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森林2》「人」與「選擇」——理想自我與理想世界

2020-10-10 山海與米店

斷斷續續看完兩季《秘密森林》,每季看前幾集都感覺在迷霧裡走,在一個案件已經充滿疑點的時候,編劇並不著急揭露真相,而是逐漸加入第二個、第三個案件,讓事情愈發複雜。然後在最後幾集,謎底被一個一個揭開,所有故事以一種非常神奇的方式串成一個環。追到最後,迷霧散去,終於心情舒爽。

第一季的明線是樸武成案—參加性交易的高中生被害案—永檢案,暗線是李昌俊在自省與覺醒之後決定以一己之力推動體制變革,暗線的運籌帷幄助推明線的真相揭露,共同指向檢方內部腐敗問題的嚴重。

第二季是兩條明線,一條是統營案、細谷案、樸光秀案、徐檢被綁案,另一條是搜查權改革背景下檢方、警察、財閥多方的分裂與鬥爭,前一條明線的發展導致後一條明線裡各方談判籌碼的變化,最終前一條明線真相揭曉,後一條明線裡各方勢力各有增損但鬥爭未停。

兩季看下來,覺得共同的主題,一個是「人」,一個是「選擇」。

「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組織內部的「人」,這往往具有身份和地位上的意義。這種身份和地位,帶來稀有的資源與權力,但往往也預設了強硬的立場。就如第二季的檢警談判裡,檢察官必須要極力捍衛現有搜查權,而警察必須奮力主張改革。另一種是作為有個體判斷力的「人」,不因立場不同去界定人的善惡,體制內部的利益分配也不會動搖其追求真相的決心。但是,這種劃分並非好壞意義上的,事實上也並沒有人是絕對意義上的第一種或第二種,在兩季中,觀眾看見了不同身份的人在兩種類型中來回掙扎。這是人的複雜,但也真實。

而正是這種複雜性,引出了被複雜利益牽扯時要成為哪種人的「選擇」。兩季裡有太多做出不同選擇導致不同命運的樣本,但編劇想要傳達的一種理想狀態似乎是:人在組織內部時,可以各司其職,但要做好準備堵上犧牲身份和地位的風險,去守住職業的道德底線;而人作為個體時,無需害怕與外界環境格格不入,要信賴自我的判斷,守住善良、法律與真相。如果說第一季結尾李昌俊的遺言是關於理想世界的追尋,第二季的結束語就是關於理想自我的描述:

「追逐真理向前邁進,朝著合理的方向前行,這是段無止盡的過程,停下來的瞬間便註定失敗。向著變化前進,仿佛是我的腳成為細針,穿著看不見的線,讓我毫不停歇地行走。我相信一絲的希望勝過無數的絕望,以絕不停下腳步的意志,再次迎戰。」

真好,真好,太希望這個劇有第三季了。

相關焦點

  • 秘密森林2:「人」與「選擇」——理想自我與理想世界
    斷斷續續看完兩季《秘密森林》,每季看前幾集都感覺在迷霧裡走,在一個案件已經充滿疑點的時候,編劇並不著急揭露真相,而是逐漸加入第二個、第三個案件,讓事情愈發複雜。然後在最後幾集,謎底被一個一個揭開,...
  • 《秘密森林2》:更好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
    「以出色的筆法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她的處女作,以精妙的結構描寫了檢察官內外的權力關係,被評價為編寫了韓國體裁劇的新歷史。」(最佳劇本獎頒獎詞)憑藉《秘密森林》,編劇李秀妍一戰成名,從一名普通企業的白領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韓國一線編劇,而《秘密森林》推出續集的呼聲也從未停止。
  • 《秘密森林2》首播成績優秀,2集就輕鬆超越《精神病》最高收視
    也許我們遠離權力中心,但風暴過後,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共謀。2017年夏天,韓國編劇新人李秀妍用一部時刻都在燒腦的檢察官職業劇《秘密森林》,悄悄回應了前總統樸槿惠「閨蜜幹政」案件裡那些隱秘的森林。理想主義的黃始木和韓汝珍在日常世界裡可能永遠無法出現,但李昌俊這種遊走在正義和邪惡邊緣,一路從檢察長坐到青瓦臺總統秘書的複雜人物,才是編劇李秀妍認為需要讓觀眾看懂並反思的現實的人。
  • 秘密森林2
    初印象覺得,從人物的豐滿程度和情節的戲劇性來說,《秘密森林2》比第一部要弱很多。
  • 秘密森林裡沒有工具人
    時隔三年,《秘密森林2》終於回歸了。2017年,憑藉處女作拿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的新人編劇李秀妍,其《秘密森林》被評價為「編寫了韓國體裁劇的新歷史」。牟利者為了向權力尋租,有些人在向上爬的過程裡選擇了成為財閥的保護傘,還有一些人被利用成為政治「清算」的工具。《秘密森林》的故事正是這樣從一個小切口撕開了檢察官的「秘密」,以一宗殺人案延伸至一片看不見的「秘密森林」,官僚體系中的腐敗和系統性的崩壞,而剖開膿瘡需利刃。相較於前作最終驅散濃霧、揭開黑幕、將秘密公之於眾的「爽」和「快」,續集的「現實」密度則要更濃上一度。
  • 從前兩集看,《秘密森林2》至少不比9.3分的前作弱
    ​文丨甘琳也許我們遠離權力中心,但風暴過後,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共謀。2017年夏天,韓國編劇新人李秀妍用一部時刻都在燒腦的檢察官職業劇《秘密森林》,悄悄回應了前總統樸槿惠「閨蜜幹政」案件裡那些隱秘的森林。
  • 「秘密森林」裡,沒有一個工具人
    時隔三年,《秘密森林2》終於回歸了。2017年,憑藉處女作拿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的新人編劇李秀妍,其《秘密森林》被評價為「編寫了韓國體裁劇的新歷史」。三年磨一劍,第二季將鏡頭對準了韓國警察和檢察官兩個群體,以「檢警爭奪」為背景,分別以男女主角黃始木和韓汝珍為軸心,徐徐拉開了新一季故事的大幕。
  • 「秘密森林」裡,沒有一個工具人
    時隔三年,《秘密森林2》終於回歸了。2017年,憑藉處女作拿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的新人編劇李秀妍,其《秘密森林》被評價為「編寫了韓國體裁劇的新歷史」。牟利者為了向權力尋租,有些人在向上爬的過程裡選擇了成為財閥的保護傘,還有一些人被利用成為政治「清算」的工具。《秘密森林》的故事正是這樣從一個小切口撕開了檢察官的「秘密」,以一宗殺人案延伸至一片看不見的「秘密森林」,官僚體系中的腐敗和系統性的崩壞,而剖開膿瘡需利刃。相較於前作最終驅散濃霧、揭開黑幕、將秘密公之於眾的「爽」和「快」,續集的「現實」密度則要更濃上一度。
  • 《秘密森林2》一切只是稀鬆平常,一切只是順理成章
    《秘密森林》第二季節奏上不如第一季緊張,案件鋪陳的也相對簡單,或許是出於更貼近現實的考量。政商勾結的主線轉為檢警間的權力爭鬥,收賄、霸陵,青少年犯罪,前官禮遇,一線公務員的待遇...一切社會問題都隱藏在稀鬆平常的日常中。格局似乎更加宏大,但敘事和剪輯方式,以及大段的對白顯得有點拖散,卻也的確能發人省思。
  • 馬良2020「理想世界」巡演正式開票
    馬良2020「理想世界」巡演正式開票11月6日起音樂唱作人馬良即將展開2020 「理想世界」 巡演,他將攜全新單曲以及首張個人實體專輯
  • 《海上鋼琴師》:理想是船,現實是岸,你選擇哪一邊?
    船上大多數乘客都是奔波生計的勞苦大眾,他們不善於自我思考、沒有所謂的精神理想,非要說理想,大概就是「美國夢」吧。 自1776年以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 韓劇《秘密森林》,這次又將挖出怎樣的腐爛?
    2017年,《秘密森林》在韓國播出以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韓國媒體評價,「韓劇分為《秘密森林》之前的,和它之後的」。劇集一舉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大賞、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三個大獎。這部劇為何評價如此之高?《秘密森林》講述的是一個貪腐和揭露貪腐的故事。第一季用三個刑事案件串聯,且編劇捂得很好,到最後才讓你知道真相。
  • 《喬喬的異想世界》:幻想·異想·理想
    喬喬的異想世界從幻想開始,想像力為他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除了天性使然,產生幻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孤獨。在影片開頭,喬喬從整裝待發到走出家門一直獨自一人。在他的幻想當中,只有希特勒和他形影不離。這位元首平易近人,有時甚至顯得稚氣可愛。影片選擇從兒童視角塑造和詮釋希特勒的形象,讓顛覆性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 12/13丨馬良 2020 「理想世界」 巡演 杭州站
    在這個平凡又紛擾的世界中生活了三十年有時候會想一個問題:是否有一個理想一直在明天等著我們。她驅動你成長,使你變成熟,讓你被羽毛溫暖覆蓋也因此身披鎧甲。從而更要為了不斷變化的理想去努力!但理想始終還是跳不出這個世界,理想始終被規則,被傳統,被邏輯框限。所以當理想和世界重合的時候即為理想世界。
  • 《秘密森林2》秘密森林2 大結局
    西部地檢群像的出現始料未及,又是讓人淚目的一幕。從不透露感情的木木,心中一定懷著這樣的信念戰鬥著,細數過那些人,為了真相而犧牲的年輕檢察官永恩秀、用生命獻祭真理的李昌俊前輩、在法與情的衡量上步入歧途的尹科長、光鮮亮麗四處推銷自己查起案子絲毫不馬虎在嫌疑人手下九死一生的徐東載、和自己一直並肩作戰為了更好的世界而奮力探索的韓如珍警監……小美姐說:「當一切塵埃落定,小人物的掙扎和堅持只能歸位,看權謀、利益、交換再次波詭雲譎
  • 微笑女王竹內結子自殺離世:何為「理想的自我」?
    她曾在《挎鬥摩託車裡的狗》上映時談論過「理想的自我」,當時她說:"我離理想的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會為了自己加油。" 當很多影迷還沉浸在三浦春馬衣櫃自縊去世的震驚之中,日本演藝圈的又一噩耗傳來:9月27日,女演員竹內結子被發現在家中去世。
  • 衛宮士郎正義的夥伴,贗品,在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徘徊
    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衛宮士郎這個角色都不太受人待見,甚至還有「土狼」之類的蔑稱。好在,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沉澱之後,衛宮士郎的風評最終趨向客觀。現在提起衛宮士郎,大家的第一印象絕對不是「土狼」,而是「衛宮大廚」、「型月居家好男人」。
  • 衛宮切嗣的理想
    可時乖命蹇,他必須再次殺死自己的親人娜塔莉亞,以犧牲一人來救得更多的生命,他做出的選擇,是犧牲少數人,來拯救多數人。他假想著多數人的拯救,可實際上,現實中發生的事情只有人不斷地死亡,有些是惡人,有些是無辜的被牽連者,就像思想實驗中的"電車難題",他每次都選擇拉下那根拉杆,哪怕是自己的親近的人也一樣。失去了一切,為了什麼?
  • 理想主義者的自我毀滅 他,死了兩次
    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必將走向自我毀滅嗎?華東師範大學的劉擎教授在他對江緒林情真意切的悼文中寫道:理想主義是可貴的,但健全的現實感以及審慎、妥協甚至迂迴的精神也同樣是可貴的品質,也同樣有古典思想的淵源。追尋理想的道路漫長,請每個人珍惜自己的生命。我們走得慢,才能走得更遠。
  • 我的世界:這4張經典圖片的秘密被破解了?結果和理想有很大差距
    而在2021年1月1日,M@H團隊又給玩家送來一份「開年大禮」——他們一次性破解了《我的世界》另外4張經典截圖的種子密碼!分別是:①1.13水域更新主菜單背景圖種子:(Java快照18w22a種子:1458140401;坐標:1553.76,58.62,-1162.785)第一張截圖中的沉船、海草、珊瑚和海泡菜是M@H團隊攻破該種子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