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年度美劇能吊打所有大女主國產劇|楊時暘專欄

2020-11-20 Luminary楊


《后翼棄兵》原定由希斯·萊傑執導,艾倫·佩吉主演,後因希斯離世,項目擱淺。


如今,這部劇爆紅,評價也頗高,在告慰希斯的在天之靈的同時,也難免讓人不勝唏噓。


與其說她是為了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不如說是為了驅散孤獨


文|楊時暘


作者簡介:普通影迷,媒體編輯,純粹寫字,不混圈子 ,某種程度上相信娛樂新聞裡潛藏著人們的潛意識以及一個時代的病理。



人們都熱愛天才的故事,因為那是一種獨特的奇觀,天才與我們一樣都是肉體凡胎,但卻有著不可企及的奇絕之處,人們可以見證一種精神、智力或者體能上的奇蹟。


從這個角度去看,天才是最接近於我們自己和現實生活的超級英雄,像天外來客,像神明提點,他們與我們相切,又與我們遠離,讓凡俗生活得以籠罩一層神秘和神性的超越之光。


所以,《后翼棄兵》能取得如此聲量的反響就不難理解,更何況,這還是一個女性天才的故事,一個脆弱的孤獨女孩橫穿了冷戰的嚴酷年代,為自己爭得盛名與尊嚴的故事。


它有奇觀的包裝,有女性主義的加持,有歷史的慨嘆,向內挖掘個人內心的破碎與重整旗鼓,向外延伸出那個獨特大時代的躁動與嘆息。總體上說,它有關於親密,友情,孤獨與拯救。


女主角哈蒙的生母帶她一起自殺,她幸運生還,從此生活在福利院裡。無意中,她發現了自己的象棋天賦


《后翼棄兵》的情節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哈蒙因為車禍成為孤兒,被送往孤兒院的她,在地下室偶遇了一名孤獨的校工,對方教會了她下棋,而她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從此徵戰賽場,攻無不克。

即便講述的是一名棋手的故事,即便是如此靜態的「運動」,但這仍然是體育題材,眾所周知,美國的主流體育題材影視劇是超級英雄類型的現實分支,所以,在很多時刻,你甚至能從哈蒙的眼神中看到那些英雄的影子,只不過她的打鬥招式與超能力都在棋盤上,她的勝利和失血都在大腦裡,從外部看難覓蹤跡,但一切都已然發生。


哈蒙和她在福利院中唯一的朋友


如果說大多數體育題材可以用熱血的比賽現場點燃觀眾,那麼西洋棋的賽場顯然並不具備太高的觀賞性,所以,這個故事的主要筆墨都聚焦於哈蒙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而非她的動作。


這極具挑戰性,但卻被完成得充滿奧妙。這創作方法,其實非常東方,以一種寫意的方式呈現某種難以呈現的,缺少動作的動作戲。


最終,《后翼棄兵》塑造了一種奇特的觀感,你會覺得它充滿動態,人物和故事無時無刻不在流動,但仔細觀察卻發現,故事其實很靜,但安靜之中,卻密布著一路炸裂的火花,那一路的光彩熠熠和電光石火其實是這個女孩的自我蛻變,那些比賽的勝利不過是成長的歷練、陪襯與禮物。


在《后翼棄兵》中,其實哈蒙成為孤兒兩次,一次在身份上,一次在精神上。身份上的那一次,是她的生母把她放在汽車後座上,想從這令人沮喪的生活中與其同歸於盡。


而精神上的那一次,卻是她的養母躺在床上安靜離世的瞬間。哪一次更令她悲痛?或許是第二次,她躺在那女人身旁,展露了一種令人心疼的孤獨。


和哈蒙相依為命的養母突然去世了,她備受打擊


孤兒的故事隨時都可能落入俗套,大都離不開孤兒院裡的欺辱和霸凌,收養家庭中扭曲變態的後母之類,但這色調陰沉的開場像是與觀眾玩起惡作劇,那一切都沒有發生,幽暗童年裡遇到的儘是些善良的人。


當哈蒙的養母挑起眉毛狡黠地算計差旅和獎金,人們終於能放下心來,這故事不會陷入陳詞濫調的泥淖了,自那以後,她們不再是繼母與養女,而是兩個孤獨的女人,一個被丈夫拋棄,一個被父母拋棄,兩個孤獨的人慰藉的彼此,沒有顧影自憐,不是相依為命,而是一種有力的生活,即便她們一個依靠酒精,一個需要鎮定劑。


《后翼棄兵》算是女性成長的故事嗎?本質上是,但這主旨又被巧妙隱藏。


象棋之於哈蒙,就像諜報之於《國土安全》的卡莉,就像破案之於《謀殺》裡的莎拉,就像新聞調查之於《利器》中的卡米爾。


這些女人都執著於一種事物,有的是旁人不理解的表演,有的是危險的邊緣,她們有著共同的特徵,都因為生活,自己變得支離破碎,但自己卻努力掩藏,那些工作像赴湯蹈火,甚至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那一切是一種救贖和宿命,殘忍與幸福相伴相生的命定之途,混雜著拯救與懲罰。他們用新痛撫慰舊傷,讓自己解脫於舊日泥潭。


哈蒙從每一次象棋比賽的勝利中尋找存在感


出演成年哈蒙的安雅·泰勒-喬伊曾經在恐怖片《女巫》中有過非常驚豔的亮相,她有著一種獨特的驚恐的小動物般的眼神,卻同時又有著難以言傳的篤定,她讓不知所措的慌張和把控一切的堅毅在這個角色身上同時顯形。


她是一個下棋的朋克,一個看起來滿不在乎但實際上脆弱不堪的少女,自己的半生不過一場開局詭異的棋局,母親的棄兵,只能一步步前進,在棋局中孤獨求敗,在現實中孤獨求生,她看起來對一切不屑一顧,無所謂於世俗的規矩,棋手的傳統,政治的環境,道德的界限,但實際上她那麼脆弱,渴望保護。


誰能保護她?誰都不能,她是個兵卒,即便在很多人心裡她是個女王。她的啟蒙恩師夏貝爾先生和孤兒院的同伴黑人女孩 Jolene是她的遮擋,是她的庇佑,真心付她,而不是利用她,不像那些基督教會或者政府部門,看起來派人又撒錢,不過就是當她是件政治工具,一個可用可棄的兵,從這個角度講,她和不得自由的蘇聯對手不都一樣?


這故事穿過一個獨特的時代,這背景沒有被強化,但所有人都知曉,冷戰,反戰,有築起的高牆,有反叛的逃亡,有信仰,有謊言,有血與鐵絲網,有性和搖滾樂,而在這之中,棋盤以方寸之地賦予她自由與安慰。哈蒙一路走來,與其說是為了不斷取勝,不如說是為了驅散孤獨,她與這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無血緣上的瓜葛,但後來,她所遇到的一個一個朋友,從陌生變得熟識,他們從精神上帶給她的慰藉讓她不再是一個孤兒,這是這個故事最動人的部分。


哈蒙最終打敗了強大的蘇聯對手


排版|透納


THE END



相關焦點

  • 這部年度美劇能吊打所有大女主國產劇|楊時暘專欄
    如今,這部劇爆紅,評價也頗高,在告慰希斯的在天之靈的同時,也難免讓人不勝唏噓。與其說她是為了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不如說是為了驅散孤獨文|楊時暘作者簡介:普通影迷,媒體編輯,純粹寫字,不混圈子 ,某種程度上相信娛樂新聞裡潛藏著人們的潛意識以及一個時代的病理。
  • 《迷霧》大結局告訴你,為什麼《迷霧》能吊打《烈火如歌》這樣的國產劇
    作為韓劇中的大女主戲,比劇情更加吸引人的是女主本人,一個高貴冷豔的女主播,自帶清冷氣質,走起路來氣場兩米八。而同檔期的國產劇《烈火如歌》也是主打大女主戲份的電視劇,但看豆瓣評分,很明顯是吊打無疑了……在這部劇裡,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如同過家家一般,不僅生硬,而且無趣,也許就如平臺宣傳的那樣,這是一部甜虐撩蘇的劇,沒有營養的劇也就只能拿這四個字來做文章了吧……
  • 這部大女主美劇,憑啥橫掃艾美獎?
    假設有這麼一個女主:她顏值高氣質佳,父母健康學歷強,住在豪華的公寓裡,丈夫英俊又會賺錢……與滿是灰姑娘的韓劇,以及狗血濫情的國產劇相比,她簡直就是人生贏家。然而有一天,她卻被!綠!了!先別急著驚訝,以上這齣「年度抓馬大戲」來自於——《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這部一經上映就迅速爆紅的美劇,在前不久的艾美獎狂攬最佳劇集、導演、編劇、女主、女配五項大獎。劇迷喜歡說它是美版《我的前半生》,但是相信看過的客官老爺們都知道,這部劇能甩後者八條街。豆瓣評分9.0,爛番茄新鮮度95%,稱得上是五星開局。
  • 【專欄·女性說】這部吊打《我的前半生》的美劇,見證了「女相聲演員的誕生」
    我上次看劇到完全停不下來的情況,還是2014年的《奧麗芙·基特裡奇》。同樣是女性題材的美劇,相比喪到不能更喪的《奧麗芙·基特裡奇》,這部劇卻歡樂得多。在觀劇過程中除了笑,相信大部分女性觀眾都跟我一樣,持續感嘆自己活得太糙了。
  • 六個原因告訴你,為何這部國產劇能跟美劇叫板?
    以青石來看,這絕對是今年不可奪得的一部國產劇,甚至可以說能把這幾年的許多國產劇甩在身後,精彩程度相比以精緻著稱的美劇有得一拼。近兩年來,國產劇走入粗製濫造的下坡期,而這部劇至少有六大理由讓你感受到它的用心之處,讓你重拾國產劇的信心:第一,劇情節湊,毫不拖沓。
  • 我的年度十佳美劇
    這也是我的網易雲音樂年度top1生活大爆炸 第十二季 The Big Bang Theory 首先當然是我的最愛《生活大爆炸》,這部長壽喜劇也是很多人的啟蒙美劇。主頁君至今還能在睡前隨便看兩集,笑笑生活也跟著甜起來。衍生劇《小謝爾頓》也播到第三季了,永遠不要和耳朵說再見。
  • 國產劇狗血,美劇就一定高大上嗎?
    失憶這件事,折磨了好幾代國產劇觀眾。但是,失憶並不是國產劇的專用狗血劇情。美劇同樣也愛玩失憶。這是真的嗎?而這樣的失憶片段,既符合美劇的「賣肉」審美,又能讓故事顯得更有張力。《東區女巫》中,當觀眾正興奮地看著男主和女主即將私定終身之時,另一個女巫出現,下藥刪除男主記憶。於是,男主忘掉女主和這個第三者歡快地啪啪啪了。
  • 梅姨加盟《大小謊言2》,美劇大女主的黃金時代
    劇中幻想了一個烏託邦的景象:核戰爭的汙染導致生育率下降,女性被當做生育工具。伊莉莎白·莫斯扮演的角色則漸漸在如此壓抑的環境中完成了女性的覺醒與成長。這部劇集不僅贏得了評論界的如潮好評,更為7次獲提名卻從未獲獎的「艾美福星」伊莉莎白·莫斯最終奪下了艾美視後和隨後的金球獎最佳電視女主角。評論界一致認為該劇無論是劇作、製作、影像還是表演,都已經完全可以媲美一部科幻電影。
  • 被國產劇傷害和滋養的感覺,有點像愛情|對話毛尖
    從《隱秘的角落》《摩天大樓》到《沉默的真相》,我們把當下最火的國產劇聊了個遍。「三觀」太正的懸疑劇,為什麼可能是危險的?國產劇要表達的女性主義,為什麼總是發生在女性失戀之後?在衝出國門的道路上,國產劇有哪些爆發潛力?刷彈幕一時爽,爛劇能滋養觀眾嗎?
  • 現在的國產劇女主,沒一個正常的
    創作出一個能讓人理解和共情的女性角色,第一步就是:所有創作者們不把觀眾當白痴。最近熱播的國產劇,真是讓人看了火冒三丈。剛吐槽完國產劇男主裡的各式「油田」和「逼王」,最近熱播的幾部劇,又讓觀眾回過味來:國產劇裡的女主,也沒一個是正常的。
  • 《絕望的主婦》——經典美劇到底比國產劇好在哪裡?
    個人感受而言,這部美劇直接秒殺大多數冗長的國產劇。主要原因有兩個:塑造人物的飽滿性更強劇中四位女主,Bree,Lynette,Susan,Gaby,每一個都是有血有肉有好的一面也有陰暗一面的平凡的人,有人會因為做了愧疚的事情轉而向窮人施善,有人會因為童年的陰影而久久無法釋懷,有人會因為做過傷害別人的事情始終良心難安,還有人會因為生活的絕望而表現出各種啼笑皆非的小動作
  • 拯救劇荒!2017年度英美劇都在這了
    之前魚叔推薦這部劇的時候就說過,雖然故事裡說的是未來,但這未必不是過去和現在。一部劇,綜合了人類所有的愚蠢和殘酷,看似不可能發生,但其實早已發生。這也是它橫掃各大頒獎季的原因,也是你值得一看的原因。今年持續橫掃金球獎,拿下最佳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名最佳女配。這部劇是HBO去年的重頭大戲,因此直接發出了好萊塢豪華班底套餐。電影界的大導演和影后們全都來了。奧斯卡影后和影后的對決,想不到竟然在一部美劇裡出現。
  • 大女主國產職場劇,打著搞事業的旗號談戀愛
    反觀連辦公室角色配置都一樣的《安家》,五十多集,賣出的房子不到集數的一半,只有十幾套,辦公室的每個人都在談戀愛,每個人都有故事,主次情節不分,反而更多筆墨在三角戀愛關係和原生家庭上,過多的內容導致於觀眾反感,不禁想問這是個大女主的事業劇,還是家庭倫理愛情劇?滿頭問號。
  • 韓劇《迷霧》爛尾了,其實18年前的這部國產劇才是最牛大女主
    氣場全開、野心勃勃、殺伐決斷的大女主還是回歸愛情。豆瓣不少網友收回曾經打出的5星。一夜之間,評分從9.2降至8.5。「年度最佳」差點變「年度最失望」。說好的大女主呢,怎麼最後還是各種靠男人、愛恨情仇都繞著男人轉?這是各種曾被寄予厚望的大女主劇的老毛病了。就沒有一鼓作氣硬到底的大女主劇?有,當然有。
  • 看膩了美劇,我們可以看看國產劇
    美劇看多了也膩,所以最近陸陸續續刷了很多國產劇。比如一些熱門的,我基本都看了幾眼,比如《楚喬傳》《醉玲瓏》《思美人》《我的前半生》《我的少年時代》《上古情歌》等等,因為都是掃了幾眼就關掉了,實在沒欲望追完,也就沒好意思在豆瓣上標記。而近期的幾個新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春風十裡不如你》和《河神》,也都斷斷續續看了幾集。相比之下,《河神》算是能看的了。
  • 《鳳囚凰》女主顏值被女配吊打,這幾部劇女主顏值也不怎麼樣
    相比於關曉彤被造型師「坑」了一把,幾位女配的顏值,可遠遠超過女主了!比如,飾演北魏皇太后馮亭的吳謹言,這造型看著霸氣十足,雍容華貴——相比於關曉彤,想必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衝著關曉彤去看的這部劇,結果被幾位女配的顏值給震撼到了!其實,女配顏值吊打女主的古裝劇,可遠遠不止這一部哦!之前由徐璐主演的《海上牧雲記》大家還記得嗎?
  • 美劇推薦:20部大女主的美劇,《大小謊言》經典又好看!
    《傑西卡·瓊斯》 漫威漫畫改編的大女主美劇,絕對經典! 4.《女子監獄》 這部劇的導演選角眼光特別好,第六季的時候開頭可能比較混亂,線有點太多,不過漸入佳境,結尾不錯!
  • 《西部世界》這部神劇光是營銷玩法都能吊打國產劇!
    雖然目前國內還未正式線上,豆瓣卻已給到9.5高分,毒Sir形容它為「此劇一出,所有神劇自動減一星」,老司機「杜蕾斯」也在昨晚發來借勢海報。杜蕾斯的借勢海報,巧妙玩轉了劇中「迷宮」梗作為美劇中的超大IP,《西部世界》第一季完全刷新了當代人對於機器人和高科技的認知。
  • 國產劇和美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題材從古裝到現代再到科幻,從言情到動作再到懸疑驚悚,從大女主到大男主再到群戲,你能想到的美劇都做過了,而且都有經典代表作。類型劇專業度有人用一句話概括國產劇現狀:一切職業劇都是愛情劇!這話一點不假,不管啥類型國產劇都能給你整成愛情劇,男一跟女一,男二跟女二,男三跟女三,一部劇裡搞兩對CP都算有良心的。
  • 9.2分神劇《秘密森林》,曹承佑裴鬥娜撲克臉吊打國產面癱
    ,以《西部世界》為例,安東尼霍普金斯這種殿堂級人物參演美劇,在以前真的難以想像。 而故事就是從面癱黃亮平成為西部地檢的檢察官遇到身為警察的女主韓如珍開始講起。從男女主身份這個角度來說,這部圍繞著檢察院和警察局展開的《秘密森林》,也可以看做是韓國版的《人民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