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金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2021-03-01 濟源關心下一代

在一個大農場裡,生活著一群家禽家畜。有一隻鴨子在穀倉邊,不小心踩到一隻公雞的腳,公雞惱羞成怒地對鴨子說:「我要報仇!」說完便撲向那隻鴨子,但不巧的是,它的翅膀又打到了旁邊的一隻母鵝。

母鵝也很生氣,認為公雞是蓄意挑釁,於是對公雞說:「我要報仇!」說完就撲向公雞。撲過去的時候,又不小心碰到了小花貓,弄髒了它的毛。

「我要報仇!」小花貓也不甘受欺負,然後奔向母鵝。可是就在它奔過去的時候,它的腳碰到了一隻山羊。

山羊「咩咩」地叫著,便向貓撞過去:「我要報仇!」但就在這時,一隻牧羊犬恰好經過,被山羊撞倒了。

「我要報仇!」牧羊犬叫了一聲,便橫衝直撞地追向山羊。它跑得飛快,由於巨大的衝力撞倒了門邊無法閃避的一頭母牛。

「我要報仇!」母牛也怒吼起來,開始追牧羊犬,在一片混亂狀態下,母牛不小心踢了馬一腳。

「我要報仇!」馬也嘶叫起來,又向那隻母牛發起進攻。

由此,農場的家禽家畜大戰拉開帷幕!家禽家畜們相互追逐著,都要報仇。而這場混戰的起因只是從一隻鴨子意外地踩到公雞的腳趾開始的。聽到戰亂聲的農夫,馬上跑出來,生氣地把它們統統關到各自的籠子裡。從此,它們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這都是因為它們太在意一件無關緊要的小過錯造成的。

相關焦點

  • 解讀:定、靜、安、慮、得
    問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說何也?」答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 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
  • 有見識的人不惶恐: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朋友,請您關注@有女如玉書中尋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將我最大的動力。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閱喬嶽以形培塿,酌滄波以喻畎澮。 ——《文心雕龍·知音》(節選)南朝梁代的文學評論家劉勰撰寫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第四十八篇名為《知音》,該篇論述了如何進行文學鑑賞。
  • 沉得住氣,擔得起責
    遇事穩得住心賈平凹說:「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裡不能沒有月輝。」曾國藩有句名言:「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人處困境時,若能磨礪出銳不可當的勇氣,穩住心緒、摒棄雜亂,方能應對萬難。古訓中所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講的正是這個道理。池塘裡的荷花第一天只開放一部分,到第29天開滿一半,最後一天才會全部盛開。
  • 靜下來的力量(值得一看)
    他們遇事就焦,遇挫就傷,其實當一個人擁有了靜下來的力量,也就會變得真正成熟和睿智。-1-靜能顯慧有一句古話曾言:「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在生活中,一個越能扛大責,擔大任,做大事的人,越能在危機四伏中,定得住,沉得住,穩得住。
  • 霸道總裁王耀慶為打遊戲三個月不出門,有8臺電腦、20個帳號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 強迫「脫衣」 臺灣學長學姐為何玩得這麼溜?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景文科技大學4個科系,日前舉辦聯合迎新,傳出竟強迫大一新生男生脫內褲、女生脫內衣的荒唐事件,更傳還要含著別人身上的糖果,甚至喝別人吐出來的水,參與者被嚇得連夜向老師哭訴:「太噁心了,我想回家」。
  • 人,唯有心淨,方能心靜,而後心安
    人心有多大,世界就多大。心眼若小了,心路就堵塞。人,唯有心淨,方能心靜,而後心安。一個人的心靈若是染灰濛塵,那此人即便是獨自藏身於深山老林裡,也會如同身在喧囂鬧市,身心一刻也難以得到真正的安寧。佛曰:欲動則心動,心動則意亂,意亂則煩惱叢生。
  • 道教《日誦早晚功課經·安土地咒》詳解
    每一個咒都有每一個咒的功用,在我們初入道門的時候,還是不要跟著某些老修行們去比、去學,踏踏實實的去做自己的功課是沒有壞處的。《安土地神咒》是我們誦經的時候,用來安撫和慰藉土地之中的各大護法神祇們的咒語,這個「安」字從在字義上講就是平靜,引申開來又指靜止,再又引申也指舒適、穩妥、沒有危險、使……穩定、使……有合適的位置、樂意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