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百度宣布一年一度的盛會「百度世界2020」大會將於9月15日在線上召開。此次大會百度將首次與「央視新聞」聯合出品,大會主題為「萬物互聯」。
在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執行長王海峰等百度高管在線上逐一介紹了在上半年中,百度取得的諸多成果,比如說AI專利為中國第一,小度智能屏出貨量全球第一,Apollo自動駕駛做到了全國覆蓋面積最大等等。
近些年來,百度由於各種問題一直飽受詬病,單從市值來看,已經被同為"BAT"三巨頭裡的騰訊,阿里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在錯過了最為火熱的移動消費市場後,AI時代的來臨對百度來講,無異於是一次極為寶貴的翻身機會,全新的環境下,百度又將何去何從?
百度在AI領域存在哪些問題
雖然百度的負面新聞很多,但不能否認的是,百度在人工智慧層面的投入是相當大的。
很多人喜歡拿百度和谷歌比較,更有「一個在挑戰人類智慧的上限,一個在挑戰人類道德的下限」這樣比較極端的話流出,這裡我們暫且先不討論百度的其他問題,單從公司發展的路線來看,百度和谷歌十分類似,都是從做搜尋引擎起步,有自己的計算集群,平臺和研發團隊。不僅如此,雙方的主要研究對象也相像,以智能汽車為例,谷歌有Google Driverless Car,百度有Apollo;谷歌有人工智慧機器人AlphaGo,百度有「大腦Ai」等等。
但和谷歌不同的是,百度在項目落地方面做得並不好,這可能和雙方所處的商業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百度近些年來由於在移動市場方面的滯後,整個公司都顯得比較被動,再加上種種負面消息的影響,使得百度在營收方面非常難受,已經被騰訊和阿里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百度在AI研發方面有段黑歷史:2012年,百度研究院初步成立,李彥宏也招募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人才:人工智慧領域的超級泰鬥——吳恩達。可能有朋友不清楚吳恩達的分量,通常描述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專家通常有兩種說法,「三駕馬車」和「四大金剛」,二者唯一的差別就是有沒有吳恩達。(註:三大馬車: 傑弗裡·辛頓(Geoffrey Hinton)、延恩·勒昆(Yann LeCun)和約書亞·本吉奧(Joshua Bengio);人工智慧或深度學習領域「四大金剛」:Yann LeCun、GeoffreyHinton、Yoshua Bengio和Andrew Ng(吳恩達))
可惜的是,吳恩達並沒有在百度呆太久,2015年時,餘凱,顧嘉唯等核心人物的先後出走讓百度的AI研究直接變成了一灘爛泥,吳恩達很不幸的背了黑鍋,後者見狀不對也選擇了跑路。
餘凱不是第一個離開百度的人,近二十年時間裡百度出走的技術大牛可以列一張清單。時至今日,選擇離開的原因或許已經無法辨明,但也大致可以猜出:百度在AI方面的投入與利潤長期處於一個收支不平衡的尷尬狀態。大家能明顯感到,百度對於自身AI產品的宣傳似乎不怎麼在意,網上幾乎見不到相關的報導,因為推廣力度的不足,導致具體產品不能落地,這樣的項目又怎麼為公司帶來收益呢?眼見達不成指標,這些研發人員只能無奈選擇下家。
目前網上有很多論調是唱衰百度AI能力的,甚至認為百度AI「涼了」,對於這些消息筆者個人是持反對態度的,百度AI的失利主要還是因為市場部門不給力,並不是研發人員,或者說百度不用心,而是在戰略上忽視了宣傳的重要性。
所以百度AI目前,或者說多年以來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推廣不足,當然了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百度自己造的孽,畢竟這幾年太多的虛假廣告和不良信息讓不少企業和個人對於百度都是持懷疑態度。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去看谷歌,IBM,NEC這些在AI領域實力很強的企業,他們都是現在自己的專業方向做得非常成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基礎和資金後,再投入搞AI工程,無論是科研實力還是研發資金都非常雄厚。但百度不一樣,按現在第四代搜尋引擎的開發進度來講,百度搜索確實不怎麼樣,龐大的用戶基礎是因為老百姓沒得選,還有習慣使然。所以,為什麼當字節,阿里宣布做全網搜尋引擎時,大家都會拍手叫好。現在網際網路環境變得越來越開源,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再單一地依賴百度搜索,換而言之,如果百度再不改變,恐怕要連自己的老本行都守不住了。
在多方面的壓力下,百度又怎麼去談AI項目的落實呢?
黯然退去還是向死而生?
現在對於百度來講,還有一個更頭疼的事情:它的競爭對手,兩位相當強勢的老大哥——阿里和騰訊。
先說騰訊,從2018年開始,騰訊副總裁姚星在騰訊第二屆AI學術活動上表示,在戰略發展方向,騰訊的第一個方向是打造通用AI之路;第二個戰略,打造虛擬世界到現實世界的連接體,騰訊將成立機器人實驗室,與AI實驗室成為公司最重要的兩個實驗室,成為連接虛擬和現實世界的重要部分;三是騰訊要聚焦醫療戰略。目前騰訊在三個領域頗有建樹,不過騰訊在AI層面起步較晚,整體看來還是稍顯滯後的,但仍然是個不可小覷的存在。
再看阿里,阿里可以說是目前國內AI領域最具潛力的公司,擁有無比龐大的人員和技術儲備。和百度不同,阿里一開始就將目標放在了應用廣泛的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晶片等應用上,比方說去年達摩院推出的自研的AI推理晶片「含光」,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再加上阿里的口碑一直不錯,它很有可能在未來超越百度成為中國新一代的AI領頭羊。
所以百度現在到了必須要做選擇的時候:是繼續用劣質廣告來賺取利潤,還是破釜沉舟的幹件大事?值得慶幸的是,百度前任CTO陸奇扮演的救火隊員很成功,陸奇一方面快速收購人工智慧團隊渡鴉,並成立度秘事業部,整合了百度人工智慧兩大派系和不同的智能駕駛業務線,一套組合拳讓百度AI事業重回正軌。在2019年7月的AI開發者大會上,無人駕駛Apollo1.0版本在陸奇的帶領下正式落地。儘管目前陸奇現在已經離開了百度,但他給百度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戰略規劃,對於百度來講,這將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最後還是得看李彥宏如何抉擇,不過我認為,李總自己就是技術出身,再加上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他應該能搞清楚當前哪條路對百度更有利。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百度過去因為搜尋引擎掙得盆滿缽滿,但現在必須放棄對大搜的過分依賴,而是成立一個擁有自主抉擇權的AI事業部,不要再簡單粗暴地用KPI去限制它的發展,真正意義的去尊重那些研究人員。百度的技術底蘊還是很強的,並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
百度的目標很宏大:用AI賦能更多行業,持續推動產業變革。
我相信如果百度痛改前非,還是能做到引領中國AI發展這個高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