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倉央嘉措最美的情詩

2021-01-18 夢憶紅樓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可是卻大家不一定知道這是倉央嘉措寫的情詩。倉央嘉措寫過很多有名的情詩,還有一句對他的評價讓人記憶深刻,「住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佛家說愛,這可以是小愛,既男女之間相愛,可是如果放大到人世間,那麼這就是上善若水的大愛。倉央嘉措寫愛,一定都不為過。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首詩詞的原詩很長,最讓人心裡感動的就是後邊這兩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在說,人世間如何能夠找到兩全的事情呢?既可以不辜負佛祖如來,也不能不辜負最愛的姑娘。

在西藏不是所有的僧侶都不能娶妻生子的,比如紅教就可以,但是黃教,就必須嚴禁接近女子。倉央嘉措是14歲的時候才成為喇嘛,在此之前他所在的原生家庭都是信奉的紅教,所以這一切對倉央嘉措的衝擊是很大的。

相傳倉央嘉措在進入布達拉宮之前,他是一個很相愛的女子。入了佛寺的生活嚴苛又枯燥,所以倉央嘉措一直都想要逃離,想要和自己心愛的女子浪跡天涯,可是命中主動倉央嘉措無法擁有平常人生活,他被抓回來了,他最愛的女子也不得不接受嚴酷的懲罰,很有可能她已經不在了。

於是從此以後,倉央嘉措的詩詞裡都充滿一種滄桑和悲涼。都說他是雪域最大的王,可是他連一個喜歡的人都守護不了,他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倉央嘉措只是一個出身平凡的農家的孩子,因為當時的禮教的規矩,所以才成為了喇叭的繼承人,他不是當時藏族或者蒙古族的貴族,他只是一個平凡農家的孩子。從14歲才開始入住布達宮,每天都要學習難背的教條和經書,還沒有自由,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崩潰的。

他本該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是他在當時只是一個傀儡,另一個有權勢的長老把持著所有的事務,他沒有地位和身份,也無法有任何的作為。

所以寫詩和放縱自己,成為他可以派遣的方式。在一段時間裡他寫下了很多情詩,抒發著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

倉央嘉措的一生還充滿了坎坷,他年僅2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短暫的一生他留下很多美麗的情詩,也留下了無數的遺憾。他不敢愛,不能愛,沒有自我,只能孤寂地活著,所以他的詩總是帶著憂傷。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人生當中總會擁有二難的時候,好比佛法是倉央嘉措一定要去遵從的事,可是面對心愛的人如何能夠做到不辜負,這就是很艱難的選擇。如果人生中沒有相遇,是不是就會相愛,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了。

愛情不是人生的必需品,可是沒有了愛情,人生就會少了很多的滋味。但是愛情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遇到了,不要輕言去放棄,因為很可能一次的錯過就再也不會遇見了。也許有時候愛情會和很多事情產生矛盾,那就需要去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果這個人值得你放棄一些身外之物,那麼就不要猶豫,如果這個不值得,那麼久及早放手,人生很糾結,但是不愛的話就不要不糾纏。

作者:憶夢,歡迎關注:夢憶紅樓,一起找尋紅樓夢和詩詞中的美!

相關焦點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愛情絕唱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愛情絕唱提起倉央嘉措,我首先想起的是他那壯烈而又悲涼的愛情故事、想起的是他那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絕唱詩句、想起的是他為一個女孩讓自己短暫的人生充滿了苦難。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網上流傳的倉央嘉措最著名的那句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詩出自倉嘉嘉措詩集中的《彼岸花·誓言》,全詩為「卿負不來如負不,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在於達娃卓瑪相識的這年,布達拉宮不再平靜。愛穿繪上雲紋星月的衣裳,時常抬頭看著月亮,他在思念誰,又在為誰憂傷。他對達娃卓瑪說「我多想和你,如那諾桑王子和雲卓仙女一般,不論是上天還是入地,恩愛永不分離。」但是她卻說「那些傳說怎如現實這般可親可近,我與你,真實相依,就是最美的傳說。」
  • 倉央嘉措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嘴角情不自禁翹起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他終於用自己的抗爭激怒了這位老第巴以往的波瀾不驚都是為了這一刻的天崩地裂如釋重負倉央嘉措被軟禁起來八廓街頭的那個小如女人的酒館裡再也沒有出現過他的身影日子從未這樣平靜過
  •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倉央嘉措寫的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曾緘翻譯倉央嘉措情詩。詩文漫讀:曾擔心多情損害了修行,有擔心修行就要遠離了愛人。這世上哪裡有兩全的辦法呀,不辜負佛道,又不辜負心愛的人。初衣解詩:人生往往會處在,兩難中間,比如愛情和事業,又比如婚姻和情人,又比如江山和美人。
  • 倉央:最唯美的5句話,「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最唯美的5句話,「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其主要作品為:《倉央嘉措情歌》、《十誡詩》等。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看倉央嘉措的傳奇過往
    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起承轉合,波瀾壯闊,既有宗教的神聖、愛情的悽美,又有政治的枷鎖、命運的無常。或許他本就不屬於這裡,只是意外闖入這俗世,意外留下了感動後世男女的情與詩。流浪在拉薩街頭的倉央嘉措,便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這3首情詩,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1.《十誡詩》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 倉央嘉措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驚豔了時光,其實上半句更美
    ,但是他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唯美的情詩,所以人們將他稱為「痴僧」,尤其是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將痴情寫到了極致。倉央嘉措的詩歌讓人喜歡,主要是因為他用溫婉柔和將愛情描寫得淋漓盡致,或許相比真正的美好,求而不得、遺憾的悽美更能讓人刻骨銘心,比如他在《那一天》中寫道:「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最好不相見》詩云:「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已指明他的矛盾生活
    這便是他,一個平凡無奇卻又才華橫溢的倉央嘉措猶如酥油茶一般叫人們忘記睏乏,好似牛糞餅的燃燒驅散寒氣帶來溫暖一樣舒暢,更如香酥的糌粑一樣消除人們的飢餓一樣愜意,這便是倉央嘉措在歷史洪流之中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更是他人性閃光點的所在;或許在後人的眼裡,人們可以沒有酥油茶,但不能沒有倉央嘉措情歌,那或許會使整個崑崙大草原的草色不鮮豔,會使所有的康巴漢子和嬌媚卓瑪俱失顏色
  • 倉央嘉措說「不負如來不負卿」,上半句更美,驚豔世間三百多年
    他自己也為此被人們稱為「痴僧」,特別是《六世達賴》詩中,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更為將痴情寫得淋漓盡致。一、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多的《情歌》公元1683年3月1日,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域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
  • 為何他一生信奉「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卻終落空?
    因為這些詩出自倉央嘉措之手。提起倉央嘉措,不難聯想到那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那麼,為什麼倉央嘉措的詩歌裡飽含深情,為什麼他渴望兩不負的雙全法呢?或許,有如下幾個原因:如這首詩,「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因為身為達賴的轉世靈童,生而即是雪域最大的王,所以他沒有權利擁有愛情。宿命似一張無形的大手,緊緊地將倉央嘉措包裹。以至於倉央嘉措無法逃脫。
  • 如何解讀倉央嘉措的「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許多年前第一次讀到倉央嘉措的詩,令人的情緒感受到寧靜中有一種激蕩,亙古中延綿不絕的梵音和著塵世間的一種情懷在戰慄。我沒有宗教信仰,卻抑制不住虔誠的心對一個靈魂的膜拜。它的每一首詩基本都是靈魂的讀白,充滿了在佛門的沉重與塵世的情懷之間萬般無奈地苦苦掙扎。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01/最初知道倉央嘉措,是因為一首歌。記得那還是在一家商店裡聽到的,歌詞裡這樣唱到: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空靈清新的音律,簡單幹淨的歌詞,讓我心中那個柔軟的角落瞬間被擊中,那種莫名的歡喜,像春風裡的草,盤根錯節。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是第六世達賴喇嘛,也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他說:「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的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詩人,最為經典的應該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當然了,倉央嘉措身為藏人,其實他本人是不懂漢語的。他寫的所有的情詩都是藏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倉央嘉措情歌其實都是有各個翻譯者翻譯而來的。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走進倉央嘉措
    這是由曾緘翻譯的倉央嘉措的一首詩,詩的原文是藏文,現在流傳最廣的就是這個版本,詩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這最後四句。大概這是被認為翻譯的最好的一個版本。​倉央嘉措,這位天生的六世活佛,但同時又是一位詩人。可他不僅是活佛,不僅是詩人。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書《不負如來不負卿》,看這本書時候大概是在幾年前吧,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重新拜讀了一下,感受良多。男女主角自小相識,相愛不能相守,愛而不得的那種心情。真的是應了倉央嘉措的那句「世間得來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倉央嘉措:當了一生的傀儡,最終負了紅顏,願來世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個人,就是倉央嘉措。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奴之子,卻在3歲時被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14歲進入布達拉宮,18歲正式成為六世達賴,成為了活佛。
  • 倉央嘉措四首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恰恰是這樣一位敢於拋棄世俗眼光,敢為天下人所不忍,狂傲於天際之間的人,因為他的風流浪蕩、滿腹的才華,留下60多首情詩,寫盡深情與人生,成為了藏族詩歌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最真的「情詩」,領受最誠的慈悲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一個宗教領袖卻寫詩言情,這是毫無顧忌地以詩犯禁。倉央嘉措從以身犯禁到以詩犯禁,是困守佛身與追求自由的搏弈,無可奈何又痛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