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用打罵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2020-12-22 C媽學堂

文丨C媽學堂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掌心寶,所以每個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有的家長雖然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可能並不是特別合適,所以就特別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

曾有一位母親因為自己的不恰當舉動,使其兒子做出了非常過激的行為,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在班上和同學玩撲克時,被班主任發現了,於是就讓孩子叫了家長來學校。

這本來不是什麼大事,但是這位男孩的母親來到學校後,直接打了男孩一巴掌,甚至還掐住了男孩的脖子,對其進行了非常粗暴地對待。

因為當時正巧是課間,所以來來往往的同學非常多,有很多同學都在旁邊駐足圍觀。

於是老師趕忙上前制止,男孩的母親在老師的制止下,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但是非常生氣地離開了,只留下男孩一個人呆呆地站在走廊。

隨後,驚人的一幕發生了,男孩竟然翻過了圍牆,從樓下跳了下去。

這件事情一經曝光,網友們展開了非常激烈地討論,有的網友認為孩子的這一舉動,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有的網友則認為媽媽不應該當眾打孩子。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媽媽打兒子,以及兒子跳樓這兩件事,是一定聯繫性的。

所以很多網友提出了兩個問題:孩子的這種舉動是否太過玻璃心?媽媽打兒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適?

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大家討論最為激烈的,但同時也是很多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們會遇到的問題,下面就帶各位家長探討一下。

01孩子不能接受家長的打罵,是否是玻璃心?

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遇到類似的情況,例如在孩子犯錯後,家長對孩子進行了一些打罵,但孩子的反應非常過激,甚至出現了強烈的抗拒。

因此很多家長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孩子在被家長打罵後,會表現的這麼玻璃心?

★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

打罵式教育,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因為在古代私塾,教書先生就以戒尺作為主要的教育方式,而且很多家長也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因此在孩子犯錯後,許多家長就會使用這種方式教育他們。

但是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較強,所以無論被家長打多少次,罵多少次都沒有事。

可有的孩子,因為接受能力比較弱,所以面對家長的打罵,會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但這並不代表孩子非常玻璃心。

★家長的打罵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打罵的時候,並不能掌握好分寸,他們對待孩子的言語,甚至是帶有侮辱性的,所以會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位孩子,他的母親當著其他同學的面,對孩子大打動手,這無疑會給孩子的自尊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因為在這些同學裡面,有可能有著孩子非常好的朋友,也有可能有著孩子暗戀的女生,但是母親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將孩子臉面狠狠地撕扯掉了。

但是很多時候,家長似乎認識不到這一問題,甚至會說出這樣的言語:你不過是個孩子,能有什麼自尊心?但這對於孩子來說,遠比打罵受到的傷害要大。

★家長的打罵讓孩子產生了叛逆心理

有些家長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甚至會把打罵當成唯一的教育方式,這也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犯錯並一定是他們真的做錯了,而是因為認知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只需糾正一下就可以了。

但是家長的打罵,卻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於自己可能並非重視,所以只會使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時間久了,也就容易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以及情緒。

02孩子犯錯後,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因為很多家長會認為,打罵是解決孩子犯錯的唯一辦法,所以一直都在使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的。

育兒專家崔玉濤認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他們的必經過程,所以打罵並不一定能帶來正面的效果。

①打罵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打罵,並不一定能解決實際問題。因為家長的打罵,只會讓孩子知道,自己可能做錯了事情,但並不能讓他們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事?

所以家長的持續性打罵,也只能抑制住問題的發生,但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

這也意味著孩子有可能會反覆犯一些錯誤,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究竟在哪?因此會陷入惡性循環當中,使得問題變得越發嚴重。

②打罵會傷害到孩子與家長的關係

打罵並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會傷害到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係。這是因為家長的過度打罵,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叛逆感,認為家長並不愛自己,所以才會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強化後,就會慢慢產生出不滿,甚至會認為家長討厭自己,所以才會對自己各種打罵。

時間久了後,彼此間的關係也會發生一些變化,甚至會變得非常生疏。

③打罵是家長教育的無能表現

其實家長對孩子進行打罵,也是一種教育無能的表現。因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並非只有打罵這一種方式,但打罵卻是最簡單的教育方式。

很多不合格的家長,就會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對待孩子,但並沒有考慮到這種方式的使用,是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畢竟成為家長是不需要考試的,所以很多家長會用著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無端的懲罰。

甚至有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打罵,不過是家長情緒的一種宣洩,並不是為了對孩子進行教育。

03孩子犯錯後,家長究竟該如何對待孩子?

孩子犯了錯誤後,雖然需要接受家長的教育,但是粗暴地打罵,並不能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在做錯事情後,一定要採取適度地懲罰教育,但不能太過粗暴,因為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心理陰影。

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打罵,往往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也就是指孩子只要犯了錯,就會使用打罵的方式進行教育,但這並不能起到實際的效果。

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犯錯後,了解孩子犯錯的實際原因,之後根據他們犯錯的原因再進行教育。

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犯錯並不一定是故意的,有可能只是出於對家長的模仿,所以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言行,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

因此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前,最好還是先了解一下具體原因,分清孩子究竟是無意犯的錯,還是故意犯的錯,這樣才能進行正確的教育。

其次,家長可以根據情況輕微的懲戒

雖然家長對孩子進行打罵,並不一定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犯了錯,就不需要接受懲罰。

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犯的錯誤並不一定是小錯,有可能是一些觸犯原則性的問題,比如做出一些非常沒有禮貌甚至欺騙他人的行為。

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只是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往往並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家長在孩子犯錯後,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懲罰,但是這些懲罰要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打罵他們。

即使想要通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長記性,也要選擇適合的部位進行,否則有可能會給他們造成傷害。

最後,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犯錯

很多家長之所以會在孩子犯錯後,選擇打罵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不能接受孩子犯錯。

因為在很多家長看來,自家孩子是非常完美的,所以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是正確的,因此在家長的心裡,並不認為孩子會做錯事。

但事實上,孩子的成長並非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所以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因此家長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接受孩子會犯錯這件事,只有這個樣子,才能在孩子犯錯後,不做出過分衝動的行為。

另外,家長也可以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這樣也能更好地接受孩子會犯錯的事實,同時也能增進彼此間的親子關係。

04C媽碎碎念

面對孩子犯錯,家長一定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就打罵孩子,這樣只能起到反效果。

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做錯事情的真實原因,儘可能地照顧到孩子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別怕有我#

相關焦點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會有不聽話的時候,每當孩子調皮搗蛋時,家長就會非常生氣,有些家長甚至會對孩子動手,而這些家長還十分贊成打罵教育,因為打罵教育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省時且最有效的方式,哪個孩子被揍後不立馬變乖?
  • 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孩子犯錯,聰明家長用6句話搞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犯些錯誤,而很多父母不管事情的緣由,就對孩子打罵一頓,教育一番。然而父母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往往事情還得不到解決。那麼孩子犯錯,父母到底該如何處理呢?不要批評,只要六句話就搞定。
  • 孩子不聽話時,教育孩子不用打罵,教你5個小妙招
    家長教育孩子打罵是不對,反而是很容易造成反效果,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吸收教育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打罵孩子都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孩子吧,有時候光說教講道理,語言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有些孩子即使是被打被罵之後,依然還是老樣子,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好了!
  • 打罵教育,是最Low的教育
    我們總是以為,用打罵的方式可以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讓他們感到後悔並且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是事實上,暴力的手段只是加重了對方的敵意和牴觸心理,使親子關係疏遠甚至破裂。 十四歲的讀者M曾經跟我說,每次學校的老師向家長告狀,爸爸都會狠狠地打他,爸爸不會問他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會聽他解釋,更不會體會他的痛苦,爸爸只會用暴力的手段讓他屈服。 M對我說,他覺得爸爸是個很Low的家長,沒有什麼智慧,也沒有什麼方法,只會用武力去解決問題,他僅僅停留在原始人的階段。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文/小庚庚爸爸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喜歡使用打罵教育。每當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聽教誨,並且總是屢教不改時,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的頭疼。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過於調皮任性,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孩子。
  • 無能的父母用打罵孩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最後受傷的只有孩子
    優秀的孩子都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打罵出來的。在這個時代,「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已經不再適用了。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把「棍棒教育」「暴力教育」當成是教育孩子的人生信條,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而進行道德綁架,肆意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內心的傷怎麼癒合呢?
  • 家長應該正確的管教孩子,而非打罵或驕縱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用的辦法就是威嚴壓迫,用著大人的姿態強迫式命令孩子必須要怎樣怎樣,如果孩子做不到或者做錯了,那麼家長便會以打罵的方式來強迫孩子必須要這樣做,即使做不到也要必須要做到。默認孩子做作的一切:孩子不管是做了什麼,家長都不管不顧,只要孩子喜歡,家長都會默認孩子所做的一切,哪怕是孩子搶東西、打架鬥毆,家長都不會理會,甚至有的家長在遇到孩子被別人教育的時候,還會將孩子抱過來對教育孩子的人大罵一通,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以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旦孩子性格定型後就再也改不回來了
  • 越是低層次的父母,越有這3個「好習慣」,養出來的孩子難成才
    小美的媽媽也會這樣,當小麗聽了媽媽的話後發覺自己錯了就去向老師承認錯誤,小美媽媽打罵完小美後還會說"看看小麗這麼自覺,你呢,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小美媽媽越是這樣小美越不會去承認錯誤,還很打擊小美的自信心,會真的覺得自己永遠都比不過小麗。
  • 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管用嗎?情緒失控才是憤怒的真相!
    這句話讓父母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變得理所當然,更有甚者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他們覺得打罵孩子天經地義,而孩子接受打罵也是孝順的表現。雖然有人對此發出過質疑的聲音,但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這個向來如此的定論。
  • 家長不要打罵孩子了,想要他們更有出息,這樣教育,才更為妥當
    新手家長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調皮,特別難管教。有些家長也知道發火打孩子是不對的,但如果不打,孩子就更不聽話。而父母也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完後又覺得很後悔。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如果孩子淘氣就應該挨打,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打得很正確,覺得老祖宗的「棍棒教育」有著深深的哲理。
  • 家長打罵孩子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孩子這些部位真的不能打
    一些家長因為舊習的原因,依然相信孩子就是要用打才能成才的。而另一部分家長不信這句話,但是日常中卻還是免不了要被孩子惹來想打他。打罵孩子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他也沒有耐心了,便開始大打出手,即時不是很厲害的打孩子,也免不了會給孩子身上一下,或者後腦勺拍一下。
  • 孩子犯錯後拒不改正,可能是用錯了方式,低聲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文|文竹媽媽為人父母,我們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僅會出現「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有的父母甚至會忍不住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夠長點記性,下次不要再犯了。經過了解後得知,小男孩因為在家經常受到父母的打罵,導致性格孤僻、自閉,不願與人交流,甚至走上了犯罪的歧途。這一則實例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我們長期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 從小打罵侮辱孩子,用殘忍方式對待孩子,就能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有一位家長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這個社會是殘酷無情、唯利是圖的, 所以我用殘忍的方式教育孩子 ,能否幫孩子更好適應社會?從小打罵侮辱用殘忍的方式對待孩子,能否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孩子個性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自然不同,但是,用打罵侮辱甚至殘忍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僅不能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反而會害了孩子,甚至是會毀掉孩子,明顯的是錯誤的教育方式。
  • 「優秀的孩子」是打出來的?論打罵教育帶給家庭的危害
    民警趕到時,軒軒(張先生的孩子)稱自己是不小心碰到了開關,才「誤傷了」自己的爸爸,言談舉止間並沒有認錯的態度,民警就耐下心來教育軒軒,而後軒軒終於承認了錯誤並且答應給爸爸道歉這在外人看來只是孩子不懂事「誤傷」了自己的爸爸,可是我們應該知道「當事人」軒軒已經12歲,是一個青少年,應該是有自己的思維和認知了。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打罵是最差的教育方式,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但其實這打罵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而家長最好的做法在這裡! 詢問緣由而非審問 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家長肯定是要去了解緣由過程的,但是此時很多家長被憤怒衝昏頭腦,對孩子嚴加訓斥,用審問的方式讓他交代事情始末
  • 不打不罵,父母教育孩子的 6 個正確方式(家長必看)
    在現代教育中,許多家長還信奉這個教育方法。打罵會對造成很大的傷害,為什麼父母卻還使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呢?因為有效!孩子被打罵後,當時的表現似乎變好了,家長看見打罵有用,於是就認為打罵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 【家庭教育】教育不是一味的打罵
    一味打罵造成嚴重的後果生理上的創傷:家長一般動手,會藉助身邊的工具,棍子,尺子或者其他「武器」,都會對孩子造成皮肉之苦。心靈上的創傷:孩子們的神經系統很脆弱,粗暴的打罵方式,都會使孩子精神高度緊張、恐懼、甚至引發心理障礙,例如逆反心理、遺棄感、暴力傾向和仇恨心理等。
  • 孩子愛頂嘴,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有用
    孩子愛頂嘴,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感到心煩、頭疼的一件事情。你說一句孩子回你十句、你還沒說孩子就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孩子越頂嘴,父母就越生氣,然後就會陷入一個」怪圈「,孩子越頂嘴父母越生氣,父母越生氣孩子越頂嘴。
  • 叫家長,是學校教育最無能、最失敗、最拙劣的一種懲戒方式!
    我估計,那位班主任如果當初知道叫家長後果會如此嚴重,說什麼他也不會這樣做的!在筆者看來,學生在校違反了校紀班規,叫家長絕對是最無能、最失敗、最拙劣的一種懲戒方式!黔驢技窮,欲速不達,適得其反!為什麼這樣說呢?眾所周知,教育有三種表現形式: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