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莉
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劇《雷霆戰將》,近期正在一些平臺熱播。然而,該劇的一些情節引來不少質疑,在這部電視劇中,竟然讓「八路軍戰士」住豪華別墅,主角幾乎清一色都用髮膠、髮蠟,這距離歷史真實也太遙遠了吧!過於臉譜化的設計,過於浮誇的表演,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情節設定,讓網友們評價為:「這部劇完全沒有脫離抗日神劇的套路——只不過披上了一層『青春熱血偶像劇』的外衣。」(11月15日《人民日報》)
沒有手撕鬼子、沒有手榴彈炸飛機,可是《雷霆戰將》卻「雷」出了新高度。不用說觀眾,就算這部劇的編劇、導演、演員們自己,真能覺得如此不倫不類、胡編亂造的作業上得了臺面,稱得上「合格」嗎——踩著高跟鞋、濃妝豔抹的女戰士扛槍殺敵上戰場;八路軍指揮官在大敵當前先來一口雪茄;士兵衝鋒殺敵時軍裝乾淨挺闊、沒有一絲褶皺……製作方敢如此明目張胆地戲說,除了一切向錢看,更多的只怕是敬畏心的缺失。
抗戰題材劇,要突出「抗」與「戰」,是要用藝術的手段記錄那段歷史,讓更多人了解,當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祖國熱土時,中華民眾如何展開艱苦卓絕的抗爭,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偉大樂章。歷史不是爽文,不能為了「好看」「好玩」就添油加醋、任意篡改;更不是童話神話,不能手持一支永遠打不完子彈的手槍,或者一把鋒利的大砍刀,殺敵如剁瓜切菜般輕鬆愉悅、所向披靡。浴血奮戰的革命英烈需要被尊重,今天看劇的觀眾也同樣應該被尊重,奉勸那些製作者,切莫把觀眾當傻子。總想著假借藝術的名義,左手流量,右手情懷,著實可氣又可笑。
2005年播出的抗戰劇《亮劍》,目前在豆瓣評分仍然高達9.4。其中,李幼斌飾演的「暴躁團長」李雲龍,獲得了大批觀眾的肯定,究其原因就是去臉譜化,真實、鮮活、接地氣。而時隔15年後,這部以「亮劍3」為噱頭的所謂抗日劇《雷霆戰將》卻將抗日英雄打造得只會賣萌耍帥、端著機關槍一路掃射,不用掩護子彈也不能近身,如同打遊戲。對於觀眾而言,我們缺少的不是製作技術,而是對歷史的了解和尊重。
製作方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美其名曰「讓抗戰劇年輕化、接地氣」,事實上,這不過是網友所言的「有一種愛看叫導演以為我們愛看」,完全一廂情願、自以為是。近年來,不少優秀影視作品和觀眾欣賞水平互為激勵,水漲船高。看看豆瓣評分和坊間熱評便知道,從劇情到特效,從節奏到服化道,是用心揣摩、費力打造的精品還是粗製濫造、缺斤短兩的庸貨贗品,觀眾心中自有定奪。妄想用流量明星臉加瑪麗蘇橋段,再加偶像劇套路就能賺個盆滿缽溢,這個算盤打得實在太不走心。
革命歷史不容歪曲,英雄形象不容玷汙,觀眾感情不容娛樂。不講底蘊和內核,只想用各種套路換流量、用青春靚麗的外殼來包裝,這種捷徑根本走不通。勸那些打著抗戰題材旗號,消費歷史、惡搞英雄拍出「雷」劇的創作者們還是儘快醒醒吧!
來源: 河北日報