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大:「你聽我解釋」 爾冬陞、陳凱歌:「我不聽,我不聽」

2021-02-06 培訓雜誌

文 | 高琳   有意思教練CEO

來源 | 有意思教練(ID:MessageCoach)


我不常看綜藝, 好不容易看了一期《演員請就位2》,卻被裡邊張大大的演技氣歪了,被導演們的點評逗笑了。節目中,張大大需要飾演《我和我的祖國》中高遠的角色。飾演片段是高遠在參與長達三年的秘密科研工作後,因病離崗,在公車上偶遇昔日戀人方敏的感人橋段。這個片段基本沒有臺詞,需要難度非常高的「眼技」,單靠眼神來表達情感和情緒。原片演員張譯在演這一段的時候,眼神裡的錯愕和錯愕過後的克制,堪稱經典。在面對方敏的質問時,他眼神下意識的閃躲,不停地亂瞟和眨眼睛,像是在找逃生路線。「我覺得你當時心裡在想,好了說完了沒有,再說我就要揍你了。」真正氣笑我的是,張大大在面對批評時,這幾段「發自內心」的挽尊式自我辯護:理由2:清楚自己的演技不好,但由於評級太低,沒有選擇到適合自己角色;理由3:知道自己條件不出眾,但是真的的很熱愛表演;張大大這些所謂的「解釋」,在我看來更像是在找藉口和推卸責任。不好意思,如果老闆今天讓你整理報表,你努力整理,結果還是出現了重大紕漏,讓公司承受巨大損失。「我天賦不好,又沒有好導演教,個子也不高,形象也不好,但我熱愛表演。」除非你關係硬,頭鐵,試問,哪一個老闆一上來就會因為「熱愛」,而錄用你?張大大的一系列解釋,在我看來就是面對負面反饋時,最反面的例子。在職場上,我也經常發現很多員工在收到負面反饋的時候習慣性的解釋。領導力教練彼得·布雷格曼經常會給別人提一些不中聽的反饋意見。


他發現,人們在面對批評時,經常會採取一些錯誤的態度:


擺出一副受害者姿態:「對,你說的沒錯,但那不是我的錯。」

把缺點當優點:「對,你說的沒錯,但這是件好事。」

儘量淡化:「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否認:「我才沒有這樣!」

逃避:「我不需要受這份罪!」

怪罪:「問題出在別人。我用錯人了。」

還擊:「其他很多情況下,我並沒有這麼做。」

攻擊:「我或許真的做了糟糕的事,但你也不怎麼樣。」

否定:「你根本就不了解這件事。」

避重就輕:「這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聲稱批評不正確:「我問過其他人,別人不是這麼說的。」

開玩笑帶過:「我從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糟糕。」

誇大:「這真是太糟糕了,我好差勁。」



相信你我都曾經或多或少有過上述錯誤姿勢。


產生這些錯誤態度是因為在消化負面的反饋信息的過程中,會觸發人的兩種核心需求之間的緊張關係:


學習與成長的需求 and 被他人接受的需求。


導演們希望能夠給予參賽者「學習與成長」,於是給出誠懇的負面反饋。


然而張大大上這個節目的主要需求並不是提高演技,而是「被他人接受」。


於是,由於需求沒有被滿足,張大大開啟了解釋模式,不斷給自己挖坑,結果他越解釋越亂,越亂越解釋。


豈不知,導演也好,領導也好,最煩的就是下屬的這種解釋。



領導為什麼煩下屬解釋?


我以前有一個員工,只要一給他負面反饋,馬上就是各種解釋。


其實,被別人指出錯誤後,逃避和推卸責任是人的本能。


但,如果你只解釋外部原因,忽略本身的責任和失誤,這樣的解釋就成了掩飾。


幾次以後,我不再給他反饋了,他可能以為我學乖了,其實,我是在心裡放棄他了。 


領導之所以給你反饋是因為他認為你值得他花這個時間。


但如果你掩飾的布越來越厚,所有的反饋都原地反彈了。那領導要麼原地爆炸,要麼就選擇放棄了。


要知道,愛的反面從來都不是恨,而是淡漠。


如果他在心中放棄你了,根本不會想要給你反饋。


而且,當你的這種解釋多了,就是在變相說:「老闆,你是錯的!你不了解情況,看問題太片面!」 


合算我給你一個負面反饋,你再還我一個?


你以為 ego 比你還大的老闆會輕易買你的帳嗎? 


老闆是不是有可能是錯的?或者看問題片面?


當然有可能,他也是人。


但就算是他說了10條,只有1條說到點兒上,那1條也比沒有反饋要有價值!



而且,你有沒有想過,作為老闆,給你負面反饋他也是要做心理建設的。 


職場上,我看過太多的領導熱衷於管理自己的人緣多過於管理自己的團隊。為了避免衝突,不想當黑臉,能不當面給反饋就不給。


平時做老好人,最後升職加薪沒有你,你問他為什麼?他就只給你畫餅。


死,不怕,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所以,如果遇到一個當面給你真誠反饋的老闆,就算毒舌一點,也要珍惜啊!


你要是還不領情,你覺得他下次還想說嗎?


接受負面反饋的正確姿勢


在我們的培訓課程中,最後有個環節是讓每位學員上來試講,獲得三位老師的點評。


有些學員收到反饋的時候,總是下意識的解釋自己為什麼那麼講,他的邏輯是什麼。 


我就納悶,你不是花錢來學習的嗎?


反饋就是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


事實上你花的錢中相當一部分就是老師給的那些有針對性的寶貴意見。


所以,我給所有的學員立了一個規矩:


聽完老師反饋以後,一個字都不要解釋,全盤收下。


因為反饋就是一份禮物。負面反饋不過就是一份包裝的難看了一點的禮物。 


當然了,我知道就算是再自信的人,接受負面反饋也不可能那麼舒坦。


所以,才需要我們做好心裡調節:


第一步:深呼吸,告訴自己:「收禮物的時間到了」


其實你是不是真的收了這份禮物,從你的身體語言就能看出來。


身體不會撒謊,你內心的抗拒會直接體現出來。


第二步:認真傾聽,不要解釋,更不要辯解


把注意力放在認真傾聽上,就不會一直想著自己要怎麼解釋了。


第三步:如有不解,提問澄清


如果有些反饋你不確定自己理解的是不是對的,可以謙虛的詢問。


如果實在不理解,可以讓對方給一些例子,但僅此而已。你不需要緊接著再為自己辯解。 


第四步:感謝反饋


你可以說:「我很感激你花時間告訴我這些,謝謝。」


就好像我們送了別人禮物時,也希望對方收下禮物,然後說一聲「謝謝」。


這種簡單的、沒有自我防衛的回應方式給對方傳達的信息是,你很樂意接受他提出的反饋意見。 


第五步:回去之後再消化,復盤


別人給了你反饋,不代表就都是對的,那不過是他們自己的觀點。


全盤收下,不代表全盤吞下。 


你需要辨別一下反饋的價值,如果你不確定其真實性,還可以多問幾個人。


無論別人說的對與不對,都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消化自己的情緒,然後再決定要採取什麼行動。


如果你確定別人誤判了,也需要判斷一下是否有必要去糾正。


如果必須糾正,也需要在情緒平靜之後再回去找對方解釋。


寫在最後


其實,張大大的「解釋」,讓我覺得最好笑的點是他的第 4 個理由:賽制的不平等。


「我認為這個賽制有問題,評級高的人,本身條件就很好,還有選擇的空間。」


聽到這段話,我注意到陳凱歌導演扭頭笑了一下。


「能力高的人,選擇空間大」,這是一個需要討論的辯題嗎?


不患寡而患不均,食物鏈講究弱肉強食,能力低,就會被「吃」掉。


人類沒有恐龍大,沒有翅膀不會飛,卻依然能成為世界霸主,就是因為一次次世界給的負面反饋迫使我們發揮潛力,將負面反饋轉化為正能量。


世界是公正的,但世界也是不公平的,沒辦法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成功還是失敗與他人無關。


遇到不公平,與其抱怨,不妨多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還能做些什麼,能讓公平離我近一點,哪怕只有一點點。」


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幫助員工成就自我?

領導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報導主題】


#系統篇#

人才發展體系、企業大學運營、培訓體系構建


#育人篇#

新員工培育、新任/基層經理轉型、中高層管理者能力進階、領導力梯隊建設、後備人才發展、骨幹員工成長、內訓師培養、專項人才培養(營銷、國際化、網際網路)


#方法篇#

行動學習、移動學習、場景化學習、競賽式學習、案例教學


#進階篇#

文化引導、創新創業、學習產品開發


【報導企業】


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騰訊、百度、京東、搜狐、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光明、興業銀行、方太、宗申、長安福特、惠而浦、柒牌集團、海南航空、瀘州老窖、東軟望海、唯品會、阿斯利康、東風汽車……共計80餘家


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練CEO,職場暢銷書《職得》作者, 最會講故事的高管教練,英國工商管理博士。擁有20年世界500強高管經驗,擅長講故事、撒狗糧、熬雞湯加乾貨。幫你獲得內在成長,外在成就,成為自己故事裡的英雄!本文來源於有意思教練(ID:MessageCoach),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投稿請聯繫:editor@trainingmag.com.cn

相關焦點

  • 張大大:「你聽我解釋」爾冬陞、陳凱歌:「我不聽,我不聽」
    文 | 高琳 有意思教練CEO來源 | 有意思教練(ID:MessageCoach)我不常看綜藝, 好不容易看了一期《演員請就位2》,卻被裡邊張大大的演技氣歪了,被導演們的點評逗笑了。節目中,張大大需要飾演《我和我的祖國》中高遠的角色。
  • 張大大:「你聽我解釋」 爾冬陞、陳凱歌:「我不聽,我不聽」
    我不常看綜藝, 好不容易看了一期《演員請就位2》,卻被裡邊張大大的演技氣歪了,被導演們的點評逗笑了。節目中,張大大需要飾演《我和我的祖國》中高遠的角色。飾演片段是高遠在參與長達三年的秘密科研工作後,因病離崗,在公車上偶遇昔日戀人方敏的感人橋段。
  • 張大大演技差質疑賽制不公平,陳凱歌無語,爾冬陞郭敬明直接回懟
    ,而此次在《演員請就位》中,製片人們給張大大的市場評級是全場倒數第二名,這個名次也不得不讓張大大被動選擇角色,《我和我的祖國》中,張譯飾演的高遠。,挑戰難度極大,而結果可想而知,爾冬陞導演更是直言,張大大把高遠演成了小偷的既視感。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爾冬陞懟人夠爽,可我還是更愛不懟人的陳凱歌
    這些年聽多了「S級大項目」,不需要節目組解釋,觀眾也知道,S級是最受市場推崇的演員,B級是最不受認可或者說還無人認識的演員,A級處於二者中間。爾冬陞幾乎是連環炮,大鵬讓陳宥維跟王楚然擁抱一下,擁抱完了之後倆人就可以下臺了,這個尷尬的環節就可以宣告結束了,結果陳宥維不抱,又被爾冬陞訓了一頓:是你粉絲不讓你抱嗎?
  • 《演員請就位》:張大大:爾冬陞對我說,說我是一個小偷,到位!
    這一季,比起看演員們尷尬的表演,我更喜歡聽四位導演的點評,特別是爾冬陞導演一針見血的犀利的點評!這些參加節目的演員,真的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這年頭還有願意跟你說真話的人,可太少了!這個節目竟然還請到張大大,他不是主持人嗎,怎麼又來混演員圈了?張大大演完之後,爾冬陞導演直接兩個字:無語!(哈哈,漂亮!)他說,我從一開始就在注意你的眼神,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眼神,演得好像一個小偷!
  • 爾冬陞反矯情達人?直懟張大大:我對你很無語!
    張大大出演了張譯的《我和我的祖國》裡的角色,裡面沒有臺詞,全靠眼神戲,這對任何一個青年演員來說,都很難,別說張大大一個主持人轉型了。爾冬陞導演直言張大大演得像小偷,網友紛紛贊同,好像是有那麼一點像。不過張大大作為主持人,最厲害的就是嘴皮子了,怎麼能放過為自己辯解的機會。
  • 《演員請就位》爾冬陞怒懟張大大:我的戲你連試鏡都不配
    其中《新宿事件》和《旺角黑夜》是筆者特別喜歡的電影,可以說,在香港電影圈裡,爾冬陞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  在參加《演員請就位》上臺前,第一次參加綜藝節目、頂替上一季的李少紅導演的爾冬陞還有點緊張,跟身邊的趙薇說:理論的那一套我不太會說,你要看住我。
  • 說哭流量小生,直懟張大大,毒舌不輸李誠儒,爾冬陞,你憑什麼
    ,到了爾冬陞的時候,他是用的詞是:你演的很吃力,我看得很辛苦,看了等於沒看。緊接著,爾冬陞分別點評了男女演員的表演,他對作為新生代小花的女演員直接問道:「你知道像你這種你外形的演員,在中國有多少?」在面對「流量小生」時,爾冬陞同樣沒有留情,他直接表示:「你繼續回去男團也不行的,年紀大了沒粉絲看你的了。」
  • 爾冬陞:低頭做人,抬頭做事,你說話才有人聽
    就像在《角》採訪中陳凱歌說的那樣,這是一個你隨便幹點啥都有可能出名的時代:唱唱歌,跳跳舞,直播帶個貨,做做短視頻,都有可能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然而他一定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顏值,對於時間而言,都是個屁。別人慣著我,我不想慣著我自己。
  • 我不聽我不聽
    李典認為劉備乃人傑,未可輕視,建議按兵不動,曹仁不聽,堅持發兵。李典又自請留守樊城,曹仁還是不聽,硬要拉上李典,基友一生一起走,李典只得隨曹仁兵發新野。後來曹仁八門金鎖陣被破,方信李典之言。曹仁又欲趁夜劫寨,李典再次反對,認為劉備必有防備。曹仁又雙叒叕不聽,堅持劫寨,果然大敗,連樊城也被雲長搶了。
  • 爾冬陞怒批張大大!陳凱歌郭敬明黃奕拯救《演員2》?
    頻繁登上熱搜的內容卻是「陳凱歌點評黃奕」、「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爾冬陞好敢說」等,節目確是火了,卻大大模糊了節目本身的意義。,唯有郭敬明對這段表演不太滿意。你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行?香港以前有幾個演員,他的太太、女朋友不讓他拍吻戲,以後所有有接吻的戲都不會找他了。」
  • 張大大被爾冬陞狠批,強顏歡笑賣弄口才,王智跟他搭檔喜憂參半
    趙薇則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張大大的難處和苦衷:「當你拿到這個角色跟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知道你內心一定非常絕望。我自己有過類似的非常慘痛的經驗,我能理解你當時的痛苦。」,他不由分說直接打斷了張大大:「你剛剛的解釋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誰沒有壓力啊?
  • 爾冬陞質疑張大大演技,陳凱歌:他是初中生水平
    張大大參加《演員請就位》演技被質疑,這件事登陸了微博熱搜,這應該是很多小夥伴可以預見的事,因為張大大本身的標籤就很明顯,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持人,幽默風趣,讓他去拍戲,去跨界,確實不適合!,其實看過這段表演的小夥伴都知道,張大大的演技確實存在問題,眼神飄忽不定,始終進不了戲!
  • 主持人轉型演員有多難,爾冬陞痛批張大大演技,你不行就不行
    ,在表演時,張大大全程戴口罩,臺詞基本只有兩句:「你認錯人了」,「你真的認錯人了」,他只能通過眼神或是肢體還演戲。表演完之後,陳凱歌導演認為他演的太不真實,還是讓他很失望。但是不料這一番話引起了爾冬陞導演的反感,爾冬陞導演在現場絲毫不顧及張大大的臉面說道:「拍部戲誰沒有壓力,不能有藉口的,真的拍戲的時候,那部戲拍著拍著可能會出現沒錢,或者說導演很差或者劇本很差等,但觀眾給錢買票是不會管後面這些事的,在劇組統籌選角的時候,不行就不行的啦。」
  • 《演員請就位 第二季》狂懟人的爾冬陞,和不懟人的陳凱歌
    這些年聽多了「S級大項目」,不需要節目組解釋,觀眾也知道,S級是最受市場推崇的演員,B級是最不受認可或者說還無人認識的演員,A級處於二者中間。一代新人換舊人,每年都有那麼多好看的小鮮肉出道,飯圈翻來覆去就那幾個女孩,今天追你,明天就追別人了。爾冬陞幾乎是連環炮,大鵬讓陳宥維跟王楚然擁抱一下,擁抱完了之後倆人就可以下臺了,這個尷尬的環節就可以宣告結束了,結果陳宥維不抱,又被爾冬陞訓了一頓:是你粉絲不讓你抱嗎?
  • 爾冬陞的毒舌,我不滿意
    你沒看陳宥維被他指教得泣涕縱橫,一改流量愛豆不許批駁不讓質疑的飯圈風氣,多引人反思,多乘風破浪啊? 於是,爾冬陞評價陳宥維,爾冬陞評價張大大,成為當晚以及連續好幾日的熱議。熱愛網上衝浪的吃瓜群眾,紛紛表示爾導認真負責展示嘴炮技能,紛紛盛讚他不愧是金像獎主席。
  • 本以為李成儒說話夠狠,聽完爾冬陞對張大大的點評,我發現我錯了
    郭敬明說話打斷,直接被李成儒教育「你讓我說話,小小年紀,要懂得尊重人!」郭敬明不是第一次被李成儒老師教育了,雖然言辭犀利,但已經習慣了。事實上,李成儒老師在第二季,我感覺說話平和了許多,沒有第一次那麼犀利了。說實話,李成儒老師說的話不好聽,但也沒難聽到什麼程度。
  • 洗耳恭聽,原意就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洗耳」語出《高士傳.許由》:「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把耳朵洗乾淨,再來聽別人說話。聽起來似乎是恭敬讚美之詞。其實這句話本意是不想聽別人講話,形容比較厭煩。附即又派人去請他,說:「 如果堅持不接受帝位,也希望你能出來當個九州長。」不料許由聽到了這個消息,更加厭惡,立刻跑下山去。到了山下的潁水邊後,急忙掬水來洗耳朵。在我們現在看來,似乎覺得許由有點兒神經質,但是古人對自己的名聲是極其看重的,他覺得這就是對自己的侮辱!許由的朋友巢父也隱居在這裡,這時正巧牽著一條小牛來給它飲水,便問許由幹什麼。
  • 爾冬陞教會張大大演戲,卻沒留下他,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張大大這個主持人非要來和演戲的搶飯吃的,第一期表演的《我和我的祖國》,被爾冬陞說演得像小偷。張大大沒怎麼拍過戲,所以不知道特寫的走位,爾冬陞導演就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扣他的走位,告訴他什麼時候應該坐下,什麼時候給近景,的確教了張大大很多實用的技巧。
  • 爾冬陞怒批張大大演技,我卻留意郭敬明的評價:現實真的很殘酷
    比起《演員的誕生》和《演員請就位》第一季而言,今年的《演員請就位2》展現出來的東西更多了,導演們在批評演員們的時候,也更多的是從實際角度出發,來告訴演員們一個道理:你這樣做不對,在現實中一定會碰壁。緊接著爾冬陞導演也是站在了專業的角度分析,將張大大演的不好的地方都指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