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等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海軍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繼今年五月份首次出海、開展艦機協同訓練後,於前天上午再度離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碼頭,開始了服役以來的第二次出海訓練,這似乎預示著「山東」艦正在青島外海待機南下。當然,「山東」艦這次是獨立南下、還是等「遼寧」艦加入編隊後合同南下,還需要我們的繼續觀察。
來源:@大公報-大公網
關於「山東」艦的這次出動,自然引起了大多數讀者的興趣,畢竟根據公開的消息:
中國海軍上次有航空母艦出動,還是今年五月下旬、六月上旬「山東」艦在完成了服役後首次PSA(返港維修與岸港訓練)程序後的適應性出動。那次為期二十三天的訓練,以「山東」艦單艦艦機協同訓練為主,演練了將殲-15型艦載機、直-18F系列直升機等機型部署到航母上,實施了艦面系留、甲板調度、組織飛行等艦面航空作業科目。屬於服役之後、戰鬥力生成階段的首次常規訓練科目,說實在的沒能引起大家多大的興趣。(當時寫的文章:《中國航母「山東」艦首次出航訓練,「雙劍合璧」實戰部署前都要經歷什麼?》)
六月份有關「山東」艦首次航行訓練的新聞
而再之前有航空母艦的戰鬥出動,則是今年四月上旬「遼寧」艦航母戰鬥群前出宮古海峽、繞道南海與連續前出巴士海峽的新聞。(當時寫的文章:《記住這一刻!中國航母「遼寧」艦終於出擊了,太平洋唯一實戰部署的航母!》,是的,大伊萬和各位讀者一起見證中國軍事騰飛之路)
四月份日本防衛省拍攝到的照片
這麼長時間沒什麼國產航母實戰出動的消息,估計不少軍迷等的都有點上火了。
「山東」艦這次出航是去幹啥的?
既然現在「山東」艦在歇了三個月後終於出來了,那麼它這回出來打算幹點啥,還是值得咱們猜測一番的。這幾天大伊萬在其它網絡平臺上也見到不少解讀的,有說是「戰略威懾」的,有說是「實戰部署」的,還有些腦洞大開的,把今年年初傳得沸沸揚揚的「雙航母演習」都給拿出來了,說是「遼寧」艦要和「山東」艦會合起來去南海實施大規模聯合作戰演習。其實要大伊萬來說,你們難道就不會看新聞嗎?人家已經說的很明確了,就是「艦機融合訓練」。
「山東」艦
參考美軍航母
而從「山東」艦服役後的實際訓練進度、參考美軍航母服役與PIA/DPIA(增量維修)循環後的戰鬥力生成與恢復模式:
換料綜合大修的布希號航空母艦
五月份「山東」艦的首次出動,對應的應該是美軍航母的COMPTUEX(編隊合成演練)的基礎性階段,在這一階段,航母將進行基本的單艦航行、航空作業演練,可能會加入一定的編隊要素,算是形成戰鬥力的初步階段。
而在完成COMPTUEX(編隊合成演練)基礎性階段後,航母將轉入COMPTUEX(編隊合成演練)的高級階段「準備部署」。而在這一階段,航空母艦將在先期艦機融合訓練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單艦航海、航空作業成果,加入更多的戰術要素、提升航空作業的複雜程度、在編隊內編入更多的艦艇、乃至擇機實施特混艦隊與艦隊一級的海上合成戰役演練等,換言之這就是形成戰鬥力的「高級階段」。
等到完成了全部的COMPTUEX(編隊合成演練)科目,航母才能拿到「出擊作戰」的許可證、真正加入某個戰區海軍實施實際作戰任務。
此次「山東」艦出海的推測
從此次「山東」艦出海的實際情況看,大伊萬認為,樂觀估計的話,咱們的「山東」艦差不多已經到了編隊合成演練的高級階段,可能在此次艦機融合訓練中將編入更多艦艇、實施更大強度的艦載機出動、演練也更具有實戰要素。而悲觀估計的話,「山東」艦此次出動還是停留在編隊合成演練的基礎性階段,此次出航依然以單艦出動和艦機基礎性演練為主,估計暫時不會組成「山東」艦的大編隊,也不會出現實際使用武器或海上攻防戰役演練。
如果是前者,那麼意味著「山東」艦距離初步形成戰鬥力已經不遠了,也許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三月份迎來它的第一次實戰部署。如果是後者,那麼則意味著「山東」艦距離實戰部署還有一定的距離,也許咱們需要等到明年中,才能得悉「山東」艦編隊前出宮古海峽之類的重磅消息。
去年6月前出宮古海峽的「遼寧」艦
不過,「山東」艦這一次不管搞的是COMPTUEX(編隊合成演練)的初級還是高級階段,大伊萬都覺得,是時候把這艘航母實地部署了:一方面,伴隨著某綜合保障基地的專門設施建設、尤其是可以修船的幹船塢建設日益完善,航空母艦事實上已經具備了部署到這一基地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放到中國南海的一艘航空母艦及伴隨形成的航母戰鬥群,必將具備足夠強大的水面戰攻防能力,而這樣一支足夠強大的海上戰役力量,也定將作為穩定南海局勢的一塊足夠重量的「砝碼」,成為當下已經驚濤駭浪的中國周邊局勢的「穩定器」。
停泊在海南港口的「山東」艦(圖源:新浪軍事)
最後,嗯,大伊萬的確得說一句,「山東」艦預定部署母港的清補涼啊、椰子油烤雞啊、黑山羊烤羊肉串什麼的確挺好吃的,所以吧,「山東」艦此時不南下部署,更待何時呢。
「山東」艦服役地海南三亞的椰子油烤雞,大伊萬去年末拍攝
「山東」艦能否與美軍航母相提並論?
當然,相信大家提到再度出海的「山東」艦,最關心的話題那當然還是:這一中國海軍首艘國產航母,其戰鬥力到底有幾何?能否與美軍航母相提並論?關於這一問題,大伊萬的看法一直是:脫離中美兩軍對航母打擊群具體使用模式的區別、脫離具體的戰役任務與戰術想定去搞對比,都是耍流氓,沒任何意義。
遼寧號與尼米茲級對比
(除了因為甲板面積,殲-15的個頭比F/A-18大一些)
就以中美兩軍當下對航空母艦與航母打擊大隊兵力的使用模式、預定賦予的戰役使命、可能承擔的戰術任務來看,兩國使用航母兵力的模式其實都不太一樣。
美國海軍的航母使用模式
就以美國海軍來講吧,美國海軍雖然目前已經基本定下了重新回到「大國競爭、艦隊決戰」的路子上來、類似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因東地中海事件後啟動的「提豐」計劃,但是從當下美軍CSG(航母打擊大隊)兵力的使用模式來看,承擔「由海向陸」戰役進攻、在陸基戰術航空兵和戰略轟炸機的支援下實施向岸火力投送,依然是美國航母打擊群的主要兵力使用模式。
當前的美軍雖正逐步從「由海向陸」向「艦隊決戰」轉型,但是,在「伯克3」型驅逐艦尚未下水、F-35C型戰鬥機遲遲未能FOC(完全作戰能力)、「提康」級巡洋艦出動率和完備率尤其不足的情況下,美軍的CSG(航母打擊大隊)經常面臨著兵力不足的窘境。缺乏能對假想敵(主要是解放軍)陸基機群形成代差壓制的艦載機、缺乏能夠統籌整個艦隊防空防天作戰的防空指揮艦、缺乏足夠的防空飛彈與反導攔截彈以應對假想敵發動的反艦飛彈甚至反艦彈道飛彈齊射。
B-52H和海軍艦載機編隊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美軍航母打擊群在中國周邊實施的威懾行動,其實多少是有點底氣不足的,必須得到美國本土的戰略轟炸機、前沿戰略地帶諸空軍基地的戰術航空兵支援,才有把握在靠近中國沿海發生的、與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編隊與岸基航空兵實施的艦隊決戰中不落下風。而想靠海軍自己的力量去打艦隊決戰,其實是要打個問號的。
同時,還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美國海軍完成了「大國競爭」轉型,能否真的湊出足夠多的、能夠打艦隊決戰的力量,其實也是一個問號,也許未來美國海軍的水面戰體系真的要靠空軍的「空海一體戰」幫忙了。
中國航母使用模式無法模仿美國
而以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使用模式來看,雖然這些年,大伊萬也看到過不少關於中國海軍航母兵力運用的想定。有些想定認為對於中國海軍來說,靠殲-15和直-18Y的組合其實已經比較強了,認為中國海軍完全可以走「美國式」航母的使用路線,儘管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美國式」航母的使用路線是什麼東西。
編隊訓練中的「遼寧」號
在大伊萬看來,中國海軍的這兩艘航空母艦,真要執行美國海軍當下慣於遂行的由海向陸進攻任務,其實也是多有不足的:
第一,航母自身的設計限制了艦載機使用大型對地攻擊載荷的能力,尤其是中國海軍沒有電磁彈射航母的情況下,殲-15型艦載機「滿油無法滿彈、滿彈無法滿油」的問題始終是限制我海軍航母實施對面打擊的痼疾;
殲-15型艦載戰鬥機
第二,航母的航空作業能力限制了艦載機部隊對地攻擊的作業效果:以美國海軍各艦載機聯隊的出動效率計算,單艦載機聯隊能夠保持約150到180架次的日持續出動,極限出動能夠達到約200架次。而以中國海軍這兩艘航母的出動效率來看,能達到美軍航母日出動架次的一半就不錯了。實際上按照俄軍「庫」艦在敘利亞作戰的情況看,每日出動架次數很少,基本上無法獨立承擔烈度較高的對陸攻擊任務;
殲-15從「遼寧」號上起飛
第三,航母艦載機的兵力配置存在缺陷,尤其是缺乏類似於E-2D預警機這樣的艦載ISR(情報-監視-偵察)兵力,和類似於EA-18G這樣的艦載ELINT/DEAD兵力,使得中國海軍的航母不僅無法用於遂行獨立的由海向陸進攻戰役,甚至連艦隊決戰能力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必須得到岸基態勢感知力量的支援(解決問題的希望就在眼前但依然需要時間);
航行中的「遼寧」號
第四,即使中國海軍當前有「由海向陸投送」的心,但在目前這種客觀政治環境下,中國海軍的CSG(航母打擊大隊)或ESG(兩棲遠徵大隊)兵力想投送,您也不好找地方投送。中國海軍未來當然也有「由海向陸」火力投送的需要,但不會在當下,按照咱們的預測,有可能會在十年後出現這一使命。
中國海軍的航母使用模式
故而,相比美國海軍的CSG(航母打擊大隊)主要承擔由海向陸進攻性戰役戰術使命、兼顧艦隊決戰戰役使命,中國海軍的航母打擊群所要承擔的任務與兵力運用模式,大伊萬認為是蘇聯式的:
在戰役層面上,令航空母艦與岸基航空兵、島礁航空兵等形成戰役層次上的協同,依託岸基ISR(情報-監視-偵察)與ELINT(電子情報)兵力支援,作為反介入與區域拒止作戰的主要航空機動兵力,承擔在中近海攻勢防禦中機動補防的戰役使命;
而在具體的兵力戰術運用模式上,則是將航空母艦作為特混艦隊的防空核心之一,以小機群編隊模式,向主要威脅方向持續輸出較為綿亙的防空攔截線,破壞強敵的ISR(情報-監視-偵察)與ELINT(電子情報)作業,避免強敵的航空制海、對面攻擊殺傷鏈閉環。
衛星拍攝到出航的「山東」艦(圖源:新浪軍事)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和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起碼從目前的情況看,它就不是一個東西,承擔的任務完全不同,強行比較戰鬥力的話只能驢頭不對馬嘴。不過,儘管如此,在咱們論述完了之後,相信大多數讀者也已經發現了,不管是中國海軍還是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打擊群,起碼在未來一個時期內,艦隊防空、航空制海兩大「核心業務」倒是根本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