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雖偶涉拍場,實為後學後進,每能徜於朋友圈者,皆賴前輩之教誨、師友之抬愛。今建種芸山館微拍群,意在問道於眾方家,旨在於同好間更多交流學習,愚拙於辭令,恪守者惟「誠信」二字,微拍群亦是朋友圈,愚必努力開拓,徵集拍品力求真新,願為大家提供更多高品質、高潛質拍品,以謝諸位之關愛與支持。
參與微拍請聯繫
群主:曹恿
微信號:artzysg
電話:18905510798
煩請各位有意競拍的群友競拍前仔細閱讀拍賣須知及特別聲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拍賣須知:
關於競價階梯幅度:
*無底價均為100起拍
*一萬以下競價幅度每次為100元或100元倍數
*一萬以上為500元或500倍數
*五萬以上為1000元或1000倍數
*關於「一口價」等其他競價方式,拍前另行通知。
①目前每場精選拍品10-40件不等,每件拍品設有起拍價上不封頂,價高者得。主持人以10秒倒計時的方式落槌,倒計時期間如有更高出價則按5秒重新倒計時,直至落槌成交。出價的有效性以主持人宣布成交為準。
②接受任性群友直接報價,同時接受私信委託加價,但是出現同樣價格,競拍場裡群友優先得到該拍品。
③競拍時,嚴肅尊重拍賣師與競拍人士,群友們不可以用任何方式(如:廣告、圖片、紅包、對講、視頻等)刷屏,即嚴禁刷屏。如若出現犯規,視情節嚴重程度,一次口頭警告,兩次踢出本群,尤其對於發起實時對講者直接移除。
特別聲明:
★所有圖片為原圖未經任何處理,明顯瑕疵,蟲蛀,水漬等都以圖片形式展示,最終以原物為準,不能接受者請慎拍。
★買家競買成功後,結算請聯繫群主,匯款方式支持:微信支付,銀行轉帳,支付寶等形式。
★佣金:買方5%(佣金不滿100的,按100收取)
★競拍成功後請買家在2天內完成交割,本群不提供發票。拍品默認為「順豐到付」。
★出價前請慎重,出價後無悔。請在拍賣前請仔細查看拍品和閱讀相關文字。或聯繫群主詳細了解拍品有關資料與細節。拍賣時一旦出價無怨無悔!如買家違約,我微拍群將予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朋友圈等予以公布,並將買家拉入黑名單。誠信為本!
★買方收到貨後請及時與群主確認,收到拍品上手後,如真偽存在爭議,可在不損壞拍品的情況下, 24小時內無條件退貨,超過時間可協商處理。
★入本群參與出價的競拍人均視為已經閱讀並同意以上群拍規則所有條款。
01.閩侯世家船政名宦沈翊清書法圓光
02.光緒翰林曲園弟子陳遹聲書法圓光
03.光緒翰林晚清詩人黃壽袞書法圓光
04.同治翰林晚清教育家鮑臨書法圓光
05.鹹豐進士李應莘員鳳林等書法扇面
06.同治翰林晚清書法家廣照書法扇面
07.同治翰林錫山名門朱福基書法扇面
08.同治翰林吳江世家費延釐書法扇面
09.同治傳臚鄖陽知府許有麟書法扇面
10.光緒翰林善化學者孫宗谷書法扇面
11.光緒翰林朱善祥李兆勖等書法扇面
12.光緒進士蜀中名宦周鳳藻書法扇面
13.光緒翰林蜀中名宦姜秉善書法扇面
14.光緒翰林金石名家張海若書法扇面
15.光緒翰林科甲名門蔣式瑆書法扇面
16.光緒翰林黃賓虹契友程夔書法扇面
17.近代法律教育奠基人江庸書法扇面
18.近代學者金石大家壽石工書法扇面
19.書學巨擘金石大家王福庵書法扇面
20.書學泰鬥北大學人沈尹默書法扇面
沈翊清(1861-1908)字丹曾,號澄園,福建侯官人,兩江總督沈葆楨之長孫,沈瑋慶長子。光緒九年,承襲一等輕車都尉世職。翌年,充船政總稽查,旋就職同知。十五年中舉人。翌年,以功奏保免選同知,以知府選用,並加三品銜。十九年,以督造我國第一艘鋼甲船「平遠號」告成保升道員,加二品銜。廿二年,督造時稱世界第二大船塢之青州石塢完成,以功請送部引見。廿四年,得旨發往四川補用,留充船政提調,後奉命赴日本閱視兵操。廿八年,以四品卿銜,充會辦四川礦務商務大臣,旋擢船政會辦大臣。任內疏請攬造商船、兵艦,以補船政財力不足,亦為船艦製造積累經驗和培養人才,發展造船事業。積勞病卒,贈內閣學士,特旨宣付史館立傳,附祀沈葆楨專祠。著有《東遊日記》《八省日記》《船政奏議》等。
陳遹聲(1846-1920)字蓉曙,一字駿公,號悔門,又號畸園老人,浙江諸暨人。早年師從俞樾,光緒十二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外任松江府知府,平定鹽寇。廿四年父喪歸裡守制期間,主纂《國朝三修諸暨縣誌》,翌年創辦景紫書院。後因功遷道員,入參政務,主練兵、稅務諸政。卅三年,授四川川東道,期間又平定當地寇亂。治渝二年,頗有政績,引疾而歸。民國初年,大總統徐世昌數次招聘,均謝不出。致仕後,在家鄉諸暨楓橋鎮上興建畸園。為文駿邁雄健,與時人翁同龢、李慈銘等齊名,並對古董字畫的鑑賞造詣極深,著有《玉溪生詩類編》《歷代題畫叢錄》《逸民詩選》《畸廬稗說》《鑑藏要略》等。
尺寸:直徑25.5
鈐印:遹聲之印,悔門
備註:絹本,原裱鏡心
黃壽袞,字補臣,一字補袞,號小衝,浙江山陰人。光緒乙未進士,戊戌補應殿試,選翰林庶吉士,散館授檢討,丙午上書請立憲,是年援例保送知府分發河南,歷主撫署文案,兼管河南官報局,旋司榷於陝州。工詩,通醫理,著有《夷門草》《莫宦草》《夢南雷齋文抄》《小衝言事》《夢南雷齋醫話》等。
鮑臨,字敦夫,浙江山陰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二甲五十五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侍講,歷官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國子監司業、福建學政等。去官後任紹興中西學堂總校,蔡元培時任學堂總理。工詩,《和漁笙歲暮即事元韻》廣為傳誦;《兩浙鮑氏文徵》收其詩廿五首。
李應莘,字稼門,陝西延川人,嘉慶進士李宗沆第五子。鹹豐六年進士,先後任內閣中書、河南候補知府,以軍功賞戴花翎,後隱居不仕。主講關中書院數年,培育弟子。有《雙相軒詩集》行世。
員鳳林,字悔生,號梧岡,陝西三原人。鹹豐六年丙辰科二甲第九十名進士。官至山西布政使。光緒廿一年署理山西巡撫。學問優長,為晚清關中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馬粲房,一作燦房,陝西人,副貢,工詩善書,與何紹基友善。
尺寸:53.5*18
鈐印:粲房,林印,筱山,稼門
備註:雨金箋,原裱鏡心
廣照(1838-?)又名黃照,字月華,號宣卿,一號鏡蟾,內務府正白旗漢軍人。同治七年戊辰科二甲第九十一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十四年任順天鄉試同考官。
朱福基(1834-?)原名載基,字笙甫,號酉山,江蘇無錫人。年少時文名滿江南,人稱先生而不名。同治四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乙亥,典試湖北,既而督學山西,以植人才、厚風俗為己任,以正心正己為學者勗,一時士風丕變。兄厚基,以進士授兵部主事,入《縣誌·宦望傳》,與弟並知名焉。工書,撰有《共勉錄》。
尺寸:51.5*17
鈐印:福基
備註:金箋,原裱鏡心
費延釐,字芸舫,江蘇吳縣人。同治四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福建鄉試副主考、河南學政,工書擅畫。系詩人費樹蔚之父、民國政治學家費鞏祖父。
尺寸:53.5*19
鈐印:芸舫
備註:雨金箋,原裱鏡心
許有麟,字祥伯,號石卿,浙江仁和人。同治七年戊辰科傳臚,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十年升詹事府右贊善。歷官山西、江南鄉試副考官,外官至湖北鄖陽知府。工書法,喜臨黃庭經,字近褚遂良。
尺寸:52*17.5
鈐印:有麟
備註:雨金箋,原裱鏡心,紉秋同一上款
孫宗谷,字君貽,湖南善化人,道光翰林孫鼎臣之子。光緒三年丁丑科二甲第二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記名御史。兄宗錫為同榜傳臚,同入翰林院。工書。
尺寸:52*19
鈐印:宗榖
備註:雨金箋,原裱鏡心,紉秋同一上款
夏玉瑚,字渭泉,河南羅山人。同治七年戊辰科三甲第六十四名進士,曾任湖南辰州府知府,以書法見稱。
朱善祥(1845-1892)字元叔,號詠裳,浙江秀水人。光緒二年翰林,歷任福建鄉試副考官、雲南鄉試正考官、四川督學。曾從許景澄遊,擅長詩、古文,書法尤為端莊凝麗,著有《紅藤館詩》。
李兆勖,字汾生,號勖夫,山東歷城人。光緒三年翰林,曾任冠山書院山長。精楷法,尤工漢隸;工詩,有《承天訪古記》傳世。
汪樹堂(1850-1917)字劍星,浙江餘杭人,祖籍歙縣,軍機大臣汪元方之子。一品蔭生,官至通州知州。在通州知州任上十二年,離任時範當世贈聯:「為政十年心經緯,百方除太甚;臨歧一樽酒綢繆,萬語望重來」;光緒廿九年任淮安府知府,卅一年兼淮關監督。
尺寸:54.5*18.5
鈐印:渭泉,樹堂,兆勖印,元叔
備註:金箋,原裱鏡心,紉秋同一上款
周鳳藻,字密庵,江蘇江都人。光緒三年丁丑科進士三甲第十三名。同年五月,經吏部掣籤,授即用知縣,分發四川,官萬載知縣,有政績,升邛州知州。
尺寸:50.5*18
鈐印:恭則壽,鳳藻,密庵
備註:紙本,原裱鏡心
姜秉善(1866-1911)字少雲,直隸天津人。早年就讀於天津問津書院學海堂,師從李慈銘。光緒廿四年戊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以知縣即用,補授四川蒼溪縣知縣,在任期間,因地制宜,倡導特色農業,謀求富民之策。後歷任中江、長寧、什邡知縣。宦遊期間,勤政愛民,頗著政聲。宣統三年,卒於任上。孫姜泗長為著名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現代耳鼻咽喉科創始人之一。
張海若(1877-1943)原名國溶,以字行,號修丞,湖北蒲圻人。光緒卅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工書法,以善書漢隸聞名於時。間作人物畫,頗見奇趣,創穎拓,硃砂斑駁,取意碑版,觀之與真拓無異。曾任約法會會員、國務院參事。民國十七年後居住北京,潛心書畫、金石研究,所刻印章文字均磚文八分,不作篆書,當時書法界稱其為北京著名八分書法家。與陳雲誥、郭則沄、陳師曾、齊白石、溥儒、壽石工、俞陛雲等來往密切,多次舉辦展覽,作品遠銷海外。
尺寸:53*19
鈐印:張海若,甲辰翰林
備註:紙本,原裱鏡心
蔣式瑆(1866-1932)字性甫,直隸玉田人。系道光進士蔣敘倫之孫,鹹豐進士蔣慶第之子。光緒十八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南城御史。曾因彈劾慶親王奕劻名震朝野。辭官後創辦中國第一家電燈公司「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並先後在灤縣創辦火柴廠,在唐山創辦中國第一家水泥廠,為中國民族工業作出巨大貢獻。為清末民初著名學者、書法家、實業家。
尺寸:49.5*17.5
鈐印:蔣二
備註:紙本,鏡心
程夔(1846-?)譜名錦武,字詠琴,號午坡,安徽歙縣人,兩淮鹽運使程恒生三子。鹹豐十一年十六歲拔貢生,朝考一等,授刑部七品小京官,題升主事;光緒三年丁丑科二甲第三名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散館授編修。與黃賓虹極為投契,光緒十二年,黃賓虹補廩貢生,赴兩淮鹽運使署任錄事,由程夔引薦遍賞揚州藏畫,並從陳崇光學花鳥,從鄭珊學山水。
江庸(1878-1960)字翊雲,晚號澹翁,福建長汀人,生於璧山。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制經濟科,歸國後授法政科舉人。曾任大理院推事、京師法律學堂監督等。民國後,任京師高等審判廳廳長、司法總長、法律編查館總裁、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政法大學校長、朝陽大學校長等。十五年遷居上海,從事律師業務,曾義務為救國會七君子辯護,多次拒絕國民黨政府職務。建國後任上海市文史館館長等職。為我國近代法律教育奠基人之一。
尺寸:53.5*19
鈐印:江庸
備註:紙本,原裱鏡心
壽石工(1885-1950)名璽,字務熹,號珏庵,浙江紹興人,定居北京。早年就讀於山西大學堂,曾任遼東知府。工詩詞、擅書法、精篆刻,均自成一格。民國肇立,留居北京,其間辦報、任教北大等,講授古文、詩詞、書法與金石、篆刻等,民國六年與陳師曾創立北京美專,後曾執教北京女子文理學院、北京藝術學院。喜藏古墨,為「南社」成員,「湖社畫會」骨幹。著有《鑄夢廬篆刻學》《篆刻學講義》《珏庵詞》等。
王福庵(1880-1960)名褆、壽祺,字維季,號福庵,以號行,浙江杭州人,光緒進士王同之子。幼承家學,好蓄青田舊石,所藏極富,自稱印傭。早歲以其精擅之算術及測繪技術服務於鐵路,後應邀赴北京任印鑄局技正,兼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鑑定委員,《金薤留珍》之輯,與有力焉。後鬻藝滬上,精於細朱文多字印,同道罕與匹敵者,近代印人中,允稱翹楚。與葉為銘、丁仁、吳隱、厲良玉等創設「西泠印社」於西湖孤山。所篆《說文部首》《說文作篆通假》,向為行家肯定,為學篆範本。
尺寸:51*18
鈐印:麋研齋,王褆,福庵六十後書
備註:紙本,文裱鏡心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為吳興望族。早年留學日本,先後任職北大、輔仁、北京女師大教授。曾與陳獨秀,李大釗,錢玄同等同辦《新青年》雜誌,積極投身「五四」運動,並在《新青年》上發表的白話詩《生機》《赤裸裸》《小妹》等。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建國後,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工詩詞,善書法,為一代詩人,書壇泰鬥。著名文學家徐平羽,謂之書法藝術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謝稚柳認為「數百年來,書家林立,蓋無人出其右者」。著有《談書法》《書法漫談》《書法論》《文學改革與書法興廢問題》《學書叢話》《答人問書法》《談中國書法》《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書法藝術的時代精神》《二王法書管窺》《書法論叢》《沈尹默論書叢稿》《沈尹默書法集》。
尺寸:53*19
鈐印:秋明,尹默之印
備註:紙本,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