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如何認識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

2020-12-28 正北方網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

這一「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給整個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

數十億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重大改變;

全球經濟遭受史無前例的重挫;

美國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均高居世界第一,黑人遭暴力執法致死引發廣泛抗議;

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辦;

……

充滿魔幻色彩的2020年,人們見證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歷史」。

這個世界怎麼了?我們應該怎麼看?答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即將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無疑讓人們對這一重大判斷的認識和領會更加深刻。

如何觀察和認識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這一問題向國際社會做出深刻闡述。

2014年4月,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總書記從五個方面概括了中國幾個最為顯著的特點:

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

中國是經歷了深重苦難的國家。

中國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

同年7月,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中,總書記對「面向未來,中國將做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一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發:

中國將始終做一個維護和平的國家。

中國將始終做一個促進合作的國家。

中國將始終做一個虛心學習的國家。

事實最有說服力。這些年來,中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這個世界改變了很多,但在這一點上,中國始終沒有也不會改變。

2020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次會見,雖然談的主題是中歐關係,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並未局限於此。

總書記強調,中國既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又是充滿活力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要和平不要霸權。

中國是機遇不是威脅。

中國是夥伴不是對手。

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旗幟鮮明、擲地有聲,再次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將做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一問題作出了響亮回答,具有極強的指導性、針對性。

首先來看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中國既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又是充滿活力的發展中國家。

這裡面有四個關鍵詞:

悠久歷史

古老國度

充滿活力

發展中國家

悠久歷史,古老國度,這側重講的是中國的過去,但並不局限於過去。今日之中國是歷史之中國的延續與發展,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至今依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正如總書記指出的:

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

充滿活力,發展中國家,這側重講的是中國的現在,但同樣也展現出對中國發展潛力和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心決心。

毫無疑問,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善物質生活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依然極其繁重。

但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光大道上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中國,「充滿活力」,民族復興的前景光明在望。可以預期,新時代的中國必將持續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讀懂了悠久歷史、古老國度、充滿活力、發展中國家這四個關鍵詞,國際社會就能更加客觀理性地觀察和認識中國。

總書記6年前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就對此有過透徹、清晰的闡述:

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脫離了中國的歷史,脫離了中國的文化,脫離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脫離了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是難以正確認識中國的。

接下來,再看總書記的三個重要論斷:

中國要和平不要霸權。

中國是機遇不是威脅。

中國是夥伴不是對手。

總書記用三組對比詞,表達了新時代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鮮明態度與堅定信心。

關於和平與霸權。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遭到帝國主義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國人民從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

正如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關於機遇與威脅。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發展壯大,帶給世界的是更多機遇而不是什麼威脅,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

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順風車」,一起實現共同發展。

關於夥伴與對手。「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是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共同的願望和責任。

中國是國際社會可以信賴的夥伴和朋友,始終致力於推動建設全球發展夥伴關係,促進各國共同繁榮。

疫情衝擊下的世界正在並將持續發生深刻變化,面臨更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將繼續以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穩定性確定性,為共同開創人類美好未來增添信心與動力。

來源:學而時習工作室

策劃:狄英娜 李丹華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製:馬建輝

[責任編輯:張彬]

相關焦點

  • 如何認識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
    學習筆記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答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將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無疑讓人們對這一重大判斷的認識和領會更加深刻。如何觀察和認識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讀《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有感...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發展大勢、歷史演進趨勢、時代變化和中國自身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百年變局」變的是什麼?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推薦給政協委員必讀的《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歸納總結的,從範疇方面來識變,有全球之變與中國之變;從內涵方面來看變,有權勢之變與秩序之變;從領域方面來談變,有政治、經濟與社會之變。通過學習本書,能夠準確理解和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 國際觀察: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新擔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衝擊下,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作為成功抗擊疫情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社會秩序漸入常態,並在大變局中不斷開新局、育新機,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逐步塑造新的角色、展現新的擔當。
  • 五中全會,習近平如何書寫大變局下的「中國故事」
    (近觀中國)五中全會,習近平如何書寫大變局下的「中國故事」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電 題:五中全會,習近平如何書寫大變局下的「中國故事」  作者 鍾三屏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26日起在北京召開,關涉中國未來發展航向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將是會議研議的重要內容。
  • 書香有線丨讀《百年大變局》有感
    《百年大變局》一書是《參考消息》上發表過的60餘篇專題文章的集合,梳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圍繞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深入剖析「百年大變局」歷史變遷、內涵本質及深刻影響;中篇就同樣在《參考消息》上發表過的一系列「世界之問」的「中國答案」進行系統總結和解讀,為思考和把握中國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提供有益啟示;下篇圍繞應對新版「中國威脅論」、跨越「金德爾伯格陷阱」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大主題展開思考與探討。
  •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述評
    要探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回歸原文,深入學習理解習近平的相關論述。就目前已公開的材料來看,習近平多次提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比如,2018年 6月,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 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金教授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應為四個「新」: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新的現代化模式得到承認、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出現。而這四點都與中國有關,所以中國和可能是此次世界變局中最大的自變量。在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時,我們只要做好充分準備,顯示充分的實力,應該就能夠迴避風險。
  •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於洪君——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於洪君——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2020-08-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管理...
    2020年11月14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青島大學召開。中國企業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黃速建研究員致辭,他闡釋了在2020年召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他希望與會專家科學認識大變局和緊緊把握新變局,做高質量的管理研究,並藉助此次研討會深入研討新變局背景下的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為新時代中國企業管理學創新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如何正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正確把握四個「新」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化,習主席對此就有一種判斷,叫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國際形勢最好的判斷,這種判斷的背後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只是一種客觀描述。告訴大家,世界正在大變。那麼,怎麼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多學科視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端學術論壇發言摘登
    來自歷史學、哲學、國際關係、經濟學等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主要特徵、發展趨向、深遠影響及如何應對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以下為與會嘉賓發言摘要。「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作者:張海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從20世紀初起的最近一百年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變局之一,當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變化時期。
  • 研究丨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摘 要】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與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斷,是認識中國國情與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大戰略的基本依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改變。
  • 金燦榮: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這四個「新」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當今時代的國際形勢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符合國際局勢發展的客觀現實。
  • 雲會議|「未有之大變局」:世界中國與歷史中國的疊加與應對
    所謂變局,就是指變動的局勢,非常的局面,需要以非常的思路和措施加以應對。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為什麼是「三千年」,為什麼是「百年」;「三千年未有」的是什麼,「百年未有」的是什麼?我們面對「未有之大變局」又如何應對?這無疑是長周期的重大政治問題。「長周期」這個概念是我最近提出來的,(10月)15號我會系統講這個主題,今天我們主要講怎麼樣來認識「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 訪中南大學毛俊響: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辦好自己的事情,走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變局」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何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南大學毛俊響教授。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概括了當前國際格局的根本特徵湖南日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否特指國際局勢而言的?
  • 人民日報:百年變局,中國擔當引領潮流
    戰疫情、鬥洪峰,應變局、開新局……回顧極不平凡的2020年,風雨無阻向前進的中國跨越艱難險阻,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觀察中國發展,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2020年,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中國無懼回頭浪、勇開頂風船,以自身的發展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確定性。
  • 深商夜話丨金一南:百年變局下的中國實力與氣魄
    20位深商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挑戰和考驗的當下,中國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開新局。在讀懂國家戰略的同時,企業又該如何抓住機遇,在一系列挑戰中走出新的發展之路。出生於1952年的金一南,祖籍江西,是名副其實的將門之後,父親金如柏是開國少將,建國後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
  •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國外交走過特殊之年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國外交走過特殊之年作者 黃鈺欽當百年變局遭遇世紀疫情,2020年註定成為人類歷史進程中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人們甚至開始討論新的紀元分法,重新定義BC(Before Corona)和AC(After Corona)。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國參與
    內容摘要: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國內和國家間貧富差距拉大、國家面臨的挑戰與風險更為複雜、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國家決策和國際形勢增加新的變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做出了「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的總體論斷。習近平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的核心內涵既包含宏觀意義上的體系及其成員的變化,也囊括微觀層次中領域議題的調整。  體系之變。
  • 現代院報告:新冠疫情加速世界百年變局演進
    世界變局加速推進報告指出,2020年是二戰結束與聯合國成立75周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突如其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戰疫加劇國際格局「東升西降」「中進美退」,大國博弈激烈複雜,全球治理備受考驗,地區熱點有增無減,政治思潮相互激蕩,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