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定、靜、安、慮、得

2021-03-02 心想生陽明心學

問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說何也?」

答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 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心不妄動而能靜,則其日用之間,從容閒暇而能安矣。能安,則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

~《大學問》

【陽明學苑】最新報名通知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

一、【陽明心學】第2期報名:2021年2月18日開課

1、【陽明心學】單期500元,平臺收費。

2,【陽明心學】三期1400元,人工報名。

3,【陽明心學】1,2,3,4,5,6,7,8,9,11,12,13群需要交費。

二、【傳習錄】第7期報名:2021年2月19日開課

1、【傳習錄】單期500元,平臺收費。

2、【傳習錄】三期1400元,人工報名。

3、【傳習錄】5,6,7群需要交費。

三、《自在人生》、《聖人之學》、《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開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了凡四訓》、《金剛經》、《傳習錄》1-6期,報課請提前私信諮詢。

特別提醒:⏰⏰

1、您如需報課,聯繫您最初報課的原始推薦人,否則助教將不予處理。

2、【陽明心學】和【傳習錄】課程不分負責的助教,六位助教均可諮詢報名事宜,報課前請提前諮詢助教,平臺報名後請聯繫助教入群。

                                   ——陽明學苑


聽課方式:微信群+小鵝通直播平臺

備註:同步在線課程,《陽明心學》每期為四個月時間,每5天更新一課。《傳習錄》解讀課程每期為兩個月時間,每2天更新一課《精一班》(原弟子班)每2天更新一課授課時間為早上8:00-9:00。有微信交流互動群,課程購買後永久保存無限回聽,可隨時報名學習!

報課微信:15063220560(手機同號)

相關焦點

  • 【每日金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它跑得飛快,由於巨大的衝力撞倒了門邊無法閃避的一頭母牛。「我要報仇!」母牛也怒吼起來,開始追牧羊犬,在一片混亂狀態下,母牛不小心踢了馬一腳。「我要報仇!」馬也嘶叫起來,又向那隻母牛發起進攻。由此,農場的家禽家畜大戰拉開帷幕!家禽家畜們相互追逐著,都要報仇。而這場混戰的起因只是從一隻鴨子意外地踩到公雞的腳趾開始的。
  • 靜下來的力量(值得一看)
    他們遇事就焦,遇挫就傷,其實當一個人擁有了靜下來的力量,也就會變得真正成熟和睿智。-1-靜能顯慧有一句古話曾言:「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在生活中,一個越能扛大責,擔大任,做大事的人,越能在危機四伏中,定得住,沉得住,穩得住。
  • 「靜而能定,定而生慧」:靜不下來的人,也很難賺到錢
    而「慧」的解釋呢,「靜而能定,定而生慧」,就是你遇到事情以後,先把自己的心靜下來,慢慢的思考,最後權衡利弊,給出了一個方案,這就是慧。所以為什麼,有些聰明人,自己走的路,越來越窄呢。因為他們都是智,沒有慧根出現,自然很難出現大的戰略性勝利。
  • 沉得住氣,擔得起責
    遇事穩得住心賈平凹說:「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裡不能沒有月輝。」曾國藩有句名言:「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古訓中所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講的正是這個道理。池塘裡的荷花第一天只開放一部分,到第29天開滿一半,最後一天才會全部盛開。竹林裡的竹子四年才長3釐米,第五年開始,每年生長30釐米,在這之後的六周時間裡,可以長到15米,那最開始的四年只是在紮根。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網上流傳的倉央嘉措最著名的那句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 秀秀老師:茶之為禮,可以觀風教,悅情思,靜神慮,壯膽勇,絕塵俗……
    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為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汙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為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禪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為已用,釋氏所稱彼岸,可求於明窗淨几之一壺中。
  • 道教《日誦早晚功課經·安土地咒》詳解
    《安土地神咒》是我們誦經的時候,用來安撫和慰藉土地之中的各大護法神祇們的咒語,這個「安」字從在字義上講就是平靜,引申開來又指靜止,再又引申也指舒適、穩妥、沒有危險、使……穩定、使……有合適的位置、樂意等意思。這個土地是廣義的土地,是指土中和地下,也就是說通過誦持這個咒語,就能起到安撫和慰藉土地之中的各大護法神祇們的作用,所以叫安土地咒。「元始安鎮,普告萬靈。」
  • 也讀「世間安得雙全法」,我不是渣,是情不自禁和情非得已
    不負如來不負卿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情,隨大雪滿天飛舞這四句詩被用得最多的可能便是西遊題材的影視劇中了,唐僧告別女兒國國王的場景,在諸多影視劇中,女兒國國王都是發自內心的愛上了這位東土大唐而來,到西天拜佛求經的「玉帝哥哥」。
  • 強迫「脫衣」 臺灣學長學姐為何玩得這麼溜?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景文科技大學4個科系,日前舉辦聯合迎新,傳出竟強迫大一新生男生脫內褲、女生脫內衣的荒唐事件,更傳還要含著別人身上的糖果,甚至喝別人吐出來的水,參與者被嚇得連夜向老師哭訴:「太噁心了,我想回家」。
  • 南懷瑾老師:靜坐修定的八障與八觸
    即使參禪開悟了,大徹大悟了的人,學問怎麼好,智慧怎麼高,乃至神通具備,能不能得定,這是個問題,這才是個大話頭,值得一參。換句話說,禪宗所講的言下頓悟,一下就開悟了,還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這個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學》上所講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定靜的功夫,在教理上與事實上,我們先要認識兩個方面。首先是修定的八個障礙:憂、喜、苦、樂、尋(覺)、伺(觀)、出息、入息。為什麼不能得定?
  • 道家千古不傳之秘:玄關一竅詳細解讀
    學者欲得玄道,必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其中渾無物事,是為無欲觀妙,此一玄也。及氣機一動,雖有知,卻不生一知見,雖有動,卻不存一動想,有-心無兩念,是為有欲觀竅,此又一玄也。至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非眾妙之門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竅,不知直養,是以旋開族閉,不至耗盡而不已。至人於玄竅開時,一眼覷定,一手拿定,操存涵養,不使須臾或失,所以直造無上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