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瓜之味》:詩意生活隱藏著越南女子的悲慘命運

2020-12-19 阿吉絲

關於越南,中國人的第一反應是越南新娘,十萬彩禮可以帶回一個。她們常跟『逃跑』聯繫在一起。因為大多數人不懂中文,融不進當地生活。

那些中國男人向媒體哭訴錢打了水漂,結婚無望。我不同情他們,只看到越南女人的悲劇。她們掌控不了命運,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未曾謀面的男人,在異鄉漂泊。她們沒有一技之長,婚姻成為致富的最優選擇。

越南女人的命運從未改變,跟70年前一樣。

電影《青木瓜之味》展現50年代的西貢,戰亂不斷,女人們在傳統的壓迫下痛苦不堪。它以10歲女孩梅的成長為主線,講述她在兩個家庭當女傭的經歷。

最後梅嫁給喜歡的浩仁少爺,灰姑娘變公主。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8,超過5萬人打分。它獲得第46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獎」,第19屆法國凱撒獎「最佳處女作」,提名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

導演陳英雄在法國攝影棚裡拍完全片,他用柔和清澈的畫面衝淡了苦澀,著眼於自然景物的美好和生活的小趣味,削弱衝突和激烈的情緒。

他在攝影棚裡拍出詩意的越南,充沛的雨水,潮溼的空氣,蔥鬱的植被,滿眼青翠。人們過著安靜的生活,儘管困難重重,他們隱忍又堅強。

詩意與美食

理想的詩意生活,不能缺少美食。影片中的做菜鏡頭最得我心,每看一遍,我流一次口水。

1、 青木瓜沙拉的隱喻

有人說越南,一半是青木瓜沙拉,一半是湄公河情人。木瓜樹在越南隨處可見,人們常拿青木瓜做菜。

片中兩次做青木瓜沙拉,撫摸晶瑩剔透的籽,象徵著梅從孩子長成女人。

第一次,她是好奇的小孩,情竇初開。

梅篤篤篤地砍木瓜表面,白色果肉快成蓉時,一刀刀片下無數木瓜絲。阿婆抓起木瓜絲放在盤子裡,刨完絲,剩下的木瓜不要了。梅對半剖開,白色的籽珠圓玉潤,滿滿當當,可愛極了。

第二次,她已是成熟的女人。

盈盈清水洗去毛刺,刨刀去皮,長長的青皮脫下露出皎潔的果肉。

快刀砍出條條痕跡,貼著果肉片下排排果絲。盤子裡放一團青木瓜絲,擺上木耳,澆上魚露、檸檬、小米辣、蒜泥混成的調味汁,一道清爽可口的青木瓜沙拉就做好了。

飽滿的籽擠滿青木瓜的肚子,讓人想到多子多福。中國古人喜歡用花椒、花生、石榴、葡萄、石榴等意寓多子,它們有數不清的果實。

2、梅的聰慧

學菜、做菜,梅的廚藝飛速進步,表現了她的聰慧。

剛來主人家,阿婆教梅做油菜炒肉。菜葉在鍋裡翻滾出爐,青翠欲滴,小黃花明豔。

肉片炒散變色後,

混入菜薹,倒一點調料汁翻炒幾下,簡單美味。

等到浩仁來做客,梅已經能掌勺了。燒魚,做飯,她得心應手。

來到浩仁家後,梅的廚藝令人驚豔。菜餚擺盤精緻,葷素搭配,色彩鮮亮。

丸子湯裡加入青菜葉,肉片擺成環狀配蔥段,鮮紅的大蝦令人垂涎三尺。

早餐,黃澄澄的煎蛋,麵包,滴漏咖啡,搭配紫紅的果醬和黃油。

她把愛放在食物裡,明亮的色彩,精心擺盤,是她無聲的告白。

詩意與色彩

影片素淨的顏色是一大亮點,像淡雅的水彩畫讓煩躁的心安靜下來。

1、色彩隱喻

綠色:綠,生命之色。越南,熱帶季風氣候,植被茂盛。

影片中,綠色無處不在。冷色調的大量使用,奠定影片寧靜自然的基調。

來到主人家,梅穿上青色的衣服。推開大木窗,綠意盎然的庭院呈現在眼前。她的小手趴在窗框上,明亮的大眼睛充滿好奇。

青木瓜樹掛著兩三個長長的木瓜,葉柄斷裂處流出乳汁,滴落在魚尾狀的葉子上,散開。

她甜甜地笑了。

到處都是綠色,青木瓜是綠色的,庭院的植物是綠色的,水盆裡的菜是綠色的。

紅色:紅,旺盛的生命力與熱情。火焰的紅,吞噬一切,燃燒生命,熊熊進攻。血液的紅,壓抑在靈魂深處的欲望,令人血脈噴張。花朵的紅,嬌豔,招蜂引蝶。果實的紅,成熟、芬芳、甜蜜,引誘動物吞食,替她播種。

庭院裡的紅花點綴在綠色中,鮮豔奪目。

溫柔的梅一天天長大,她是一朵嬌豔的小花,打破家裡的死寂。

紅色也是醒目、喜悅的顏色,美的化身。樸素的梅壓抑著感情,紅色是她對愛情的呼喚,更是個人意識的凸顯。

浩仁來家裡做客,她換上紅色上衣,池塘裡照見自己清秀的模樣,美的意識萌芽。

她希望被看見。她端菜走到浩仁身邊,目光接觸,她笑了。

再次穿紅衣,是在浩仁家做女傭。愛美的她偷偷穿上紅色奧黛,戴上金項鍊,

對著鏡子塗未婚妻落下的口紅。

浩仁看見後,她慌忙逃跑。

浩仁步步追尋,發現躲在牆後的梅。他端詳這個女人,一言不發,轉身離去。她尷尬地紅了臉,擦掉口紅。

金色:金,尊貴、希望。浩仁教梅讀書寫字,兩人坐在陽臺,小木桌上擺著金色的花朵。溫馨的畫面,情意綿綿。

金色的陽光將她包圍,她洗菜時,場景溫暖寧靜。

懷孕的梅坐在椅子上,她溫柔地撫摸肚皮,金色奧黛給她聖母般的端莊和光輝。

2、 空間顏色轉變

導演用不同色彩區分空間,暗示梅的命運的轉變。

街道:灰暗、褐色街道褐色,黯淡無光,死氣沉沉,黃色燈光提醒路人店還在營業。

10歲的梅穿著暗淡的衣服,包著頭巾,提一包,背一個包,佝著背打量著街道。街道逼仄,棕色調的門窗,褐色的泥土地面,行人衣服暗淡。

她的生命是灰暗的。她失去父親,母親和姐姐在鄉下生活。生活艱難,她被迫當傭人,遠離家人。

女主人家:綠色和褐色叩響主人家的門,梅的生命之色打開。

她摘掉頭巾,衣服有了淡淡色彩。

庭院葳蕤,各色植物肆意生長。

阿婆教她做事,耐心溫柔。

少奶奶見她像自己逝去的女兒,心生憐愛。梅在這裡找到溫暖。

與生機勃勃的院子相反,房子褐色,莊重沉悶,給人壓抑之感。封建思想壓抑這這家人。少爺得不到自由, 少奶奶得不到愛情, 奶奶成為敲木魚的活死人。

浩仁家:黃色、綠色離別女主人家的那一天,她養蛐蛐的籠子掉在地上,蛐蛐出來了。梅是那隻蛐蛐,去浩仁家,她獲得新生。

浩仁家黃牆,綠窗戶,光線明亮。梅的生命完全展開,命運籠罩的陰霾散去。

她為心上人整理房間,洗衣做飯。她刷乾淨他的皮鞋,把腳伸進去試,開心極了。

她的房間不再單調,寬敞明亮。綠色雕花窗欞外,修長的綠葉影影綽綽。

白紗帳罩著她的床,賦予她朦朧的美麗。

浩仁愛上清新、隱忍的梅,他偷偷為她畫像。一番躊躇,他走入梅的世界,鏡頭平移到窗外溼漉漉的綠葉,水從葉尖滴落。

他解除婚約,和梅在一起,教她讀書寫字,兩人琴瑟之和。

女子形象與命運

影片塑造兩類女子形象,溫順居家的傳統女子,熱烈張揚的現代女子。

梅、少奶奶、傭人阿婆、奶奶是傳統女人。她們勤勞溫順,逆來順受,只要丈夫回家就好。她們接受命運的安排,不爭不搶,也不反抗。

年輕的梅,溫順勤勞,熱愛生活。

她明亮的大眼睛從日常中捕捉到快樂,青木瓜樹的乳汁落在樹葉,螞蟻勤勞工作,蟾蜍爬來爬去,葉子上的蟲子。喪父,遠離媽媽和姐姐,三個月才能回家見一次,她的笑容依然純真。

她寧靜美好的樣子,不知不覺吸引了浩仁。被浩仁未婚妻掌摑,她沒有反抗。最後她如願以償,嫁給浩仁。

中年的女主人也曾是女僕,她永遠在等少爺回家。

他們沒有共同語言,少爺沉浸在音樂裡,對她視若無睹。他屢次卷錢逃跑,沉迷於鶯鶯燕燕。她只有自己做工,養活一大家子。她相信從一而終,以夫為天的道德標準。少爺病逝後,她昏死過去。她不知道,她的痛苦全是他帶來的。

老年的奶奶用道德禁錮自己的生命。

孫女去世後,她囚禁自己於二樓的小房間,終日對著丈夫、孫女的遺像燒香念經,敲木魚。她遠離人間歡樂,拒絕與家人體味生活裡的美好,拒絕唐先生一顆熱忱的心。她活成一個牌坊,充滿死能量。這股死亡的力量又投射給少奶奶,她指責少奶奶拴不住男人。少奶奶心碎流淚。

浩仁的未婚妻是她們的反面。

她熱烈奔放,視浩仁為平等的人,鬧騰他,揉他的頭髮。

受到委屈,她直接發洩出來,絕不自己消化。她和浩仁心生嫌隙,她怒氣衝衝地撐傘出門,卻瞥見梅和浩仁的曖昧。梅打掃房間,浩仁在屋子裡,兩人構成和諧的畫面。她扔掉傘,任雨水淋溼自己,衝進雨幕。

退婚後,她來浩仁家大鬧一場,扇梅巴掌,扔書砸東西,釋放痛苦。

她也懂得放手,不苦苦糾纏。最後,她攤在桌上埋頭痛哭,摘下戒指離開。桌上的鮮花迷人,戒指閃光發亮,寧靜美好。

我很喜歡未婚妻。她不是藤蘿需要攀附高大的喬木。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女人,,獨立反叛傳統,不管在哪裡都能活出精彩。

梅看上去圓滿了,但她真的跳出傳統越南女人的循環了嗎?

倒是劇外,扮演成年梅的陳女燕溪人生圓滿。她嫁給導演,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婚姻幸福。

相關焦點

  • 《青木瓜之味》:詩意化的越南,女性地位的鄉間一隅
    《青木瓜之味》是法籍越南導演陳英雄向國際化進軍的首部影片,在1993年獲得法國坎城金攝影機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影片獨特的越南風光、顏色鋪墊以及人性刻畫都堪稱經典,這並不是通過語言完成的,而是通過對家鄉景色的展現以及極致的人物關係和地位呈現的。
  • 東方唯美詩意電影之《青木瓜之味》
    和陳英雄在威尼斯捧下金獅的《三輪車夫》相比,《青木瓜之味》作為「越南三部曲」的首篇,最為清新,也最具詩情畫意。《青木瓜之味》這個名字,也許是向小津的幾部著名作品(《秋刀魚之味》,《茶泡飯之味》)致敬吧,「內斂」、「沉靜」、「婉約」、「平和」、「清新」。
  • 微影評 詩意的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
    許久沒看中央電視臺六頻道了,昨天卻看到了一部好的外國電影—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看完之後,我腦海裡湧現這麼一個詞:詩電影。這個電影其實我在幾年前看過,由於日常瞎忙,有些忘記了。今天重看一遍,不禁百感雜生。所謂詩電影,是蘇聯著名導演愛森斯坦和杜甫仁科提出的。他們利用「詩」這一文學概念,描述一種電影形態。
  • 從藝術表現手法分析越南最美電影《青木瓜之味》的獨特魅力
    鏡頭唯美、感情婉約、詩意的敘述風格,《青木瓜之味》是一部令觀眾心曠神怡的越南電影作品。學習期間,他受到小津安二郎電影的影響,故而《青木瓜之味》這一取名風格似乎與小津安二郎電影的《秋刀魚之味》《茶泡飯之味》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關於他的電影,有媒體這樣評價:以一個越南人的眼光用奇妙的影像視點展示了越南的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芳香與殘酷、柔軟與堅硬。
  • 電影影評《青木瓜之味》
    電影名:《青木瓜之味》電影導演:陳英雄主演;阮如瓊國家:越南上映年份
  • 鏡頭中的東方之美——評《青木瓜之味》
    《青木瓜之味》是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的首部劇情長片,於1993年在法國上映,該片以越南小女孩梅的成長經歷為主線,分兩段講述了她在兩個家庭環境中的生活境遇,是一個蘊含著東方詩意的唯美愛情童話。越南作為儒家文化圈中我們認知程度相對較低的國家,其文化中的「東方性」也與我們慣常理解的有所不同,帶有一種獨特的異域之美。陳英雄早年在法國專門培養電影攝影師的路易·盧米埃爾學院學習攝影技術,因而《青木瓜之味》的鏡語風格頗具導演個人特色,既有著西方商業電影工整精緻的設計感,又兼備傳統東方美學的詩情畫意和清麗含蓄。
  • 《青木瓜之味》:一部讓人內心平靜的影片
    這部在法國拍攝的影片《青木瓜之味》,便是導演陳英雄對童年記憶的一種回顧,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他對母親的回憶。導演用唯美詩意的鏡頭在視覺上牢牢吸引住觀眾,加上越南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的巧妙糅合,聽覺上又給人美妙的享受,在觀影體驗上大大俘獲了觀眾的心。
  • 男人眼中的女人——《青木瓜之味》
    《青木瓜之味》是陳英雄執導的成名電影,1993年6月在法國上映。《青木瓜之味》曾獲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和第1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處女作獎,並獲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 《青木瓜之味》:越南裡的小愛情
    在十年間看著家裡的男主人出軌不理家庭,幾個少爺調皮搗蛋,少奶奶的憂鬱惆悵,對少爺的朋友有愛慕但不出聲,而這緩慢得讓人覺得有那麼些無聊的生活裡,是普普通通的越南人的生活和耐人尋味的越南風情。傭人永遠哈著腰、光著腳,因為越南天氣的潮熱,女主的頭髮永遠溼得油亮亮的。電影用一種非常細膩的拍攝方法,即便沒有幾句臺詞,卻足以抓住觀眾的心,讓人掉入這十分溫熱的越南裡去。
  • 影評《青木瓜之味》
    電影《青木瓜之味》這部越南電影,導演是法國籍的陳英雄。其出生於越南,12歲時為逃避越南戰爭,定居巴黎。《青木瓜之味》是陳英雄1993年在法國拍攝的長故事片處女作,該片首映於法國坎城電影節,獲得&34;獎、愷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1993年奧斯卡&34;提名。影片描寫1950-1960年代的西貢,整部片就如片名,讓人感覺淡淡的清香,雖然人物對話很少,但導演陳英雄通過大量鏡頭語言和唯美的音樂講述女主小梅的成長故事。
  • 越南經典電影之三《青木瓜之味》
    【中越服務平臺&中越之家】:越南經典電影之三《青木瓜之味》
  • 影評《青木瓜之味》
    電影《青木瓜之味》這部越南電影,導演是法國籍的陳英雄。其出生於越南,12歲時為逃避越南戰爭,定居巴黎。《青木瓜之味》是陳英雄1993年在法國拍攝的長故事片處女作,該片首映於法國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攝影機"獎、愷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199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 《青木瓜之味》:青木瓜的味道,蘊含性格決定命運的人生真諦
    《青木瓜之味》是由12歲從越南前往法國求學,在大學期間,偶然觀看了越南裔法國導演萊姆·勒的電影《帝國的灰塵》,從而對電影產生了興趣的陳英雄導演,該片是他的處女作。創作靈感來源於他的童年記憶,最主要是對母親的回憶。該片於1993年6月8日在法國上5映,豆瓣評分7.8分。
  • 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甜蜜的雙向愛戀
    「你在窗戶裡面看我,我在窗戶外面看你」 "You look at me in the window, I look at you outside the window"—— 《青木瓜之味 》>最近看到一部越南的小眾電影《青木瓜之味》,豆瓣評分7.8,這在豆瓣評分中算是高的了。
  • 夏日專題放映 《青木瓜之味》:越南愛情故事
    放映影片:陳英雄《青木瓜之味》 影片簡介 青木瓜之味 1993Mùi Đu Đủ Xanh導演:陳英雄  主演:陳女燕溪  阮如瓊  越南/法國  愛情/劇情  104分鐘十歲時,梅(阮如瓊 飾)被鄰居送到西貢一大戶人家當女傭。
  • 電影| 《青木瓜之味》
    作為越南之行的餘興節目,昨晚又看了一遍電影《青木瓜之味》。
  • 電影《青木瓜之味》:越南封建女性地位的無奈
    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1951年,西貢,一個封建家庭,不負責任男主人帶著全部資產離家出走青木瓜之味,是沒東西吃的時候,青木瓜切絲就是一個菜。戰爭戒嚴,生活艱難,無米之炊,單調乏味壓抑的年代,女性地位與無奈。小女僕,善良淳樸,越努力地微笑,越用力地成長,最後與少爺在一起,過上幸福的日子。
  • 《青木瓜之味》:青木瓜、少女、圍欄、光與寧靜
    就算是現在,《青木瓜之味》在國際影壇上面的影響力也是令很多電影作品望塵莫及,陳英雄的電影創作手法也對現在的影視製作產生很大的影響。《青木瓜之味》讓我讚嘆不已的點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六點。前面我們也說到《青木瓜之味》有很多的長鏡頭,這是很考驗創作團隊的布景能力的,事實證明,陳英雄和其創作團隊是經得起考驗的,完全沒有不專業的穿幫鏡頭的出現,而是很完美地為我們展示了越南社會的風情,讓觀眾完全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作品居然是在異國的攝影棚內完成的。除此之外,《青木瓜之味》裡面的布景看似只是對50年代越南社會的簡單還原,但是裡面的很多小的道具都暗藏了導演的小小心思。
  • 《青木瓜之味》:越南王家衛拍的「韓劇」故事——女僕愛上富少爺
    「那些木瓜,一顆顆地掛在樹上,熟透了的木瓜,有一種淡黃色的光彩,熟透了的木瓜,味道甜絲絲的……」《青木瓜之味》是法籍越南導演陳英雄1993年拍攝的作品,這部電影是以一個小女孩的成長為主線,向觀眾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越南。陳英雄出生於越南,14歲移民到法國,定居於巴黎。
  • 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帶給了我們什麼思考?
    越南《青木瓜之味》,帶給了我們什麼思考?《青木瓜之味》是越南的一部電影,擁有著非常高的社會價值。不僅僅是因為影片中的甜而不膩的愛情,更是表達出一種人與人發展和平等的和諧。故事的時代背景值得人們去思考,當時的越南階級地位是男權在上,男人不顧家裡情況,很多妻子仿佛只是作為一個僕人去服侍她們的丈夫,不得對丈夫提出異議,要求妻子照顧家庭,孩子和丈夫的生活起居。而丈夫卻可以任意妄為,去找小三,帶著家裡的錢去逍遙快活,妻子不得不忍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