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復寵即將回宮之時,宜修皇后為了阻攔,特地聯合了一些前朝大臣在皇帝面前提出反對意見,可鐵了心要接甄嬛回宮的皇帝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嘴,想出了給甄嬛抬旗賜姓送兒子的方法,把她從身份上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宜修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親自把這潑天的富貴送到甄嬛手上了。
自從甄嬛與四阿哥弘曆成為母子之後可謂是強強聯合,一個鬥得宜修皇后被皇帝終生禁足在景仁宮,另一個整得三阿哥弘時被皇帝撤去了黃帶子。不過即使擁有這樣的能力,四阿哥在人前卻永遠都是一副孝順恭敬的樣子,處處想要討皇帝的歡心,因為他最擔心的是甄嬛是否會把自己親生的兒子六阿哥弘曕捧上龍椅。
其實四阿哥還真是多慮了,如果甄嬛有讓弘曕繼位的想法,太后去世那會兒,她就不會阻止四阿哥帶著參湯去安慰剛剛喪母的皇帝,而是讓他守在皇帝面前看到皇帝的脆弱的一面,從而導致他失去皇帝的歡心。
因為太后雖為皇帝生母,但皇帝從小卻是在佟佳皇后膝下長大的,由於太后始終心系另一個兒子十四爺,連一首催眠曲都沒有給皇帝唱過,所以皇帝心底裡一直對太后這個生母充滿了怨氣,如今太后去世,皇帝的心情是糾結的,他絕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此刻略顯懦弱的樣子。
故此,甄嬛才會讓四阿哥替哭靈哭到暈厥的皇帝守在太后靈前表孝心,如此等皇帝回過神兒來的時候,四阿哥就是他眼中最懂事兒也最貼心的兒子了。但凡甄嬛有培養弘曕做下一任皇帝的意思,那個替皇帝在太后靈前守孝的人都不會是四阿哥。
不得不說,嬛嬛是真的很懂四郎的心思,如果沒有「莞莞類卿」,甄嬛和皇帝一定會是一對心意相通的愛人,只可惜「除卻巫山非雲也」,甄嬛和皇帝從那一刻起就註定只能是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