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大考 記錄2020】中國力量 中國擔當

2020-12-26 荊楚網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8日)

今年3月2日,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批戰「疫」一線火線發展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上領誓。

今年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約180人啟程回京,這是隊員們在撤離前集結。

今年10月5日,張伯禮在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保康醫院坐診。

2020,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荊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國。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

在同疫魔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

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數字清零。經過近百天艱苦努力,湖北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從最高峰時的超萬例實現清零,成功治癒3600餘名80歲以上患者。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5月22日,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堅定地表示。

挽救生命,中國千方百計不惜代價。挽救生命,中國不斷夯實相關保障。患者治療費用,財政兜底負擔;足額發放各類補助;外來人員、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面對疫情,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文明人命關天的道德觀念的最好體現,是中國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

舉國同心——億萬顆心同頻共振,沒有過不去的坎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堅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為民的真摯情懷,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抗擊疫情立起了主心骨。

當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打響,「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國四大知名醫院匯聚江城,19個省份對口幫扶武漢,「搬家式」支援。

「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迅速集結,廣大人民群眾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疫情面前,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全國人民心手相牽,億萬顆心同頻共振,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捨生忘死——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

國旗半垂,舉國同悲。4月4日上午10時,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14億中國人民一起默哀3分鐘,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4600多名同胞不幸罹難。他們當中,有與病魔較量、不幸被病毒感染以至獻出生命的醫務人員,有夜以繼日工作、突發疾病不幸殉職的公安幹警,有衝鋒在前無私奉獻、不幸倒在最前沿的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有與病毒頑強抗爭、不幸病亡的普通群眾……

正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中華民族才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不向困難低頭,不為挫折氣餒,這種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始終是我們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強大動力。

尊重科學——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從加強病毒溯源、傳播力、傳播機理等研究,到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從多學科力量聯手進行藥品和疫苗研發,到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從「健康碼」「雲辦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科學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樣子」、找到對症的「方子」、走對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藥,中醫顯身手。從應用「三藥三方」等有效方劑,到採取集中隔離、普遍服中藥等防疫做法,中醫藥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抗疫,讓全社會經歷一次科學的洗禮。從傳統媒體到網絡空間,從社區橫幅到農村大喇叭,防控知識科普遍地開花、家喻戶曉。非常時期,鍾南山、李蘭娟、王辰、張伯禮等專家紛紛發出專業理性的聲音,及時解疑釋惑,撥開團團迷霧,向社會注入正能量。

命運與共——中國同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從「一罩難求」到支援全球;從第一時間向世界公布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到率先公布疫苗臨床試驗數據;從開放全部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到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

中國不僅處於領先地位,更始終致力於推動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合作,確保疫苗在全球範圍內的公平可及,展現「中國精神」和「中國擔當」,為全球抗疫貢獻著「中國信心」「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從中東到非洲,從中亞到歐洲,從東南亞到拉美,一批批中國醫療專家不顧危險,成為世界抗疫圖景中的「逆行者」。中國已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戰「疫」外交的背後,是中國同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真誠意願和堅定決心。

秉持在戰「疫」中鍛造的信念,積澱在鬥爭中淬鍊的啟示,我們必將戰勝前進路上一切艱難險阻,書寫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新的輝煌!

鍾南山:

敢醫敢言,生命至上

17年前,抗擊「非典」,他勇挑重擔;17年後,抗擊「新冠」,他再次出徵。

他就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

1月18日,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鐘南山登上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為的是查明在武漢報告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

敢醫敢言,84歲的鐘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在一線指導救治的同時,鍾南山始終堅守在國際醫學研究一線,第一時間分享中國的抗疫做法經驗。

張伯禮:

與武漢市民「肝膽相照」

古稀之年,出徵武漢,身披「白甲」堅守中醫藥陣地;國醫濟世,德術並彰,無「膽」英雄寧負自己護人民。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1月27日,正在天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的張伯禮臨危受命飛赴武漢,作為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投身抗疫最前線。

這位「人民英雄」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成為此次抗疫亮點。

在武漢超負荷的工作下,張伯禮膽囊炎發作,並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他說,「我把膽留在了武漢,更加與武漢市民肝膽相照。」

陳薇:

疫情在哪裡

實驗室就在哪裡

「疫情在哪裡,我們的實驗室就在哪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陳薇院士緊急奔赴武漢執行科研攻關和防控指導任務。

一天之內,搭建起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應用軍事醫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迅速形成了日檢1000人份的核酸檢測能力。

從研製出首個SARS預防生物新藥「重組人幹擾素ω」,到全球首個獲批新藥證書的伊波拉疫苗,再到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從軍29載,陳薇潛心於生物危害防控研究,帶領團隊不懈衝擊、奮力前進,為人民構築起一道道生物安全防護堅盾。

本版圖文資料均據新華社文字整理:靖季

相關焦點

  • 2020年陽江市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會舉行 在大戰大考中展現新擔當...
    2020年陽江市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會舉行 在大戰大考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共同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 2020-09-11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在"戰疫戰貧"大考中 踐行央企使命擔當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在"戰疫戰貧"大考中 踐行央企使命擔當 2020-12-21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大考彰顯中國制度優勢——2020級新生思政第一課!
    主題思政課疫情「大考」彰顯中國制度優勢——黨委書記 李小平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在應對這場疫情「大考」中表現的出來的制度優勢、大國擔當,也必將為世界歷史銘記。」10月30日,軍訓即將結束之際,學院黨委書記李小平在文體館給2020級新生上了一堂主題為「疫情大考彰顯中國制度優勢」的思政課,2020級全體新生、軍訓教官、輔導員、思政課教師等3000餘人一同聆聽。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兩場大戰大考四川交出不同尋常的答卷
    在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奮起。在這兩場特殊鬥爭中,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解放軍指戰員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勝仗,城鄉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巴蜀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和防汛救災的生動實踐,充分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兩場大戰大考,交出了一份不同尋常的四川答卷
  • 中國經濟在大戰大考中躍上新的大臺階
    2020年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   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為全國人民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返校復學第一課——領導班子全出動,為學生講《疫情大考 中國答卷...
    第一二節課,學校由黨委書記龍吟帶頭,全體學校領導,二級學院院長、書記,有關中層幹部共31人集體出動,以《疫情大考中國答卷》為題,為學生講授關於中國人民如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與政策課。學校領導們的授課從「疫情大考彰顯中國制度優勢」「疫情大考展現中國力量」「疫情大考錘鍊中國精神」和「用青春書寫時代答卷」四個方面入手,通過詳實的數據和資料以及各種鮮活生動的視頻,既向學生展現了一幅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上下一心奮勇抗擊疫情的恢弘畫卷,又向學生細數了一大批充滿著「中國精神」的英雄群像和「最美逆行者」。
  • 安豪集團:在大戰大考面前彰顯國企新作為新擔當
    在這場全民戰爭中貢獻了安豪智慧、安豪力量,彰顯了安豪精神、安豪擔當。當前,國外疫情愈演愈烈,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本土新增病例。面對複雜多變的疫情防控形勢,市國資委審時度勢及時向系統內各企業發出動員令、吹響「集結號」。
  • 在大戰大考中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頂梁柱作用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國有企業必須拉得出、衝得上,頂得住、打得贏。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場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 中國特色勞動倫理的「大考」鍛造
    尤其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眾志成城、守望相助,應對危機、贏得大考,也促使中國特色勞動倫理在「大考」中鍛造。  「勤勞敬業、積極進取、全面發展」的勞動職業倫理。
  • 【大戰大考 記錄2020 創新·神州全景】創新引擎驅動「中國號」
    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創造有利於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2020年8月24日)2020年,既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也是創新型國家階段性目標實現之年。
  • 人民日報刊文:中國經濟在大戰大考中躍上新的大臺階
    2020年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向好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為全國人民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2020數說中國女性力量:她們用專業與愛,扛起責任和擔當
    2020數說中國女性力量:她們用專業與愛,扛起責任和擔當 2020-12-30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民日報刊發「宣言」署名文章:大戰大考煉真金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指出:「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 央視總臺跨年盛典帶你啟航看中國 觀眾盛讚感受中國力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啟航看中國,啟航看擔當。2020年12月31日晚,《啟航2021——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盛典》播出。盛典結合2020年中國發生的大事,兼顧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以新的形象、新的高度、新的飛躍、新的速度、新的成就、新的榜樣繪就中國人的「硬核」力量,看中國邁向新徵程的激情豪邁。盛典在播出期間就獲得高關注度,網友紛紛就節目亮點、看點熱議和互動,新浪微博相關話題「央視跨年盛典」「董卿好美」「央視跨年節目單」等話題廣受網民熱議。
  • 中國軍隊保障力在大戰大考中淬火躍升
    本報記者 範顯海攝★「這場疫情防控鬥爭對我軍是一次大考。人民軍隊聽黨指揮、聞令而動,在疫情防控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學習領會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的重要講話,來自聯勤保障部隊的代表委員深受鼓舞,紛紛表示將牢記習主席囑託,在建設強大的現代化聯勤保障部隊徵程中奮力拼搏。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國際觀察: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新擔當
    作為成功抗擊疫情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社會秩序漸入常態,並在大變局中不斷開新局、育新機,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逐步塑造新的角色、展現新的擔當。為全方位解讀疫情大流行下的世界變局與中國角色,由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百年大變局遇上百年大流疫》一書匯集了20餘位中國知名專家學者的最新觀察,從「全球化的變與不變」出發,深入分析了「世界格局的調整與重塑」,對「世紀大考下的此消與彼長」進行了多維思考,並將「崛起中國的角色與擔當」作為落腳點,洞察在當今世界百年大變局中的未來世界與中國。
  • 總臺跨年盛典帶你啟航看中國 觀眾盛讚感受中國力量
    啟航看中國,啟航看擔當。12月31日晚,《啟航2021——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盛典》播出。盛典結合2020年中國發生的大事,兼顧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以新的形象、新的高度、新的飛躍、新的速度、新的成就、新的榜樣繪就中國人的「硬核」力量,看中國邁向新徵程的激情豪邁。
  • 大型專題片《大考》取得播出佳績
    &nbsp&nbsp&nbsp&nbsp這部史詩般真實記錄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過程的專題片,深刻地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景展現天津無愧人民的答卷。製作團隊全方位、多角度採集了大量天津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手鮮活素材。通過「講故事」,對標誌性的現實題材進行了重新挖掘,在《大考》專題片中實現了溫度與深度、故事與說理的進一步融合。
  • 2020開學第一課!聽琴島學院黨委書記講授「家國擔當」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曲順 通訊員 孟琦 青島報導  「這力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形成的綜合實力,最根本的力量來自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