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視頻或許你早就看過,今天和你分享的是英文中的Interjections 和 nonword communication --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有點專業? 其實就是英文中的語氣詞和 "哼哼唧唧". 這也是英文語言的特點之一吧,可惜的是我們平時不會學到, 或者不會注意到。從而達到「在有那麼一瞬間,別人會覺得你的英文很碉堡」
Interjections
視頻中哥哥的一聲" Ouch" 有沒有萌到你? 熟悉美劇或者電影的你會經常聽到"Oops!" "gee" "ewwww" "duh", 如果你不記得了, damn it!
當然了,我們沒有必要把這些「語氣」像記單詞一樣統統背下來. 我們稍微了解一下, 或許會在交流中有所幫助。
Nonword Communication
英文較中文而言,肢體語言更加豐富: 手舞足蹈, 表情誇張
除此之外,英文中還有一些「非文字非肢體」的語言 -- nonword communication sounds. 通過簡單的改變語調(intonation)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評論或者意見等。 原諒我說不清楚, 看圖吧.
The top eight are the most common nonword communication sounds. They can all be nasalized or not, and said with the mouth open or closed. Intonatio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here.
利用uh, oh, huh這樣的「賴賴唧唧」 來表示情緒等,這在實際交流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次, 這種現象也使得我們對英文語調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 收聽上圖的示範發音,請回復關鍵字: uhoh
知道了以上兩點, 那麼想做到"在那麼一瞬間,會有人覺得你大概有留學背景」應該就沒問題了. 不過想讓那麼「瞬間」長那麼一點點, 你還要有以下這樣的練習。
上圖還熟悉吧,張紹剛和海龜女劉琳琳之間的矛盾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劉琳琳說自己喜歡莎士比亞的英雄雙韻體, 然後張紹剛讓她解釋一下什麼是英雄雙韻題的時候, 她說(大概是):
uh...well...it's kindda...
你或許會和我一樣覺得: 這是赤裸裸的裝X行為啊. 不過你或許會承認: 儘管她還沒有講大串的英文,你已經認定了她的英文水平是很「地道的」. (她的英文確實很棒)
技巧就是:
Another trick to oil the joints is to pick some general intro phrases and string them all together with as strong as American accent as possible, without ever actually saying anything, just focusing on creating that rich, round, deep American sound... Well, you know, I was just thinking, and it kinda seems like, uhh,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總結
雖然我把這篇文章的標題命名為「如何在那麼一瞬間讓別人覺得你的英文很地道」,看起來是一篇「英文裝X指南貼」 (或許的確也是哦). 談點靠譜的東西 -我的目的是告訴你: 英文中的Intonation和英文實際交流中的一些語言特點。我們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要注意這些細節的地方,或者至少有一個學習的意識。
什麼是accent? -- accent is a combination of four main components: voice quality, intonation (speech music), liaisons(word connections), and pronouciation. 我個人覺得我們中國人的pronouciation還算的是不錯的,不過在intonation 和 liasisons上比較差. 因此,熟悉英文中intonation的使用,然後模仿練習對我們的整體語音面貌是有幫助的。
口語交流中的語法是什麼樣的?
寫作中的語言是" the letter of the language", th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are systematic and strctured. 而交流中的語言是 " the spirit of the alngague -- free form, intuitive and creative. 在口語交流中,因為對話雙方有同一語境,因此會有更多的省略,不詳細說明。口語中我們會更加注重自己的perosonal stance(例如情感,態度,評價等), 因此我們會更多的使用modal verbs( Would you please...). 同樣是這個原因,我們也會經常的使用interjections(ah,oh,ugh,damn).
另一方面,我們和人聊天一般情況下是沒準備的,我們也不知道會扯到什麼樣的話題。Conversation often sounds dysfluent. 我們會用hesitators(er,um), 例如中文中我們會說「那個」; 我們會重複(I-I-I think);我們會說了一半然後意識到自己說的不對,再重新說一遍試圖改正。簡單來說就是:口語中的流利就是「不流利」。說錯,說的毫無邏輯是很正常的 -- 畢竟我們是聊天,不是演講。
Reference
以上的很多內容都整理於American Accent Training 和 Longman student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歡迎留言,交流。
@英語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