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誦此經可消業障、開智慧、去除身心毒、環境毒、癌症等病症,乃至有祈雨、止雨之功德,只要聽聞咒音、翻閱經書,即得感應,而持誦此經最大的特色就是「感應迅速」,同時,不需師傳,有心誦經即得釋尊親為灌頂。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出自中華大藏經第一輯一0三七、七四六0,為唐朝三藏法師不空所譯,屬於密部,計上中下三卷,與「仁王經」、「護國界主經」並列為「護國三大經」。
關於佛陀說修此孔雀經法的緣起,據此經上記載指出,佛陀在世時,有位莎底比丘於砍柴之際,被大黑蛇咬傷,命在旦夕,阿難見狀,請佛救護,佛告訴阿難:「我有摩訶摩瑜利(大孔雀)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獲得安樂」,莎底因阿難為其持此法而苦毒消散,身得安樂。
此經由北市龍雲寺賢頓老和尚拈出。六十三年四月間,苗慄苑裡慈光寺的慧寬法師身患重疾,生命危險,賢頓老和尚教其發心課誦此經,並說其病若因此仍不癒,老和尚自己也不必再出家了,結果慧寬法師讀誦之後,果然不久就痊癒了。當時見如長老看到這種情形後,即向賢老請法,志宏此法,以拯救眾生苦厄。
由於此法屬於密法,對於是否必須經過灌頂才得修此法的疑問,見如長老指出,經中廣說此經咒有除諸病惱害,一切恐怖災禍之威力,勸令阿難普告四眾等受持流通。由於此經無師傅,加上經文所述,見如長老說,凡有心持誦者不需師傅,誦經即得釋尊親為灌頂。
受持孔雀明王經咒之功德
在唐朝義淨譯的「佛說大孔雀王咒經」序中云:「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者牟尼大仙之靈言也,總持真句悲救要門,綰悉地之玄宗,息波瀾之苦海,二十八部之神眾同誓護於斯經……」,說明此經在當時眾經中之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弘法大師在「奉為國家請修法表」中亦提及此經,而與「仁王經」、「守護國界主經」鼎足為三,認為此三經是:「佛為國王特說此經,摧滅七難,調和四時,護國護家,安己安他,此道妙典也。」此經融會顯密,易學易誦,卷帙適中,感應迅速是其特點。
「明王經」卷上佛告阿難云:「若有人一心受持讀誦此孔雀明王陀羅尼者,我不見有天龍鬼神能為惱害,若為惱害者,還至本處,彼類不容入眾,若有違此佛母明王真言,越界法者,頭破作七分,猶如蘭香梢。」足見此經咒威力之一般。
佛徒讀誦孔雀明王經咒,大抵皆為除病消災,因為經中明言有此功能德用,本經卷下雲若有人稱念明王名者,便護自身,及護他人,重罪減輕,輕罪自然得脫;不被王賊,水火惡毒、刀杖之所侵害,人天鬼神,無敢違越,睡安覺安,離諸恐怖,福德增長,壽命延長……唯除宿世定業,必受報者,但讀此經,必獲應效。
又「孔雀明王儀軌」云:「若諸世間所有災禍逼惱、刀兵饑饉亢旱疾疫、四百四病憂惱鬥諍及八萬四千鬼魅嬈惱有情……若依此法轉讀是經,一切災難皆得消除,所有願求隨意滿足。」
據國內對梵唄極有研究之見如法師表示,本經為臺北龍雲寺賢頓老和尚昔時參訪大陸名剎,自福建鼓山寺請來明版大字摺疊本,曾影印流通多次,提倡讀誦者,賢者亦為第一人,且每多感應。
此外,此經卷末云:「若天旱時及雨澇時,讀誦此經,諸龍歡喜,若滯雨即晴,若亢旱必雨,令彼求者,隨意滿足。」本經卷上之末有「祈雨讚」:田疇龜坼 旱魃為殃 城市高樓並大廈 無水苦難挨 適時瓊漿 徧界獲清涼│甘露王│因此,古來多有讀誦此經以祈雨者,且多有感驗。
請常唸 孔雀明王根本咒 唵 摩宇羅 訖蘭帝 娑縛訶(此為短咒)
Om Mayura Kramte Svaha
大正藏密教部─《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佛母大孔雀明王力,能除一切諸毒令毒入地,令我及諸眷屬皆得安隱。人毒、人非人毒、藥毒、咒毒,如是等一切諸毒,願皆除滅。令我及諸眷屬,悉除諸毒,獲得安隱,壽命百年,願見百秋。』
「孔雀明王」乃「佛母大孔雀明王」之簡稱,為大日如來(毘如遮那佛)所示現。祂有別於一般明王威嚇忿怒之相,而是顯得慈悲、莊嚴、寂靜、凝定!若能多持誦此《孔雀明王咒》,可轉乖戾成祥和、轉鬥爭成禮讓、轉病痛成健康、轉娑婆成淨土!
來源:【佛音時報記者傅敏敏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