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是小說《水滸傳》的人物,在小旋風柴進的資助下,成為梁山泊的首任寨主,人稱"白衣秀士",麾下有杜遷、宋萬、朱貴等頭領。但其為人心胸狹窄,難以容忍能力比他大的人,屢次刁難前來投奔的林衝,後來當晁蓋等上山入夥時,又託詞推拒,林衝在吳用的智激之下,火併王倫。眾人推舉晁蓋為山寨之主,開拓了梁山的局面。
王倫原本是個落第的秀才,不管怎麼看都是和打劫無關的人,但不管過程如何,他最終都是落草為寇,佔了八百裡梁山泊成了山大王。按說他對在走投無路之下才來到了梁山的林衝應該同病相憐才對啊,而且林衝還帶來了柴進的推薦信,於情於理王倫都會接納這個逼上梁山的可憐人,但是,令人費解的是王倫竟然拒絕了林衝。還認為這個人有可能是官軍派來的臥底,杜遷、宋萬、朱貴勸了半天,他終於鬆口了,但鬆口不等於答應林衝落草,他限林衝三日之內給他殺一個人,做一個投名狀。
林衝無奈,只得去山下殺人,林衝可憐,第一天沒來一個人,然後王倫一臉小人像地得意的問林衝有沒有投名狀。第二天,王倫為了讓林衝下山,連早飯都沒有給林衝,讓林衝和小嘍囉們一起去吃。第二天林衝還是沒有拿到投名狀,王倫繼續一臉小人像的問林衝,而且他的眼神中還帶著一絲喜悅,林衝只得嘆氣。第三天,林衝討了些飯食吃了——大名鼎鼎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淪落的像個乞丐一樣。
沒過多久,又有七個人來投梁山,這時王倫很高興,認為這下可以制約住林衝了,但當他聽完這幾個人不僅劫了生辰綱,還打贏了官軍,再仔細看,這七個都不像是好人,更不像是等閒之輩時,他慌了。這是的王倫又一次想到了那個可以保住梁山的「好主意」——請下山。又是各種找藉口,說梁山小,糧少房稀……還是那一套老說辭,老藉口。這時的林衝便開始發怒,開始為晁蓋等人鳴不平,吳用一見立刻說是自己的不是,以便把林衝的火激起來。還說王倫是對待我們以禮相送,不適強趕下去的——撕開林衝舊日傷疤,讓林衝的怒火燒得更旺。
果然,忍了好久的林衝立即表示要殺了王倫。王倫聽完立刻大罵林衝是畜生,說他是以下犯上,林衝此時也一改往日隱忍的作風,回罵了過去。這時吳用趕緊讓晁蓋走,以催林衝。而王倫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要讓吳用他們吃完了飯再走。林衝一聽到這話,就把桌子踢翻,拿出一把明晃晃的刀。這時吳用摸了自己的鬍子作為暗號,劉唐、晁蓋兩個壯漢立刻攔住秀才王倫,而且大喊著:「不要火拼!」三阮幫住杜遷等三人,這時林衝告訴了王倫殺他的緣由,好讓他死個明白,而這時的王倫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在那裡大喊道:「我的心腹在哪裡!」杜遷、宋萬、朱貴已經被三阮纏住了,還能有什麼人?就剩一些小嘍囉了,而且王倫還是個嫉賢妒能的人,怎麼可能會有武功高的?再加上武藝高強的林衝正在發怒,哪一個敢上前。王倫又被林衝罵了一頓被林衝一刀給殺了,王倫的悲劇人生就到此結束了。
那麼王倫為什麼會如此下場呢?
第一,這個人無才無德無度量,因為他做事只顧眼前,為人只顧自身利益,你再看宋江,就是比他有度量有胸懷有格局,廣納人才,也懂如何駕馭人才,所以宋江把梁山做成了跟其他山寨不一樣的梁山。在王倫時期,這個梁山一直是小梁山,而晁蓋、宋江上了梁山之後,這梁山就成為了大梁山,地點沒有變,山水沒有變,只因為心胸變了,這世界也就變了,心有多大,這世界便有多大。
第二,是他嫉賢妒能,而且只要發現有人比他強就會想法設法把他排擠掉,誰會給他賣命?王倫與其他江湖好漢不同,別人山寨都是誰有本事、誰能打就當寨主,而王倫不是這樣,他妒賢嫉能不能容人,把山寨當成了自己的家傳嚴防死守,哪有什麼主張和規劃啊,一個團體沒有了思想引領,只是小打小鬧貪圖享受,哪裡有什麼前途和未來啊。
第三,沒有自知之明,把自己的看得太重,把利益看得太重,典型的小人一個。他從來沒有為梁山考慮過,他的所有手下都比他有見識。自己就是一個落魄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仗著柴大官人的後臺,忽悠杜遷宋萬等還算勉強,還想在林衝面前擺譜充大嗎?要知道林衝京城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絕不是浪得虛名啊!最可悲的王倫死到臨頭也不知道反省自己,更不知道他哪裡做錯了?真是一手好牌讓自己打的稀巴爛,可謂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如果王倫稍有自知之明,也不會落到如此下場,讓出首領地位又如何,小小梁山伯,不是你的獨立王國,不是你的私人財產,更不是你堵塞眾多英雄好漢的安身之地啊!孤芳自賞、自私自利、嫉賢妒能,你內心的小算盤多了,眼界和格局就小了,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格局和心胸何等重要啊,古往今來,多少人死於一個嫉賢妒能啊,歷史上龐涓和周瑜的故事難道還不令人警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