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個一真的刷爆了,我們來看看阿不小師叔的分析
一、楊爺爺,姚師傅
楊老頭作為青童天君,從未逾線,未曾聚攏「一」。風姨說過,楊老頭作為最早的神靈之一,卻又跟舊天庭「不一樣」,因為楊老頭更希望神靈有「人性」。作為楊爺爺,不曾撥弄人心,更多的,都是錦上添花,讓泥腿子命更硬。
而姚師傅不曾收陳平安為弟子,可他親自帶著陳平安走大山,嘗百土。
前者雷打不動「等價交換」,卻也在無助時拉扯過河;後者說「莫向外求」,卻也在絕望時開門,施一飯之恩。
無數聰明人都不懂得「等價交換」與平常話的「莫向外求」,是否又提醒著陳平安,不該染指的別去碰,不務實的不可得;有得必有失,有恩必報的?
於絕望處生希望,不問「等價交換」便是感恩,故而人性在這一刻,瘋狂生長。
再轉念一想,泥腿子不曾接過「不勞而獲」糖葫蘆,是否與楊老頭的等價交換,姚師傅的莫向外求有所聯繫?
所以說就算楊老頭讓「一」即將重現人間,也不算違約,因為楊老頭本身也在促使陳平安以人性消化先天神性,而這個「一」,本就不是什麼天庭共主,只是楊老頭的後生,自己看著長大的窮苦孤兒,是也只會是的陳平安。
所以佛祖會佛唱行願無盡,因為姚師傅(教會陳平安嘗土)潛移默化傳與陳平安的思想,是救生於未來,又願救「死」於驪珠洞天。行願無盡,心念不息,則行無盡,願無盡。
還好,楊老頭還是楊爺爺,藥師佛還是姚師傅。
天大的算計到頭來,不過是樸素情感,這便是最大的溫柔。
二、陳平安≠天庭共主
本章借至聖先師,再次點明,陳平安並非「舊一」,是為新「一」。
--陳平安的神性,是來自娘娘腔的「散道」,而非轉世自帶,陳平安只是個命硬的泥腿子平凡人。
這裡再引出新概念:天庭共主是否等於「最純粹的神性」擁有者?即,擁有最為純粹的神性即可掌領天庭=合道天庭,而非恢復記憶變回「天庭共主」
三、書簡一役,缺漏即為勝點。
作為劍來第一經典戰役,陳平安的處置方法到如今任飽受爭議。
透過這章我們回去再看,當初的錯漏/「錯誤」的處理措施(偏私疏公),即是未來新「一」大過舊「一」的勝點=人性>神性的勝點。
註:此處不討論書簡湖的做法是否對錯,單從這章人性與神性角度出發。
已知:人性與神性的區別就在相比神性,人性會因七情六慾有錯漏,即多樣性與容錯率。
故:如果書簡湖陳平安給出的答案越公平無私,就相當於後續的他將越發趨近於神性,但陳平安當時選擇直面私心(人性特徵),選擇用最笨的「彌補」(私在前公在後),而非類似法家裁決(神性公正),雖然輸得一塌糊塗,但是最重要的守住了自己「只是個人,而非神」
原文說類似繡虎自欺欺人,應該就是指以法家的操作手法蓋過人性。禮法>仁義。雖然能較為「公正」的處理,但是操作人會沒法過內心愧疚/譴責(人性)那一關。
饒是至聖先師,行至此處,也不得被繡虎的膽大氣得罵娘。
不知道陳公子寫到此處有沒有偷笑,看吧,又沒想到吧。、
四、其他有趣的點
1.黃庭國--陳靈均=道家御治後世蛟龍之屬的手筆,王朱被嚇了幾次,也應該知曉了些內幕,故而安分守己。看起來陳靈均被放在了「唯一真龍」的位置上,估計他也不會安穩坐著,這玩意兒有比守著暖樹,跟兄弟們吹13好使?沒有吧,誰愛御誰御去。
2.酸菜鯤周米粒遇上牛鼻子老道,愛笑的小姑娘就是好運氣。
3.夢蝶不醒,莊周如夢。究竟是蝶夢了莊周,還是莊周化了蝶?五夢氣象,人人都是陸沉,人人都可成為陸沉,又人人不是陸沉。
4.拍肩大帝要求被整活,佛祖腦袋摸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