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新擔當

2020-11-20 中國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衝擊下,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作為成功抗擊疫情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社會秩序漸入常態,並在大變局中不斷開新局、育新機,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逐步塑造新的角色、展現新的擔當。為全方位解讀疫情大流行下的世界變局與中國角色,由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百年大變局遇上百年大流疫》一書匯集了20餘位中國知名專家學者的最新觀察,從「全球化的變與不變」出發,深入分析了「世界格局的調整與重塑」,對「世紀大考下的此消與彼長」進行了多維思考,並將「崛起中國的角色與擔當」作為落腳點,洞察在當今世界百年大變局中的未來世界與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世界變局靈敏的檢測劑,也是世界變局高效的推進劑。疫情發展及結束後,全球政治將發生重大變化,涉及權力結構和大國關係調整、全球治理和國際秩序重塑、發展模式和安全理念更新等諸多方面。

  疫情帶來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將進一步印證,今天的世界變局屬於結構之變和性質之變,而不是簡單的周期循環。國際體系進入深度變遷的重要時期,全球化需要注入新的動力,權力擴散趨勢進一步強化,全球治理依賴更廣泛國際共識,圍繞國際制度安排將展開激烈博弈,大國關係須超越衝突對抗的歷史老路,國家治理體系改革創新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創新國家安全道路實現中國的長治久安。

  面臨疫情帶來的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衝擊,供應鏈區域化趨勢強化,中國在亞洲產業鏈地位上升,美國更強調北美供應鏈排他性。伴隨新一輪科技發展,全球供應鏈中間環節縮減,同時發達國家普遍出臺政策,鼓勵本國製造業回流,導致高科技製造業向發達國家本土回歸。這說明,保障產業鏈的供應韌性將是非常重要的維度,供應鏈中的安全性將上升,產業鏈中科技含量將增加,生產將更加貼近消費。數位技術推進供應鏈加速變遷,數字貿易促進國際貿易轉型升級。這為疫情後的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重塑帶來了新的機遇。

  從更深遠的影響來看,新冠肺炎疫情證明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也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要求。疫情之後,世界各國應以人為本,共築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應更加重視非傳統安全,加強全球非傳統安全治理;應更加新生科學和專業組織,傾聽科學家的專業聲音;要抗擊政治病毒和「輿論疫情」。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如何在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中開新局?一是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二是堅持開放包容,避免國際關係意識形態化,絕不走冷戰對抗的老路;三是堅持改革、擴大開放,避免與西方經濟脫鉤,理性應對挑戰;四是堅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國際治理體系變革,維護全球合作。這些既是中國實踐的總結,也將對國際社會提供重要啟示。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國際力量對比演化,其中中國的相對實力進一步攀升。2020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4%,而中國經濟實際增長1.9%,比該組織上次預測值提高了0.8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將達到15.22萬億美元。中國不僅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高的國家,經濟總量還將達到美國的73%,由此刷新上世紀日本經濟總量佔美國71%的最高比例,成為近百年來首位與美國經濟總量最為接近的國家。這為疫情後中國的全新角色奠定了基礎,也是該書著力展現給讀者的內容。

  一方面,中國是引領國際抗疫合作的重要力量。疫情衝擊是一次真正全球意義上的大危機。面對危機,不同國家的治理策略存在多樣性差異。在諸多挑戰和新的不確定性面前,中國發揮引領作用,促進世界各國的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威脅,儘可能地減少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美國的缺失需要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共同彌補,全球抗疫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參與,中國在國際抗疫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離我們漸行漸遠。

  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在疫情中受到不少幹擾,但發展韌勁十足。2020年10月,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515.1億元人民幣(折合788.8億美元),同比下降0.6%,降幅有所收窄。其中,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比同期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增長率高29.3個百分點;佔同期總額的16.5%,較上年提升4.1個百分點。新形勢下,為有效應對困難挑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中國需要轉變思路,創新理念模式。面對如此複雜而詭譎的國際形勢與時代變局,中國唯有做到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參與和推動全球抗疫合作,堅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政策溝通與民心相通,方可以驚濤駭浪中屹立潮頭,因勢利導,破浪前行,一往直前。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百年變局,中國擔當引領潮流
    戰疫情、鬥洪峰,應變局、開新局……回顧極不平凡的2020年,風雨無阻向前進的中國跨越艱難險阻,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觀察中國發展,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2020年,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中國無懼回頭浪、勇開頂風船,以自身的發展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確定性。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讀《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有感...
    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推薦給政協委員必讀的《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歸納總結的,從範疇方面來識變,有全球之變與中國之變;從內涵方面來看變,有權勢之變與秩序之變;從領域方面來談變,有政治、經濟與社會之變。通過學習本書,能夠準確理解和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 如何認識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
    學習筆記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答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將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無疑讓人們對這一重大判斷的認識和領會更加深刻。如何觀察和認識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
  • 學習筆記:如何認識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答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將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無疑讓人們對這一重大判斷的認識和領會更加深刻。如何觀察和認識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這一問題向國際社會做出深刻闡述。
  •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國外交走過特殊之年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國外交走過特殊之年作者 黃鈺欽當百年變局遭遇世紀疫情,2020年註定成為人類歷史進程中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人們甚至開始討論新的紀元分法,重新定義BC(Before Corona)和AC(After Corona)。
  • 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原創 金燦榮 觀察者網9月26日,金燦榮教授在觀學院做了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的演講。在他看來,近些年世界亂象叢生,而在經歷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對當今國際局勢最好的概括。
  • 書香有線丨讀《百年大變局》有感
    《百年大變局》一書是《參考消息》上發表過的60餘篇專題文章的集合,梳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圍繞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深入剖析「百年大變局」歷史變遷、內涵本質及深刻影響;中篇就同樣在《參考消息》上發表過的一系列「世界之問」的「中國答案」進行系統總結和解讀,為思考和把握中國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提供有益啟示;下篇圍繞應對新版「中國威脅論」、跨越「金德爾伯格陷阱」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大主題展開思考與探討。
  • 金燦榮: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這四個「新」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當今時代的國際形勢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符合國際局勢發展的客觀現實。
  •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述評
    另外,還有學者從本質的角度來研究「大變局」,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國家間加速權力再分配的國際權力結構的「大變局」;是世界戰略格局正在出現重大調整進程中全球秩序的「大變局」;是過去幾十年來經濟全球化、國際力量多元化所持續發展而引發的全球治理結構「大變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重塑世界和國家間競爭形態的「大變局」,等等。
  • 在這裡,讀懂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
    >&nbsp&nbsp&nbsp&nbsp我們對國際形勢的追問,對人類未來共同的關切&nbsp&nbsp&nbsp&nbsp從未改變&nbsp&nbsp&nbsp&nbsp美國單邊主義還能走多遠?
  •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 對世界盡責
    本文轉自【外交部網站】;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 對世界盡責——在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上的演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 王毅(2020年12月11日,北京)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大家好!值此歲末年終之際,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聚,縱論國際風雲,共話中國外交。
  • 「多學科視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端學術論壇發言摘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外交上取得巨大進展,同時逐漸確立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作出重大貢獻,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促進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 如何正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正確把握四個「新」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化,習主席對此就有一種判斷,叫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國際形勢最好的判斷,這種判斷的背後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只是一種客觀描述。告訴大家,世界正在大變。那麼,怎麼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研究丨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摘 要】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與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斷,是認識中國國情與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大戰略的基本依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改變。
  • 訪中南大學毛俊響: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辦好自己的事情,走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變局」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何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南大學毛俊響教授。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概括了當前國際格局的根本特徵湖南日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否特指國際局勢而言的?
  •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於洪君——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於洪君——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2020-08-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國參與
    內容摘要: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國內和國家間貧富差距拉大、國家面臨的挑戰與風險更為複雜、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國家決策和國際形勢增加新的變量。當前,為應對大變局,中國創新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包含以「合作共贏」為驅動探索理念創新、以「開放包容」姿態推動治理模式創新、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促共同安全治理的實踐創新和以「可持續發展」凝聚共識並率先在認同度高的領域發掘合作新契機。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擔當作為(聲音)
    我們要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刻內涵,在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檢察機關的歷史擔當。一要著眼全局。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任務。
  • 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雅華:以變革應對變局 於變局中開新局
    本期,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雅華立足當下,勾勒未來,作「以變革應對變局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題分享,為大家解讀新形勢下天福發展的新機遇與新舉措,與君共饗。二戰之後奠定的國際政治經濟治理秩序,總體保持和平並推動經濟全球化,現在卻走到了新的歷史轉折關口。2019年10月25日,會見巴西總統時就提到「世界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正值決勝全面小康之年,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目標的實現增加了新的挑戰。從目前的世界形勢看,預判非常準確,縱觀歷史,統判全球,作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分析和戰略論斷。
  • 現代院報告:新冠疫情加速世界百年變局演進
    世界變局加速推進報告指出,2020年是二戰結束與聯合國成立75周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突如其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戰疫加劇國際格局「東升西降」「中進美退」,大國博弈激烈複雜,全球治理備受考驗,地區熱點有增無減,政治思潮相互激蕩,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