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法學教育年度新聞正式揭曉

2021-01-12 騰訊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安傑

近日,2020年法學教育年度新聞正式揭曉。本次年度新聞評選面向全國法學院校和相關媒體徵集出24條候選新聞,由法學教育領域專家、相關媒體代表作為評委,經專家評審、媒體投票等流程最終選出。

據了解,中國政法大學自2005年攜手全國主要法學院校首次舉辦全國法學教育年度新聞評選活動,多年來在中國法學教育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評選展現各法學院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法兼修高素質法治人才,構建中國特色法學體系,服務全面依法治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2017年開始,該評選活動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立格聯盟」共同主辦。

製圖:羅琪

此次年度法學教育新聞分別為:

1、法學院校積極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機構,研究宣講習近平法治思想

2、中國政法大學承擔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重大課題結項

3、中國人民大學等法學院校全面深入參與民法典編纂等立法及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

4、王晨在北京部分高等院校調研時強調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推進涉外法治人才培養」

5、同心戰「疫」 三校說「法」 「五校連枝」 六校法學名家首推在線公益講座,法學院校積極行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6、服務全面依法治國 《中國司法文明指數報告2019》《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20》《全球治理指數2020報告》《國家治理指數2020報告》陸續發布

7、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在天津成立

8、10名法學「生力軍」獲評「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9、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共建中國政法大學

10、第三屆「二十一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11、浙江大學:「機器人律師」展現人工智慧魅力

12、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13、首屆「未來精英杯」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詳情如下:

1、法學院校積極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機構,研究宣講習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該中心是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成立的第一家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是國內經黨中央批准首批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機構」中第一個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的單位。

2020年12月20日,華東政法大學舉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理論研討會,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推進和提升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政基地建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研究。

2020年12月31日,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常委會審議批准了《關於成立中國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的請示》。

此外,2020年11月18日,為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西北政法大學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與「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

2、中國政法大學承擔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重大課題結項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並發表重要講話,委託交辦「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重大課題。中國政法大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學術擔當意識,集全校之力、匯學界之智,高質量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交出一份「中央滿意,學界認可」的合格答卷。

課題報告堅持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理論上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思想來源、實踐基礎和邏輯體系,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著力創新發展黨的法治理論。課題報告深刻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和法治體系,系統提煉法治建設的中國理念、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建設法治中國作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

2020年4月30日,在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政法大學作為法治人才培養的「母機」,高度重視法治人才培養工作,建立廣大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引導廣大青年人才參與實踐,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不斷拓展青年人才的發展平臺和路徑,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3、中國人民大學等法學院校全面深入參與民法典編纂等立法及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歷史時刻。作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以王利明教授為代表的人大法學院專家學者全面深入參與民法典編纂等重要立法工作,為民法典體系重大變革及民法典各編具體制度和規則的完善提供了大量立法建議、思想資源和理論支持。

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出品的民法典公益系列講座——《民法典開講》,從2020年5月28日至6月3日,連播12場,觀看人次突破了1000萬。

《民法典開講》一書即在此基礎上整理而成。全書旨在面向黨政幹部、社會大眾,全面解讀民法典對人們生活的意義和影響,共十二講。

中國政法大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制網、央視頻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自6月9日開始聯合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清華大學法學院自2020年6月16日起隆重推出民法典系列公益直播活動,多角度全方位闡釋民法典內涵,為推動中國民法典的國民教育貢獻清華力量。

4、王晨在北京部分高等院校調研時強調「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推進涉外法治人才培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2020年11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部分高等院校就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深刻、論述精闢、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研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用以指導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以更大力度紮實推進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調研期間,王晨先後來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觀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成果展,與師生代表座談。

5、同心戰「疫」 三校說「法」 「五校連枝」 六校法學名家首推在線公益講座,法學院校積極行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聯合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攜手戰「疫」說「法」,為疫情防控貢獻「法治智慧」。

據中國政法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攻堅期,法治是增強「社會免疫力」、提高「整體戰鬥力」的良方,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三校共同推出《同心戰「疫」 三校說「法」》專題,旨在集合3所學校的法學人才優勢,對戰「疫」期間發生的真實案例進行法理分析,普及法律知識,營造清新、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履行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

2020年2月16日21時許,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四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幾乎同時發出了「五校連枝!今天,我們一起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加油!」的文章,隨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也以「五校連枝!我在武漢接收來自『政法高校』的祝福」文章予以熱切回應。

在這場波及全社會的戰「疫」中,全國五大政法院校以多種舉措、各種途徑,展現出了屬於自己的「英雄本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為了滿足疫情防控期間法科生對學習專業知識的強烈需求,幫助各市場主體正確應對疫情帶來的法律風險、疫情下的突發法律問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13位法學名家於2020年3月5日攜手推出「法學大家公益系列講座」,通過教授加平臺面向全國免費直播。據悉,這是六校法學名家首次聯合推出在線法學公益講座。

6、服務全面依法治國 《中國司法文明指數報告2019》《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20》《全球治理指數2020報告》《國家治理指數2020報告》陸續發布

2020年10月18日上午,國家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在北京舉行《中國司法文明指數報告2019》新聞發布會。

「中國司法文明指數」(China Justice Index)是國家「2011計劃」和「雙一流」建設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開發的一種法治量化評估工具,為全國各地加強司法文明建設提供一面可供自我對照的「鏡子」。

2020年12月13日,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在上海發布《全球治理指數2020報告》。《報告》由政治學研究院與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完成。全球治理指數由「機制」「績效」「決策」「責任」四個部分和各項具體指標構成,旨在通過對全球數據的採集與測評,客觀衡量和反映世界189個國家對全球治理的參與和貢獻度。同月,研究院在上海發布《國家治理指數2020報告》。該指數旨在通過對世界各國數據的採集與分析,客觀評價全球192個國家的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020年12月6日,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在京發布《法治政府藍皮書: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20》。《報告》指出,6年來被評估城市的平均得分整體呈上升趨勢,在法治政府建設的一些核心環節和關鍵要素層面進步明顯,彰顯出地方政府依法治理意識和水平的不斷提升,但同時在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關係,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法治政府建設進入深水區。

7、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在天津成立

2020年6月17日,天津大學舉行首屆中國高校法學教育創新研討會暨天津大學法學院復建五周年座談會,發布《法學教育創新聯盟成立倡議書》,法學教育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全國若干知名法學院校發起,面向所有有志推動中國法學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高校開放,旨在建設成為全國高校探討法學教育機遇挑戰、共享法學教育改革創新經驗的平臺。

未來,聯盟高校將探索交叉融合的法學教育新模式,在法學的研究方向和專業設置上根據時代要求研究新內容,讓高校法學教育和前沿科學技術接軌,培養複合型人才;將依託現有平臺,強化實踐教學和國際交流合作能力,探索主題式實習,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8、10名法學「生力軍」獲評「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座談會於2020年12月9日上午在京召開,1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獲得者和20名提名獎獲得者受到表彰。

這1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獲得者均是近年來活躍在我國法學界的「生力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是:華東政法大學王遷、北京大學車浩、中國人民大學杜煥芳、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洪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陳柏峰、浙江大學胡銘、武漢大學秦天寶、清華大學聶鑫、中國政法大學慄崢、最高人民法院梁鳳雲。

「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活動是我國法學領域的重要獎勵項目,由中國法學會組織舉辦。該活動旨在發揮導向激勵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推動優秀法學人才脫穎而出,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中國國情的高水平法學家和專家隊伍。

9、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共建中國政法大學

2020年12月下旬,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籤發《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共建中國政法大學的意見》(教高函〔2020〕9號),決定共建中國政法大學。根據意見內容,部市雙方通過建立共建協商機制,定期組織工作互訪交流,研究提出共建工作的意見建議和具體措施,切實加強對中國政法大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校園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領導與支持。

10、第三屆「二十一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第三屆「二十一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於2020年10月2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在論壇上發表視頻致辭。

「二十一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於2000年首次舉辦。本屆論壇上,來自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外大學法學院和國內法學院校的院(校)長與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圍繞文明轉型時期的法學教育等進行交流。

11、浙江大學:「機器人律師」展現人工智慧魅力

2020年12月4日晚,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阿里巴巴達摩院語言技術實驗室、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共同舉辦的「法『智』未來:法律人工智慧挑戰賽」在浙江大學舉行,該比賽是我國首個法律合同審查人機挑戰賽。

從比賽結果來看,值得關注的是,人機組整體高於機器組,機器組整體高於人類組。

D組帶隊律師、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汪凌萍說:「比賽中,在AI審查後的基礎上,我們再做疑難問題的處理,兩者協作可以大大提高合同審核等法務工作效率。」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面對以智能化為核心驅動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機器革命的疊加融合進程,法學將在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等顛覆性科技的加持下,加快創新範式的轉型,在主動應變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浙大聯合達摩院在國內率先舉辦法律人工智慧人機挑戰賽,不僅將為人機協同開展合同審查等法律實務處理提供新的啟示和思考,也必將以人工智慧賦能法學發展的一小步推進我國法治建設的一大步。

12、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2020年11月22日至24日,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賽終評舉行,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的「眾裡『詢』他千百度——北京大學法律諮詢志願服務」項目脫穎而出,榮膺金獎。

據了解,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採取「線上與線下聯動、定點與流動結合」的模式,致力於為普通民眾提供免費而高質量的法律諮詢服務,針對常見民事法律糾紛提供法律建議、普及法律知識、增進法治認同。「七五普法」以來,協會共開展校內定點諮詢逾600次,在北大周邊7個社區設立「流動普法諮詢站」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法律諮詢服務逾150次,累計接待案件諮詢1400餘例。多種線上渠道全年有志願者提供法律援助,當事人在受案48小時內可得到完整答覆。

13、首屆「未來精英杯」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20日,第一屆「未來精英杯」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頒獎儀式暨第二屆大賽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大賽於2019年8月舉行啟動儀式,初審共收到來自全國高校的論文1875篇,超過2000名青年學子參賽,最終確定特等獎1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24名、優秀指導獎3名和優秀組織獎5名、優秀獎30名。

會上,大賽組委會秘書長、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屈茂輝發布《法科學生寫作能力分析報告—基於第一屆「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的分析》(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從獲獎作品來看,法律本科學生表現出較好的寫作能力,思想敏銳。研究議題相當多元,涵蓋面廣,緊跟時事。

報告同時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科素質和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解決實踐問題能力不足;閱讀視野有限、同質性嚴重,不同院校學生在讀大致相同的文獻,學術視野不開闊;寫作技巧粗疏,對於寫作規範較為陌生;問題意識不強,宏觀把握和微觀分析都有待提高。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席鋒宇 常煜 羅琪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揭曉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黃京2020年12月31日,由湖南教育電視臺、湖南教育政務網、湘微教育以及中國教育報刊社湖南記者站共同評選的2020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揭曉,現予發布。【2020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1.習近平考察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9月16日、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考察了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在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習近平察看學生餐營養搭配和食品安全。
  • 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度新聞,由你來定!
    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度新聞四、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進行防疫抗疫不放鬆,教育教學不停擺。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精準有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和開學複課工作,確保了開學期間常態化疫情防控、教育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有序運行。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度新聞五、學校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系列活動
  • 2019年度全國前50家律所排行榜!附法學專業院校排名
    TOP3.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是一家傳統與新型管理模式相結合的合夥制律師事務所,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之一,律所成立於1994年。截止到2019年7月,京師北京總部執業律師人數已經突破1231人,全國員工總人數達5000餘名。
  • 工院動態|我院2019年度十大新聞(事件)揭曉
    經過全院網絡投票、專家評議、學院黨委審議,學院「2019年度十大新聞(事件)終於揭曉啦!十大新聞(事件),一個個難忘的瞬間,是工院人努力奮進的年度記錄,也是工院人團結實幹的逐夢印記。2020,我們來了,工院人已經揚帆起航。
  • 「研究生年度教育評選」榜單揭曉 重慶郵電大學榮獲2020年度研究生...
    中國教育在線重慶站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研究生年度教育評選」榜單揭曉。重慶郵電大學在2020年研究生教育及招生宣傳工作中憑藉探索與創新,在同類院校評選中榮獲「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宣傳優秀組織獎」。
  • 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評選活動期間,全校上下廣泛參與,宣傳部、新聞中心從全年的校園新聞中進行推薦,在充分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最終遴選出20條新聞作為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候選新聞,送各部門、各單位投票,學校官方微信同時組織網上投票活動。
  • 2020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評選啟動
    2020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正式啟動。請看小編為大家詳解評選具體細則。【評選條件】1.重點面向基層一線,突出人物的教育性、新聞性和年度性。推薦表可從上海教育新聞網(www.shedunews.com)專題頁面下載。推薦表及相關材料寄送至「2020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地址:中山南二路151號11樓《上海教育》編輯部;郵編:200032;聯繫人:亓大梁;電話:33393553)。
  • 天學網榮獲網易新聞「2020年度用戶信賴教育品牌」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天學網最新資訊 > 正文 天學網榮獲網易新聞「2020年度用戶信賴教育品牌」
  • 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作品揭曉 見證年度文物輿論焦點
    作者:文宣近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舉辦的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結果揭曉(名單附後), 62篇(組)作品脫穎而出,獲評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媒體記者參評踴躍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工作自2020年12月20日啟動,截至2020年12月28日,共收到38家媒體73個媒體平臺230餘名記者申報的184篇(組)參評作品。
  • 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成功召開
    12月20日,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的律師與律師法」。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院長劉瑞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律師法學教研室主任王進喜,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汪習根,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西民族大學地方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廖斌
  • 研究生年度教育評選——北華大學榮獲「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宣傳...
    中國教育在線 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研究生年度教育評選」榜單揭曉。  北華大學在2020年研究生教育及招生宣傳工作中憑藉探索與創新,在同類院校評選中榮獲「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宣傳服務創新獎」。
  • 2019年度全國晚報優秀新聞照片評選揭曉 《洛陽晚報》多件作品獲獎
    記者昨日從中國晚報攝影學會獲悉,2019年度全國晚報優秀新聞照片評選日前在山東濱州揭曉,《洛陽晚報》多件作品獲獎。  記者昨日從中國晚報攝影學會獲悉,2019年度全國晚報優秀新聞照片評選日前在山東濱州揭曉,《洛陽晚報》多件作品獲獎。
  • 煙臺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事件出爐!
    讓我們跟隨十大新聞事件一起回顧2020、展望2021。新的一年,我們篤定從容,這其中有邁進新一年的豪情滿懷,有踏上新徵程的壯志澎湃,更有擔起學校發展新目標的勇往直前和奮發作為。2021,我們來了,煙大人已經迎風揚帆。
  • 2020年度全國十大教育政策 | 年度盤點
    中國教育新聞網2020年度盤點  不知不覺中,我們進入了2020年的最後一周。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教育系統而言,也有裡程碑的意義。  歲末回首,2020年,哪些教育政策推動教育變革?哪些教育事件與我們息息相關?哪些教育熱詞留下時代烙印?
  • 「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郭玲 中山報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小康》雜誌社一直在尋找「中國夢」的踐行者,致力於把中國人在實現全面小康徵程中的各種故事講述出來
  • 2020年度法治人物來了!
    20年,我們見證了年度法治人物的櫛風沐雨;20年,我們見證了法治中國舒展美好畫卷。2020年12月4日,第7個國家憲法日,「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把故事寫成歌、把感動譜成曲、把敬意賦成詩,帶著20年的風採與底蘊,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央視社會與法頻道(CCTV-12)正式揭曉!
  • 2019年廣西法學教育研究會年會暨廣西法學教指委會議在玉林師範...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28日,廣西法學教育研討會2019年學術年會、廣西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在玉林師範學院東校區圖書館一樓視聽室舉行。  藍晨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廣西以法學學士、碩士教育為主體,法學專業教育與法律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法律教育體系已經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需要,但是仍存在培養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等不足。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教育法學試題真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教育法學試題真題課程代碼:00453《強迫教育章程》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頒布於A.1980年 B.1985年C.1990年 D.1995年3、行政法規是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頒布的A.法律文件 B.規範性文件
  • 2020年「青島教育大事」揭曉 全市共組建65個教育集團等20個事項獲選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於甜甜 青島報導  2020年,青島市教育局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統籌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工作
  •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獲2020年度最具網絡口碑高校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榜樣力量——2020年度教育盛典」評選獲獎名單揭曉,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榮獲「2020年度最具網絡口碑本科高校「榮譽稱號。  「2020年度最具網絡口碑高校」榜單,基於中國教育在線口碑系統所採集的全網超過千萬以上信息源,對評價信息通過篩選、賦分加權綜合分析得出,並綜合學校融媒體平臺上宣傳報導數量以及閱讀量等相關指標,最終評選出各省(市/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