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再出發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再出發

  ——著作權法修法熱點聚焦

  4月26日,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這一天,著作權法修正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司法部黨組書記袁曙宏在作草案說明時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著作權保護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亟待通過修改完善著作權法予以解決。此次修法,也承載了人們對於著作權法的諸多新期待。

  今年是我國著作權法施行的第30個年頭,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法教研室主任萬勇所說,「『三十而立再出發』,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今年審議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可謂正當其時。」

  1.鼓舞與震懾,侵權將賠付高額賠償

  北京中興華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侵犯新聞作品著作權案、江蘇南京「韓劇TV」App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案、山西「聖城家園網」侵犯著作權案……日前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涵蓋新聞出版、影視、圖片、文學、動漫等多個領域。據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官網公布的數據,早在2017年,智慧財產權民事一審案件已達20.1萬件,其中著作權案件13.7萬件,佔比2/3。

  「技術進步的一個副作用,就是讓侵權行為有了更大空間和更多可能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法務部主任關晶焱對出版行業著作權侵權行為既憤慨又無奈。「出版社以很大代價拿到了作品的傳播權,但經常面臨作品的電子書、PDF滿天飛,它們價格低廉,有時候甚至隨意傳播。我們要麼舉報後一直查不到源頭,要麼通過訴訟、公證等方式,費時費力,卻得不償失。有時候費很大力氣,最後只得到一個不痛不癢的道歉。」

  「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維權成本高、賠償數額低,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萬勇表示,賠償數額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作為無形財產的智慧財產權市場價值難以衡量、當事人提供證據不充分,以及法律規定不完善等。

  本次修法最讓關晶焱感到振奮的,莫過於擬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升賠償數額。對於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修正草案規定可以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將法定賠償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此外,修正草案還增強了主管部門執法手段,如增加著作權主管部門詢問當事人、調查違法行為、現場檢查,查閱、複製有關資料以及查封、扣押有關場所和物品等職權。

  「如果著作權法最終得以這樣修改,對出版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利好。」關晶焱表示,「以後再去對抗侵權行為就能獲得更充分的經濟補償,對維權者是更大的鼓舞,對於侵權者則是更大的震懾。」

  2.包容與開拓,為短視頻、直播立嚴規矩

  「同學們上午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量子效應裡非常重要的內容——超導。」2月20日,95歲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張禮把《量子力學前沿選題》課程搬到線上課堂,和身處天南地北的學生在「雲端」交流。

  截至今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110.2%。爆發式增長的不止在線教育。截至今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其中約有80%為短視頻用戶。前幾天b站短視頻《後浪》結尾提到,僅b站用戶已達1.3億人。

  移動互聯時代,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平臺異常火爆,短視頻、直播、遊戲視頻、舞蹈演出、創意小劇場等作品層出不窮……技術的賦能,讓每個人都能輕鬆接觸到海量的作品,也能輕鬆製作作品,不斷展示創意、分享生活。而作品的複製、傳播越便捷,這些寫手、UP主們與著作權法的關係就越密切。

  構成「作品」的標準是否應當重新界定?網絡創作行為涉及哪些著作權?網絡直播、短視頻運營者與網絡平臺需要注意的著作權行為規範有哪些?相應的法律責任如何?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謝廣祥建議認真研究「網際網路+著作權」問題,充實完善相關內容。

  值得關注的是,修正草案此次將受著作權保護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改為「視聽作品」。

  「當一種新的作品類型出現之後,無論它依賴什麼樣的技術創作出來、憑藉什麼樣的形式表現出來,只要它是作品,是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那就應當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熊文聰表示,由於對現有法條字面含義的解讀過於僵化機械,導致一些體育賽事直播視頻、網路遊戲、動漫節目、音樂噴泉等智力創作成果,由於不完全符合「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之技術要件,在實踐中要不要給予保護出現巨大分歧,故修正草案將其統稱為「視聽作品」,有利於化解矛盾和爭議。

  「遺憾的是,草案對於『文本與數據挖掘例外』、避風港制度沒有作出規定。」萬勇表示,如果沒有規定「文本與數據挖掘例外」,未來相關產業發展時可能在法律上遇到相當大的障礙。

  3.保護與傳播,著作權法天平的兩端

  「五分鐘看完一場電影」「一分鐘帶你看劇」,如今,將電影、電視劇內容拆分成圖集、短視頻,再進行介紹解析的形式,滿足了很多受眾的「快餐式」觀影需求。但這樣的「劇透」合法嗎?

  現行著作權法對「合理使用」作品留有空間,其中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介紹、評論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等情形,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後,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在微信公眾號刊發別人的文章、解析介紹影視作品如今非常普遍,關晶焱認為,這其實是「鑽了法律的空子」。修正草案增加了一個評判指引,規定在合理使用時「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熊文聰認為,這樣有利於提升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期性,降低司法裁量的模糊性。

  「保護著作權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對作者進行獎勵,而是通過鼓勵作者從事創作活動,促使更多優秀作品得以產生和傳播。」萬勇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立法目的,著作權法授予作者較為全面的人身權與財產權保護、為作品設置保護期,以及規定了合理使用制度,以平衡各方主體的利益。

  在此基礎上,此次修法也承載了學界、法律界對於著作權法鼓勵創新與合理傳播的新期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學勇表示,著作權法是一種通過保護創新主體權益從而激發創新動能、培育創新精神的制度設計。近年來,我國作品數量不斷增長,但在文藝等一些領域作品存在有數量但質量不高、有「高原」缺「高峰」的情況,他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有利於弘揚創新和創造精神的體制機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楊志今則建議要協調好作品的創作生產與傳播使用的關係、著作權保護與限制的關係。既要保護好作者的創作熱情,激勵作品創作生產,又要有利於作品的合法傳播,著力協調好作品作者、作品傳播者、社會公眾之間的關係,讓作品用起來、活起來,產生更多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記者 劉華東)

相關焦點

  •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守護光影創作 不負筆墨心血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守護光影創作 不負筆墨心血  光明日報記者 劉華東  11月11日,「三十而立」的著作權法完成了第三次修改。自1990年通過以來,著作權法將中國的版權保護事業帶入一個新的階段。  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
  •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守護光影創作 不負筆墨心血
    新華社發11月11日,「三十而立」的著作權法完成了第三次修改。自1990年通過以來,著作權法將中國的版權保護事業帶入一個新的階段。侵權與保護不斷博弈2019年2月,「童話大王」鄭淵潔向全國「掃黃打非」辦實名舉報,一起涉案碼洋近億元的特大侵犯著作權案轟動全國。
  • 【三十而立再出發】侯貴玉:「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榮幸」
    時間:2020/12/02 來源:多彩貴州網   編者按:三十而立再出發,不忘初心踐使命。2020年是貴州省關工委成立30周年。為集中展示全省3萬多個關工委組織和21萬餘名五老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的工作成效,12月1日起,省關工委聯合多彩貴州網持續推出「三十而立再出發」系列報導,講述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在時代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的故事。  在信息化的全新時代中如何培養下一代,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關心培養下一代?水城縣關工委主任、縣人大原主任侯貴玉用自己的工作實踐給出了答案。
  • 《三十而已》三十而立正當時,重新出發!
    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回想一下這些年的自己,雖通過自己的奮鬥,在省會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並且在同齡中也算的上是中等。但是逐漸發現,自己曾經的那些夢想都被現實的社會一點點的磨滅了。這些年,雖然說在經濟上有了一些大的改觀,但是自己曾經的那些夢想,那些豪言壯志,早已不復存在。在20歲的時候曾經想,30歲前後的自己,必要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一定會不同於20歲的自己。
  • 著作權法修改 時事新聞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
    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完善了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的有關規定,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和明確懲罰性賠償原則。著作權法今年迎來施行30周年,此次修改是十年來首次修訂,也是30年來最大幅度修改。著作權維權成本高、賠償低,是著作權保護一直以來的痛點。
  • 《三十而立》
    三十歲的人生,可能遭遇重重困境;然而三十歲的人生,一切也同樣可以重新和從心出發。無論30+、40+、還是50+,任何階段,都有權利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答卷。對於新一代年輕的朋友來說,年齡也就是一串數據,即使到了三十,大家的認知也不同,對待也不同。對於三十歲來說,我們的祖先們就有本質的闡明。
  • 深度|三十而立,兩岸合作從這裡再出發
    12月25日,「昆臺融合發展 攜手再創輝煌」昆臺融合發展30周年座談會召開。  同日,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部省際聯席會議第八次會議在崑山召開。  作為江蘇省唯一經國務院批覆設立並寫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的兩岸合作試驗區,崑山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今年可謂「喜事連連」。
  • 關於《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
    有不少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既對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要求,也對我國司法和執法機關準確適用《著作權法》提出了挑戰。因此,《著作權法》的這次修改其實是我國著作權界澄清問題、達成共識的一個良機。
  • 新著作權法為創作者撐腰
    著作權是重要的智慧財產權類型,時隔10年又一次大修著作權法,專家表示,這是為了適應技術創新、文化產業發展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需要,是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對科學界而言,新版著作權法,能帶來什麼?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短視頻受《著作權法》保護
    去年11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於今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表述修改為「視聽作品」。這意味著網絡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被明確列入《著作權法》保護範圍。 「短視頻之所以能被《著作權法》保護,是因為它可以具備《著作權法》的獨創性要求。
  • 論《著作權法》中「時事新聞」的含義
    原標題:論《著作權法》中「時事新聞」的含義   我國《著作權法》第5條規定:本法不適用於時事新聞。但該條規定在實務中經常引起爭議,甚至導致了法院判決中的分歧。鑑於此,本文試對《著作權法》中「時事新聞」的含義作一研究。
  • 關於《著作權法》二次修改的一點看法
    從我國2001年《著作權法》第一次修改至今近十年的時間裡,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對著作權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戰,《著作權法》的一些條款顯得力不從心甚至不合適宜、當時未能考慮到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了。事實上,國家版權局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改的相關調查研究工作。
  • 三十而立,迎難而上
    但攀登者就是喜歡壓力,因為它們其實是對電影的巨大熱情和殷切希望,能推動電影向著遠方加速、再加速,擺脫『洛希極限』式的毀滅威脅,成為藝術銀河裡永恆的星球。」百億影帝吳京與業界標杆紅豆的攜手是實力的碰撞,從內在精神到外形氣質,全方位詮釋著「三十而立,穿紅豆男裝」的獨特魅力,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男人「三十而立」的成熟擔當。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江西盛年再出發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櫛風沐雨,三十而立。
  • 十年磨一劍 新版《著作權法》「亮」在哪裡
    十年磨一劍 新版《著作權法》「亮」在哪裡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國十年磨一劍的著作權法修法終成正果。
  • 新著作權法增加「視聽作品」分類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介紹,如此歸類是由於這些新型作品在現行著作權法中無法找到準確對應的作品類型。「近年來,不少新形式的作品已成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但卻不屬於現行著作權法律中的『電影作品』,因此在學界和司法系統,把拍攝時長為幾分鐘的短視頻,拍攝時長為20分鐘的微電影等,劃入現行著作權法中的『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立,談何容易
    所謂乘風破浪,三十而立,又談何容易?三十歲的女人,要具有隨時重頭再來的勇氣,那個起點並不是倒退,而是重新出發的勇氣。03女人的三十而立,要美麗,要獨立,更要努力其實,三十而立不僅是對男人的評判標準,女人同樣需要「立」,家庭,事業,社會,亦或是自我。
  • 新《著作權法》都有哪些亮點?
    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並經第62號國家主席令予以公布。最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共6章67條,將於2021年6月1日施行。至此,自2011年啟動的著作權修法工作終於落下帷幕,被譽為「十年磨一劍」的著作權法最新修正案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它是滿足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與繁榮的現實需要,也是我國著作權法首次主動修法,是對「時代之問」和「科技之問」的回應,必將為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對促進網際網路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與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 普法課堂 | 舞蹈作品的著作權法保護
    普法課堂 | 舞蹈作品的著作權法保護 2020-03-30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產糾紛案例】動漫形象的著作權法保護
    案例評析本案屬於依據動漫形象主張《著作權法》保護的典型案例。我國《著作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著作權法實施條例)所規定的作品種類中沒有「動漫形象」的概念。「動漫形象」術語伴隨動漫產業的發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