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三十二歲了,她說不是不渴望愛情,是真的沒有讓其心動的。作為一個女人,把自己輕易一輩子交付於某個人,真的需要好好考慮清楚,而不是草草答應。阿芳是屬於那種高學歷,有不錯工作的白領。
阿明也三十多歲了,同樣的,他也渴望愛情,渴望有一個幸福的婚姻。可是現實卻讓人無語,只是因為工作收入不那麼盡如人意,可能沒法滿足女孩子對婚姻的起碼要求。他說:「他也理解,誰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個好人家,經濟條件要過得去,換位思考,我將來有了女兒也是要對方有不錯的條件才可以」。
現實是兩個人認識,一開始也許是情投意合,有了緣分,可是到了婚姻很現實的問題出現時,就有點尷尬了。房子,車子等等。
到了適婚年齡,有幾個是願意一拖再拖呢?女生因為學習,工作,或者有著更高學歷,更好工作的一部分女孩,被人們稱為所謂的剩女。現在的擇偶觀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她們秉承寧缺毋濫的原則。那些二十多歲的男人,正在迷茫與奮鬥,如果不是家庭幫助,又有幾個能買得起房子,車子。
這個社會現在變得越來越寬容,選擇晚婚的人越來越多,或者說這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無奈,有的男人,是需要立業才可以有家,大家現在對這一切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這個社會生活節奏很快,人們每天都忙忙碌碌,很少顧及的自己的感情生活。現代的年輕人大都清高,不願將就,他們最後不覺中變成了晚婚主義者。
他們更多的是活在當之下,不去看未來很遠的事情,及時行樂享受眼前的生活才是實實在在的。
殊不知人生很多事情走過了再也不會再有,人生沒有後悔藥。無論如何追悔莫及,也沒有一次再來的機會,這世上沒有什麼月光寶盒。
現在三十多歲的男女,尤其是高學歷未婚的大有人在,至於其中的利弊,拋開社會責任不說,就個人而言,也是有利有弊。在面對婚姻的問題上,每個人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認定,切不可盲目跟風,以此為時髦。
到了國家規定的適婚年齡,無論從育養後代,還是一起創造幸福,更好的物質基礎,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為了在最好的年華有深情的陪伴,都比一個人單打獨鬥好。
可是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就是人生多無奈。早晚結婚有時候並不一定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歌德說:「「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想擁有一份自己的愛情與婚姻。可是現實,讓人們在婚姻的殿堂外面難以逾越。
面對晚婚,男女的無力感或許不同,但是渴望卻是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可能會慢慢退化,可是有些無法承受之重,又無路可逃,真矛盾。
現代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輕人更多的是自主婚姻,父母很少幹涉,最多的也是一些建議,所以在選擇愛情與婚姻時,更加小心。
生活節奏的飛速輪轉,每個人壓力都很大,女人希望有個知冷知暖,家庭條件不錯的。男人也想有個知書達理,賢惠體貼的女人與自己牽手未來。但這不是只有愛才可以的,他還有很多來自於現實的物質條件。
現實是一些男人,年輕的時候正是打拼的時候,想要達到車房也並不現實,那只能依靠父母。這樣中國的父母養大孩子,還要為他的未來添磚加瓦,儘自己所有所能做的。
沒有誰不渴望一個幸福美滿的家,那些一個人的男男女女都是被迫剩下來的。
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大齡剩女,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大齡剩男。剩男,剩女的無力感在悄無聲息中,已然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這是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除了感情,除了愛情,還要有不錯的物質條件,在抉擇在思忖的時候,都需要好好考慮。女方將愛放在首位本沒有錯,可是在愛之外,在物質的選擇上,只要有個人真心和你過日子,也足夠努力,適當的有點妥協,或許未來的生活會更美好。
物質條件不可以沒有,但是適當才好。再多的金銀財寶終究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兩個人風雨同舟,真實的感情才是這個世界上,金錢也買不到的珍貴財富。
給對方一個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與愛一起奮鬥,一起成長,一起孕育愛的結晶,共同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美滿家庭。
須知,世界上最溫暖的港灣是那個叫做家的地方。(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