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五,姐姐們都會乘著夏日的熱浪衝上熱搜。近一個月的風浪,每周都會給大家送來話題,各位看官也好像是拿著放大鏡看節目。
看知乎就像在看節目加更
在節目中姐姐們都很優秀,但好像每一期播出,都會有姐姐引來爭議。在節目中,她們好像有著不同的人設,有的霸氣,有的淡薄,有的可愛…
與此同時,節目產出了各種話題和爭議,這些話題和爭議的聲量似乎超越了節目本身的主題,總讓人覺得哪裡不對勁。這節目難道不是個姐姐們突破限制,挑戰自我的正能量節目嗎?
圖片來源:微博乘風破浪的姐姐
姐姐們臉上無歲月,心中無滄桑,再次站上舞臺再次為夢想而奮鬥,怎麼突然好像成了夏日吃瓜大作戰。
說好的「三十而勵」「關心日新月異的未來,努力與翻越,不餒與堅信」呢?想到這裡,手裡的瓜突然就不香了。
看來這默默努力,為夢想奮鬥的人設,只能我們高考後,選擇美國社區學院的同學們來擔當了。
畢竟,選擇社區學院的留學生,沒有幾個是只想拿一個副學士學位就回家的。
聖巴巴拉城市學院校園
在很多人眼裡,去社區學院學習似乎不是留學。甚至還有社區學院就是中國的大專這樣的認知誤區。而美國社區學院副學士學位,回國後認可度也不高。
因此對於中國留學生,更像是忍辱負重,通過「轉學教育」實現自我價值。尤其對於高考後才決定留學的學生,總是會被質疑是在逃避。
聖巴巴拉城市學院校園
事實上,從社區學院轉學至四年制大學,學生要經歷的困難還要有,保持學習動力,滿足目標大學轉學要求的GPA,準備轉學申請文書,參與課外活動,合理選修目標專業的課程等。哪一條不需要你乘著風浪勇往直前?
大船遠航時也不總會逆風。社區學院也確實為高考後選擇留學的學生提供了較為快速,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對於高考後選擇留學的學生,以及一些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決定出國並不是一開始的打算,可能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美國大學要求的語言和標準化考試,因此無法申請到理想的美國大學。此時,社區學院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社區學院這個跳板,較大比例的學生可以升讀美國前50名的本科院校。
如果你對自己的英語不夠自信,申請Kaplan合作的社區學院,在學位課程開始前,可以選擇針對性強、課程緊密的語言準備課程,幫你跨越語言關卡。
作為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學院約佔美國高等學院總數的40%,美國每年大學畢業生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曾經就讀於社區學院。這是亞洲國家沒有的一種教育系統。
從社區學院轉學進入綜合性大學,你不需要再提供標化考試成績。而在一些轉學系統較為完善的州,公立大學還與社區學院籤有相應的轉學協議,幫助優秀學生從社區學院進入綜合性大學學習,如加州社區學院與加州大學系統(UC)和加州州立大學系統(SCU)的轉學協議TAG(Transfer Admission Guarantee)。
目前在加州大學(UC)體系中,除了UCB,UCLA和UCSD這三所學校以外,其餘所有分校都與加州社區學院籤署了TAG,確保錄取本州內達到要求的轉學生。而沒籤TAG協議的3所UC大學,從大學對加州社區學院轉學生的錄取比例也可以看到轉學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TAG的學校,滿足TAG中課程要求極其重要,完成GE課程以及轉學基本課程要求是成功轉學必不可少的條件。
社區學院大多數是公立的,學費較低,可以為一些想上綜合性大學卻沒有足夠資金或者家庭情況暫時不允許的學生提供緩衝和過渡。社區學院有多經濟呢?以聖巴巴拉城市學院SBCC為例,留學生兩年的學費約為2萬美金,而作為留學生,選擇UC系統中的其他大學,僅一年學費就需要至少4萬美金。
考慮到加州地區轉學系統完善,排名美國前100的大學數量多,地理位置優越,經濟較為發達,加州的社區學院確實很受中國留學生歡迎。
除了加州地區的社區學院外,通過Kaplan還可以申請華盛頓州和麻薩諸塞州的社區學院。
那麼,問題來了:你想去哪所學院立人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