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朋友閒聊、又聊到家風一事、想起我公眾號開通時記錄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家風之——正月初一(吃齋)》。結合自身成長曆程感觸良多。何謂家風?我覺得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生活習性所展示出來的品德風貌,舉手投足間的修養、為人處事的方式、準則……。
這都是通過家庭中長輩平常的言傳身教、兒孫在旁耳濡目染獲得的精神氣息。是一個家庭的傳統,也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就此我也趁機說說我的「家風故事上桌吃飯禮儀」。
雖說只不過是以前的一種說教引導,但不管是外出做客還是在家吃飯,一定要懂得尊敬長輩。首先外出做客一定要客隨主便,不能盲目坐到上席。上桌後吃飯夾菜都有講究。
1、首先手拿筷子要有樣,不能手指亂翹。而且執筷子的手不能拿筷子頭或筷子尾,必須拿捏筷子中部左右,略上略下一點點都無妨,別太離譜。據說若執筷子頭(底部)吃飯,將來結婚嫁娶的對象就在左右隔壁,如若執筷子尾(頂部)今後的婚嫁對象將會隔山隔海。
2、端碗的手勢也非常有講究,大拇指一定要扣住碗沿口,若是五個手指頭都在碗底部託住碗底,那是大不敬,會說是沒家教的表現。實則是以前乞丐討飯時的吃相就是如此。俗稱「乞丐相貌」。
3、吃飯前後最忌諱用筷子敲碗,因為在過去年月,這是乞丐才有的動作,敲著碗筷挨家挨戶起到。因此如果小孩一時貪玩在吃飯前後用筷敲打碗盤以此為樂的話,家中長輩會莫名發火。
4、吃飯前後碗筷擺放千萬不能將碗倒置,因為這種狀態是只有生病之人服用湯藥後才會將碗筷倒置意為今後不用再次服用了,吃完百病全消的意思。
5、裝好飯如臨時有事或需要等人一起用膳,一定得記住不能將筷子插在裝滿飯的碗中,這樣會引起長輩極大的不快。這就如同喪事辦理中吃「拜腳尾飯」時白飯中插一雙筷子的情形一樣,老人家會非常忌諱。
6、上菜夾菜時等長者先動筷子,夾菜不能夾太多,每次少一點放到碗中後再進入嘴巴,不然土話說是夾牛欄糞進城。
7、同樣一碗菜,一定不要在菜盤對面夾菜吃,只能夾位於自己方位的菜餚。特別是不能用筷子在菜碗中翻滾挑食,這樣是要被打手的。而且眼睛要看準食物再去夾菜,不要夾起來看到不喜歡就又夾菜碗中其它菜,這樣挑三揀四也會被老人訓斥為沒家教。
8、夾起的辣椒或其它不吃的東西不能隨便亂丟,應該放在自己飯碗旁邊或小蝶之內。
9、如在外吃酒席,在沒有上扣肉、倒鄉俗酒前不管您如何忙或有急事,都不可以起身拿碗裝飯吃,這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表現(既然來喝酒就沒有匆匆而走的理由)。
10、上湯後,盛到碗裡的湯要用湯勺小口喝,不要隨便發出聲響,這樣會被人笑話沒教養,豬吃食。湯碗裡的食物一定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在裡面攪拌夾肉,會讓人笑話餓老虎下山。
11、吃完飯後,飯碗裡面一定不能留下很多飯粒,這樣會被老人訓斥說今後娶媳婦或嫁老公一定會婚配給麻子男人或麻子女人。讓人不勝惶恐,其實是教育小孩不浪費糟蹋糧食。
12、自己吃過飯後,不能自作主張的將左右鄰坐的空碗疊起來,這樣是追趕還在用餐的人儘快下桌的意思,意為不敬。
13、在早些年外出做客吃飯,上桌吃飯不管菜餚多美味,千萬不能一掃而光。其中有兩種說法,一是免得讓主人難堪,感覺準備飯菜不足。二個是因為舊時習俗男人上桌陪酒吃飯,女人下廚忙活伺候,廚房裡的女人們還等著這些剩菜用餐。
以上羅列的雖然是舊時習俗,但有時借鑑還是不錯的。千年文明自然有它的道理存在。
備註: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遂川人,一直為了遂川的發展貢獻著自己微薄力量,閒暇時以宣傳遂川的美景及歷史為榮耀,以記錄身邊的趣事與大家分享而快樂,如喜歡就掃碼關注。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