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生產的超細ES纖維擁有無可比擬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內屬於首發。」日前,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董麗梅說。
在今年9月於南京舉辦的第二十七屆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覽會上,來自松溪的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品質ES纖維大放異彩,其展現出的核心產品競爭力和行業領先配置水準,受到了業內人士和衛材客戶的交口稱讚,當場就有多家衛材企業與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事實上,這已不是福建閩瑞新合纖生產的ES纖維首次受到矚目,作為目前全球極少數具備超細ES纖維生產能力的廠家,福建閩瑞新合纖已然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在今年發布的南平市製造業單項冠軍排名上,閩瑞新合纖赫然在列,成為南平市8家獲評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之一。
據董麗梅介紹,高端ES纖維的技術難點在於,超細ES纖維為了保持纖維物性的均一性,製造難度大,容易產生疵點。目前,國內1.2D及以下的ES纖維主要採購自日本、臺灣和韓國,而更細的1.0D只能依靠日本進口。福建閩瑞高端ES纖維不僅彌補了國內細旦纖維的空缺,還首次研發出了0.8D ES纖維,大大改變高端細旦纖維只能依靠進口的現狀,突破了生產技術瓶頸。
如此高品質的ES纖維是怎樣煉成的呢?這得益於優秀的技術團隊。
為了生產過硬的產品,公司從日本引進了業內頂級專家組成的核心技術骨幹團隊,經過對ES纖維的持續研發與創新,最終於2019年下半年正式投產,今年1月又新增一條生產線,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實現兩條ES纖維生產線的產品調試和量產。
打鐵還需自身硬,除了優秀的尖端團隊,成就高品質ES纖維的還有前沿的硬體設備和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多年的研發經驗、不同工藝吸取到的長處、國外進口而來的精密組件、技術團隊的安裝調試,都為設備的完善、產品的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同時,福建閩瑞新合纖嚴格把控生產的每個環節,從方法步驟、目標進度、工作標準到品控、質量、成本等方面的實施控制,都在不斷優化管理,提升效率。「目前,高端細旦ES纖維已迅速成為了公司的主導產品。」董麗梅表示。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公司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疫情之下,我們企業營收不減反增。」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興華表示,一方面這要歸功於產品的優越性,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政府的幫扶,在復產復工小組的協調下,公司於2月就恢復了生產,成為全縣復工最早的企業之一。
「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26億元,與去年相比,已扭虧為盈,淨利潤2429萬元,毛利率達36.2%。預計全年產能可達3萬噸。」陳興華表示,下階段,公司將新增一條ES纖維生產線,目前設備已預訂,計劃在2021年9月份投產。
不斷完善生產鏈,吸引上下遊企業入駐松溪,做大做強新型醫衛產業群,是福建閩瑞新合纖堅持的發展方向。隨著衢寧鐵路的開通,這一願景離實現又近了一步。「一直以來,ES纖維等產品的運輸完全依靠貨車,物流成本高,運輸體量小,火車開通後,我們將以貨運代客運的方式,通過火車把我們的產品送往全國各地。」陳興華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