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麼官?

2021-01-18 心安歷史說

宰相併不是一個具體設置的官職名稱,只是一個代名詞,或者一種通用叫法。也就是說在正規職位中是沒有「宰相」這一稱呼的。那麼我們俗稱的宰相是什麼呢?宰相可以理解為國家的最高行政長官,類似今天的國務院總理。宰是主宰決斷的意思,相有輔佐幫助的意思。也就是說宰相是幫助皇帝處理決斷國家事務的人員(機構)。宰相的具體官職有很多,比如大司徒,尚書令,太宰,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其實都刻意理解為是宰相。

演變到唐朝,在行政方面的最高負責人由以下這幾種人擔任。比如唐朝的中書省的老大中書令,門下省的老大叫做侍中,或者其他可以受皇帝委派,能夠參與政事商議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都可以看做是宰相。也就是說凡是具體官職後面加綴以上諸如中書侍郎、參知政事、平章政事等名稱的都可以理解為是國家的宰相。按照唐朝的規定,比如中書令就是正三品的官階,有的時候也會視情況給一些武將加上「侍郎」、「平章政事」的官銜,只不過這種官銜沒有任何實權,只是作為一種官位象徵,並沒有任何的行政權力,也不負責參議政事。

那麼,大家就會迷惑,宰相從來被認為萬人之上一人之下,才僅僅是三品的官階。那麼官居一品二品的又是什麼官職呢?按照《舊唐書》的記載,唐朝的一品大員再次做出細分,分為從正兩大塊,地位略有不同。通常可以加授正一品銜的無外乎一些功勞太大,皇帝賞無可賞,或者不敢賞的大臣,比如唐朝的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等等都是加授一品銜的官員。

但大家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一品大員並不是有什麼實際大權,這只是一種名譽上的加封而已。這些官職大概就是我們習慣上理解的三公。聽著名頭很嚇人,其實在權力(權力的本質就是資源調配權)方面,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名聲或者互相見面的時候,位居三公的要比其他的官員高一等。

其次,二品大員又是什麼人呢?二品也是分正從兩大面。權力略有不同,比如隋唐一貫實行的三省六部制,六部的長官或者負責人便是正二品。這就類似我們今天的國務院下屬各部的部長級別,而從二品比正一品小一點,比如唐朝的尚書左右僕射。這個可以理解為副尚書令,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國家副部長一樣。這樣一來,官員的職能劃分比較清晰,而且可以分權制衡,皇帝總覽三省六部,大權獨攬。

相關焦點

  • 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是何方神聖呢
    說唐朝事前,我們先看一下清朝的官員等級設置,清朝是個特例,一品二品官非常多,相比其他朝代,清朝的一品官二品官比例嚴重超編,甚至到了不值錢的地步。從事實上來看,從漢代以來,皇帝對下面的人的使用是非常謹慎的,一般情況下,幹事的人品級都比較低,而那些功勞很高的人如果被封一品二品,那麼也就說明他已經離開權力中心了,回家拿著豐厚的俸祿抱孫子去吧。
  • 唐朝的三品官,已屬於絕頂級大佬,那麼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職?
    唐代的品級有別於清代,它沒有泛濫的那麼厲害。借用《康熙王朝》中孝莊太后給欲晉升吳六一為二品九門提督的康熙時所說的一句話:「三品官,多如牛毛,在這個京城你扔塊石頭,都能砸中個紅頂子」,在清代,三品官在京城都不算是高官,試想連順天府尹這一知府之職都是正三品官,三品算高嗎?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
    而在唐代宗大曆二年之後,中書令、侍中都被提為正二品,但門下侍郎、中書侍郎這些「宰相」之職亦也才是正四品  (自代宗之後,常常以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首席宰相)    綜上所述,可見終唐289年的時間裡,位列宰相的官職大多都是在三品的行列中。想想連百官之首的「宰相」品級都是只有三品,  那可想而知能做在唐朝坐上三品官的,他絕對是那時朝堂上的頂級大佬。
  • 唐朝的正三品官,屬於絕頂級大佬,那麼一品和二品呢?
    唐朝正三品屬於絕頂級別這個說法並不對,當時一品與二品的職缺雖然多是虛銜,或者故意閒置,但也並非全部如此。首先,要弄清楚唐朝的官制,前三品階具體有哪些。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 狄仁傑身為宰相,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那誰又是一品、二品?
    畢竟在清朝連紫禁城的侍衛頭子領侍衛內大臣,掌管皇帝鑾儀的掌鑾儀衛事大臣的這些官職都是正一品銜,甚至在清朝還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超品」品級。所以在很多人的眼裡,都認為狄仁傑這麼一位執掌朝政的宰相再不濟也應該是正一品,而不是正三品這樣「低廉」的品級。但是實際上在唐朝正三品已經是有實權的職事官所能做到的最高的品級。
  • 《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那一品大員是什麼檔次?
    兩漢以俸祿「石」之多寡作為官吏的等級,如「萬石」、「二千石」等;三國曹魏開始定官階為九品,如相國為第一品,尚書令為第三品等,從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時,開始在官品中分正、從,而第四品起,正、從品又各分上、下階,共為三十等;唐文職與北魏同,武職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階。大唐宰相林九郎即李林甫在天寶元年領的右相、尚書左僕射、光祿大夫,這一串連在一起都是長頭銜的官職具體是什麼呢?
  • 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為何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
    說起宰相,可能都會想起垂釣渭水姜子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斷案如神"的狄仁傑,當然肯定還少不了那"富可敵國"的和珅。  而說到狄仁傑和和珅,可能很多人又有些不解,為何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同屬於當時的"頂級大佬",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呢?在唐朝三品就是宰相了,那一品和二品呢?莫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 宋朝「包青天」的官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說出來你別不信
    特別是包青天黝黑的皮膚加上額頭中間那一彎月亮,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到底有多大官?對於這麼問題,那就不能只停留在電視劇的印象中了,因為包拯一生做過很多官。 包拯一生當過很多官,從最開始進士授封的八品官,到最高的樞密副使,管理軍政,位同宰相。
  • 狄仁傑的最高官職, 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說出來很難信
    他幼年登第,擔負過非常多官職,在各地當過法曹、刺史、司馬等職務,非常終做到了武周的宰相。年輕時的狄仁傑就很有才華。參加了科考之後,就被舉薦並出任汴州判佐。所謂的「判佐」就是判官的副手,屬於從七品的官職。然而剛剛到任判佐沒多久,就遭人陷害。由於案情嚴重,一度鬧到了工部尚書那裡,最終還是工部尚書閻立本還了狄仁傑清白。
  • 武則天一生最倚重狄仁傑,為什麼只封他一個三品官?看完才恍然大悟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上位史,可謂是充滿著血腥和殺伐的。 但是就是武則天如此倚重狄仁傑,卻沒有讓他位極人臣,官居一品,這是何原因呢?我們印象中宰相在歷朝歷代都是朝堂上最大的官職,但是在唐朝並不是這樣。
  • 狄仁傑都當上宰相了,為什麼還只是三品官
    中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會有一些名垂千古的名臣,與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一樣,唐代名相狄仁傑也是以清廉和剛正成為後世崇敬的楷模。如今關於狄仁傑的文學作品很多,而且大多是講狄仁傑破案如神的傳奇事跡。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否斷案如神,這點不太了解,本文要說的是關於狄仁傑生前官職的一些情況。
  • 吏部尚書在古代可是位高權重,那它是幾品官呢?具體是做什麼的
    我們以唐代和宋代的吏部尚書為例,來介紹一下這個職官的權掌和職能。吏部尚書作為重要官職,有唐一代多與宰相關係密切。宰相是朝中職權地位最高的官職,「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 矣」 ,因此與皇帝關係也較密切。
  • 解讀:古代的二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副國級!
    古代二品官又分正二品和從二品,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官品,分別是官制中九品十八級的第三級和第四級。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眾所周知,官員是有等級之分的,在許多人的印象裡,等級最低的是九品芝麻小官,等級最高的是一品大官。不過,清朝一品官員擔任的官職可能和大家心裡想得有點不太一樣,這到底咋回事呢?比如,一品官員又可以劃分為正一品和從一品,很顯然,正一品官員一定比從一品官員的等級要高,那他們分別擔任哪些職位呢?這裡要提前說一下清朝所有官員的簡單分類,首先,按照官職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樞密使、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度使等未就任宰相職的二品官員以上之母或妻可封二等「郡夫人」。權六曹尚書、御史中丞等未就任宰相職的三品以上官員之母可封三等「淑人」或四等「碩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即一品妻或母可封「一品夫人」,二品妻或母可封「夫人」、三品妻或母可封「淑人」、四品妻或母可封「恭人」、五品妻或母可封「宜人」、六品妻或母可封「安人」、七品妻或母可封「孺人」。此外據有關史料記載,明代八品妻或母可封「八品孺人」、九品妻或母可封「九品孺人」。
  • 淺析唐代宦官的主要經濟來源:每月俸祿、皇帝額外賞賜、非法斂財
    《新唐書·食貨志五》記載:「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根據官員品階的高低給予不同祿米,層層遞減,每年分發一次。「職田與公廨田」,首先來看職田。
  • 九門提督是什麼官?幾品官階啊?
    那九門提督是什麼官?是幾品官階? 至於九門提督是幾品官階,是有過變化的。 在九門提督開始設立的時候,其品階是正二品,不過後來品階卻升了半階為從一品。
  • 清朝「中堂」是幾品官階?為何「中堂」不好當?
    自古以來,歷代王朝都會對臣子的官階進行區分,按照官階的不同,所擁有的權利和地位也會有所不同,在不少的電視劇中,對於當朝的重臣,都會稱之為中堂大人,以此顯示對這些大臣的尊敬,那麼中堂在清朝時期,定位為幾品大員呢?
  • 狄仁傑所任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到底是多大官,為何刺史都懼怕
    從官品來說,太子太保為從一品,詹事正三品,都已經是三品以上官,這裡所謂「同中書門下三品」,意思是說可以與兩省三品官中書令與侍中「同知政事」。類似的名稱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貞觀十七年(643年)以開府儀同三司高士廉加此號;「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務」,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以開府儀同三司李勣加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