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網上流傳的倉央嘉措最著名的那句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所寫的詩歌馳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異葩。當然這些成就與其特殊的身世經歷是分不開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小村莊的一戶農奴家庭。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紅教)。注意: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因此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然而,就在倉央嘉措14歲那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屬於黃教)。注意:黃教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他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首先,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第巴(五世達賴最信任的徒弟,倉央嘉措就是由他尋找指定的「轉世靈童」)獨掌大權已久,倉央嘉措這個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
其次,倉央嘉措難以適應黃教中的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私會情人被發現,導致情人被殺,自己也被禁錮。
倉央嘉措密會情人
這也激起了他更強烈的反叛,經常偷偷溜出布達拉宮縱情聲色,他的眾多詩歌就是這一時期創作的。
然而,在倉央嘉措24歲那年,黃教實際的掌權者第巴,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殺。倉央嘉措也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被押往京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坐下打坐,因此圓寂。
問佛
十誡詩
倉央嘉措的詩歌大膽寫實、感情真摯、哲理深刻,表現了他短暫而傳奇一生的愛與憎、 苦與樂、 行與思、 感與悟,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願望。主要作品有:《那一世》《問佛》《不負如來不負卿》《十誡詩》等。
附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
美人不是母胎生, 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 即生成佛有何難?
結盡同心締盡緣, 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 但逐輪迴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 嘆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 機陷猶堪制彼身,
自嘆神通空具足, 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 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 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 祈求三寶降靈臺,
觀中諸聖何曾見? 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 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 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