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這四個「新」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依然是和平與發展,但國際局勢並不平靜,地區衝突與動蕩頻發,貿易保護主義、「治理赤字」「發展陷阱」等問題凸顯。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國尤其是大國間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力量對比與戰略關係發生顯著變化,加之各種「黑天鵝」事件,國際形勢日趨錯綜複雜。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確認識國際形勢,準確把握戰略機遇,合理定位內政外交的發展方向,處理好大國關係尤其是中美關係,對於我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應對外部挑戰與促進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國當有遠見。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當今時代的國際形勢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符合國際局勢發展的客觀現實。

筆者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破題之詞,著力闡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黨和國家的戰略眼光、時局把握和外交方略,向世人展現「大國遠見」之「遠」,並嘗試提出解局之道、術、策。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而言機遇大於挑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具有多層次、多維度的內涵,不同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認識和解讀。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四個「新」,即「新格局」「新模式」「新工業革命」和「新全球治理」。「新格局」指國際格局不再是西方主導,而是逐漸走向東西方平衡;「新模式」指西方模式不再是現代化的唯一模式,中國道路提供了新的選擇;「新工業革命」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的優勢相對更大一些;「新全球治理」指治理的問題更加多元,除了恐怖主義、海上安全、難民等傳統議題,還包括網絡安全、虛擬經濟、超級資本、科技陷阱等新議題領域。

《大國遠見》,金燦榮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促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權力轉移」導致的「東升西降」,更準確地說是「中升西降」,表現為西方的相對衰落和中國的相對崛起。究其根源,是中國基於超大規模工業化的崛起,開創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的工業化道路,這對於世界工業化的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意味著挑戰與機遇並存,對中國而言機遇大於挑戰。中國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重要自變量,中國的發展是自身努力的結果。一方面,中國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掃清障礙。另一方面,中國在「大變局」中可以更加有所作為,充分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契機推動國家又好又快發展。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不斷完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一是提出外交工作總目標,「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二是完善外交理念,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類型定位的外交理念。三是倡導新型國際關係,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四是推動各國互利共贏,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對重大國際問題提出中國方案。六是關照人類整體福祉,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做好自己的事情,爭取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突破者和領先者

總體來說,中國外交在大國中是比較成功的。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很好地維護了國家主權;二是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尤其是實現了工業化;三是較好地維護了中國的很多具體利益;四是積極推進全球化,參與解決全球性問題;五是維護了地區穩定;六是積極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

中國外交前途光明,因為中國外交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且有強大的工業化能力為支撐。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和霸權國,對中國的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敏感。

基於中美實力對比變化和美國民粹主義抬頭的背景,川普政府明確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在經貿、科技、金融、輿論和中國內部事務等方面對華施壓,使中美關係出現重大挫折。美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和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等因素,促使對華強硬成為當前美國政界的主流聲音,進一步加劇了中美關係的複雜化程度。

面對複雜的國際大變局和中美關係,中國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尤其要搞好經濟建設,穩步推進外交決策,處理好大國關係,爭取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突破者和領先者。

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制度之爭,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面前,我們國家的制度已經交出了一份令世人滿意的答卷。相信中國制度能夠帶領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大國突破百年變局之困、尋得百年變局之機,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貢獻中國之道。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原創 金燦榮 觀察者網9月26日,金燦榮教授在觀學院做了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的演講。在他看來,近些年世界亂象叢生,而在經歷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對當今國際局勢最好的概括。
  •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述評
    這種「龐雜」,尤其突出地表現為學術界對這一領域研究涉及到的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領域的種種發展形勢及其相互交織狀態,所作出的紛呈不一的綜合分析。但概括地看,這些研究基本聚焦在這樣三個重要問題,即:「大變局」的時間起止、主要特徵及其對中國的影響。通過對這三個重要問題的梳理,即可管窺這一領域近年來研究的基本概況。
  • 如何正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正確把握四個「新」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化,習主席對此就有一種判斷,叫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國際形勢最好的判斷,這種判斷的背後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只是一種客觀描述。告訴大家,世界正在大變。那麼,怎麼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訪中南大學毛俊響: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辦好自己的事情,走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變局」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何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南大學毛俊響教授。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概括了當前國際格局的根本特徵湖南日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否特指國際局勢而言的?
  • 「多學科視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端學術論壇發言摘登
    我認為,可以把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作為「百年」歷史的開端,以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作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發生的重要時間點。此處的時期劃分,是在過去四五個世紀全球化歷史發展的總體進程中所做的階段性劃分。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百年」與以往的世界歷史基本上是一個延續的關係。
  • 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戰爭只是餐前甜點
    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戰爭只是餐前甜點!一種觀點認為,世界經濟亂象叢生,必須解決分配問題,利潤向勞動者傾斜,對食利者苛以重稅和刑罰……未來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這都是表象,信息化和自動化把全人類的需求,提前了至少100年就全部生產出來了,光中國的汽車產能足夠全亞洲的需求了,就算平均分配也是拖個20年到達臨界點。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管理...
    2020年11月14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青島大學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其仔研究員致辭,他向與會學者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學科特色、學術團體以及期刊建設情況,並希望與會專家利用此次學術研討會對新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進行深入地研討。
  • 研究丨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摘 要】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與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斷,是認識中國國情與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大戰略的基本依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改變。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國參與
    內容摘要: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國內和國家間貧富差距拉大、國家面臨的挑戰與風險更為複雜、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國家決策和國際形勢增加新的變量。當前,為應對大變局,中國創新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包含以「合作共贏」為驅動探索理念創新、以「開放包容」姿態推動治理模式創新、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促共同安全治理的實踐創新和以「可持續發展」凝聚共識並率先在認同度高的領域發掘合作新契機。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讀《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有感...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發展大勢、歷史演進趨勢、時代變化和中國自身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百年變局」變的是什麼?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推薦給政協委員必讀的《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歸納總結的,從範疇方面來識變,有全球之變與中國之變;從內涵方面來看變,有權勢之變與秩序之變;從領域方面來談變,有政治、經濟與社會之變。通過學習本書,能夠準確理解和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於洪君——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於洪君——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2020-08-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觀察: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新擔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衝擊下,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作為成功抗擊疫情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社會秩序漸入常態,並在大變局中不斷開新局、育新機,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逐步塑造新的角色、展現新的擔當。
  • 雲會議|「未有之大變局」:世界中國與歷史中國的疊加與應對
    所謂變局,就是指變動的局勢,非常的局面,需要以非常的思路和措施加以應對。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為什麼是「三千年」,為什麼是「百年」;「三千年未有」的是什麼,「百年未有」的是什麼?我們面對「未有之大變局」又如何應對?這無疑是長周期的重大政治問題。「長周期」這個概念是我最近提出來的,(10月)15號我會系統講這個主題,今天我們主要講怎麼樣來認識「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 寫作指導:「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變與不變」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請以「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變與不變」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作文立意參考:只寫「變」或「不變」,按二類卷計分;一類卷「變與不變」都要寫。其它要求,請參考按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 如何認識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
    答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將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無疑讓人們對這一重大判斷的認識和領會更加深刻。如何觀察和認識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這一問題向國際社會做出深刻闡述。2014年4月,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總書記從五個方面概括了中國幾個最為顯著的特點: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
  • 《大國遠見》闡釋中國解「局」之道、術、策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獲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暌違4年最新力作《大國遠見》,由該社出版發行。據該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國遠見》一書匯集了金燦榮有關國際形勢、中國外交思想、大國關係等問題的核心觀點與最新思考。
  •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到南華大學進行專題報告
    報告會上,金燦榮圍繞「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主題,通過歷史縱向和中外橫向比較,解讀了百年變局中的「四新」(「新國際格局」「新現代化模式」「新工業革命」「新的全球問題和全球治理」)以及中國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時,通過分析百年變局的背景和內涵,深入剖析了中美關係的現狀和趨勢,展望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前景。
  • 學習筆記:如何認識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
    答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將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無疑讓人們對這一重大判斷的認識和領會更加深刻。如何觀察和認識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這一問題向國際社會做出深刻闡述。
  • 書香有線丨讀《百年大變局》有感
    《百年大變局》一書是《參考消息》上發表過的60餘篇專題文章的集合,梳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圍繞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深入剖析「百年大變局」歷史變遷、內涵本質及深刻影響;中篇就同樣在《參考消息》上發表過的一系列「世界之問」的「中國答案」進行系統總結和解讀,為思考和把握中國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提供有益啟示;下篇圍繞應對新版「中國威脅論」、跨越「金德爾伯格陷阱」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大主題展開思考與探討。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在太空幹了一件大事,美鷹派大佬集體沉默
    圖為神龍1號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道運行2天後,順利返回預定著陸點,不少日本媒體紛紛感慨,中國在太空幹了一件大事,未來美國在很多領科技領域的優勢將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