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早就意識到,雲服務是一個高成長、高門檻的大賽道,高手雲集,只有靠創新、啃硬骨頭才有可能打贏這場仗。
撰文 | 藍洞商業 郭朝飛
2020年的最後一天,百度股價猛漲,市值超過700億美元,相較年初翻了一倍。
百度正在以二次創業的心態,為未來戰鬥。百度 CTO 王海峰承認,2020是充滿不確定性的變局之年,百度 AI 的2020是實幹之年。
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在搜索與移動生態之外,百度藉此找到雲與AI這個新的支點。
百度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其總營收為282億元,實現淨利潤137億元,利潤率達到46%。這主要得益於百度智能設備、智能雲及智能交通在內的AI業務延續了此前的增速。
2018年以來,為了加速百度AI產業智能商業化落地,百度在戰略、組織、人事方面多次調整。即將過去的2020年,百度智能雲依然在不斷調整作戰狀態。
2020年5月,王海峰公布百度智能雲新的業務架構,包括三層:底層的百度大腦,通用的基礎雲平臺、AI中臺、知識中臺等中間層,面向各行業的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百度智能雲的戰略是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重點布局智慧金融、智能客服、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四大賽道。
第三季度,百度AI新業務穩健增長,特別是在智能雲領域,憑藉領先的AI解決方案形成了差異化發展路線。
這種差異化,2020年12月,王海峰將其總結為「雲智一體」。
智主要是百度大腦,這是百度過往積累最厚的地方。百度大腦的基礎底座是名為飛槳的深度學習平臺。飛槳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2016年正式開源。目前,其累計開發者數量265萬人,服務企業10萬家。
雲智一體是百度智能雲與阿里雲、騰訊雲等對手的最大差別。2017年前後,百度開始點狀AI商業化落地開始,就是將AI與雲結合,通過雲輸出AI能力。
在雲與AI的相互配合下,百度第二增長曲線逐漸清晰。
機器也「活到老學到老」百度智能雲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AI這個抓手的積累程度與落地規模。
當前,很多公司,無論大小都在標榜自己的AI能力。巨頭往往言必稱,具備從晶片、算法、算力到數據等多方面的AI能力。比如,百度有百度大腦,阿里有達摩院,騰訊有AI Lab、優圖、WeChat AI等三大人工智慧實驗室。
此前,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接受「藍洞商業」採訪時坦言,現在基礎AI的算法門檻已經大幅降低,基於深度學習框架和或者平臺把自己的一些算法構建出來變得容易很多。百度AI核心競爭力與壁壘主要表現在核心技術積累、持續應用打磨、多技術融合創新等方面。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新基建領域(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以百度、國家電網、騰訊、平安科技、華為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有效推動了人工智慧技術落地應用。
其中,百度在語音技術(1334件)、智能問答(370件)、汽車自動駕駛(973件)、知識圖譜(673件)、智能地圖(1433件)等多個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均排名國內企業首位。
經過10年的發展,百度大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體系,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平臺層與AI安全。2020年,百度大腦6.0在核心技術和支撐產業應用兩方面全新升級,正成為「AI新型基礎設施」。
一方面,百度大腦6.0具備「知識增強的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能力。有了結合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知識增強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人工智慧不僅能具備知識,還能持續學習,像人一樣「活到老學到老」。
另一方面,百度大腦6.0「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也持續升級,飛槳與百度崑崙AI晶片的軟硬一體深度適配,讓百度大腦更高效地支持AI工業化大生產,幫助產業智能化發展提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更有影響力的深度學習框架是谷歌的TensorFlow與Facebook的PyTorch。
在吳甜看來,深度學習框架的定位是底層基礎軟體,就像OS,可以將之理解為智能時代的作業系統。深度學習框架和平臺向下連接硬體,向上承接應用,幫助開發者便捷、快速訓練出適用的AI模型,最終用在各個AI業務場景當中。更重要的是,圍繞深度學習框架會形成共生共贏的AI生態,對比當年實力強大的Wintel聯盟,就可想像其價值。
2020年,飛槳實現了「動靜統一、軟硬融合」的全面更新。硬體上,飛槳目前已適配22種晶片型號,覆蓋15家硬體廠商,對國產硬體的支持超過TensorFlow和PyTorch。軟體方面,動態圖功能升級實現了動靜態的結合,讓用戶更容易開發模型。全面升級的API體系,對開發者更加友好。
用王海峰的話說,「開源開放已經成為驅動技術創新和加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
最近,飛槳發布升級了包括PaddleHelix螺旋槳生物計算平臺在內的8項助力產業智能化的平臺工具。拿PaddleHelix來說,其先期會對工具集進行開源,提供多項新藥研發、疫苗設計環節的核心能力,幫助生物信息學、計算機交叉學科背景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合作夥伴,更便利地構建AI算法模型。
來自百度的數據顯示,當前飛槳支持超過140個產業及開源算法,累計開發者265萬,服務企業10萬家,基於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產生了31萬個模型。在城市、工業、電力、通信等很多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都有飛槳在發揮作用。
一場長期戰爭正是有以百度大腦為核心而形成的「AI新型基礎設施」,百度AI得以在多個領域進行應用實踐,尤其2020年面對疫情,其在多領域助力復工復產。
比如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百度與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合作,聯合設立「中國CDC應急技術中心-百度基因測序工作站」,為工作站提供一整套最先進的基因測序設備。百度開源的線性時間算法Linearfold,提供了世界上現有最快的RNA二級結構分析網站,Linearfold算法可將此次病毒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節省了兩個數量級的等待時間。
6月11日,在百度AI技術支持下,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應急技術中心在接收樣本10個小時後,完成了北京四個病例樣本的全基因組測序,為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AI廣泛應用為百度商業化落地提供了土壤。不過,數位化與智能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行業信息化、數位化水平不同,一些行業尚不具備商業化條件。
因此,百度AI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標準,包括要有好的前景、有商業模式、有產品、帳期合理等。目前,百度智能雲主要聚焦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等重要領域,並在TMT、文娛、教育等賽道有重要布局。
在智慧城市領域,百度智慧城市參與了北京海澱「城市大腦」建設,幫助海澱區發現、提煉城市潛在運行規律,提供全局協同的決策依據,支持管理與服務。比如在渣土車綜合治理中,實現對渣土車精準識別,每天處理100萬張過車數據,高峰時期發現渣土車9000多輛,識別準確率95% 以上。
同時,藉助深度學習算法,針對渣土車行駛軌跡進行預測分析,準確率超過60%,全面提升渣土車管理能力,有效解決了渣土環境汙染問題,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金融領域,此前,百度與浦發銀行共同打造的業內首個「金融數字人」,作為AI銀行客戶經理,提供專業貼心、千人千面的服務。
目前,百度智能雲打造的能夠自動化完成業務處理的數字員工已在75家企業落地,助力企業運營效率提升50%以上;零售金融科技產品在28家落地,覆蓋信用卡營銷、信貸風控、保險反欺詐等核心場景。
這些AI商業化落地,反映在了百度財報中。正是得益於智能雲業務收入攀升,2020財年第三季度,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4%。
可以預計,如無重大變故,在此後的財季中,百度智能雲的收入會越來越多,AI與雲成為百度搜索之外,一個真正的新支點。
百度智能雲具備獨特的產業生態優勢,擁有AI端到端的全棧布局,擁有中國最大的AI開放平臺和開發者社區,開放270多種AI能力,服務超過200萬開發者,日調用量突破1萬億。這是其認準的關鍵賽道,不管是未來3年還是5年,都要持續、堅決地去投入。
同時,百度也意識到,雲服務是一個高成長、高門檻的大賽道,高手雲集,只有靠創新、啃硬骨頭才有可能打贏這場仗。
正如王海峰在年尾所說,「2020,百度AI的實幹之年繼續自己的特色之路:持續創新突破,探索科技前沿;自主可控、開源開放,夯實軟硬一體 AI 大生產平臺,打造 AI 新型基礎設施;雲智一體,使能行業,賦能生態,加速產業智能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