,家族裡的兩位女性凱薩琳•德•美第奇和瑪麗•德•美第奇先後嫁入法國王室,不僅給法國帶來幾場「意式」政治混亂,還為法國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將義大利的服裝、美食、香水、首飾等文化帶入法國,引領著巴黎的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