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逐漸取代了電視,影視作品亦是如此,電視劇的收視率也大不如網劇。
誰為網劇開了個頭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毛騙》是迄今為止最「牛」的網劇,它用極低的成本拿了極高的評分。
《毛騙》三部曲,最後一部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7,穩坐國內電視劇排行榜第一!

有人說《毛騙》是網劇的鼻祖,其實也並不是很誇張的,畢竟第一部在2010年。
不僅看這部劇的人是學生,連劇中的演員也是個學生,劇本也是導演大學寫的。
導演就是創立優映文化的李洪綢。
據悉,在拍《毛騙》第一部的時候,劇組只有一個DV、一個三腳架、一個錄音杆以及一臺電腦,多數人都在導演、編劇、剪輯、演員等角色中來回切換,身兼數職。

甚至在人手不夠的時候,還會請學校門口列印店的包哥串個場,一串就是5年。
就在這樣艱難的環境、粗糙的製作之下,卻依然取得了8.5的好成績,也打響了《毛騙》的名號,這個劇組也有了投資。
從第一季8.5分,到第二季9.4分,再到第三季的9.7分,《毛騙》系列沒有約拍越差,反而越來越好看,以至於被「禁播」。

《毛騙》為低成本高回報打響了名號,同時也因為其特殊的劇本遭遇阻礙。
審核的條件永遠是個謎。
但李洪綢偏偏就是不服,他基本每一部作品,要麼審核很久才得以播出,要麼一直處於審核中,「有生之年」系列經常有他。
最讓人難耐的,就是《毛騙》的番外篇,《張良計與過牆梯》、和三年前的《異物志》了,尤其是《異物志》!!!

《異物志》是優映文化繼《毛騙》之後,又斥資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
並且該劇在燒腦、推理樣樣不落的前提下,還又加入了奇幻的元素。
與《毛騙》那時候不同,那個時候窮,這次有錢了,據悉是斥巨資拒絕五毛特效!
在《毛騙》終結篇取得9.7分被更多人得知的時候,《異物志》就更被期待了。

但是觀眾得到的確實一拖再拖。
審核這個大關,太難過了。
也許下一部國產神劇就快要誕生了,卻偏偏被審核給壓得死死地,動彈不得。
《毛騙》得以這麼高分的原因,有一點就是與它的「尺度」離不開,但是偏偏這些「尺度」所描繪的,都是在反應現實的另一面。

但偏偏李洪綢導演就是頭鐵!
過審的唯一可能,應該就是大改了,但是拖了這麼久都沒有播出的消息,可見導演就是不願意改,雖然改了可能就變味了。
一個不給過,一個不讓改,真的是急死觀眾了,真想問下什麼時候可以「開一點」。
別說是《異物志》了,《麻辣隔壁》系列、《殺不死》下一部也是只拍不播……

其實國內不是拍不出好的影視作品,可以很肯定地說不僅拍得出,還能拍很多。
只是不敢拍、不能拍而已,也有很多拍好了一直關在「小黑屋」的。
上面的,也只是冰山一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