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裝機已連續8年全球第一的中國光伏行業,未來5年還要繼續爆發式增長。
這是昨天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義烏召開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傳出的最新信息。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會上表示,根據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一般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可達70吉瓦,樂觀預計的規模將達到90吉瓦。
此前,業內曾預期「十四五」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250吉瓦,年均50吉瓦以上。顯然,上述最新的預估數字已大大超出預期。
中國已基本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據王勃華介紹,過去5年光伏4個主要環節——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全都實現翻倍增長。其中矽片增長最多,超過了2倍,電池片增長也接近兩倍。
在應用市場方面,到今年底預計國內累計裝機將達240吉瓦。「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我們上一個5年末的5.6倍。預計今年新增裝機40吉瓦,將增長32.9%。」
而出口方面也保持了非常良好的發展態勢,預計「十三五」要超過800億美元。這其中有兩個特點:一是矽料的進口比例在快速下降;二是隨著海外市場分散度的提高,企業在海外的抗衝擊能力在加強,穩定度在提升。
最後是技術方面,他表示,中國光伏技術的特點就是日新月異,每個環節都在變化,迭代速度非常快。
「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我們擁有全球最好的有利於光伏發展的政策環境。」王勃華如是解釋行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原因。
他表示,隨著應用端政策一年年推出,補貼水平在逐年下降。發展到現在,中國已基本實現了發電側的平價上網。這其中,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
「十四五」裝機目標有望大幅提高
展望行業未來,王勃華引用了IEA(國際能源署)的分析稱,從2019年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要滿足99%的全球電力需求增量。到2025年,光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裡佔比將達60%,而整個可再生能源在新增裝機裡佔比要達到95%。
「這個95%乘以60%,是相當大的比例。」王勃華說,可再生能源將會成為全球發電量的最大主體。儘管今年全球發電市場有所收縮,但可再生能源佔比仍在提高,預計將達27%,到2025年可能達到33%。
他表示,協會對行業「十四五」的發展比較樂觀。因為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光伏發展的重視程度正在快速提升,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即使今年疫情嚴重,全球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熱情不減。預計一般情況下,到2025年,全球年均新增裝機會達到200多吉瓦。
「至於中國,國家能源局在規劃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但根據2030年和2060年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現在不說推倒重來吧,至少要重新考慮。換句話說,就是要大踏步提高。」王勃華表示,按照協會專家的分析倒推,如果中國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要達到20%這個目標的話,國家給光伏的任務平均下來每年就要裝機70吉瓦左右,整個「十四五」需要350吉瓦。在更樂觀的情況下,需要每年新增裝機90吉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也在會上表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十四五」的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遠高於「十三五」。
一大批光伏項目、政策規劃在路上
另據任育之透露,目前能源局正在謀劃「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展布局、基地、示範工程、行動計劃等,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動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平價基地,還要推動屋頂和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設,使分布式光伏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以超大市場規模支持國內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
他同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推進一批示範項目建設,推動「光伏+儲能」、光伏制氫、光伏直供等新產業新業態,並實施一批行動計劃,促進光伏發電多點開花。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副局長李勰在會上對光伏企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大風險防控,提高發展的確定性;二是加強企業合作,不要相互拆臺;三是需要企業家精神。「需要有企業家在行業遇到危機時挺身而出,帶領自己的企業和更多企業積極應對,度過嚴冬,等到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