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是我們創造的未來裡,突如其來的波折。
大到整個世界,小到每個個體,都在經歷與疫情的頑強鬥爭,都在為復工復產、發展經濟而不懈努力。
2020年上半年,百度 AI 作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步履堅定,在喧囂中快速成長。或許以下兩個角色,可以詮釋百度 AI 的價值:
一、戰「疫」大旗下的科技奇兵:疫情來襲,百度 AI 第一時間發揮了科技的戰鬥力。病毒研究、時空大數據、AI 測溫、智能外呼、AI 問診、疫情防控機器人等一系列智能產品和服務,幫助疫情防控更精準、高效、更有溫度,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不可忽視的科技力量。
二、新基建浪潮裡的中堅力量:新基建浪潮中,百度 AI 是當之無愧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為各行各業輸送產業智能化變革的新動能。基於百度大腦 AI 大生產平臺和百度智能雲,百度業務高質量發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能製造等業態加速壯大。
2020年上半年,百度 AI 持續創新前沿技術的銳氣、夯實 AI 大生產平臺的堅定、踐行社會責任和使命的初心,厚積薄發,在大時代的關鍵時期,成為助力產業智能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力量!
——百度CTO王海峰
戰「疫」新力量,科技為更好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社會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都按下了暫停鍵,給社會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同時,我們看到,AI、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已經成為疫情防控中衝在前線的新武器。1月26日,百度火線宣布成立總規模3億元的疫情及公共衛生安全攻堅專項基金。百度 AI 第一時間形成戰鬥力,快速落地一系列智能產品和服務,幫助疫情防控、規避傳染風險,助力復工復產,讓全社會感受到「科技為更好」的力量。
1. AI 加速新冠病毒研究,百度與中國疾控中心聯合戰「疫」
自疫情爆發以來,百度一直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密切合作,以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助力中國疾控中心監測疫情發展態勢、研判防疫科普需求,開發定製化的病毒 RNA 二級結構分析工具等,支持疫情防控和病毒研究工作。新冠病毒研究方面,百度與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合作,聯合設立「中國 CDC 應急技術中心-百度基因測序工作站」,已為工作站提供一整套最先進的基因測序設備。例如,百度開源的線性時間算法 Linearfold,提供了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二級結構分析網站,Linearfold 算法可將此次病毒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節省了兩個數量級的等待時間。此外,百度推出的全球首個 mRNA 疫苗基因序列設計算法 LinearDesign,專門用於優化 mRNA 序列設計。最快僅16分鐘可優化 mRNA 疫苗序列穩定性 ,大大提升蛋白質表達水平。這意味著,我們有效解決了 mRNA 疫苗研發中最重要的穩定性問題,從而加速疫苗研發速度。6月11日,在百度 AI 技術支持下,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應急技術中心在接收樣本10個小時後就完成了北京四個病例樣本的全基因組測序,為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2. 百度地圖時空大數據支持疫情防控決策,全程守護出行
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新冠肺炎疫情,百度地圖基於時間和空間的數據成為反映疫情發展態勢的關鍵。疫情發生後,百度地圖 AI 時空大數據全速無延時響應,推出遷徙大數據平臺、實時路況平臺為國家防控部署提供重要數據參考;及時上線發熱門診地圖、疫情小區地圖、核酸檢測機構查詢等多項功能,多效「組合拳」助力抗疫群防群治;後疫情階段接連推出復工地圖、復工返程攻略,推動復工復產有序進行,輔助社會恢復常態。為促進疫後消費提振、激發市場活力,百度地圖與上海市消保委共建「2020體驗上海」活動,用 AI 開拓消費體驗場景的新「種草」方式。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全國實時路況平臺,自上線以來已累計提供超25億次服務。截至2月24日,百度地圖「疫情小區」專題地圖累計查詢次數近1億次。
3. AI 測溫,兩個月檢測2700萬人次
測溫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為解決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大人流量場所的測溫問題,百度推出 AI 測溫系統。基於 AI 圖像識別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百度 AI 測溫系統解決了佩戴口罩及帽子造成的面部識別特徵較少的問題,用非接觸、可靠、高效且無感知的方式,在單人通道順序通行條件下可以每分鐘對逾200人進行體溫實時檢測,讓乘客不用停留即走即測。2月2日,百度 AI 測溫系統在海澱清河高鐵站正式上崗,應對返京客流高峰人群的測溫難題。AI 測溫已在全國近百處公共場所落地部署,落地兩個月內就累計檢測2700萬人次。
4. 智能外呼,支持基層隨訪500萬次
在疫情防控中,通過基層社區居民排查,快速摸清健康情況和流動情況成為防控的關鍵。1月28日,百度緊急推出針對疫情防控的智能外呼平臺,一秒可呼出1500個電話,通過外呼電話排查流動人口、本地居民、並對特定人群進行通知工作,通話後外呼平臺將通話內容錄入資料庫,生成分類統計報告。截止4月15日,百度智能外呼平臺共撥打超過500萬通電話,累積通話時長達3萬小時以上。機器替代人工外呼,大大緩解了疫情信息採集和通知的工作壓力,有效助力了各級機構的防控力度。
5. AI 問診每日調用近萬次
疫情相關的在線諮詢需求激增,2月4日,百度靈醫智惠緊急推出「智能諮詢助手」,包含常見問題解答、標準化預問診路徑、在線醫生諮詢輔助三大模塊,向在線健康諮詢平臺、政府疫情防控平臺、網際網路醫院等提供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的平臺免費開放 API 接口,極大緩解在線諮詢平臺的人力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指導大眾做自我排查和居家隔離,能夠避免公眾在醫院的聚集,減少人群中交叉感染,每日調用近萬次。
6. 疫情防控機器人落地30多家醫院、機構
如何避免醫患人員交叉感染、減緩一線醫護人力壓力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大挑戰。百度攜手東軟,推出集測溫防控、醫護助理、無接觸配送和消毒巡檢為一體的機器人戰疫解決方案,馳援抗疫一線。目前產品已經在企業辦公大樓、機場航站樓、政務大廳、醫院門診和住院部等三十多個公共場所投入使用,以科技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此外,百度 AI 還有很多針對疫情防控的落地舉措:百度大腦發布「AI 開發者戰疫守護計劃」,免費向開發者、企業、機構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和線上 AI 培訓課程;免費開源業內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廣大開發者用幾行代碼即可快速上手,免費調用;百度翻譯免費開放醫療領域定製化翻譯,向大眾免費開放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多個垂直領域翻譯引擎;百度智能云為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提供雲計算支持,為全國近1.8億中小學生,1千萬老師提供優質在線學習資源;百度 Apollo 對服務疫情防控的企業免費開放低速微型車套件及自動駕駛雲服務;百度企業智能遠程辦公平臺如流對外開放,免費為湖北等疫區企業提供高清音視頻會議、企業雲盤、企業 IM 和應用中心平臺等多項服務;百度飛槳助力連心醫療打造基於 CT 影像的肺炎篩查與病情評估 AI 系統,幫助基層醫療人員大大提升診斷、救治能力,減輕壓力,等等。
AI 新基建技術與生態繁榮
但有危險的地方,也有生機在成長。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也讓社會充分意識到新的科技和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新基建」成為我國「疫」後經濟重建的核心。百度 CTO 王海峰表示:「新基建將成為中國未來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是其關鍵技術支撐。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將以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和實踐經驗助力新基建提速,促進人工智慧更快落地,讓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百度 AI 在危機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加大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6月11日,百度 AI 新基建版圖亮相。百度正在依託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晶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 AI 技術基礎設施,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目標是成為中國新基建 AI 服務最大提供商。
1. 全球 AI 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萬件,中國第一
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排名中,百度以5712件位列第一。2020年5月28日,百度全球 AI 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萬件,其中中國專利7000多件,位列中國第一,並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自動駕駛四個細分領域排名國內第一,展示出 AI 新基建領軍者深厚的技術底蘊和蓬勃的創新能力。2020年1月,《哈佛商業評論》發布「2019年全球 AI 公司五強」榜單,百度名列全球第四。
2. 百度大腦在賽事接連奪冠,AI 核心技術持續領先
2019年,百度大腦全面升級為5.0,成為支撐產業智能化、軟硬體一體的 AI 大生產平臺。在算法突破和計算架構升級的基礎上,百度大腦5.0進行算法、計算架構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打通人工智慧產業化應用落地的全部流程,實現了 AI 技術的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由此,企業和開發者不用重複「造輪子」,能夠直接將 AI 技術應用於行業場景,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基於領先的算力、數據和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百度大腦的語音、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 AI 核心技術持續創新,世界領先。
2020年,百度在核心賽事和頂級會議上接連取得佳績:28篇論文被 AAAI 2020收錄,較 AAAI 2019的15篇入選成績提升近一倍;22篇論文入選計算機視覺領域「奧斯卡」 CVPR 2020,一舉拿下8項挑戰賽世界冠軍,涵蓋全視覺領域;11篇論文被國際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學術會議 ACL 2020錄用;百度基於飛槳平臺自研的知識增強的語義理解技術與平臺文心(ERNIE)連拿全球規模最大的語義評測比賽 SemEval 五項世界冠軍,提出業界首個基於場景圖知識增強的多模態預訓練模型ERNIE-ViL,在多項典型多模態任務上刷新世界最好效果,並登頂多模態領域權威榜單 VCR,獲得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最高獎項 SAIL 獎(Supe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
截止到2020年6月,百度大腦 AI 開放平臺已經開放了250多項領先 AI 能力,服務超過190萬開發者,日均調用量突破1萬億次,語音、人臉、NLP、OCR 調用量中國第一,是業內最全面、最領先、服務規模最大的 AI 開放平臺。
3. 飛槳公布全新全景圖,持續技術升級與產業融合
飛槳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集深度學習核心框架、基礎模型庫、端到端開發套件、工具組件和服務平臺於一體,於2016年正式開源。多年來,飛槳作為引領中國深度學習技術發展的「頭雁」,面對中國大規模產業智能化升級需求,持續降低技術開發門檻,縮短升級轉型周期,大力推動人工智慧進入工業大生產。在2020年上半年,人工智慧應用需求驟增,同時掀起「新基建」熱潮,飛槳持續進行技術升級與產業融合,以更好滿足開發者、企業、產業與國家層面的需求。
5月20日「WAVE SUMMIT 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上,飛槳公布了最新的全景圖,帶來35項全新發布和重磅升級,在用戶群體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攀升。截至目前,飛槳已經凝聚了194萬開發者,服務8.4萬家企業,創造了23.3萬模型,是國內最領先、服務開發者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開源開放深度學習平臺。
同時,飛槳在持續向農林、醫療、工業製造、消費類電子、電力能源、交通、環保等領域落地實踐,打造大量標杆性案例,並致力於深度學習人才的教育、培訓、賽事、認證和就業。
4. 百度智能雲戰略架構全新升級,推動產業智能化
作為百度 AI 的重要承載者和輸出者,百度智能雲在技術和落地應用方面受到多方面認可。美國調研機構 IDC 報告顯示,在公有雲市場,百度智能雲的 IaaS 增速達到75.5%,IaaS+PaaS 增速超過了80%,整體領先於行業水平。百度智能雲目前穩居國內雲廠商第一陣營,這離不開其強大的 AI 能力,在 IDC 2019 中國 AI 雲服務市場廠商評估中,百度智能雲的 AI 能力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
2020年5月,百度智能雲全新戰略升級為「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目前,百度智能雲業務已經遠遠超越了基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構成了智能雲新的業務基礎。人工智慧是百度的優勢所在,也是服務客戶的抓手。為了更好地執行新戰略,百度智能雲對業務架構進行了調整。新架構分為三層,底層是百度大腦,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和安全,是百度核心技術引擎;中間是平臺,包括通用的基礎雲平臺、AI 中臺、知識中臺,以及針對場景的平臺和其他關鍵組件。基礎雲平臺擁有100T級別帶寬,近千個邊緣節點。AI 中臺能幫助企業搭建自己的 AI 平臺,讓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快速、高效地實現 AI 解決方案。知識中臺可以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識生產、組織和應用能力,滿足業務場景智能化的需求,解決大多數企業缺乏構建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痛點;最上層是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可以賦能各行各業。
5. 2030年雲伺服器超過500萬臺,持續強化數據中心
6月19日,百度宣布加大新基建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將使得百度的數據中心更加強大,更好地滿足各行各業產業智能化升級中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目前,百度智能雲數據中心已經覆蓋國內外10多個地區。2019年底的一個月時間內,百度就有三個超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分別在山西陽泉和河北保定開工。在這三大新的超級雲計算中心建成後,將擁有超大型神經網絡、超大規模高性能計算集群,擁有世界領先的基礎設施技術架構。2020年6月1日,百度雲計算(陽泉)中心項目二期順利封頂,比原計劃提前20多天。
6. 中國自研,百度崑崙晶片在工業領域大規模應用
在晶片方面,百度自主研發的百度崑崙晶片、百度鴻鵠晶片,正在為新基建提供安全可控的算力支持。百度曾在 HotChips 大會上發表3篇論文,是國內在該會議發表論文最多的單位。3月15日,百度崑崙晶片正式在工業智能質檢設備上部署上線,為工業領域的智能化升級再添新動力,成為首次在工業領域大規模應用的中國自研 AI 晶片。
7. 百度入選2020全球十大量子計算公司
2020年4月,《Analytics Insight》雜誌公布了2020全球十大量子計算公司名單,其中包括埃森哲、亞馬遜、谷歌等各領域巨頭企業,中國公司僅有百度、阿里2家上榜。百度研發出國際領先、國內第一的雲上量子脈衝系統「量脈」,可將量子計算軟體指令(邏輯門)轉換成控制量子硬體的脈衝序列,算法性能較同類工具實現成倍的提升,是實現量子軟硬體連接的關鍵橋梁。百度發布了開放原始碼的機器學習工具包 PaddleQuantum,旨在幫助數據科學家在量子計算應用程式中訓練和開發 AI。
8.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百度超級鏈專利申請超240篇
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範疇,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新動能之一,但隨著大量應用的湧現,技術安全性等問題對於行業整體提出挑戰。百度超級鏈實現技術自主可控,產品高易用、標準化,並擁有開源開放的生態聯盟,推動區塊鏈真正成為新基建的信任基礎。
技術方面,百度超級鏈已經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包括加密技術、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行業內獨創技術,針對底層核心技術,申請專利數量超過240篇,在專利層面形成了自己的架構體系,構築了國產自研區塊鏈技術壁壘,並具備單鏈達8.7萬 TPS 的行業領先網絡性能。
產品方面,2020年3月,百度超級鏈推出產品矩陣,包括超級鏈專業版、超級鏈開放網絡和行業解決方案,意在將區塊鏈技術產品化,降低企業應用門檻,加速區塊鏈應用落地進程。
生態合作方面,百度超級鏈建設了活躍、規範的開發者社區,開發者超1萬人,並通過不斷迭代的開源技術持續為開發者賦能。區塊鏈行業聯盟包含愛奇藝等十多個權威企業與機構加入,百度將提供產品、技術、客戶、營銷等全方位支持,快捷、高效地提供多種服務,共享區塊鏈發展紅利。
9. 完善端邊雲 AIoT 產品體系,智能物聯喚醒萬物
據美國調研機構 IDC 報告顯示,在物聯網領域,百度智能雲天工物聯網平臺在能力和戰略兩個維度都排名行業第三。以雲計算為基礎,AI 為抓手,依託對物聯網、邊緣計算、異構計算、安全、AI 語音、AI 視覺等核心能力的持續探索,百度打造了完善的端邊雲 AIoT 產品體系。提供了從基礎設施到應用的端到端通用解決方案,以及面向能源電力、公共事業、智慧交通等眾多領域的行業解決方案,借 AI 之力連接萬物、喚醒萬物、智慧萬物。
2020年上半年,作為百度 AI 戰「疫」的重要組成,基於百度大腦一系列能力研發的 AI 測溫系統在全國逾百處公共場所落地部署,助力疫情防控高效開展。而作為 AI 賦能企業復工復產的典型案例,截止目前,度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僅在電費優化服務一項,便為全國17個省份160餘家企業平均節省了20%的基本電費支出,累計金額達到1億元。
10. 著力提升 AI 安全能力 打造雲上一體化安全體系
依託百度大腦完整的 AI 安全體系,百度打造了一系列覆蓋雲管端及大數據和算法層面的領先 AI 安全能力,為百度及合作夥伴對抗威脅、控制風險、建立信任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而基於開放的技術、開放的研究與開放的代碼,百度也始終致力於支持監管,協同學術界與產業界力量,以 AI 思維應對安全新挑戰,以創新技術推動多方治理新格局,努力構建開放的 AI 安全新生態。
2020年上半年,百度領先的 AI 安全能力全面融入百度智能雲,覆蓋 AI 模型安全、雲原生安全、端邊雲融合安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方面面,助力雲上一體化安全體系打造,為產業智能化發展保駕護航。
AI 新基建與產業智能化
AI 新基建基礎設施全面布局與升級後,人工智慧如何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誕育新興產業成為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百度 AI 正在賦能各行各業,促進產業智能化升級,推動智能經濟發展。百度 AI 的產業智能化基於百度大腦 AI 大生產平臺,一方面支撐百度業務高質量成長,另一方面通過百度 AI to B 的重要承載者和輸出者百度智能雲,為各行各業大規模輸送百度的 AI 技術成果與平臺能力。
1. AI 與移動生態結合更緊密,用戶搜索結果滿意度持續提升
2020年,百度 AI 技術和整個移動生態的結合更加緊密,AI 應用更加豐富。以百度App 為例,得益於 AI 技術的持續提升,百度App 搜索結果首條滿足率在過去一年大幅提升至58%。這讓用戶對百度搜索結果的滿意度,以及對百度App 的整體黏性都在持續增加。引領行業的百度信息流看聽模式,基於世界上第一個能在雲端提供大規模並行 WaveRNN 等實時語音合成技術,實現了擬人的新聞主播效果。讓用戶可以在不方便看新聞的場景下聽 AI 讀新聞,不僅方便,也很酷炫。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 AI 技術在百度移動生態應用也非常豐富。比如知識圖譜讓百度百科等產品的知識內容結構化地呈現給用戶,幫助用戶更高效的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百家號內容和百科等知識內容的連接更加方便。百度App 垃圾分類小程序基於語音搜索以及業界領先的圖像識別技術,幫助用戶對多種垃圾進行快速分類。
2. 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厚積薄發AI大數據釋放社會價值
2020年上半年,百度地圖 AI 時空大數據全速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並發揮國民地圖社會責任,多措並舉守護公眾出行安全。同時進一步深化 AI 地圖全景生態布局,推動社會發展、改善用戶體驗、提升行業標準、穩固競爭壁壘。
百度地圖不斷追求極致出行體驗,攜手百度 Apollo 在長沙上線自動駕駛計程車打車功能,率先搶佔智能出行賽道,為用戶帶來更加全面、高效、新穎的出行體驗。同時,持續深耕用戶體驗,不斷迭代智能語音、智能定位、精準規劃、ETA 等優勢功能,基礎服務穩紮穩打,當之無愧用戶最信賴的國民出行 APP。
響應「新基建」號角,百度地圖夯實技術底座釋放生態革新勢能,升級九大核心應用能力,煥新智能專網地圖、智能物流、智能停車等行業解決方案,引領生態夥伴實現智能化升級;先後中標雙匯物流、中國銀聯項目,與特斯拉等各行業頭部企業深化合作,使 AI 輻射多元場景,馳騁產業智能化戰場。作為人工智慧「新基建」排頭兵,百度地圖在構建技術差異化壁壘的同時,攜手合作夥伴共建繁榮生態,已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
目前,百度地圖80%的數據採集環節實現 AI 化,並在此基礎上達成了日均位置服務請求超1200億次、日均軌跡裡程20億公裡、POI 全球覆蓋總數達1.5億、道路裡程覆蓋1000萬公裡、全景圖片13億張等數據成果。基於AI「智慧」和數據「底氣」,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已巋然屹立於時代風口,持續釋放位置服務新動能。
3. 用戶量增速迅猛,AI 全面賦能百度輸入法
2020年上半年,依託百度強大的 AI 能力,百度輸入法在語音、智能預測、圖像等人工智慧領域多點開花,迎來市場份額與使用頻次的新突破:語音輸入重點突破,日均語音請求量破10億次大關;大力布局內容生態,持續輸出優質皮膚;此外還上線了野味聯想詞提示、疫情快捷查詢服務,助力疫情防控的群防群治。
作為百度 AI 技術落地應用的「橋頭堡」,百度輸入法在2020年也展示了百度 AI 的硬核實力。憑藉在 AI 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百度輸入法扛住了來自高流量和用戶高標準的雙重「高壓」,為用戶提供不卡頓、不出錯的語音輸入服務,同時再次刷新業界紀錄。市場份額方面,百度輸入法活躍用戶數超過6億,據艾媒報告顯示,百度輸入法月活用戶延續2019年的強勁增長態勢,4月用戶市場份額高達43.4%。內容生態方面,引入數十位頂尖設計師構建設計師生態,並持續為用戶帶來機械鍵盤皮膚、動漫IP皮膚、流光鍵盤等創新輸入體驗,打造視覺與交互的雙重享受,構建優質內容壁壘。
4. 小度在家智能屏出貨量全球第一
2020年上半年,小度助手和小度智能音箱發展速度依舊強勁:軟體生態方面,截至3月,小度助手語音交互次數達到65億次,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小度第一方設備語音交互次數達到33億次,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小度技能開放平臺上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40000人,可提供超過3800個技能,涵蓋教育、視頻、在線遊戲和直播等需求。硬體方面,國際權威調研機構 Canalys 發布了2020年Q1智能音箱出貨量報告,數據顯示,小度以全品類370萬臺的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在有屏智能音箱市場,小度智能屏2020年Q1出貨量250萬臺,穩居全球第一。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小度勢頭強勁,在全球所有上榜品牌中年同比增長率最高。
在2020年上半年,小度相繼發布了搭載了百度自研鴻鵠晶片的小度智能音箱2紅外版、主打在線少兒教育的小度教育智能屏和小度智能早教機、以及超高性價比的智能屏入門級產品小度在家智能屏Air。上半年的一系列創新產品發布,讓小度在更多細分場景和人群實現了更精細的覆蓋。
5. Apollo 深耕自動駕駛,智能交通和智能車聯高速發展
Apollo 自動駕駛超過十項中國第一,技術實力領跑行業。測試牌照150張、落地24座城市、測試裡程超600萬公裡、36000名開發者、開原始碼56萬行、國家級自動駕駛平臺、專利數1598件、國內首個前裝量產的 Robotaxi、獲北京首批T4級別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助力長沙智能駕駛第一城 Robotaxi 率先試運營……在2019年加州 DMV 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中,Apollo 位列全球提交報告的60家公司中的第一名。在2018、2019連續兩年的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中,Apollo 是車輛數、裡程數、場景覆蓋度的全面第一。2020年3月份,全球知名調研機構 NR,將 Apollo 位列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四大「領導者」之一。
百度以《Apollo 智能交通白皮書》形式,發布了國內外首個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 交通引擎」。 以「車、路、雲、圖」等基礎設施為數字底座,以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為兩大技術引擎,頂層可以驅動智能信控、智能停車、交通治理等終端應用。目前「ACE 交通引擎」已在長沙、北京、重慶、南京等10餘個城市落地實踐。
百度車聯網已攜手頭部生態夥伴300家,與奔馳、寶馬、福特、通用、凱迪拉克、雷克薩斯、吉利、長城、奇瑞、現代、起亞等60多家汽車企業合作,合作上市車型超過400餘款。小度車載每天為1000+萬用戶提供導航服務,每年伴隨用戶行駛超過10億公裡,每個月語音交互達1500萬次。
6. 新一代人工智慧辦公平臺「如流」,構建 AI 時代辦公流水線
突發的疫情激活了企業對於在線辦公的需求。5月18日,在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宣布依託「AI 中臺」和「知識中臺」,發布「智能辦公」的企業智能應用「如流」,構建 AI 時代辦公流水線,打造新一代人工智慧辦公平臺。如流作為百度在智能辦公領域的關鍵產品,主打企業內部的通訊流、工作流和知識流,滿足企業智能辦公的各項需求,提高核心競爭力。
通訊流方面,如流支持520方同時參會,為目前業內最大規模,並具備同事溝通、群組溝通、企業通訊錄等多項功能。工作流方面,如流支持項目、會議、日程、應用等多個工作線之間的交互協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未來,知識流方面,如流還將支持企業內部的知識搜索、個性化推薦、企業論壇等知識管理能力,企業知識直接賦能企業運營。
7. 智慧城市讓城市更安全、更從容、更通暢、更宜居
5月18日,百度智能雲智慧城市正式發布《百度城市大腦白皮書》,歷時3個月,對智慧城市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與多位市長、智慧城市行業專家進行深度探討,共同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百度「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以「1+2+1」框架為核心,下層是城市感知平臺,中間層是城市 AI 中臺和城市數據中臺,上層是城市智能交互中臺,具備 「時空一張圖」和 「智能一鍵搜」能力,以此框架支持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城市安全、智能交通、智慧園區等城市智能應用場景,為城市健康發展提供核心驅動力,讓城市更安全、更從容、更通暢、更宜居。這些解決方案已經在多個城市落地,例如百度與北京海澱區共同打造「海澱城市大腦」,運用 AI/大數據/雲計算,匯集全城、全時、全量數據,幫助海澱發現、提煉城市潛在的運行規律,提供全局協同的決策依據支持管理與服務。5月20日,百度與成都高新減災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賦能災害預警,布局面相未來的多災種檢測預警產業,賦能應急管理,打造智慧城市。
8. 智慧能源釋放新型能源基礎設施新動能
據國家發改委最新明確的"新基建"範圍,智慧能源作為融合基礎設施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百度智能雲已經與兩大能源央企——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達成合作,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電網業務進一步融合,加快釋放新型能源基礎設施新動能。百度「AI 中臺」和「知識中臺」支撐智慧能源領域無人機巡檢、「刷臉辦電」、綜合能源等20多個業務場景;覆蓋中國兩條特高壓智能化線路、超過150個智慧變電站、4萬多輸電線路的監拍智能化,累計發現隱患2000餘處、每天代替人工巡視能源線路超過7萬公裡。
9. 智慧金融服務近200家金融客戶,讓服務與消費同在
在線上線下消費融合時代,傳統金融零售渠道需要在不同場景為用戶提供一致的金融服務體驗。百度智能雲依託 AI 中臺和知識中臺構建「未來銀行」解決方案,幫助金融機構將門類繁多的零售金融產品構建出一套完善的知識體系,每一臺手機、屏幕、ATM 都能夠成為業務辦理和成交的終端,相當於為每一位用戶在不同場景中配置一位 AI 經理。此外,智能流程機器人、審核策略機器人使得後臺業務能實現秒處理,體驗到銀行的優質無阻礙的服務,讓金融藉助智能全面滲透生活場景,服務與消費同在。
百度「智慧金融」已服務近200家金融客戶,構建超過30家的合作夥伴生態,並躋身中國金融雲解決方案領域第一陣營;「數字人」員工已落戶75家客戶,助力客戶運營效率提升50%以上;零售金融科技產品已在28家落地,覆蓋信用卡營銷、信貸風控、保險反欺詐等核心場景。
10. 智慧醫療惠及超千萬患者,服務人次超過2500萬
以 AI 賦能醫療,2018年4月百度推出「靈醫智惠」。走過碩果纍纍的兩年,百度智能雲智慧醫療與人民衛生出版社、東軟集團、浪潮集團等專業醫療合作夥伴戰略合作,產品從北京走向全國各地,智慧醫療的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勢。「靈醫智惠」以基礎雲、AI 中臺、知識中臺、醫療智能應用為架構,圍繞篩查、診斷、管理三個重要的醫療環節,推出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期望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公平可及,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智慧醫療」已經服務300多家醫院和超過1500家基層醫療機構,輔助數萬名醫生,惠及了超過千萬的患者,服務人次超過了2500萬。
11. 智能客服與營銷降低客服成本,開拓新用戶
2020年,百度智能雲智能客服產品矩陣再次擴大,將 AI 數字形象,對話式營銷,智能外呼等產品與智能對話、在線客服等融合成全新的客戶營銷與服務平臺。不止是呼叫中心,智能客服與營銷也將落地手機 App,PC 網站,家庭智能音箱,網點屏幕等等。 AI 營銷顧問引導對話的交互,使得新用戶辦理轉化率有十多個百分點的提升。智能營銷與客服解決方案在降低客服人工服務成本的同時,為業務增收,新用戶開拓提供了全新的可能。經過幾年的耕耘,百度智能客服產品已經成功落地到80多家客戶,獲得了多個行業級創新獎項,發展了40多家合作夥伴,每年與合作夥伴分享的商業合作超過億元,幫助夥伴實現加倍成長。
12. 智能製造落地14個細分子行業,助力工業製造企業數位化升級
百度智能雲「智能製造」已經成功落地14個細分子行業和50多家客戶。工業製造企業在數位化升級的過程中,面臨大量數據無法處理的情況,百度 AI 擁有的視覺認知能力,能打通數據獲取和理解。例如,智能質檢可以判定產品是否合格,快速追溯這批產品在某臺設備,某個時刻,某批原料的所有參數,實現對過程和質量結果的歸因分析,進而提升產線整體效能。這就是 AI 對生產過程的學習和理解,帶來的全新可能,這些能力還為能耗的優化,排產排程、物流安排、銷售預測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全面幫助工業製造企業實現數位化升級。
人才培養與展望未來
新基建下,中國 AI 人才缺口巨大。據測算,到2025年中國 AI 人才缺口將達到1000萬。6月19日,百度宣布未來5年預計培養 AI 人才500萬,為中國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發展提供 AI 人才保障。截止目前,百度已經培養 AI 人才超過100萬。
有中國特色且絲毫不遜於世界頂級水平的「試驗田」:在教學資源供給方面,提供全套教學資源包並與高校共建課程體系,出版10餘本教學用書;在師資力量培訓方面,舉辦深度學習師資培訓班,幫助近百所高校開設人工智慧課程;在實訓平臺供給方面,提供深度學習在線教育平臺,促進實踐型 AI 人才培養;在算力資源供給方面,提供億元算力支持,降低教與學的門檻;在能力評估認證方面,打造行業人工智慧人才評估和認證標準,讓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有章可循;在企業人才培訓方面,打造面向不同技術層級的培訓方案,建立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人才培訓體系;在產業生態培育方面,設立開發者社團,培育深度學習核心開發者交流圈,助力我國深度學習生態建設;在競賽活動舉辦方面,以賽促學舉辦人工智慧競賽,如:百度之星大賽、百度&西安交大大數據競賽暨 IKCEST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慧創意賽等賽事,通過交流促學開展人工智慧交流活動。
百度通過與科技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門,高校、研究所等學界,以及行業龍頭企業等產業界展開廣泛合作,以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方式,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 AI 人才培養發展體系和協同育人的合作生態。通過各項線上課程、線下培訓、AI 賽事、社群活動等等舉措,為社會及行業培養 AI 人才梯隊添磚加瓦,紮實推動著中國人工智慧的持續繁榮。經過悉心的澆灌,這片「試驗田」最終會開花結果,碩果纍纍。
目前,百度的 AI 人才梯隊已經初具規模,培訓了全國400餘所高校、超過千餘名一線 AI 專業教師,惠及數萬學生;累計賦能超1000家企業開發者,產生上百位首席 AI 架構師。
2020年,百度迎來二十周歲。二十年來,百度一直走在科技創新的前沿,已然成為 AI 發展的扛旗者。在產業智能化與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旌旗下,百度 AI 引領技術創新和應用,培養最懂產業的 AI 人才,時刻為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做好準備。
勇士踏浪而行,長槍永向未來。2020,歷經成長的百度 AI 依舊奔馳於徵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