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是愛情呀》曾一度被稱作"成年人愛情"的教科書。勢均力敵、棋逢對手的愛情可遇不可求,真實的生活是一地雞毛。那麼成年人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兒的?
在盧熙京編劇的筆下,孔·拍一部爆一部·孝真飾演的女主池海秀十分獨立自主,和往常韓劇小女生人設的女主不同,池海秀是一名精神科醫生,充滿責任心,對待工作執行力和原則性很強,生活中十分隨和,擁有相愛的PD男友、溫暖的家人和朋友。
而趙·脖子以下都是腿·寅成飾演的男主張載烈,暢銷小說家兼電臺主播,脾氣陰晴不定,床伴三月一換。工作時陽光開朗,私下裡獨來獨往十分尖銳,只有下屬沒有朋友。
男女主因為一檔電視節目相識,人設不搭氣場不和,還隱隱有劍拔弩張的態勢,但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男主對女主一見鍾情。第一次見面要電話號碼,第二次偶遇主動搭訕,第三次機緣巧合直接同居。主動出擊雷厲風行。
而依然單身的女主池海秀卻十分猶豫,她雖然自身比任何人都渴望愛情,但實際上卻患有親密恐懼症。不僅無法和PD前男友進行性生活,甚至連接吻都要做心理建設,而PD男友因為性慾出軌後輩更是加速了她的心理崩潰。
池海秀的親密恐懼症來源於孩童時期親眼見證母親出軌,因為沒錢上學又哭著給母親的出軌對象打電話說你為什麼不和媽媽來往了,為什麼不送錢過來了。池海秀潛意識不僅在責怪母親,也在責怪自己,她對母親出軌的憤怒,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和對自身自私的清醒認知都在無休止的折磨她,
而直線球選手張載烈卻意外治癒了她。在得知女主的親密恐懼症後,男主忽悠她用脫敏療法,並對她說:"下次你再開始愛情的時候,只要享受就好,不要計劃,不要下決心。"說完強吻了她,女主猝不及防被親吻,賞了男主耳光之後卻震驚地發現,焦慮還是焦慮的,但貌似…好像…還不錯?
於是男女主關係突飛猛進,沒多久就在一起了。不過真正在一起之後才是渡劫的開始。雖然兩人事業有成,長相不接地氣,生理和心理都十分成熟,但真正相處起來,前任、與原生家庭的相處、經濟不對等而引發的爭執,愛與性,工作和感情如何平衡等問題層出不窮。普通情侶會遇到的各種奇葩問題他們一個也沒跑掉,該吵的架更是一架都沒拉下。
但值得注意的是,兩人吵架歸吵架,但總體上還是奔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去的。畢竟成年人的愛情還是要理智一些的,沒有冷戰,不故意曲解對方意思,爭吵過後還是願意坐下來溝通解決,意見不和也願意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就像池海秀問張載烈愛情只會帶來美好,心動、快樂、幸運一類的嗎?張載烈回答說應該還會帶來痛苦、失望、悲傷、不幸的吧。但同時也會賜予你擊敗這些的力量,這種程度才能算愛情。
但《沒愛》僅僅只是情侶相處指南麼?編劇盧熙京和導演金奎泰的野心遠不止於此,他們為這種愛情加上了一個限定,那就是如果我有精神疾病,你還會愛我麼?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陡增。精神疾病不再是隱晦的不可說,不再是集中在哪個犄角旮旯裡的精神病院孤獨死去。人們開始關注到這一群體,也開始正視自身。
男主張載烈的性格表面看上去十分正常,但奇怪的生活方式(睡浴缸)和偶爾的自殘行為(為根本不存在的韓江宇出頭,自己把自己打傷)十分令人心驚。他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和強迫症。因為小時候被繼父和哥哥長期家暴,失手捅傷繼父,親眼目睹母親縱火燒死還在掙扎的繼父,但母親患有解離症不記得了,他不想讓母親坐牢,於是指認哥哥是兇手。而張載烈能夠看到的韓江宇其實就是小時候懦弱無力反抗的自己,他的病發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我們重新回到原問題:如果我有精神疾病,你還會愛我麼?和普通人對精神疾病了解甚淺不同,池海秀作為精神科醫生,她肯定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精神疾病的治癒率非常低,長期服藥和症狀反覆會相伴一生。那麼她會怎麼做呢?
張載烈病發入院以後,她在短暫的迷失之後迅速振作起來,正常上班正常生活。愛情是治不好病的。於是她迅速的把這個問題拔高成如果伴侶有精神疾病我能做些什麼?
在治病過程中,池海秀作為伴侶要成為張載烈的依靠和肩膀,作為醫生雖不能參與診治,但還是依靠專業技能為其提供指導和陪伴。不可否認,張載烈的治癒離不開池海秀愛和陪伴,但編劇的高明之處則在於沒有無理地把這一切都歸功於愛情。
車禍失憶癌症這些狗血的韓劇橋段風靡一時,《沒愛》中雖然也有無法治癒的精神疾病,但劇情處理得更加小心細膩,社會秩序的穩定,醫療水平的進步都增加了每個人老死的機率。但就像感冒似的,心裡的疾病會隨時襲來,而如何讓更多的人關注自身和身邊人的精神狀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