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招牌上,「賀家土店」「賀嘉土店」兩種寫法都有(見習記者 廖智勇 攝)
「街道辦事處叫做賀家土,路牌和公交站又叫賀嘉土,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住在哪裡。」近日,一位家住賀家土的市民撥打晚報熱線28829110詢問。位於神農公園附近的這個地方,到底是叫賀家土,還是叫賀嘉土,作為老株洲的你,怎麼看?
賀家土還是賀嘉土?地名「打架」
位於神農公園附近的賀家土,是株洲有名的老社區,賀家土的夜宵和炒貨,與很多老株洲人的味蕾,都有過不止一次美妙的邂逅。不過這裡究竟是叫「賀家土」,還是「賀嘉土」,還真成為了當地居民的困擾。
前幾天,記者在賀家土走訪發現,賀家土街道辦事處以及下轄社區,都是以「賀家土」命名;而賀嘉路路牌、公交站牌、轄區派出所,則又是以「賀嘉土」來命名。至於賀嘉路兩旁的商鋪,有些店鋪招牌上寫的是「賀家土店」,有些則寫的是「賀嘉土店」。
那麼到底是「家」還是「嘉」呢?市民政局有關專家給出的答案是——賀家土。
推進道路命名標準化、規範化
記者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了解到,2017年,市民政局印發《株洲市地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來,一直在推進道路命名標準化、規範化工作。目前,市內的一些道路已經完成更名工作,例如「淥江路」更名為衡山路;「太子路」更名為「楓溪路」。
原則上,新區道路以我國的山川河流命名,例如天元區長江路、黃河路等。而老區道路則以保留歷史文化底蘊為準則。例如,從江西遷來的賀氏大家族曾在株洲境內立過祠堂,賀家土地名因此而得名。
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科長高章明表示,他會責成蘆淞區民政局,與市政、公安以及公交公司等相關部門進行協商,將賀家土地名不規範、不統一的情況儘快更正過來。(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廖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