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四首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2021-01-09 網易

  

  那一世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

  只為,

  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倉央嘉措出生於1683年的一個農奴家庭,據說他出生時有七日在天的異象,目睹他出生的一位老人說,這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尋常,必然享盡七個太陽護衛的榮耀,也必然要受盡七個太陽炙烤的煎熬。

  星象之說也許不一定可信,但他出生之時,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已經圓寂,藏族地區的政治鬥爭便十分激烈,但時任藏王桑傑嘉措秘而不宣,而是秘密派人下山尋找他的轉世靈童。

  這便尋到了剛出生的倉央嘉措,15歲時被接入布達拉宮,並實行坐床儀式,正式成為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就這樣被捲入了政治鬥爭的泥潭。

  福兮禍兮?原本在一個農奴家庭出生,卻可以住進布達拉宮,獲得財富和地位,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但對於倉央嘉措來說,卻並非如此。

  在那東方山頂

  在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亮

  年輕姑娘面容

  漸漸浮現心上

  黃昏去會情人

  黎明大雪飛揚

  莫說瞞與不瞞

  腳印已留雪上

  守門的狗兒

  你比人還機靈

  別說我黃昏出去

  別說我拂曉才歸

  人家說我的閒話

  自以說得不差

  少年我輕盈步履

  曾走過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從不展現眼前

  沒想情人容顏

  時時映在心中

  住在布達拉宮

  我是持明倉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薩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倉央嘉措出生在門隅,門隅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那裡景色秀美,是情歌之鄉、酒歌之鄉。

  倉央嘉措便在這樣浪漫的地方度過了他無憂無慮的童年,嬉戲於山水之間,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如同歡唱的雲雀,滿地撒歡兒的野兔。但被選為達賴喇嘛,便註定了命運的不平凡。

  尤其是對從小生活在自由藍天下的人,從小生活在情歌、酒歌之鄉的人來說,15歲驟然被請入布達拉宮,他是註定要叛逆的。天性追求浪漫與自由,不拘泥於清規戒律,他終是過上了俗人佛人的雙重生活。

  進入布達拉宮之後,他成為達賴懶嘛的日子並不好過,抑鬱、苦悶像時刻籠罩著的烏雲密布,與宮外的藍天白雲極不相稱。

  正如那位老人所說,他正受到七個太陽炙烤的煎熬,此時真正掌權的是第巴桑傑嘉措,俗稱「藏王」,為了繼續掌控西藏大權,倉央嘉措受他控制便成為必然經受的命運。這一切,都刺激著他渴求外界的安慰。

  傳說到了夜間,他穿上俗人的衣服,披著長長的假髮。經常化名達桑旺波,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店、民居,後來甚至夜宿女子之家,醉心歌舞。

  嚮往人間煙火的他不熱衷權貴,追求自由卻身不由己。其實想想,他當時不過是一個青少年,其追求也完全符合正常年輕人的心理發展,只是現實容不下他,即使沒有實權,不鬥不爭。

  恰恰是這樣一位敢於拋棄世俗眼光,敢為天下人所不忍,狂傲於天際之間的人,因為他的風流浪蕩、滿腹的才華,留下60多首情詩,寫盡深情與人生,成為了藏族詩歌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只有一位倉央嘉措,卻有無數深情。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道盡多少人的心聲。人活在世上,哪能事事如意,但求不負真心不負你。

  倉央嘉措生於農奴家庭,縱使日子清苦,原本也可以自由快樂的生活在藍天白雲下的大草原上,但從小就卻被選為達賴喇嘛,將他鎖在布達拉宮的屋簷下,他沒有選擇。唯一能選的,恐怕就是他追求愛情和自由的心了。

  在布達拉宮時,他被嚴格要求學經修道,被監督得很嚴格,得不到些許自由。後來漸漸長大,但是作為達賴喇嘛的他卻沒有實權,政治上被架空,生活也被禁錮,心情抑鬱不振。

  這首詩便是他傳達嚮往自由的心聲,「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是一種情感嚮往,也是現實的反襯。

  倉央嘉措是嚮往愛情的。倉央嘉措原本信仰的紅教允許僧侶結婚生子,但是被奉為達賴喇嘛的黃教對此卻是大禁忌。據傳說記載,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有一個情人,他們青梅竹馬,耕作放牧,你儂我儂,心心相惜。

  但是進入布達拉宮之後,裡面的禁錮和壓抑使他疲憊不堪,他也對熱戀著的情人思念不已,經常偷偷幽會。但不幸的是有一次被鐵籟喇嘛發現,受到嚴處,思思慕慕的情人被處死,從此天人永隔,給他留下無數的創傷。

  地空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

  我放下過天地

  卻從未放下過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

  任你一一告別

  世間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用一朵蓮花商量我們的來世

  再用一生的時間奔向對方

  遊山歸來 世道人心已變了千年

  門前的河流正在被陌生的民風歪曲

  一個人徵用千千萬萬的人

  反過來就遭到應徵者

  沒完沒了的慫恿

  只好去野外獨立

  並設法補救種種遺失的藉口

  你穿過世事朝我走來

  邁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一座空城

  這時,

  一支從來世射出的毒箭命定了我

  唯一的退路

  

  還有傳說他曾經在任達賴喇嘛時,流連街頭的時候認識一位叫達娃卓瑪,這是一個聰明漂亮、性情溫和、擁有一雙閃亮迷人的大眼睛的藏族姑娘,他們互相愛戀,經常偷偷約會。

  但是後來達娃卓瑪的父母把她帶走,去了別的地方,他們再也沒能相見,從此倉央嘉措為她失魂落魄,思念不已,達娃卓瑪從此成為了他的夢中情人,並為她寫下了很多情詩。

  世間人皆逃不過離別,人總有那麼幾段放不下的情,忘不掉的往事,也許是因為負心背離,也許是因為相看兩厭,又或是無可奈何。而倉央嘉措一句「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痴情纏綿卻帶了無盡憂傷與悲涼,「命中毒箭」是他唯一的退路,多麼悲壯,多麼無可奈何!

  該如何堅強,才能徹底忘記。多數人是做不到的,唯一能做的,只是放在心間罷了,任憑時光洗滌,千年過去。又如他所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傷悲不由心,但由情。情淡則心寬,心寬才能放下疲憊。回望過去,你會發現,很多事,其實並不值一提。

  也許是天妒英才,也許是世間不容倉央嘉措這樣的人。1701年,為了奪取西藏的統治權,桑傑嘉措與另一位想要爭權的首領拉藏汗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後來拉藏汗集結蒙古大軍,殺死了桑傑嘉措,並向皇帝請旨,要求廢除倉央嘉措的職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
    【往期回讀】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全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全蔣勳這一代 | 合集7集全蔣勳為你讀詩他的粉絲給了他這樣的評價:「儒雅,風趣,他的每節課都像一首詩一樣。」情歌·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門巴族,藏傳佛教格魯派大活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詩出自倉嘉嘉措詩集中的《彼岸花·誓言》,全詩為「卿負不來如負不,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相傳在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之前在家鄉曾有一位青梅竹馬的意中人,到了布達拉宮,他終日思念,只能微服約會,被發現後意中人被賜死,從此只能一個人相思。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 不負如來不負卿?可倉央嘉措到底還是辜負了恩師
    筆者曾被倉央嘉措的《不負如來不負卿》所深深吸引,最愛其中: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可倉央嘉措最後負了恩師。倉央嘉措據五世班禪的傳記記載,倉央嘉措坐床以後,對宗教與眾生安寧不甚關心,甚至有不少反戒律的行為,五世班禪於是特意寫信給倉央嘉措,苦口婆心地希望六世班禪能夠專研經典,參加僧眾辯論,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看倉央嘉措的傳奇過往
    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起承轉合,波瀾壯闊,既有宗教的神聖、愛情的悽美,又有政治的枷鎖、命運的無常。或許他本就不屬於這裡,只是意外闖入這俗世,意外留下了感動後世男女的情與詩。流浪在拉薩街頭的倉央嘉措,便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這3首情詩,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1.《十誡詩》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 倉央嘉措:當了一生的傀儡,最終負了紅顏,願來世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直到教派的政治矛盾演化為一場戰爭,他卷進了權力的漩渦,無意爭鬥,卻在最美的年華成為了犧牲品。康熙四十五年,受到牽連的倉央嘉措被清軍押送進京。然而,在行至青海湖畔時,倉央嘉措卻於打坐中圓寂了。年僅23歲的倉央嘉措,就此完成了自己短暫而傳奇的一生。活佛是他的榮耀,卻也是他的枷鎖。他信奉神靈,卻又突破宗教的束縛。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網上流傳的倉央嘉措最著名的那句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倉央嘉措寫的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曾緘翻譯倉央嘉措情詩。詩文漫讀:曾擔心多情損害了修行,有擔心修行就要遠離了愛人。這世上哪裡有兩全的辦法呀,不辜負佛道,又不辜負心愛的人。初衣解詩:人生往往會處在,兩難中間,比如愛情和事業,又比如婚姻和情人,又比如江山和美人。
  • 那個沉迷愛情的詩人,不負如來不負卿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的愛情被我們捨棄了,甚至覺得他們不該有愛情。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首詩出自西藏詩人倉央嘉措,也是活佛轉世的倉央嘉措。「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 倉央嘉措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嘴角情不自禁翹起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他終於用自己的抗爭激怒了這位老第巴以往的波瀾不驚都是為了這一刻的天崩地裂如釋重負倉央嘉措被軟禁起來八廓街頭的那個小如女人的酒館裡再也沒有出現過他的身影日子從未這樣平靜過
  • 小說分享——《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 寧負如來不負卿
    ,只為尋找一個人,他就是六世倉央嘉措。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倉央嘉措最美的情詩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可是卻大家不一定知道這是倉央嘉措寫的情詩。倉央嘉措寫過很多有名的情詩,還有一句對他的評價讓人記憶深刻,「住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走進倉央嘉措
    這是由曾緘翻譯的倉央嘉措的一首詩,詩的原文是藏文,現在流傳最廣的就是這個版本,詩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這最後四句。大概這是被認為翻譯的最好的一個版本。​倉央嘉措,這位天生的六世活佛,但同時又是一位詩人。可他不僅是活佛,不僅是詩人。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已指明他的矛盾生活
    《十誡詩 》配圖其實《十誡詩 》是倉央嘉措為自己而制定的條規戒律,內心深知自己就是一個身在深莊嚴宮心在鬧市街頭之主,心的前面擺的是佛爺菩薩的塑像,內心的另一面想的是心中的"瑪吉阿米"矛盾是他此時此刻內心最大的敵人,或許,他既想領悟佛之大道,造福蒼生黎民,又想快速逃離深宮別院去鬧市酒肆青樓等人聚人散之地尋求快樂
  • 倉央嘉措,布達拉宮「情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三百多年前,在西藏的拉薩街頭,有一位英俊的少年,他寫詩唱歌,遊走在人世間,他熱愛生活,卻卷進了權力的漩渦,在最美的年華成為了犧牲品,他的一生傳奇而短暫,他就是倉央嘉措。倉央嘉措入選之前,在家鄉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是他的意中人,他們青梅竹馬一起長大, 入住布達拉宮之後不久,倉央嘉措便厭倦了黃教枯燥乏味的生活,懷念起了民間的多姿多彩的日子,更多的是思念美麗的意中人,此後,倉央嘉措便經常偷跑出去私會戀人,但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他想的那麼好,沒有過多久,在一次大雪紛飛的早上,有人發現了外出的腳印,人們隨著腳印的方向
  • 牛子藩《不負如來不負卿》超高還原「羅什」
    該劇根據小春的同名小說改編,書名源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是追隨佛海的無邊?還是選擇朝夕相對的相守?如何才會做到如來與卿兩不負?這就是牢牢抓住觀者心弦的主線內容了。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書《不負如來不負卿》,看這本書時候大概是在幾年前吧,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重新拜讀了一下,感受良多。男女主角自小相識,相愛不能相守,愛而不得的那種心情。真的是應了倉央嘉措的那句「世間得來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感覺呢?
    不負如來不負卿「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全詩是,但是為法度和世俗所不允,意馬心猿到卿卿.自恐多情損梵行,祈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聖何曾見,又不辜負你,應是桃花樹長成,違抗朝廷旨令不是開玩笑的事。知道這首詩出自六世達賴時,頗覺有趣而驚訝。倉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詩人,可他也是個情種。他十五歲才從民間接到布達拉宮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著可以婚嫁的習俗教育。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曾聽說過「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大概是因為納蘭容若太過痴情,這位人間惆悵客,尋尋覓覓,所求不過一生一代一雙人而已。而倉央嘉措一生都糾纏在佛與情之間,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女生不能太過相信宿命輪迴,痴痴地一生只盼今生有緣人。
  • 迎新年兩部《花落宮廷錯流年》《不負如來不負卿》期待已久!好看
    花落宮廷錯流年和不負如來不負卿。劇名越來越長,越來越文藝。從當初楊冪的穿越劇宮到鄭爽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再到花落宮廷錯流年。不負如來不負卿:《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一部網絡劇,改編自小春的同名穿越時空小說,由牛子藩、陳蓉、楊鑫等主演。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不辜負如來,也不辜負心中的她(卿是對女的愛稱)。這句話出自倉央嘉措,原詩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