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翻譯的一些碎碎念

2021-02-19 半熟英文

2017年時關注了一本書:《Thanks, Obama: My Hopey, Changey White House Years》,作者是David Litt,年僅24歲就進入白宮,擔任歐巴馬總統的speechwriter。那時候我才了解到,原來speechwriter是一種職業。

各大英漢詞典幾乎清一色地把speechwriter翻譯成「演講稿撰寫人」或「演講撰稿人」,我也一直把這兩個當做默認翻譯,直到前幾天在看《白宮風雲》時發現字幕組將speechwriter翻譯成「文膽」,頓時有一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

根據百度百科,「文膽」指「專為高階的政治人物(通常是國家領導人)草擬撰寫各種文告、演講稿、新聞稿等文書的幕僚人員」,屬於非正式政治稱謂。

相比中國大陸,「文膽」一詞在港臺地區更常見一些。蔣介石的四大文膽,都是史上有名的人物。去年李嘉誠的一句「黃臺之瓜,何堪再摘」更讓人直呼「文書沒白請」。我還讀到一篇短文,作者提到了「文膽」的英譯,並給出了幾個意思相關但都不太準確的詞:ghostwriter、wordsmith和fountain pen,這真是lost in translation!

在中國,speechwriting的職業化程度遠不如西方國家高,我們還會很隨意地把從事這項工作的人稱為「寫稿子的」。正是因為沒有統一名稱,speechwriter才有了五花八門的翻譯:「寫手」、「筆桿子」、「文書」都曾出現過,《娛樂至死》的譯者把speechwriter翻譯成「講稿作家」,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最常見的還是字典裡的「演講稿撰寫人」,但我始終覺得這個說法不太像職業名稱,而且很長。

— —

中英互譯時,譯文走樣是常有的事。比如wealth management就經常被翻譯為「財富管理」,其實意思沒錯,但這不就是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理財」嗎?

類似的錯位現象在翻譯文化特色鮮明的詞語時尤為突出,下面兩個例子都是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exam-oriented education被翻成「考試導向型教育」;west-to-east power transmission被翻成「西向東輸電」,正確的說法分別是「應試教育」和「西電東送」。

說到這,我又想起之前在《野心時代》這本書裡發現的翻譯錯誤(遠不止這一處!)。來自臺灣的譯者想當然地把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譯作「發展的科學展望」,這種菜鳥級錯誤,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 —

學習英語時,我們都會受到母語的幹擾,說出很多中式英語。反過來,英語學多了也會影響母語的表達,隨處可見的歐化中文就是典型代表。

上一篇文章探討了the benefit of the doubt這個習語,我在查資料時還發現了下面這篇博文。

第一句話雖然是用中文寫的,但卻生硬地套在了英文句法裡:我讓學生翻譯…為中文(I asked my students to translate… into Chinese)。

順便解釋一下,Thomas Carlyle說的那句話,其實沒那麼複雜。這裡的doubt是kiss or not kiss a pretty girl,對男孩來說,kiss the girl就是the benefit of the doubt,所以在這個語境下,give her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就表示「給她一個吻」。這位老師的譯文我是真沒看懂,而且in doubt還多了個s。

翻譯時要儘量跳出原文的句法結構,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譯文就會帶有濃濃的翻譯腔。再比如be subject to這個短語,柯林斯詞典將其定義為「受…影響的」,並給出例句Prices may be subject to alteration. 結果,例句的翻譯直接套用了定義,令人十分費解。

這句話應該翻譯為「價格可能有所變動」。同樣的道理,Prices may be subject to adjustment. 價格可能有所調整;Flights are subject to delay. 航班可能延誤;Violators are subject to a fine. 違者將被處以罰款。

- 往 期 精 選 -

相關焦點

  • 關於《幸福,觸手可及!》的一些碎碎念
    然後說一下關於劇情的評價,現在看完了29集,真的感覺就像一個公眾號說的,周放是一個三觀特別正的女孩,就像宋凜說的,周放是一個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結婚前被前男友坑,轉而說幸好我是在結婚前認清楚了他,後來又在前男友家出經濟問題的時候伸出援手,妥妥的以德報怨了。在經歷挫折的時候也是非常積極向上樂觀。
  • 假期裡的一些碎碎念
    這裡是#一周心理課#,一直都是在上面記錄跟「心理」相關的內容,不想摻雜一些個人的生活進去。不過,和它在一起三年了,感情好像很深刻了,突然就很想來這裡寫一寫我生活中的一些其他事。 所以,我要開始了。提前註明一下,以下內容跟「心理課」沒有任何關係哦,我擔心浪費對此不感興趣的小夥伴們的閱讀時間。
  • #碎碎念#H語錄
    過年這檔口,大家都忙著走親訪友,喝酒聊天,誰有空看我的碎碎念呀。可又轉念一想,過年前就打趣說要寫一篇H的專屬文字,這都快臨近H上班,仍未成型,實屬慚愧。H,對於我要寫關於他,這件事,從起初的興奮,到中期的敦促,再到現在的不屑,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情緒起伏。他總覺著,我再碎碎念,遲早把他的形象給毀了,畢竟他現在還單身。著實,不知道怎麼寫。
  • 陳嫻靜‖愛是碎碎念
    儘管我是那麼想從她的碎碎念裡感受到別樣的母愛,但這依然是一種奢侈。後來我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由於路途遙遠,基本只有寒暑假才會回家一趟,而我的生活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好些同學總跟我抱怨說媽媽真是煩,每天打電話來嘮嘮叨叨重複地說同一件事,沒完沒了,他們更是好奇我是如何堅持每天跟我媽通電話,而這個習慣一保持就是七年。我說我就愛聽我媽碎碎念,我覺得愛就是碎碎念。
  • Unpretty Rapstar 3:大幕落下後的一些碎碎念
    每每啃完雞肋節目後,總有一些擺在內心的吐槽想擺出來講講。
  • 深夜碎碎念||關於戀愛禁止條例
    一段碎碎念 可能大家不知道我在講什麼 但是我只是找個地方吐廢話罷遼感謝閱讀。
  • 小葉碎碎念1
    今天的碎碎念其實有很多,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想到什麼說什麼了,因為也只是自己在看並不在意那麼多,或許明天我再看我和現在的心情又不一樣了。  我好像有一個喜歡得男生,不,不是好像,就是我喜歡的一個男生,他跟所有人都玩得很好,所有人都會照顧到,這是好的,但對我來說是不好的,我因為他有太多不好的情緒了,好幾個月裡,我也做過一些主動的事,可能是因為後來過年在家沒有見面的原因我慢慢的放下了一些,但是就在昨天他回來了,我們又見面了。見了面我感覺我超級不好,我想得多了,我在刻意的避開一切接觸,選擇放棄。我會慢慢好起來的。
  • 《無聲的抵抗》碎碎念觀影
    【碎碎念觀影】《無聲抵抗》生肉✅一個人物傳記電影 卷老師年代劇太少了真的超期待所以看了生肉剛開始風格比較輕快 從中間開始節奏便加快了火車上那段看得我揪心極了好在結局孩子們終於奔向了新天地剛開始在舞臺上表演的馬索也重歸舞臺但他這次帶來的節目與戰爭相關他仍然在「無聲地抵抗」
  • 趕稿日記碎碎念
    可能也是隨心慣了吧,關於感情,愛了就愛了,不愛了就不愛了,有些人可以做朋友不感情打擾就行。每次愛了的時候特別容易敏感易生氣,很沒安全感,然後就會告訴自己儘快脫離這種狀態,嗯,是個不適合談戀愛的人,不想吃愛情的苦。關於感情,從來沒亂搞,只會讓自己遠離。昨天老媽告訴我,老弟對她說」姐的腦子很好用....「」她不騙人就好了,怎麼會被騙。
  • 十一月|碎碎念
    本想分享一些生活中沒什麼意義的,有一點開心的片段,重新看了一下被刪掉的文章又好生氣。昨天發現文章被刪掉的時候,覺得好氣又好笑。(前晚寫的時候,性侵其實尚未闢謠,是我自己的誤讀,希望之前沒有造成誤導。但昨晚上是真正闢謠,只是信不信全由個人了。希望不要被輕易忘記。)我這樣一個無知淺薄的大學生的個人思考和由衷困惑竟然也能達到被刪的標準。
  • 來自我自己的碎碎念
    記得是高中的舍友說,她觀察我好久了,總是在碎碎念,打開柜子也要說話,但是不是對別人說也不求別人回應,就自顧自的一堆論亂說,洗個衣服也說,晾曬衣服也要說,哪兒哪兒都說。舍友實在是忍不住了才跟我說,怎麼你這麼奇怪的呀,一時之間,我很尷尬的說不出話來,後面就慢慢的自己學會閉上自己的嘴巴啦。
  • 看任嘉倫碎碎念,超級解壓
    看他碎碎念,其實是解壓情緒不愧是出過國超文集的任嘉倫。「有付出才有收穫」看似輕描談寫的一句話卻透露著梗咽,看似碎碎念,在最難的時候也是一種排解的方式啊!有付出才會有收穫。這句話是很熟悉的,在他之前發布的《國超文集》中有見到過。
  • 一月小記 | 碎碎念
    100 天 碎 碎 念  /  NO.72
  • 任嘉倫再現「話嘮」模式,幹活也不忘碎碎念
    在最近播出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中,觀眾們又看到了那個喜歡碎碎念的任嘉倫鏡頭一轉,出現任嘉倫也在運甘蔗,他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一邊幹著活,一邊開始碎碎念,一直說個不停,沒錯,就是他一個人在自說自話,直到把甘蔗運回去。
  • 《慶州》看完慶州的一些碎碎念
    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幾個segments,shots 和一些思考:關於鏡頭:1.每次崔賢和允熙在看春畫的時候,那個鏡頭仿佛是穿透了影片在看著觀眾;2.張律的運鏡我特別喜歡,有一種禪意,在茶館的那一場,崔教授在前景,
  • 鬼滅之刃:虐心戰國碎碎念,關於緣一和妻子、父母親的補充故事
    #鬼滅之刃#導言:漫畫《鬼滅之刃》第21卷附錄中還補充了關於緣一的故事,緣一和妻子「歌」心靈相通,緣一的父親一生只愛緣一的母親「朱乃」,有些虐心的戰國碎碎念。翻譯這一段故事的時候讓柒月想起了國漫《狐妖小紅娘》,竹業篇中的「懷竹雖為妾,霸業未娶妻」,霸業一生只愛懷竹,而緣一和他的父親的生命中也只有一名深愛的女性。碼字不易,你的關注是柒月前進的最大動力!
  • 金馬52碎碎念
    本屆金馬主視覺海報由張叔平操刀,靈感來源於胡金銓1975年的作品《俠女》。同樣是開場秀,黃子佼與林志玲用大段對白一唱一和串起入圍影片名、影人名而念到「侯孝賢」時,大屏幕切換到侯導不苟言笑的臉。其實不是他在擺臭臉啦,那是侯導的正常表情,雖然略讓人尷尬一下下。
  • 九日碎碎念
    寫在結尾的幾句話,本來這篇碎碎念我是打算發在wb的,我跟月月說,我天天更新是不是沒有神秘感了,碎念多了就沒人看了。嘿嘿有點感動,雖然我現在很困,但是我心裡有勁。
  • 【碎碎念】我和我的2020
    好了,如果你現在無事可做,或者想找一些感同身受,請往下看吧~原位化學氧化修復的反彈指汙染物濃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後後出現回升的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土壤粘粒所吸附的汙染物持續、緩慢釋放。——土壤汙染控制工程土壤汙染控制工程是門好課!重點拉回來hhhhh放這張圖的原因是今年的心情和狀態都非常符合這個曲線。
  • 周日碎碎念|the電車in日本
    趁大家還處在「收假症候群」當中,小編特意準備了日協史上最最複雜的一次碎碎念來作為大家恢復狀態的階梯——眾所周知,日本是軌道交通運輸大國,尤其在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鐵路網絡更是交錯複雜得很,這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電車。然而在中國其實並沒有準確的「電車」的概念。所以難免有很多小夥伴會問:電車究竟是啥?它跟火車/地鐵又有啥不一樣的?它怎麼就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