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SS中國天才計劃 (NOWNESS China New Talent Awards) 主旨在於關注當代中國文化,挖掘中國優秀新生代導演,激發創作熱情,用最具創意的聲音為其提供國際平臺的傳播,並培養其在中國乃至全球的事業發展。
在為期一個多月的徵片中,眾多中國新生代創意人用他們的作品展現了一股冉冉上升的影像力量。截止至10月17日報名結束,我們收到了來自各種主題和類型的優秀短片作品,囊括了劇情片、紀錄片、時尚短片、動畫短片、概念藝術和實驗短片等等。
經過了緊張的初審和覆審,今天,我們很高興在此呈現由我們從所有競賽作品中精選出來的12部入圍作品。
12部入圍作品將在上海 chi K11美術館舉行的NOWNESS Experiments 2019 光影如網 藝術展覽進行公映,展覽將於11月8日正式開幕,為期至12月13日。
同時,這12支作品將繼續參與三項大獎的角逐,分別為:
其中,最佳人氣獎將於即日起,由網絡觀眾,也就是正在閱讀的你們通過投票決出!在今天的推送中,你將可以點擊作品視頻連結,進入欣賞12支入圍作品的完整內容,並在今日推送的最後參與最佳人氣獎的投票,為你最愛的作品投上一票!投票通道將於11月13日24:00關閉。我們將於11月15日左右宣布優勝者。
所有入圍影片作品將被發至專業評審團進行終審。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國創意業界頂級的專家,為入圍影片提名打分。今年的8位專業評審團包括:
宋文 / FIRST影展創始人與電影導演
沈黎暉 / 摩登天空創始人與CEO
邱志傑 / 中央美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
江浩 / 騰訊網時尚中心總監
王子劍 / 黑鰭Blackfin創始人
曾美惠孜 / 金像獎影后
肖耀輝 / NOWNESS現在 編輯總監
鍾麗娜 / 愛奇藝時尚頻道主編
導演阮鳳儀從American Film Institute獲得導演研究生學位,並取得了兩年Mary Pickford Foundation獎學金。
《姐姐》是一部由導演自身從中國臺灣移民到美國時所體會的羞恥感而誕生的作品。「這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兩個身份產生了衝突。我記得自己經歷了許多的困惑、羞恥心、不同的宗教和不被允許提問的疑點。」影片的視角從小孩出發,呈現出最真實的畫面。這是一部自白,同時也是愛的表現,更是對當時的一種懺悔。
導演源根,美國艾默生學院影視製作學士,美國電影學會(AFI)導演碩士,美國學生奧斯卡銀獎獲獎者。作品曾獲得美國AT&T Award最佳科幻短片大獎、紐西蘭Show Me Shorts最佳國際影片、併入圍東京國際短片電影節主競賽、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巴塞隆納國際短片電影節主競賽等。
影片描述了在不遠的未來,所有機械勞動都已被機器人替代。洛杉磯的中餐大廚蒲老頭被要求必須教會餐廳新買來的機器人威廉做中國菜。與此同時,各地抗議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勞動力的運動也愈演愈烈。蒲老頭和威廉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這似乎將蒲老頭推向了人類的對立面,進退兩難……
蔡採貝,1992年出生於廣東深圳,2018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實驗動畫專業。她常常將她的作品放置在觸感的維度,並希望觀眾通過他們的眼睛來「觸摸、擠壓和刮擦」影片中的圖像。
影片講述了兩個半截身體之間的沉默關係,這種關係伴隨了一系列情緒的混合:焦慮—愉悅—掙扎—忍受。影片曾入圍多個動畫電影節,包括英國邂逅電影節,美國GLAS 動畫節,捷克動畫節,西寧FIRST 青年電影展等。
所有動作都應殺死風
All Movements
Should Kill the Wind
王裕言目前就讀於法國當代視聽藝術創作中心和高等藝術研究院,畢業於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曾獲Thaddaeus Ropac 畫廊 Prix des Beaux-arts獎項,瑞士 Prix Analix Forever獎項,作品曾展出於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巴黎東京宮Do disturb表演節,Richard基金會等。
影片聚焦於離北京200公里的村莊裡,人們在巖石中間進行開採,切割,打磨。同樣的姿勢⼀次⼜一次地書寫關於損壞和修復的故事。影片的敘述逐漸消失在雕像的製作中,隨著⻛⽆情地擴散著這些即將消失的動作。
弄堂人家
Family in the Narrow Alley
上海師範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作品曾入圍第49屆芬蘭坦佩雷國際電影節,曾獲北京「半夏的紀念」影像展最佳編劇作品提名等。曾以新媒體藝術裝置創作,參展2018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創想周」展覽活動。2017年創立幼獅放映青年導演展映交流平臺(線下),今年11月將與同濟大學合作舉辦第三屆展映。
影片聚焦在90年代末期生活在上海弄堂裡的三口之家。動遷這一喜訊讓他們平靜的生活發生了轉變,動遷不僅僅將要改變他們物質上居住已久的家,而且家庭的內部關係也悄悄發生著改變。
夏高媛。導演,剪輯。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MFA導演製作專業,導演編劇過數部劇情短片,希望用自己眼中電影的方式去講述經歷過的故事與看到過的人物,同時也在練習製作實驗影像。
影片描述了19歲始終沒有月經初潮的女孩楠在她初潮的這一天,意外闖入了父母的欲望世界,她第一次看到了跳脫家庭身份的父母作為男人女人更本質的一面,楠的自我意識在這個衝擊下逐漸覺醒.
傅翊豪畢業於明志科技大學視覺交流設計學院。畢業後,他與臺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合作拍攝了記錄短片《動物失樂園》。2018年來到上海工作,期間參與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拍攝工作。現為自由職業者,繼續從事影像創作。
在這則影片中的家庭裡,父親離家,留下母親一直勉強維持著家裡的生計。母親逐漸表現出的奇怪行為讓家庭成員間的矛盾逐漸發酵,直到一天,家裡的狗因為母親忘記關門而丟失不歸,兒子開始懷疑母親的一系列行為和家中發生的事情.
謝林佑是一名中國視覺藝術家和3D動畫導演。他的作品主要通過對固有視覺概念的重組,以達到對既定主題的暗喻。
《2049》講述了一個未來旅行者在夢與幻象中不停嘗試逃離,卻最終被自己的內部意識所吞噬的故事。
亞洲共享天堂 II
Asian Sharing Heaven II
ChillChill,網絡藝術家。虛擬3D對他來說並不是一種媒介,而是一種生產新問題的思考系統。他常常將日常之物扔進虛擬世界,比如摩拜單車、《中國好聲音》的導師旋轉椅子等,通過電腦的隨機效果生成新的作品。他的作品內容涵蓋了神話、共享經濟、全球化新殖民主義、命運和消耗、網絡與現實的互文關係。
這件作品是由一段男科病人的心路歷程,一個Siri的聲音,一個警察,一個賽博空間的精靈,一堆共享單車等元素,來探討人類在今天全球共享經濟盛行的社會背景下的真實處境。
夏木,生於上海,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實驗影像工作室。2016年創立BAXX。影像藝術家,導演。現工作生活於上海。
《相約黃昏後》有可能是一個神話傳說亦或是一則愛情寓言故事。歐陽修的詞變成了對現代夸父族的詛咒。當他們遇到了真正的愛情,身上便會顯現圓形的印記。追逐的路上他們需要不停的喝水才不至於渴死。但是,他們永遠都不可能追到太陽。
王澤宇2019年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作為一個電影、繪本作者,他在四年的學習中創作了四部獨立短片和一部尚未完成的圖畫小說。他相信藝術中的表達和交流是雙向的,創作和欣賞同時源起於個體在人生沉浮中觸碰到的生命真實。通過電影創作,他試圖創造一個個有溫度的光影世界,從而映照出現實的重量及深度。
小男孩奕睿和他的奶奶生活在一個小山村中。自從他的奶奶生病後,一個年輕的快遞員開始承擔每天接送他上學的義務。在仲夏的夜幕裡,奕睿的生活悄然發生改變, 夢幻和現實漸漸交織在一起。
蔣涵萱,1995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當代藝術實踐系在讀研究⽣,浙江省美協會員,2018「新峰計劃」⼊選藝術家之⼀。2019 年被中國美術報評為百傑優秀青年藝術家。作品被中國⽂聯基⾦會、北京國際雙年展等國內外機構收藏。合作作品⼊圍2019年「北京⼤興國際機場」的公共藝術全球徵稿。曾參加國內外展覽三⼗餘次,包括佛羅倫斯雙年展、考⽂垂雙年展、北京雙年展,平遙國際攝影節、布魯塞爾⽔墨周等。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浙江省美術館、浙江省展覽館、韓國 CICA 美術館,英國 Harrow 藝術中⼼、英國 Beaconsfield 美術館等展出。
遊客的觀看和解讀⽅式就是⼀種旁觀,是⼀種在遊覽中的或⾛馬觀花或不斷發掘外界刺激的跳躍⽚段式場景轉換,他們要麼對⼀切充滿新鮮感要麼漠不關⼼。導演嘗試去觸摸海與樹林,對⼀切能感知的事物都充滿了興趣,試圖敏銳地感知⼀切外界的刺激。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與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請聯繫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獨家發布,未經許可請勿複製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