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1月10日,因為「110」這組數字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中國人民警察節。
2020年前11個月日均接收群眾報警求助達30萬起,這是澎湃新聞1月8日從公安部獲悉的110接警數據。每當人民群眾遇到危難、面臨不法侵害、需要緊急救助時,總會第一個想到撥打110。
日均30萬起的報警求助背後,意味著犧牲、奉獻。在剛剛過去的極不平常的2020年裡,面對艱苦的抗疫鬥爭,廣大公安民警、輔警頑強奮戰在疫情防控、打擊犯罪、服務人民一線,為了守護萬家燈火,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寧和幸福,不少人甚至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抗疫「大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
「疫情就是命令」,武漢民警吳湧倒下時是2020年3月22日。離漢通道關閉後,他已經連續在抗疫一線奮戰了60天。
從警31年,無論是110接處警、治安管理,還是社區警務,吳湧始終紮根基層一線埋頭苦幹,連續6年獲評優秀公務員,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7次受到嘉獎。
疫情發生後的60天裡,吳湧接處警11起、調處糾紛26起、轉運患病群眾69名、保障641戶居民的物資供應。他把社區幹部、網格員、協管員召集起來,談形勢、交任務,教方法、提要求,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同事眼裡,吳湧就像一顆釘子,釘在哪裡就立在哪裡。
據湖北省公安廳2020年2月26日發布的數據,湖北全省有6.3萬公安民警、5.6萬輔警,像吳湧一樣值守戰「疫」一線,有404名民輔警感染新冠肺炎。
內防擴散,在抗疫最初的艱難時期,全國公安交管部門啟動最高等級戰時工作機制,配合設立五百餘個環鄂省際檢疫站點,派出警力62萬餘人次,實行7×24小時全天勤務,嚴防死守、日夜堅守,構築起嚴密的道路防疫網;高峰平臺期,積極解決公路衛生檢疫檢查致「堵」問題,32個交警總隊全部對外公布專線電話,全天候受理應急運輸諮詢求助330餘萬次,保障了75萬批次應急和民生物資優先通行。
外防輸入,移民管理公安幹警在祖國2.2萬公裡邊境線和308個開放口岸夜以繼日、嚴防死守,確保了國門邊境涉疫重大案事件零發生。國家移民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全面構築入境前通報預警、入境時嚴格查驗、入境後嚴密防控的「三道防線」,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
防控物資是重中之重,全國公安機關緊盯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開展破案攻堅,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非法經營犯罪,重點整治河南長垣、山東高密、湖北仙桃等生產加工假劣口罩重點地區以及廣東、浙江、安徽等省的假劣口罩集散地,最大力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切、最擔憂的焦點問題,消除公共衛生安全隱患,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針對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增加疫情防控風險的「野味產業」,全國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決定,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嚴打涉野生動物犯罪,以破案攻堅彰顯疫源防控責任擔當。
疫情期間,全國公安110立足自身職能優勢,主動投身防控疫情和維護穩定各項工作,共有效接報處置200餘萬起涉疫報警、求助警情,充分發揮了服務疫情防控「第一防線」、服務人民群眾「第一窗口」的作用。
終於,在包括公安幹警在內的全社會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英雄的武漢在76個日夜堅守之後重啟,過去的那個中秋國慶假期,6.37億人次外出旅遊。
破案緝兇
「胸有點悶,等我緩一緩再研究工作。」這是錢海軍倒下前的最後一句話。2020年5月10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錢海軍在召開掃黑除惡專案研究會議期間,突感胸悶不適,隨即被同事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經全力救治無效,於當晚不幸逝世,年僅50歲。
這名被稱為「掃黑英雄」的公安民警,推動《上海市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見》制定出臺,在全國率先形成打擊「套路貸」的「上海模式」,實現上海連續兩年「套路貸」零案發。公安部刑偵局在唁電中說,疫情期間,錢海軍仍以「7x24」的超常工作狀態,持續推進重大專案偵辦和常態化打擊「套路貸」犯罪,牽頭開展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
「群眾看公安,首先看破案」,疫情不能阻擋公安民警打擊犯罪、破案緝兇的腳步。2019年11月以來,公安部先後組織開展掃黑除惡「百日追逃」和「逃犯清零」專項行動,對5824名涉黑涉惡目標逃犯開展緝捕。截至2020年底,已到案目標在逃人員5768名,到案率99%。其中,5328名境內目標逃犯全部到案。
2020年3月,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受害人母親,像過去的28年一樣再次來到南京市公安局。不同以往,她這次不是詢問案件進展,而是送感謝信。案發28年後的2020年2月23日,備受矚目的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嫌犯麻某鋼被抓獲歸案,這是全國命案積案攻堅浪潮的一個歷史腳註。
公安機關始終沒有忘記,由於受當年偵查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多年以來全國仍有一部分命案積案沒有偵破。隨著命案發案持續下降、破案保持較高水平,特別是近年來科技手段快速發展,命案偵破機制日益完善,公安機關具備了攻克命案積案的有利條件。為此,公安部黨委決定,2020年部署開展全國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最大限度偵破一批命案積案,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要求。
成績是驚人的,截至2020年12月初,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命案積案5200餘起,共抓獲命案在逃人員4600餘名,其中潛逃20年以上的1779名,潛逃時間最長達38年。這些成績告慰了受害人及其親屬,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待要求,伸張了公平正義,維護了法律尊嚴。
公民個人信息被侵犯令人深惡痛絕。疫情發生以來,部分涉疫情人員個人信息在網上遭到洩露,公安機關迅速響應,依法從嚴從快打擊侵犯涉疫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2020年共治安處罰違法人員1500餘名。與此同時,去年全國共偵辦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700餘名,有力震懾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當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已成為上升最快、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突出犯罪。2020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3萬名,攔截詐騙電話1.4億個、詐騙簡訊8.7億條,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1200億元。
「從全局計、為子孫謀」,在保護長江母親河的行動中,2020年下半年,公安機關就偵破非法捕撈類刑事案件4700餘起,為長江十年禁捕贏得治本時間。
以人為本、人民至上
四川蒼溪縣民警李雨闐被江水捲走的時候年僅31歲。
2020年10月8日,李雨闐在處警時遇到一起少女墜江的突發警情,為搶救墜江少女生命,李雨闐奮不顧身地跳進湍急的嘉陵江中,竭盡施救,不幸被洶湧的江水捲走。10月12日早上,經過80多個小時的搜救,李雨闐的遺體在嘉陵江中被找到。
10月15日,四川蒼溪縣城裡的人們幾乎傾城而出,許多人手捧鮮花、眼含淚水,站在縣城道路的兩側,送別他們心中的英雄。李雨闐用生命詮釋了何為人民至上。
2020年10月22日,公安部的新聞發布會上,取消小型汽車駕駛證申領70周歲年齡上限消息一經宣布,隨即就登上了微博熱搜,足見這一公安交管「放管服」措施關注之高。
放開並不意味著降格管理,70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且需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提交體檢證明。
有媒體評論,這一舉措釋放出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需求的政策善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施政思路,也契合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通行做法。
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領年齡限制、跨省異地檢車、考證和補換證……2018年以來,公安交管部門陸續推出了6批次55項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事故處理以及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等方面交管改革新措施,窗口改革惠及8億多人次,網際網路服務惠及近22億人次,為群眾企業減少辦事成本600多億元。
此外,110平臺也不斷推動完善與相關平臺、部門、組織的社會應急聯動機制建設,推進網格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實現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比如,多地積極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一把手信箱等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對接聯動,努力實現群眾報警求助事項「一鍵式」解決。
在全國層面,2020年,公安部成立了網際網路公安政務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級公安機關深化應用、融合創新,共同推動網際網路公安政務服務工作。目前全國各類公安政務服務應用註冊用戶數超過4.5億,平均減少企業群眾辦事跑動量約53%,減少材料提交量約49%,壓縮辦事時間約44%,為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平臺支撐、應用支撐。江蘇、浙江、雲南等地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有機融合,配合有關警種通過鋪設自助終端、設立無人警局等方式,延伸政務服務觸角,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
公安工作取得的成績,與廣大公安民警和警務輔助人員頑強拼搏分不開的。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有1.6萬餘名民警因公犧牲,其中3700餘人被評為烈士。近10年,共有3773名民警因公犧牲,5萬餘名民警因公負傷。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闡釋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公安事業的無限熱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